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詩人李商隱年輕時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在位于今河南省濟源市西的玉陽山隱居學道。

由于唐王朝尊崇道教,唐代很多皇親貴族喜愛在山林中修建寺觀,隱居學道。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曾在玉陽山建造靈都觀學道。玉真公主還帶了很多宮女隨她一同入道。
李商隱來到玉陽山后,居住在一個叫瓊瑤宮的地方,這里離靈都觀很近,中間僅隔著一條玉溪。
靈都觀中有一位精于音律的宋氏女宮人,李商隱為她的才情所吸引,并深深地愛上了她。但是他們之間的愛情為封建禮教所不容,近在咫尺卻難以相會,只能暗中以書信往來,傾訴衷情。李商隱在這個時期,寫下了大量的無題愛情詩。

李商隱和宋氏宮人之間的秘密,后來被泄露,女宮人被迫離開玉陽山,李商隱始終得不到她的音信。李商隱寫下詩句“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訴說思念之情。
許多年后,李商隱竟然有幸在長安,與宋氏女宮人重逢,這時她正住在華陽公主的舊居華陽觀里,當時華陽觀已見衰落,成為舊宮人們的住所,也允許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們寄宿。李商隱因此得以與宋氏重逢。

為這次相見,李商隱寫下七絕《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p>
李商隱以東方朔偷桃自比,以嫦娥竊藥喻宋氏,追憶往事,同時,對宋氏依舊被深鎖道觀的處境十分同情,結尾一句“玉樓仍是水精簾”,訴說了對這段感情深深的無奈和傷感之情。

深愛的戀人,被封建制度和禮教拆散,可悲可嘆,但是這一段感情經(jīng)歷卻對李商隱的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些感情深摯、含蓄優(yōu)美的愛情詩成為李商隱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晚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對后人影響極大,奠定了李商隱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nèi)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673862431@qq.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9679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