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食得嘗,氣得聞。
香味,口甘嘗其食味,鼻子聞其氣味。

香,是自然之味,
味,出自禾草——

聞禾識香,其香亦馨,其香亦馥;
聞花識香,其香亦芬,其香亦芳,其香亦菲;
聞香,
來聞自然之味——

之一:【香】—禾黍花香
香,來自禾黍花香,
是禾香,也是黍香;
既是稻子熟的芬香,也是米飯的香味。
香,來自禾黍——
可口甘舌嘗其食味,
可鼻子自聞其氣味。

▲ 禾稻香
【香】
會意字。據(jù)小篆,黍甘為香,從黍,從甘。
依簡體,禾甘為香,從禾,從甘。

▲ 香-小篆
“禾”為禾稻,“黍”為禾稷,均表示禾谷物;
“甘”,口嘗味甘,表示香甜味美。

▲ 禾黍香
二者合一,
“禾(黍)”之“甘”甜味美為“香”。
本義:
禾谷芬芳,五谷的香氣。

▲ 香-甲骨文
香,芳也。
春秋傳曰:“香稷馨香。”
朱駿聲曰:“按,谷與酒臭曰香?!?/span>
香,
既是舌嘗的味覺,
也是鼻子自的嗅覺。

▲ 米飯香氣
當香氣四散飄得很遠時,
“香”氣如擊“殸”聲傳播一般,
在空氣中彌漫遙遠,
桂花開時,十里飄香。
這香就是“馨”。
之二:【馨】—香可遠聞
形聲會意合體字,殸香為馨,從香,殸聲。

▲ 馨-小篆
“殸”,同“磬”(qìng),也同“聲”。
“聲”象單個磬石,殳擊打聲為“殸”,
表示擊打聲傳播很遠。

▲ 桂花馨香
二者合一,
“香”氣芬芳彌漫如擊“殸”聲波一般傳很遠為“馨”香。
馨,香之可遠聞?wù)摺?/span>
本義:
芳香,散布很遠的香氣。

▲ 丹桂馨香
當香氣很濃郁時,
其“香”就會重復(fù)、厚重,
就會反反復(fù)復(fù)籠罩在一種“香”氣氛圍出現(xiàn),
這就是“馥”字——
之三:【馥】—香可復(fù)聞
形聲會意合體字,香復(fù)為馥,從香,復(fù)聲。

▲ 馥-小篆
“香”,表分香氣味,
“復(fù)”,表重復(fù),厚重,反復(fù)。
二者合一,
“香”氣反“復(fù)”籠罩在芬芳氣氛中為“馥”。
馥,香可重復(fù)聞。
本義:
香氣芬馥,
香氣濃郁。

▲ 桂花茶香濃郁
從植物學分類而言,
禾本也屬于草本植物,
“禾黍香”也可歸為“草花香”。

草花香
草“花”開綻放之后的芬芳香氣味——
芬芳菲

之四:
【芬】—艸花香氣八分
花草始散之香氣。
指花草的香氣始分散開。

▲ 芬-小篆
形聲會意合體字,艸分為芬,從艸從分,分聲。
“艸”指草花,“分”指八分散開。
“芬”,指的是“艸(草)”之香氣始八“分”散開。
本義:
始散香氣;
指的是艸始分散發(fā)香氣。
如,組詞:芬芳,清芬,芬香。

之五:【芳】—艸花香氣飄四方
【芳】

▲ 芳-小篆
形聲會意合體字,艸方為芳,從艸從方,方聲。
二者合一,
“艸(草)”之香飄四“方”為草“芳”香;
芳,也表示芳草。
本義:
1.草香,芳香之氣散發(fā)飄向四方。2.芳草。

之六:【菲】—艸花香氣非飛
【菲】
花草的香氣彌漫在空中,
香氣很濃的、很茂盛。

▲ 菲-小篆
【菲】=【艸+非】
形聲會意合體字,艸非為菲,從艸從菲,非聲。
“非”,象鳥振羽翅背飛而離去的樣子。
二者合一,
“菲”,指的是“艸”花之香氣,如鳥“非”背飛一般,
花香氣在空中“菲菲”飄散。
本義:
草花香芳菲。

如,組詞:芳菲,菲菲,
如,詩句:
菲菲,香也。
——《廣雅》
芳菲菲兮滿堂。
——《楚辭?東皇太一》
別來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見紅日圍。
——蘇軾《作書寄王晉卿憶前年寒食北城之游》
我是@漢字谷主,歡迎關(guān)注
【人字學習法、說文解字、漢字思維、快速識字、國際中文,漢字博物】
想提升自己的漢字教學能力!請關(guān)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