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6日正月初六,驅(qū)車回鄉(xiāng)路上,走到南甸,突發(fā)奇想,去一趟馬城子!
馬城子,歸屬南甸鎮(zhèn),和堿廠鎮(zhèn)是臨鎮(zhèn)。很早就知道這個地名。但真正引起我好奇心的,是近年開始留心探究家鄉(xiāng)歷史文化后,對馬城子的再認識!
1、馬城子青銅文化。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本溪考古認證:廟后山、馬城子等原始人洞穴文化,是東北最早人類生活的源頭。年少從課本銘記:中華民族最早人類起源代表是北京人、元謀人、藍田人,沒想到,在我生活的這片,以前被認為是文化落后,甚至開化很晚的遼東土地,也曾是古人類的樂園!
2、一堵墻堡。明代成化年間,為防建州女真擄掠明境,在本溪縣境內(nèi)修筑清河堡、一堵墻堡、堿廠堡、孤山堡。
一堵墻堡,舊址即在今天的馬城子。而一堵墻堡西北連接鴉鶻關(guān),鴉鶻三關(guān)就是防女真的前線。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當時一堵墻堡駐扎明軍300余人。也是一處軍事重要關(guān)隘!
?

一路打聽,經(jīng)滴塔、大陽、東山等村落,連續(xù)盤山道,走進了一處陽光普照的山谷。此地三面被山環(huán)繞,只在西南處有一豁口?;砜谔帲芯G色鐵絲圍欄,上有本溪縣觀音閣管理處的警示牌,出口處是冰面遼闊的觀音閣水庫上游。
?

?
村子目測不到五十戶人家,正月的中午時分,不見炊煙,寂靜無聲,想來大多人家閑暇無事,此時該是午睡時間吧!
小村房屋大多是 20世紀90年代或者更新的建筑,沒有一絲一毫的古城樣子。雖然依山坡而建,但是街巷整齊,主路統(tǒng)一規(guī)劃,墻面上手繪著風景畫,嶄新的富裕農(nóng)村的樣子!
停車路邊,本想找人打聽一下是否有人知道些歷史或者傳說,但四下張望,不見有人。
據(jù)說水庫建好后,老城已淹沒水下,便自行來到水邊,試著尋找點蛛絲馬跡。
寬闊的冰面一臉不屑,銀白色冰雪泛著藍光,直逼我的雙眼,似乎在嘲諷我這個后來人,歷史早已湮沒進滾滾紅塵,此時才想起來一探究竟,早干什么去了呢?
?

回頭觀察村落:右手邊,山巒起伏,似有伏兵;左手邊,絕壁下石頭壘成的層層梯田,矗立著一垛垛玉米桔!信步走進梯田,看那大塊的石頭,大多是粉褐色的礫巖,似經(jīng)人工改造,方平整齊!順著砌成梯田的亂石臺,走了三級,抱著僥幸心理,搜尋一遍,希望能看到歷史的痕跡。
?

?
首先發(fā)現(xiàn)了陶器殘片,做工粗糙、厚重,好像近時期的大瓦缸底腳!好奇的是,陶土非常像那些礫巖!

?
?
又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殘損的沙石磨盤。
?

?
?

?
再看河邊人家的圍墻,基本都是這樣原石壘砌的,走進開著院門的一家,嘗試著攀談,能否有點發(fā)現(xiàn)!

敲門,大聲詢問后,一個20歲出頭的大男孩從屋里走出來,聽明白我的來意后,他說,歷史這里人沒興趣去探究,生活是否富裕,是主要話題!
不過,說是有什么古物件的話,到是有一些他爺爺用樹根、牛羊角做成的雕刻!
他熱心的給我展示或存放在家里,或收藏在倉房里的諸多手工雕刻品!
這些雕刻品有大件的木雕箱柜底座,有小巧的牛角鹿,有振翅欲飛的雄鷹,有斜頸飲水的羊角仙鶴,有伸長脖子的木根烏龜,有多只登梅喜鵲……
雕刻本身并不精細,也許是限于工具的原因,但這些造型各異,用材多樣的制品出現(xiàn)這偏遠的小山村,就已經(jīng)讓我震驚。進一步詢問下得知,他的爺爺竟然是一位普通的煤礦工人!這讓我不得不對這戶人家刮目相看了!
雕刻者該是擁有怎樣的情懷,在這寂靜的山村里,用最普通的斧鑿等工具,在落日黃昏下,一點一點,將那些堅硬的樹根、牛羊角,按照心底的模板,將他們變成了精美的雕刻品,他的內(nèi)心,該是懷著怎樣的對當下生活的愉悅或?qū)ξ磥砩畹钠谠S,拋卻自己所經(jīng)歷的痛苦,擁抱今天和明天的美好?
我不由得夸贊到,真是民間有高人??!
男孩見我真心贊嘆,便說道,你要是喜歡就隨便拿兩樣吧!
我說,那好,我給你錢吧!
男孩真誠的回答我,不用,放在家里,我們也不好保管,你喜歡,也算沒埋沒了我爺爺?shù)氖炙嚕?/p>
?

