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賦予事物一個承載意義、期望與身份的符號,并借此為其未來的發(fā)展鋪設一條充滿可能性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深遠的祝福、一個無聲的預言、一個身份認同的起點,其象征未來的意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承載期望與愿景: 個人: 父母給孩子取名,往往寄托著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如“志遠”、“嘉慧”、“安然”)、對品德的期許(如“仁杰”、“守信”、“思齊”)、對人生狀態(tài)的祝愿(如“樂康”、“欣悅”、“安寧”)或?qū)易鍌鞒械难永m(xù)(如特定的字輩、紀念先祖)。 企業(yè)/品牌: 一個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稱,需要體現(xiàn)其核心價值(如“誠信”、“創(chuàng)新”)、市場定位(如“高端”、“親民”)、行業(yè)特性(如“迅捷”、“穩(wěn)健”)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藍圖(如“環(huán)球”、“未來”、“領航”)。 項目/活動: 名稱需要清晰傳達項目/活動的目標(如“曙光計劃”、“春風行動”)、核心理念(如“和諧共生”、“智慧未來”)以及想要實現(xiàn)的積極影響。 2. 塑造第一印象與身份認同: 名字是“第一張名片”: 一個恰當、響亮、富有內(nèi)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積極的初步印象,激發(fā)好奇心和好感度。這為未來的互動和關系建立打下了基礎。 定義身份核心: 名字是個人、組織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標識。它幫助確立“我是誰”、“我們代表什么”。一個強大的名字能強化內(nèi)部成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也幫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質(zhì)。 3. 蘊含潛力與可能性: “名正則言順”: 一個寓意積極、方向明確的名字,仿佛為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一個方向。它像一個無形的燈塔,引導著個體或組織朝著名字所蘊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發(fā)內(nèi)在動力: 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對擁有者(人或組織)產(chǎn)生積極的暗示和心理激勵,鼓勵其努力去“配得上”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品質(zhì)和未來。 4. 象征連接與傳承: 連接過去與未來: 名字常常承載著歷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當下(時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對未來的展望。它像一個紐帶,連接著起源和歸宿。 建立情感紐帶: 一個被用心賦予、飽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擁有者與命名者(如父母與孩子)之間深厚的情感聯(lián)系。這份情感是未來關系的重要基石。 傳承價值: 名字中蘊含的價值觀(如勇敢、智慧、仁愛)或精神(如探索、堅韌、合作)是希望在未來得以延續(xù)和發(fā)揚光大的。 5. 在市場中建立差異化與價值: 品牌資產(chǎn)的核心: 在商業(yè)領域,一個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無形資產(chǎn)之一。它幫助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承載品牌承諾,并最終影響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決策和忠誠度。一個有遠見的名字能為品牌未來的價值增長奠定基礎。 總結來說,“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什么,象征著未來”的核心在于: 意味著: 深思熟慮地注入期望、定義身份、賦予意義、建立連接、并期望其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著: 一個充滿希望的起點、一個有待實現(xiàn)的藍圖、一種無形的引導力量、以及一份承載著祝福與責任的傳承。 它是對未來潛力的一種具象化表達和積極召喚。 因此,起名絕非隨意之舉,而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的儀式。一個好的名字,如同一顆精心挑選的種子,蘊含著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最終綻放出美好未來的無限可能。它既是當下的承諾,也是通往未來的第一聲回響。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1976年9月9日,深受中國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享年83歲。

主席死后,他的兩個女兒哭成了淚人一般。因為毛岸青當時正在外地休養(yǎng),身體又有疾病,所以參與擬定親屬守靈名單的重任,就落到了大女兒李敏的身上。

李敏看完專項小組擬定出來的名單時,揉了揉通紅的眼睛,找到工作人員,要求他們往名單上添加了一個叫做“賀麓成”的人,并頗為感慨的說道:“爸爸生前就想見見他?!?/p>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這位賀麓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我國的導彈專家,參與了我國第一顆導彈的研制工作,也是解放軍中第一個被評高級職稱的人。不過,就算他是導彈專家,李敏又為何專門安排他給父親守靈呢?

