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情侶在游戲或微信上會取情侶昵稱,但大多流于俗套或是已經(jīng)被人用爛了,比如:鋤禾日當(dāng)午、白日依山盡、苔痕上階綠、沉魚思故淵等等,這些都太普通、太普遍了,其實我們《詩經(jīng)》當(dāng)中就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挖取用。
1、“樛(jiu)木”和“葛藟(lěi)”出自《詩經(jīng)·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從字面上理解,這似乎是一首形象動人的祝福歌。然而《詩經(jīng)》常常把真正的內(nèi)涵和寓意埋在簡單的表象之下,如《關(guān)雎》開頭:“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最物以興起下文的“竊窕淑女,君子好逮”,但“關(guān)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
若探究其植物意象背后的“隱語",那“樛木”所指代的應(yīng)是高大英俊的男子,而“葛藟”則是溫柔委婉的女子。戀愛中的男子因女子的依賴而滿心歡愉,他自豪于成為心愛的女人的依靠,這種清純清新的本色如同少女一見鐘情時的欣喜和嬌羞。不可否認(rèn),《詩經(jīng)》中堅貞純潔的愛情至今仍閃爍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2、“山有榛”,“隰有苓”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簡兮》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zhí)轡如組。左手執(zhí)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山有榛”,“隰有苓”高高山上有榛樹,低田蒼耳綠油油。心里思念是誰人?西方舞師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從西方來呀!其中山代表陽,隰代表陰,榛代表男性,苓代表女性。他們相互守望彼此思念。
3、“喬木”和“游女”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span>南山喬木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愿,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其中喬木指高大的樹木,隱喻高大英俊的男子,游女指游玩的女子。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