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賦予事物一個承載意義、期望與身份的符號,并借此為其未來的發(fā)展鋪設一條充滿可能性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深遠的祝福、一個無聲的預言、一個身份認同的起點,其象征未來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承載期望與愿景: 個人: 父母給孩子取名,往往寄托著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如“志遠”、“嘉慧”、“安然”)、對品德的期許(如“仁杰”、“守信”、“思齊”)、對人生狀態(tài)的祝愿(如“樂康”、“欣悅”、“安寧”)或對家族傳承的延續(xù)(如特定的字輩、紀念先祖)。 企業(yè)/品牌: 一個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稱,需要體現其核心價值(如“誠信”、“創(chuàng)新”)、市場定位(如“高端”、“親民”)、行業(yè)特性(如“迅捷”、“穩(wěn)健”)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藍圖(如“環(huán)球”、“未來”、“領航”)。 項目/活動: 名稱需要清晰傳達項目/活動的目標(如“曙光計劃”、“春風行動”)、核心理念(如“和諧共生”、“智慧未來”)以及想要實現的積極影響。 2. 塑造第一印象與身份認同: 名字是“第一張名片”: 一個恰當、響亮、富有內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積極的初步印象,激發(fā)好奇心和好感度。這為未來的互動和關系建立打下了基礎。 定義身份核心: 名字是個人、組織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標識。它幫助確立“我是誰”、“我們代表什么”。一個強大的名字能強化內部成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也幫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質。 3. 蘊含潛力與可能性: “名正則言順”: 一個寓意積極、方向明確的名字,仿佛為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一個方向。它像一個無形的燈塔,引導著個體或組織朝著名字所蘊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發(fā)內在動力: 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對擁有者(人或組織)產生積極的暗示和心理激勵,鼓勵其努力去“配得上”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品質和未來。 4. 象征連接與傳承: 連接過去與未來: 名字常常承載著歷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當下(時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對未來的展望。它像一個紐帶,連接著起源和歸宿。 建立情感紐帶: 一個被用心賦予、飽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擁有者與命名者(如父母與孩子)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系。這份情感是未來關系的重要基石。 傳承價值: 名字中蘊含的價值觀(如勇敢、智慧、仁愛)或精神(如探索、堅韌、合作)是希望在未來得以延續(xù)和發(fā)揚光大的。 5. 在市場中建立差異化與價值: 品牌資產的核心: 在商業(yè)領域,一個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無形資產之一。它幫助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承載品牌承諾,并最終影響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決策和忠誠度。一個有遠見的名字能為品牌未來的價值增長奠定基礎。 總結來說,“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什么,象征著未來”的核心在于: 意味著: 深思熟慮地注入期望、定義身份、賦予意義、建立連接、并期望其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著: 一個充滿希望的起點、一個有待實現的藍圖、一種無形的引導力量、以及一份承載著祝福與責任的傳承。 它是對未來潛力的一種具象化表達和積極召喚。 因此,起名絕非隨意之舉,而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的儀式。一個好的名字,如同一顆精心挑選的種子,蘊含著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最終綻放出美好未來的無限可能。它既是當下的承諾,也是通往未來的第一聲回響。

春風不度“露華濃”美妝巨頭申請破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 實習生李萌 北京報道

6月16日,國際美妝巨頭露華(REV.US)正式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據法庭文件,露華濃總債達37億美元。

露華濃股價在6月10日暴跌52.76%,本周一繼續(xù)下跌42.93%。目前,露華濃市值僅1.23億美元,較8個月前縮水了85.6%。

這不是露華濃第一次陷入破產危機。早在2020年11月,露華濃就因債務問題傳出破產傳聞,當時依靠債券持有人的支持消除了一筆關鍵債務從而得以存續(xù)。今年以來,在供應鏈瓶頸和通脹急漲兩大不利因素夾攻下,露華濃已無力應付沉重的債務負擔,最終選擇申請破產。

憶往昔,不甚噓唏。1996年,香港著名作詞人黃霑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為源,為Revlon取名“露華濃”。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國際美妝品牌,露華濃為無數中國70后、80后女孩美妝啟蒙。如今,老牌巨頭難敵時代洪流,黯然謝幕。

輝煌不再

在今年五月發(fā)布的一季度財報中,露華濃稱本季度是六年來報告的營業(yè)收入最高的第一季度,報告凈銷售額為4.79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45億美元,同比增長3460萬美元,達7.8%。凈虧損為67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9600萬美元的凈虧損有所收窄,但仍沒有改變虧損的勢頭。

露華濃今年一季報曾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露華濃總流動資金為1.32億美元,但流動負債總額達7.98億美元,還背負長期債務33.1億美元。根據6月16日的法庭文件,露華濃總債務達到37億美元,其中包括2024年到期的票息為6.25%的優(yōu)先票據,另外還有10筆未償貸款,總額約為26億美元,將在未來三年到期。而公司截至4月底的資產總值僅為23億美元。露華濃顯然已經嚴重資不抵債。

昔日巨頭怎么走到如此地步?