另一邊,毛主席逝世若干年后,已經(jīng)步入晚年的賀麓成,將自己的幾個子女叫到一起,說道:“你們,還是把姓氏改回毛姓吧?!?/p>

想要弄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發(fā)生在1949年的一次母子相遇講起。

媽媽是共產(chǎn)黨

1949年7月28日,江西省永新縣喜迎解放。

自小成長在花汀村的賀麓成知道此事之后,又是高興又是激動。他這一年只有15歲,還在上初中。雖然從來沒見過紅軍,但也沒少聽村里的老一輩講述紅軍的故事,19年了,紅軍/解放軍終于又一次回到曾經(jīng)的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了。

賀麓成對解放軍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他自小就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住在本村地主,爺爺賀調(diào)元家里。雖然花汀村比較偏僻,好在爺爺家里還算富裕,賀麓成的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可他卻很不開心,別的孩子都有爸爸媽媽,可是他沒有,甚至連父母叫什么都不知道。

有時候,爺爺會收到一些來自不同地方的信,信上娟秀的字跡讓賀麓成確認,這信是一個女人寫的。不過,信上只是問候賀調(diào)元家里怎么樣,其他的什么有用信息都沒有,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寫。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通過爺爺以及其他親人偶爾吐露出的只言片語,賀麓成得知,這信都是媽媽寄來的??上?,他連媽媽長什么樣都不知道,后來磨了爺爺半天,才從他口中得知,媽媽是共產(chǎn)黨,爸爸不知道。

爺爺這番話讓賀麓成很不理解,自己兒媳是干啥的一清二楚,怎么自己兒子是干啥的卻不知道了呢?

也正因此,當賀麓成得知永新縣解放了之后,心里也不由得產(chǎn)生了一個小小的期盼:“媽媽,也應該要回來了吧?!?/p>

當時學校正在放暑假,賀麓成就成天在村口轉(zhuǎn)悠,想看看解放軍到底長啥樣。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8月的一天,賀麓成剛從爺爺家里出來準備去村口,一輛吉普車就風塵赴赴地趕了過來。在那個年代,汽車可是一件稀罕物,尤其是花汀村這種比較偏僻的地方,汽車更是少見,因此賀麓成當時就被吸引住了。

正在賀麓成看汽車看得出神的時候,那車卻突然“吱”的一聲停在了他的身邊。然后,一名穿著時髦的大翻領、束腰帶的列寧裝的中年婦女從車上跑了下來。因為太急,她還險些崴了腳。

只見那婦女一邊跑,一邊對他喊道:“麓成!麓成!”

對于這位“熱情的過分”的中年婦女,賀麓成一臉的戒備,哪怕她說自己是他的親生母親,賀麓成也不是很相信,既是震驚又是疑惑。

也正在此時,賀調(diào)元聽到動靜從里面跑出來了,看到那中年婦女的模樣之后,趕緊一推賀麓成:“麓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親生母親??!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有了爺爺?shù)摹艾F(xiàn)場認證”,賀麓成終于不再遲疑,哭著撲入了那中年婦女的懷里,號啕痛哭了起來。

母子倆當街抱頭痛哭了一場之后,和賀調(diào)元一起回了家。直到此時賀麓成才知道,原來他的母親叫賀怡,剛剛被中共中央華東局分配來江西擔任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長,剛到任不久就急匆匆的來花汀村看他了。

媽媽回來了自然是一件讓人高興無比的事情,不過賀麓成卻并不滿足,問道:“爸爸呢?爸爸叫什么?為什么不來看我?”

