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大多能清熱化濕,可以補充夏日流失大量的水分,是清熱解暑的好食物,但如果夏天只吃西瓜那就虧大了。
夏天必吃的4種瓜,清熱利濕,防溫降暑,好處多多,別不懂吃。
一到夏季,黃瓜成為家中的“??汀?,無論是涼拌還是直接咬著吃,都非常的美味。黃瓜含水量高達95.8%,堪稱食物界的“天然飲料”。
做法:【涼拌黃瓜雞蛋皮】
1.首先,準備粉條一把,鍋內(nèi)燒水,加入少許植物油,把粉條放入鍋中,大火把水燒開,轉(zhuǎn)中火煮2分鐘左右,粉條煮軟煮熟后倒出。用清水沖洗幾下,冷卻控水,過涼水能保留粉條筋道的口感,又不容易坨在一起。
2.準備洗凈的黃瓜一根,先斜刀切成片再改刀成均勻細絲,把控過水的粉條和黃瓜,放在一起備用。
3.碗中打入2個雞蛋,加入少許食鹽入底味,再淋入一些水淀粉,攪拌打散成雞蛋液,水淀粉能夠增加雞蛋液的韌性。
4.鍋內(nèi)燒油,充分滑鍋以后倒出熱油,倒入一半雞蛋液均勻鋪在鍋邊,雞蛋液全部定型以后,從鍋邊淋入少許植物油方便雞蛋餅脫離,蛋餅周圍打卷時翻面,兩面都煎成金黃色時即可出鍋,把煎好的蛋餅疊在一起,切成均勻細絲。
5.切點蒜末、小米椒圈放入盆中,加入食鹽2克,味精1克,生抽5克,陳醋5克,芝麻香油10克,蔥油10克,攪拌化開調(diào)料,把準備好的食材全部放入盆中拌勻,讓食材均勻裹上料汁后即可裝盤。
6.好了,一道清脆又營養(yǎng)的涼拌黃瓜雞蛋皮就做好了。
冬瓜之所以叫冬瓜,是因為表面會有一層白霜,就像冬霜一樣,取名為冬瓜,孫思邈曾說冬瓜“須被霜食之乃佳”。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有著清熱解暑、預防老年病等多種作用。
做法:【冬瓜丸子】
1.準備小冬瓜半個,用小勺挖出瓜瓤,把冬瓜切成碎粒。平菇一顆,洗干凈以后切成碎粒,和冬瓜摻在一起,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把冬瓜和平菇中的水分殺出來。
2.準備豬肉一小塊,先切成片再剁成肉粒。大蔥一段切成蔥花。生姜一塊切成姜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加入食鹽1克,胡椒粉1克,生抽5克,用筷子攪勻。胡蘿卜一根切成片,擺放在盤中備用。
3.這時冬瓜和胡蘿卜已腌好,倒在細紗布中使勁地擠壓出里面的水分,把冬瓜、平菇、肉餡倒在一起,打入一個雞蛋攪拌均勻,淋入一點芝麻香油方便起酥,再分次加入適量的淀粉,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把餡料攪至上勁,攪至一抓一團即可。
4.抓適量的餡料在手心里團成圓球,餡料比較黏手時可以在手上沾點清水,把團好的丸子擺放在胡蘿卜片上面。
5.準備一個小碗,倒入生抽10克,老抽2克,倒入剛剛腌出來的冬瓜水,再倒入一點水淀粉,攪拌均勻備用。
6.蒸鍋中水燒開以后,放入準備好的丸子,中火蒸15分鐘即可。15分鐘以后,把蒸好的丸子取出來。
7.鍋內(nèi)燒油,油燒熱以后,倒入蒜末、紅椒粒炒香,把調(diào)好的料汁倒入鍋中翻炒均勻,料汁燒開以后起鍋,均勻澆在丸子上面,美味即成。
8.好了,一道非常好吃的冬瓜肉丸就做好了。
中醫(yī)上說:心主夏,且夏在五行屬火,五味為苦,夏季適當吃些苦味可以幫助養(yǎng)心去火。夏季最常見的“苦味”食物當屬“苦瓜”,有“降火第一瓜”的美譽。
做法:【百合苦瓜不苦】
1.首先,準備苦瓜一根,從中間對半劃開,用勺子挖去瓜瓤,苦瓜的瓜瓤苦澀味很得,一定要去除干凈,切成厚一點均勻的片放在盆中,撒上適量的食鹽和白醋,用手抓勻泡5分鐘左右,減輕苦瓜的苦澀味。
2.準備幾根小蔥,切成蔥花。彩椒兩片,切成寬條,放在盆中,用來配色。
3.準備適量的百合,一個一個掰散泡在清水里,買不來百合的也可以換成其它配菜。
4.鍋內(nèi)燒水,水開后,倒入苦瓜焯水1分鐘,倒入百合,彩椒再焯水20秒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控干水分備用。
5.鍋內(nèi)燒油,倒入蔥花,炒出香味,倒入苦瓜和百合,加入適量的白糖、食鹽、味精、雞粉、芝麻油,快速翻炒后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6.好了,一道簡單好吃的苦瓜不苦就做好了。