盛情之下,我選了一只小鹿,一只仙鶴!
面對真誠的人,過多的客套或者強行給點錢,都是虛偽的表現(xiàn)!
這種真誠,出自一個九零后、初中未畢業(yè)的深山里的男孩,我既感到意外驚訝,又覺得順理成章!
男孩雙眸里的純澈,只有在這藍天麗日,冰清玉潔的山水間,才能被熏染、被沉淀于心靈深處!
我的一絲一毫的假意,都是對這種純澈的一種褻瀆!
告別男孩,我知道自己還會來一次,一定來回報一下這種難得的人世間的真誠!
善良和真誠也需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愛需要傳遞,火種需要春風!
走回村口,經(jīng)過一個村民的指引,來到據(jù)說是村里最博學的85歲的武姓老者家里。
推開紅色大鐵門,雞、鵝、狗的齊聲歡迎辭里,一位右腿有點踮腳的老人走出房門。我說明來意,老人熱情地把我請進屋里。
攀談一陣子,老人聽力雖有點不好,但不影響老人的健談,顯現(xiàn)出老人歷史知識的淵博!
談起滿洲國、民國的歷史,老人一律用的是當時的年號,可見其記憶力之好!
建國前,老人想讀書,可是因為家境所限,無法如愿。解放后,終于可以讀書了,是到四十里之外田師傅鎮(zhèn)。小學畢業(yè)后,要讀初中必須去小市了,因為腿腳的原因,老人只能退學回家了!
提起和自己同時讀書,當時學習成績遠不如自己的同學,都成為教師有退休金,得以頤養(yǎng)天年,老人內(nèi)心還是有一絲遺憾!
我只能安慰老人:您現(xiàn)在精神矍鑠,身體健康,也是另外的福分!
想起之前那位未曾謀面的、手雕出那么多作品的退休煤礦工人,我內(nèi)心頓生波瀾!
生活的巨浪,把一些人推上不同高度的山峰,也把一些人掩沒在水底的卵石間。卵石間的人需要仰視著山巔的人,但山巔的人,未必比卵石間的人更有能量和光芒!
在驚嘆小村里所遇到的生命的律動的同時,此行的目的也有了收獲!
提起馬城子,他給了我此地得名的一個說法!個人認為很可信!
馬城子,得名于最早馬姓人家來此居住而得名!
85歲老人,聽他爺爺講,他們武家原居住在本溪縣堿廠鎮(zhèn)趙堡村的一個與新賓縣夾河鄉(xiāng)接壤的山溝里!
馬家祖先也居住在此處!武家和馬家是姻親關(guān)系。
后來馬家先搬遷到現(xiàn)在的馬城子,后來告訴家境貧寒的武家可以到馬城子來,這里土地肥沃,無人居住!
這是最早在此居住的兩戶人家。也是現(xiàn)在馬城子五大姓中最大的兩姓!
提起老城,老人說,他出生于此地。沒見到過城墻,只見過大土圍子!南北長4里多,東西長3里多!
趙堡馬家!以前去趙堡探查發(fā)現(xiàn)的兩塊石碑,立刻浮現(xiàn)眼前!
1、康熙年間馬氏墓碑
?

?
2、墓碑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位置:趙堡
碑陽:乾隆五十二年
原設立祖塋壬丙向,係盛京廂藍旗縣令兼管佐領賜明京都佐領馬奈
清故先祖——諱老格()氏
同治六年十月初()敬立
永德、永富、永太
此碑主人疑是與馬文舉同為一家族。兩個墓碑發(fā)現(xiàn)地點不同,相距2公里多.
從康熙到同治,馬家一直繁衍生息于趙堡。馬奈的身份可知當時他的地位。做為廂藍旗的佐領他負責旗地、旗人的管理,此官可以世襲;做為縣令,他又兼管地方事務。
馬家從趙堡搬遷至馬城子(一堵墻堡廢墟),也是要經(jīng)過官府許可的!所以馬家首先到此地是有官方背景支持的!
這也說明為什么以前沒人在此居住的原因之一!
那么原因之二呢?
這需要推測得出!
努爾哈赤在攻破清河城當天,即派兵拆毀了一堵墻堡和堿廠堡!拆毀的目的是什么?
是他沒想到后來自己可以長久占據(jù)此地,必須徹底的破壞掉兩座城堡,不給明朝以重新威脅自己的機會!所以只剩下土圍子了!
拆毀后,誰若在此地居住,是不是會被當做亂民對待呢?此地拆毀過程中,是否有流血發(fā)生呢?堿廠堡舊址的一部分后來變成了一處亂墳崗!
諸多原因,使一堵墻堡,變成了一座荒城廢墟!
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地肥沃的土地,臨河而居豐富的漁獵資源,開始顯現(xiàn),誘惑著追求溫飽富裕生活的人們!光緒年間,禁地開放,此處開始有人來開墾居住是合乎情理的!
從時間來看,武姓老人的爺爺、父親,按照平均年齡70歲計算,140多年!而馬奈立碑時間為1867年,至今不過155年!
青銅時代,距今2000多年前,寄身于洞穴里的遠古人們在此漁獵為生。咆哮而過的洪水過后,水中和陸地的各種動物云集于此,人們用石制工具與生命爭食、與大自然搏斗,延續(xù)著人類的血脈!
千年后,不斷提高智商的人類,漸漸強大,和普通動物之間的搏命已沒有了吸引力,爭食的對象變成了人類!
畫地而治,城堡成為人類智商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然而時間推移,人事更迭,物換星移,人為的固若金湯的城堡有幾座幸存?
塵歸塵,土歸土!一番硝煙,一陣大雨過后,輝煌過的鼓角爭鳴、金盔銀甲,如今早已杳無蹤跡,只留下殘破而離奇的傳說了!
尋訪后回到家里,內(nèi)心先是莫名的失落,失落的是古城堡消失的迅疾,乃至今天的完全隱沒水下;繼而又感到欣慰和幸福,也許此時的安寧才是那里的人們最大的榮耀吧!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