一聽這話,賀怡的臉色立馬就變了,沉默良久后說道:“你的爸爸,叫毛澤覃,已經(jīng)······不在了?!?/p>

回憶和離別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離開中央根據(jù)地,身為毛澤東三弟的毛澤覃,當時已經(jīng)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贛南獨立師師長了,他和懷胎7月的妻子,也就是賀子珍胞妹賀怡一起被組織上留在贛南打游擊。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次年1月,賀怡生下來了一個男嬰,被取名為毛楚成(毛岸成)。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毛楚成三個月大的時候,帶領游擊隊在瑞金紅林區(qū)低槽作戰(zhàn)的毛澤覃不幸犧牲了。

賀怡得知丈夫犧牲了的消息后,自然是悲痛萬分。因為她和毛家的關系,賀怡本身也受到了敵人瘋狂的追捕,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轉(zhuǎn)移。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現(xiàn)在丈夫已經(jīng)不在了,如果兩人間唯一的兒子也丟掉了性命,那賀怡自覺死后九泉之下也無顏去見丈夫了。也正因此,她毅然決然地將兒子寄養(yǎng)在了當?shù)匾幻罕姷募依?。后來,這孩子又輾轉(zhuǎn)送回了江西永新,寄養(yǎng)在了賀家一個親戚家里。

因為毛楚成這名字實在太顯眼,為了避免出意外,在送人時賀怡將他改名為了“賀麓成”,賀是母性,麓是紀念岳麓山,成則是包含著“革命事業(yè)必定成功”之意。

另一邊,賀怡自己則化妝通過敵人的通通封鎖線抵達了油山,跟著陳毅參加了贛南三年游擊戰(zhàn)爭。她無時不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兒子,經(jīng)常通過地下黨的同志打聽孩子的近況,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受人欺負。

后來,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已經(jīng)身處延安的賀怡就經(jīng)常寫信詢問孩子的情況。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毛主席對這個從未謀過面的侄子同樣很關心,曾專門給賀怡寫信,讓她好好照顧這個澤覃唯一的血脈。同時,他還隨信附贈了一支鹿茸,這鹿茸后來被轉(zhuǎn)送給了賀調(diào)元,當做這么年照顧孩子的謝禮。

如今,距離當初將孩子送走已經(jīng)過去了14年了,賀怡終于能和孩子重逢了。

母子倆相認之后,有著說不完的話,賀怡經(jīng)常給兒子講革命的故事,母子倆相處得十分融洽。然而,也正是因為自己成功和兒子團聚了,賀怡也越發(fā)地堅定了一個想法:“我一定要幫姐姐找到‘小毛毛’!”

原來,賀子珍一生之中為毛主席生下過6個孩子,除了李敏以外,剩下5個孩子全都夭折或遺失了,大多生死不知。在這幾個孩子里面,小名叫毛毛的毛岸紅被找回來的可能性最大。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這些年里賀怡幫著姐姐找過好幾次毛岸紅,可每回找到的孩子都不是本人。當初毛岸紅就是在江西被送人的,賀怡覺得,在江西找到小侄子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工作之余不停地奮力尋找。

功夫不負有心人,1949年11月,賀怡成功找到了一些關于毛岸紅的線索,趕緊帶著兒子一起乘車前往贛南、粵北一帶尋訪。

然而很不幸的是,11月21日晚上10點左右,他們母子坐車經(jīng)過太和縣鳳凰墟的一處木橋時,車子突然發(fā)生了側翻,栽到了了三米深的水溝里面。賀怡當場遇害,賀麓成比較幸運的從車里摔了出來,但他的腿也摔骨折了。

就這樣,這對命途多舛的母子相聚僅3個月后,就天人永隔了。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不愿活在父輩的光環(huán)下

當賀子珍得知妹妹為了自己不幸遇難了之后,無疑是痛苦萬分的。當即托人將賀麓成接到了上海進行治療,并和哥哥賀敏學一起撫養(yǎng)。

在當時,賀子珍不停地教育侄子:

