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譚 譚,“談”的避韙字?!?a href="http://www.51zclw.cn/archives/tag/%e5%a4%a9%e6%96%b9%e5%a4%9c%e8%b0%ad" title="【查看含有[天方夜譚]標(biāo)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天方夜譚》,是文學(xué)名著《一千零一夜》(今譯名)在我國的舊譯名,即“夜談阿拉伯的故事”之意。“夜譚”,就是夜間談話、講故事也。黎靜音在《光明日報》載文《<天方夜譚>為何不用‘談’》(1996年4月14日),說:“唐武宗名李炎,‘談’字后邊為‘炎’,唐人為避韙,將‘談’寫成‘譚’,以后相沿成習(xí)?!贝荷p在《教育導(dǎo)報》上發(fā)文也說,把“夜談”寫成“夜譚”是避韙的緣故。央視《星光大道》(2012年7月5日,12月21日),主持人畢福劍先后兩次說及:“原為‘談’,后人為了避‘炎’,而改成了‘譚’。”
《周末》(1996年12月28日)載文《譚“”與“談”通用始于何時》則認(rèn)為:“在西晉時,‘談’已經(jīng)有‘譚’字。與避韙無關(guān)”?!掇o?!罚?989年版,第459頁)“譚”字條目也說:“早在西晉,‘談’與‘譚’已經(jīng)是一個意思了?!薄兑夭俊罚骸皌an,(‘覃’右邊一個‘耳朵’),國也,齊桓公之所滅?!鼻宥斡癫米⒃唬骸啊疫呉粋€‘耳朵’,即‘譚’”?!疫呉粋€‘耳朵’與‘譚’是古今字。不過,“談”改“譚”也因避韙:一是“談”改“同”。如司馬遷父名司馬談,為了避韙,曾經(jīng)改“同”。二是“談”改“譚”?!妒酚?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新陽侯呂譚,清梁玉繩說,其原名呂談。司馬遷避韙才改成“譚”。特別是陳壽在《三國志?吳志?張溫傳》中,有“為之譚論”“亢臧否之譚”“玄默者非其譚”“亦有燕譚之義也”的記載,陳壽寫的這4個“譚”字,原文全是“談話”的“談”字。到了唐代避韙就更多了。
天方夜談 談,《說文解字》說:“談,語也。”語:①說,說話。②言論、言辭。有著隨意性。
舉例:
①程三快在《西安晚報》(2003年6月3日,第23版)載文《市容里常見的幾個字》,稱:“有人把‘天方夜譚’誤寫成‘天方夜談’。
②雜志兩例:(1)黃正在《文化譯叢》(1987年1期)載文《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與<天方夜談>》。(2)楊李子在《中學(xué)語文》(1986年第8期)載文《<天方夜談>譯名的由來》。
上述舉例中的“天方夜談”均應(yīng)為“天方夜譚”。因為后者是《一千零一夜》一書傳入我國的正式規(guī)范書名。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