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時人莫知,唯漢陽間忠異之,謂詡有良、平之奇。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沂,逍遇叛氐,同行數(shù)十人皆為所執(zhí)“。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睍r太尉段頻,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徐悉死。詡實非段甥,權(quán)以濟事,咸此類也。
董卓之入洛陽,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遷討虜校尉。卓婿中郎將牛輔屯陜,詡在輔軍。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xiāng)里。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后也?!北娨詾槿?。傕乃西攻長安。語在卓傳。后詡為左馮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詡曰:“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不受。又以為尚書仆射,詡曰:“尚書仆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v詡昧于榮利,奈國朝何!”乃更拜詡尚書,典選舉,多所匡濟,傕等親而憚之。會母喪去官,拜光祿大夫。傕、汜等斗長安中,催復(fù)請詡為宣義將軍。傕等和,出天子,祐護(hù)大臣,詡有力焉。天子既出,詡上還印綬。是時將軍段煨屯華陰,與詡同郡,遂去傕托煨。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煨內(nèi)恐其見奪,而外奉詡禮甚備,詡愈不自安。
注釋:
①執(zhí):捉住,逮捕。②濟:成功。③昧:貪冒。④匡濟:匡正,保全。
譯文:
賈詡字文和,是武威郡姑臧縣人。少年付人們都不知道他,只有漢陽的閻忠對他深驚異,說賈詡胸有張良、陳平那樣的奇謀。也曾經(jīng)被鄉(xiāng)黨州郡舉薦為孝廉,做過郎官。因為有病離開官位,在西行還鄉(xiāng)走到開縣付,遇到反叛的氐人,同行的數(shù)十人被他們捉住了。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把我埋了,我家必定會拿厚禮來贖我。”當(dāng)時太尉段颎,昔日曾長期為邊關(guān)大將,威震西部疆土,故而賈詡說這種假話來嚇唬他們。氐人果然不敢害他,并且與他結(jié)為盟友送走了他,其余的人卻都被處死了。賈詡其實并不是段颎的外甥。他的應(yīng)急從權(quán),用機變來辦成大事,都與此相類。
董卓入洛陽城時,賈詡以太尉掾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后來又升為討虜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屯兵陜地,賈詡正在牛輔軍中。董卓敗亡后,牛輔又死了,原董卓的部眾都很恐懼,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人想要解散兵眾,從小道各自逃歸鄉(xiāng)里。賈詡說:“聽說長安城中的人議論說,要把董卓手下的涼州人誅殺盡,然而諸君卻要舍棄兵眾單獨行走。這樣,即使只是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一一捆綁起來。我看不如率領(lǐng)兵眾往西去,一路上再不斷擴充我們的隊伍,進(jìn)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僥幸能把事鬧成了,我們再奉持國家來征服天下;如若不濟事,再走也不算落后呀。”眾人聽了,都認(rèn)為他說的很有道理。李催于是就西攻長安。這段事情都記在《董卓傳》中。后來,賈詡為左馮翊太守,李傕等人想要根據(jù)他的功勞封他為侯,賈詡說:“我這不過是一條救命的計策,哪里有什么功噢!”堅決辭讓不接受。他們又要任用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眾官的師長,為天下人所仰望,我賈詡素來名望就不太重,這樣做恐怕不能服人吧??v使我賈詡為榮祿名利弄昏了頭,可是這么做怎么對得起國家和朝廷呢!”李傕等人就拜賈詡做了尚書,管理官吏的選舉,匡正補救了很多事。李傕等人既親近他,又懼怕他。因為遭逢母喪,賈詡離開了官位,被拜為光祿大夫,回歸鄉(xiāng)里。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城中爭斗不休,李傕又請賈詡出任為宣義將軍。李傕、郭汜等人言和,迎出天子,保護(hù)大臣,賈詡是出了不少力的。天子既已出京,賈詡就交還了自己為官的印綬。這時正值將軍段煨兵屯華陰,段煨與賈詡是同郡的鄉(xiāng)親,賈詡就離開了李傕去依托段煨。賈詡素來為世人所知名,被段煨的軍眾們所仰望。段煨心里恐怕自己的軍眾被賈詡奪走,但外表對待賈詡的禮節(jié)卻特別周到完備,這使賈詡自覺愈加不安。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1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