絲瓜有“美顏瓜”的美譽,絲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能起到皮膚潔白細嫩、淡化斑塊等作用。特別是絲瓜粘液中含有大量的保濕因子,可以為肌膚補充水分。
做法:【絲瓜燒豆腐】
1.準備老豆腐一塊,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絲瓜一根削皮,劃開后切成段,泡在清水中備用。
2.姜斜切成片,大蒜切成碎片,大蔥白斜切成圈,再加入一把紅干椒,紅辣椒切成寬條用來配色。
3.鍋內(nèi)燒油,燒至冒青煙,滑鍋后倒出熱油加入涼油,再倒入豆腐,熱鍋涼油才能在煎豆腐時不會粘鍋,煎豆腐時要晃動鍋,在豆腐上撒上少許食鹽,讓豆腐更加入味,翻到另一面,煎至金黃就可以倒入控油。
4.鍋內(nèi)燒水,水里加入植物油,水開后倒入絲瓜條,焯水30秒后倒出,水里加點植物油的目的,是焯過水的菜色澤發(fā)亮。
5.鍋內(nèi)燒油,倒入蔥,姜,蒜,干紅椒爆香,加入一勺清水,倒入適量的食鹽,胡椒粉,雞粉,蠔油,化開調(diào)料后倒入絲瓜和豆腐,加水煨1分鐘,再加入一點水淀粉,使湯汁更濃郁粘稠,絲瓜更好入味,收汁后淋入芝麻油即可出鍋裝盤。
6.好了,一道清淡可口的絲瓜燒豆腐就做好了。
(第一美食編輯:夏天)
]]>小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梅雨將終止,注意好養(yǎng)生。從小暑到大暑,我們將經(jīng)歷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就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yǎng)護,清熱利濕、益胃健脾是這一季節(jié)養(yǎng)生保健的總原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見習記者 呂彥霖
起居養(yǎng)生
作息要定時,小暑后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yīng)隨之作一些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適當?shù)販p緩生活節(jié)奏,平靜地、有計劃地進行工作,有利于減少焦慮的情緒,一般晚上10點-11點就寢,早上5點半-6點半起床,一旦養(yǎng)成了定時就寢的習慣,比較容易排除氣候?qū)λ叩母蓴_,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轉(zhuǎn)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
飲食養(yǎng)生
隨著溫度和濕度的逐漸提高, 體表濕熱不散, 阻滯衛(wèi)表, 甚至外濕加劇了濕熱體質(zhì)人的濕毒積聚體內(nèi)。中醫(yī)理論認為, 肺主衛(wèi)表, 脾主運化水濕。濕熱最容易影響肺表和脾胃, 出現(xiàn)熱傷風、濕熱瀉、頭疼、鼻塞、咳嗽、流眼淚、生痱等癥狀。因此清熱利濕、益胃健脾是這一季節(jié)養(yǎng)生保健的總原則。
情志養(yǎng)生
時當小暑之季, 氣候炎熱, 人易感心煩不安, 疲倦乏力, 在自我養(yǎng)護和鍛煉時, 應(yīng)按夏季為心所主的原則顧護心陽, 平心靜氣, 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yǎng)護尤為重要。中醫(y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所以,夏季養(yǎng)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穴位養(yǎng)生
