玉圭,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的玉錛和玉斧,長條形,是上尖下方的瑞信之物。它是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制禮器?!吨芏Y˙春秋˙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青圭禮東方”。

1990年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M2001出土,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西周青玉圭,青玉質(zhì),長6.3厘米,寬1.9厘米,厚0.2厘米,體呈扁長條形。上端有等腰三角形鋒,鋒邊與兩側(cè)邊均磨出薄刃,近底端中部有一穿孔。

山西曲沃北趙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的龍鳳紋玉圭,軟玉質(zhì),由于埋藏于紅土層,加上常年以朱砂為伴,玉質(zhì)沁色呈褐色,本色反而不易見。長10.3厘米,寬3.8厘米,呈扁平長條形,一端出尖首,另三邊緣出扉棱,均勻排列,富有韻律美。雙面刻有形制相同的鳳鳥紋和龍紋。鳳鳥有冠,彎喙,圓眼,展翅,尾羽上卷,蟠曲回旋至鳳喙,鳳爪置于龍身;龍身蟠曲,卷鼻,臣字目,吻前有一穿孔,內(nèi)嵌綠松石。紋飾多以斜切線和較細(xì)的陰線相配合的技法,勾勒雙線輪廓,頗為精致。出土?xí)r位于墓主的腹部,當(dāng)為禮儀用玉。此玉器形狀比較特殊,琢磨又非常精致,是周代禮儀玉圭之一。

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西周鳳鳥紋玉圭,軟玉質(zhì),玉色青綠,帶有灰赭沁色。通長10.7厘米,寬3.2厘米,厚0.49厘米,全器作片狀長方形,器身以雙線陰刻有長尾鳥紋,頂上有一小穿孔。

玉璋是和玉圭相似,半圭為璋,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其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或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吨芏Y˙春秋˙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赤璋禮南方”。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璋,青玉質(zhì),玉色青灰,有白斑、赭斑及大半深褐沁色。全器長28厘米,寬7.1厘米,厚0.4厘米,為不規(guī)則長板形,刃部作斜弧線,柄部底邊略斜。器身下半部有一孔,兩側(cè)各有齒棱凸出。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璋,灰白色,帶紅赭斑,有裂紋,表面有橫向白色絲紋。器長37厘米,寬9.5厘米,厚0.3厘米,近似長方形,刃部作內(nèi)凹弧線,器身下半部有一穿孔。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西周青玉璋,青灰色。長27.9厘米,寬3厘米,為不規(guī)則長板形,刃部略作弧線,柄部底邊略斜。兩側(cè)各有齒棱凸出,牙下方中部有一孔。
——本文節(jié)選自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西周玉器》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