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侄子小學生,一天做十份試卷而累之數(shù)日,近視眼成矣?,F(xiàn)今電燈化為各種護眼燈,眼尤病;古人愛書成癡者,如陳與義,黃庭堅等人,可患眼病哉?答案為是。
請?zhí)爝€我讀書眼,欲載軒轅乞鼎湖。
惠能不肯傳心法,張湛徒勞與眼方。
這兩句都為黃庭堅所作。第一句的意思,想要讓神獸帶我到鼎湖,讓鼎湖水洗凈昏花的眼睛;第二句:傳說惠能能治眼良方,可和尚不傳與我,張湛肯傳與我,又沒啥用處。
著籬定惡誰能繼,損讀奇方定有功。 —陳與義《目疾》
裁別惡與善,定要多讀書。
話說,讀書傷眼,古以有之。有讀書人因此而不讀書嗎?或許有吧,若有此,則不為讀書人矣。這就好比,採玫瑰花而舍剌,讀書也可得其益而防其害。
蜜蜂以兼采為口味。—-張蟠《易解集序》
嘗以蜜蜂為模范,博覽群書而匠心獨運,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來歷而別具面目。 —-錢鐘書
彼無聲無嗅小蟲采繁花而成蜜,甘美乃非人力所及。
采花遇到的剌是小事,釀百花蜜為大,克服小小困難而成就蜜的甘美,雖有剌而仍勇往直前者,乃古代讀書人!
以上為舍小以求大。下面是雖小而仍求存,比如日下孤燈。
日月出矣,而燭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
苦樂相隨晝夜間,燈光哪有天明在?
思而知,慮而解,如鬼家活計,日下孤燈。
思慮與知解,思為燈,知為白晝;思為小,白晝?yōu)榇?,勿因小而不思。無數(shù)的人,前仆后繼的“思”,才能成黑夜的晨光,照亮“知”的世界。“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黑夜的海上,也有一盞燈,為來人指明方向。
譬如螢火蟲,日未出時,少多能照;若日出是地,千光明照,月及眾星,皆無有時,豈況寞火。
夫死戰(zhàn)場子在腹,妾身雖在如晝燭。
我一直以為螢火蟲白天不亮,卻不知,它白日也亮,只不過因天明看不見罷了。第一句,說的是白日沒有亮燈,第二句,說的是白日不需要燈。這是錢老明察秋毫的體悟。
中國詩詞是含蓄的,錢老一直在究其含蓄來源,是考究考據(jù)的做學問者。我讀《管錐篇》讀到現(xiàn)在,才知了??上а?,讀書少,儒家尚懂一絲,佛家、道家、法文、意大利語、德語之類,只能跳過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