1932年成立于紐約的露華濃迄今已有90年歷史,巔峰期曾位列全球彩妝前三甲,如今卻連年虧損,資不抵債。而曾經的老對手歐萊雅、雅詩蘭黛則一路遙遙領先,甩下露華濃數個梯隊。在供應鏈及通貨膨脹壓力等外部環(huán)境外,露華濃自身品牌經營、產品策略的失誤更為致命,使得露華濃數次錯失機遇,由巔峰走向了下坡路。

露華濃旗下涵蓋露華濃、雅頓、美國船員、CND、伊麗莎白·泰勒多個品牌,覆蓋彩妝、美發(fā)、美甲、香水等領域,但只有露華濃和在2016年收購的雅頓勉強能夠獨當一面。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露華濃品牌銷售額1.82億美元,伊麗莎白·雅頓銷售額1.15億美元,其他品牌銷售額集合僅0.99億美元,香水品牌集合銷售額為0.83億美元。

而其曾經的競爭對手雅詩蘭黛,通過不斷并購差異化品牌占據不同賽道,除品牌版圖涵蓋了彩妝、護膚、美發(fā)等細分市場外,僅彩妝一類就有3CE、美寶蓮、植村秀、蘭蔻阿瑪尼等從平價到高端全覆蓋的品牌矩陣。而僅專注于平價路線的露華濃受眾人群單一,在和老對手的競爭中并不占據優(yōu)勢。

與此同時,露華濃在平價賽道上的消費者也在流失。早期露華濃得以風靡市場,依靠的是在指甲油和唇膏兩類產品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首次將指甲油導入市場、首創(chuàng)眼影、首創(chuàng)防水不脫色睫毛膏……露華濃憑借持續(xù)的創(chuàng)意給予美妝市場新的驚喜。然而現在的露華濃卻已經數年沒有再推出一款“黑馬”。早在2020年,露華濃第一次傳出破產消息時,國內不少消費者聞訊紛紛搶購其經典產品——黑管口紅225色號。而近兩年后,這款產品仍然是露華濃淘寶官網旗艦店的核心產品,但銷量已從當時雙十一的月銷過萬,滑落至今年618的月銷過千,旗艦店唯一一款銷售額高于黑管口紅的產品——粉底液,月銷量也僅為2000+。產品更新迭代緩慢、多年沒能推出明星爆款,“吃老本”的露華濃,很快便在新品迭出、競爭激烈的美妝賽道中落入了下風。

過去三年的業(yè)績也說明了這個美妝巨頭疲態(tài)盡出,反彈乏力。2021年露華濃凈銷售額為20.787億美元,凈虧損約2.07億美元。2020年,露華濃凈虧損約6.19億美元,2019年虧損為1.57億美元。

兩度入華

露華濃申請破產是否會影響中國市場的業(yè)務?目前其國內官方旗艦店和官網都沒有對外披露相關信息。不過有不少消費者和國內美妝企業(yè)認為,露華濃市場份額太小,退不退出都不影響市場格局。

1996年,露華濃進入中國市場,成為不少70、80后的美妝產品啟蒙。彼時中國的美妝市場還是一片廣待開發(fā)的藍海,早早入局的露華濃本該占據先機,然而直至露華濃宣布退出中國的2013年,歷經近二十年的耕耘后,其在華銷售額也僅占2%。

進入中國市場后,露華濃僅在1999年推出過一次唇膏的電視廣告,此后一直到退出,都沒有再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廣告營銷活動,導致品牌的知名度長期沒有提升。在產品的定位上,露華濃也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作為國際美妝品牌進駐中國,露華濃將品牌專柜布局在一二線城市,但其價格定位又偏向低廉,契合下沉市場的消費水平,卻又沒有參與爭奪三、四線城市廣闊的下沉市場,使得其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并不可觀。

在露華濃退出中國市場的兩年間,電商渠道的東風愈刮愈盛,電子商務從電腦端向智能手機端轉移,線上購物爆發(fā),中國的美妝市場也迎來迅猛增長,露華濃很快便再度入局。2016年,露華濃入駐天貓開設海外旗艦店。被收購的伊麗莎白·雅頓也成為露華濃撬動中國市場的關鍵,雅頓在中國線上線下的雙位數增長使得露華濃重拾了對市場的信心。

然而,露華濃在上一階段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再度入駐中國后,其所面臨的市場形勢也已經大不相同,國貨美妝紛紛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花西子、完美日記、橘朵成立,2018年珂拉琪成立,這些國貨品牌主打“國潮”“平價”,深諳社交媒體生態(tài),擅用KOL營銷,很快在中低端市場搶占了份額。2020年,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營銷上的投入是34億元,2021年,這一數字增長達到40億元,而露華濃直到再次進入中國市場后的第五年,方才官宣鄭秀妍、劉宇寧兩位亞洲面孔擔任代言人,開展本土化營銷,試圖拉近與年輕一代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并登陸羅永浩等的直播間銷售。這些“后知后覺”的手段雖給品牌帶來了短暫的銷售回暖,但已經錯失了布局電商領域的最好時機,依然沒能從根本改變露華濃的困局。

上有定位高端市場的國際大牌,下有打著“大牌平替”旗號的國貨美妝,質感難以與大牌匹敵,在價格、設計和產品更新速度上又遜于國貨,露華濃在國際美妝巨頭和互聯網新銳品牌的兩重擠壓下,生存空間已所剩無幾。加之外部通貨膨脹與供應鏈的壓力,露華濃走入破產已成定局。

這一次,它恐怕沒有那么幸運,已經不再有消費者為“情懷”買單,高筑的債臺下,露華濃的未來并不明朗。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673862431@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