小暑時節(jié),酷熱難當,此時的養(yǎng)生保健重在平心靜氣,調(diào)養(yǎng)心神。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yīng)的臟腑為“心”,心主神志,主藏神,汗為心之液,故煩暑之時,人們常出現(xiàn)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癥狀。小暑宜養(yǎng)心,南京市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建議,日常要注意清心火,養(yǎng)心陰。推薦能清心火、養(yǎng)心陰的保健穴位:少府穴、內(nèi)關(guān)穴。自我保健時可以拇指指端點壓少府穴,力度由輕到重,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痛為主。內(nèi)關(guān)穴,是絡(luò)穴。對心痛、胸悶、心慌、心悸,有很好地緩解作用。同時內(nèi)關(guān)穴還有安神、解郁,治療失眠、抑郁癥、癲狂的作用,還可以治療手臂的攣急,以及治療眩暈。自我保健時可以拇指指端點壓穴位,力度由輕到重,以局部出現(xiàn)酸麻脹痛為主。
名中醫(yī)薦菜
小暑巧吃“二瓜”
薦菜人:國醫(yī)大師 鄒燕勤
冬瓜海帶湯
制作方法:
1. 將水倒入鍋中,放入海帶煮30分鐘。
2. 將冬瓜去皮切成約1.5厘米的厚度放入湯中,再煮至冬瓜軟熟 (可以在這個時候加入姜絲,防寒)。
解說: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避暑除煩、利尿消腫、祛濕止渴。冬瓜含有較多蛋白質(zhì)、糖類及少量的鈣、磷、鐵礦物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yǎng)素,是瓜菜中唯一不含脂肪的食材,又因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增加減肥效果,故冬瓜又有“減肥瓜”之稱。
涼拌西瓜皮
制作方法:
1. 將西瓜皮洗凈,紅色瓜肉切去。
2. 削皮瓤,切成細條。
3. 加入少許鹽、香油和醋,(也可按口味喜好加入蒜泥和香菜)拌勻。
4. 10分鐘后待入味即可食用。
解說:西瓜甘寒。清肺胃,解暑熱,除煩止渴,醒酒涼營,療喉痹口瘡,治火毒熱證。如因暑火為病者,可絞汁服之。又名天生白虎湯。肉外青皮,以瓷鋒刮下,名西瓜翠衣,入藥可清涼解暑。
老南京最愛“蜜汁藕”
薦菜人:南京市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主任中醫(yī)師
蜜汁藕:
制作方法:藕1000克、蜂蜜120克。藕洗凈、去皮、切片、裝盤, 蜂蜜調(diào)勻, 淋在藕片上。將淋好蜂蜜的藕片放入蒸籠內(nèi), 蓋好籠蓋蒸15分鐘即可。
解說:熟藕性溫、味甘, 具有益胃健脾、養(yǎng)血補益、生肌、止瀉的功效。
三款茶飲消暑又化濕
薦菜人:中大醫(yī)院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侯茜
烏梅陳皮甘草茶
材料:烏梅50克、陳皮6克、甘草3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以上3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開后加入冰糖,調(diào)和成一個適中的甜度即可。如糖尿病患者可將冰糖換成木糖醇,口感亦佳。
解說:《素問·藏氣法時論》云:“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彼崮苁諠?,夏季多食酸性的食物有助于固表斂汗,防止耗傷氣陰。酸酸甜甜的烏梅陳皮甘草茶,開胃化濕,適用于大眾夏季經(jīng)常飲用。
西瓜翠衣茶
材料:洗凈曬干的綠色西瓜皮,少量冰糖。
制作方法:將西瓜翠衣10克泡茶喝,可加少量冰糖調(diào)味。
解說:西瓜皮洗凈曬干后是一味中藥,名為西瓜翠衣,可以清心火。夏季有些人出現(xiàn)舌尖腫痛、口腔潰瘍、心中煩悶心火重等表現(xiàn)可飲此茶,效果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者不可飲。
三豆飲
材料:薏苡仁30克、綠豆30克、赤小豆30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所有材料洗凈后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中火煮開,小火煮熟,加冰糖適量即可食用。
解說:三豆飲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的作用。適用于夏季經(jīng)常服用,小朋友亦可放心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