“第一,不要背父輩的牌子,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在別人面前,不要講自己是什么人的孩子;第二,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成為有真才實學的人?!?/p>

賀麓成將大姨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里,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上海市上海中學

賀麓成在學校里面是個“另類”,老師同學都因為他操著一口江西土話瞧不起他,覺得他“土里土氣”,肯定學不好。賀麓成卻偏偏很有志氣,發(fā)奮努力地學習,周日也關起門來做功課,僅僅一個學期學習成績就進入了全班前三。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1952年高中畢業(yè)后,賀子珍問他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xù)考大學,賀麓成表示想學技術報效祖國,之后成功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化專業(yè),1956年時還順利考上了留蘇研究生,進入了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

可惜,世事難預料,在他正式赴蘇之前,中蘇關系極速惡化,賀麓成沒能去成蘇聯(lián),而是被分配到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里,研究地對地導彈

為了完成我國自行設計的導彈,賀麓成夜以繼日地工作,光擬制的圖紙資料就多達數(shù)十本,翻譯出來的資料也達到了近百萬字,成為了我國航天史上第一批航天工程師。他和另一位工程師王太楚一起提出的控制方案,為我國自研導彈、核武器、人造衛(wèi)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也正因此,賀麓成成功獲得了全國科技大會獎,后來還被解放軍總政治授予了高級工程師職稱。證書標號是“001”。當時還專門指出:“賀麓成同志為我國洲際導彈的精準鑒定工作解決了很多困難。

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這些年里,賀麓成一直謹記大姨的教誨,沒用自己的原名,在學校和單位填表時用的都是“賀麓成”這個名字,父母一欄也只是簡簡單單的寫著“亡故”,沒有寫名字。

雖然和毛主席同處北京,賀麓成卻從來沒有給大伯寫過信,也從來沒有利用過身份上的便利去找過他,以至于很多人都以為賀麓成和賀怡一起出車禍逝世了。

不過,毛主席卻一直都記得這個自己小弟弟的兒子,1959年8月李敏結婚擬定賓客名單時,毛主席專門叮囑李敏:“你有個哥哥在北京,應該邀請他來參加婚禮。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可惜,因為賀麓成單位的電話很難打,李敏沒能找到人,此事最終只得作罷。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李敏忘了那個哥哥。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李敏還主動提及:應該在守靈名單上加上哥哥賀麓成。

1983年,民政部門正式認定了毛澤覃的烈士身份,并通過賀麓成單位讓他去領烈士證書,知道此事,大家才知道原來賀麓成同志竟然是毛主席的親侄子。

賀麓成為國家做了諸多的貢獻,后來擔任了某研究單位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屬于副師職干部,但他仍然和人民群眾一起排隊等公交車,住的也只是營級干部標準的20多平小房子,甚至有段時間連煤氣都弄不到。

有時候,身邊的朋友經(jīng)常跟他開玩笑:“賀麓成真窩囊,你有這么大一塊招牌,怎么也不去沾點光,把自己弄得和我們老百姓一個樣?!?/strong>

毛主席病逝多年,一位賀姓老人對兒女說:你們把姓氏改回“毛”吧

賀麓成聽后認真地說道:“這不是窩囊,是我的理想,父輩是父輩,我是我,我不應該去沾這個光。

據(jù)賀麓成自己講,他最喜歡的是岸英哥哥寫給表舅楊開智的信中的一段話:

“新中國之所以不同于舊,中國共產(chǎn)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原因外,正在于此,皇親國戚仗勢發(fā)財、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飯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了。”

賀麓成快六十歲的時候,正式跟組織申請了退休,人老心不老的他擔任了數(shù)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并將公司的一部分盈利拿出來幫助老區(qū)建設,修建學校,幫著家鄉(xiāng)人脫貧致富。同時,他還讓兒女恢復了“毛”姓,以此紀念他的父親,和伯父······

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673862431@qq.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