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就被人當作“活雷鋒”
是個大孝子還是優(yōu)質(zhì)男青年
更是音樂創(chuàng)作大師
連孔子聽他的歌都入迷
“三月不知肉味”
?。MG
幾千年前有這么時尚的人嗎?
在華夏大地
還有一項專門為他舉行的祭祀儀式
從夏朝開始到21世紀延綿不斷
“猜不出來!”
不賣關(guān)子了
他就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舜帝
4000多年星河璀璨,無數(shù)人仍然追思他
9月7日
壬寅年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
將在九嶷山舜帝陵舉行
為什么后人一定要在九嶷山祭祀舜帝?
今天,時刻知道帶您走進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世界!
【1】舜帝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舜帝德傳四海的經(jīng)典故事
相信已為大多數(shù)人熟知
但舜帝還有很多標簽
我們可以用四個身份概括:
【大孝子】
父親、繼母、弟弟多次加害于他
但他卻以德報怨
舜忠孝、以德服人
開創(chuàng)了人類倫理的先河
【活“雷鋒”】
好的田地都讓給別人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追隨他
高風亮節(jié)實行“禪讓制”
將王位傳給了大禹
【優(yōu)質(zhì)男青年】
因舜道德品質(zhì)高尚
堯帝經(jīng)考察后將自己的兩個女兒
娥皇、女英嫁給了舜帝
還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他
【音樂創(chuàng)作大師】
用音樂教化民眾
作《南風歌》《韶樂》
孔子在齊國觀看《韶樂》時稱贊
“盡美矣,又盡善也”
以至于使他“三月不知肉味”
為后世留下“盡善盡美”的典故
【2】舜葬九嶷,舜帝和湖南的傳說
我國關(guān)于舜葬九嶷的文獻記載有很多
這些史書典籍從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的敘說方式肯定了舜葬九嶷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帝舜)踐帝位39年, 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史記·五帝本紀》
大舜窆其陽,商均葬其陰。
——《水經(jīng)注》
舜帝南巡
在湖南留下了許多美好傳說
其中就有舜葬九嶷山的典故
舜在堯死之后,在位39年
到南方巡狩時
死于蒼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嶷山,稱為“零陵”
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的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
描繪的永州水系,至今還能找到
九嶷山位置有9根柱子和“帝舜”二字
是舜帝廟的象征
這說明西漢初期人們就已對舜帝
“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的傳說深信不疑
【3】九嶷祭舜,古來有之
自夏朝以來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一直是祭祖朝圣之所
是海內(nèi)外華夏兒女的精神家園
從夏商開始到宋元時期
歷史上帝王到九嶷山祭舜形式
大致有兩種:望祭、遣祭。
望祭是帝王親自在高處往九嶷方向遙祭
見于正史記載的
有禹、秦始皇和漢武帝等
遣祭是帝王派遣朝官
以欽差御祭身份到九嶷祭舜
祭文由皇帝親撰或翰林文人代寫
例如唐玄宗派遣張九齡
赴九嶷祭舜,祭文由張九齡撰寫
到明朝,朱元璋規(guī)定此后
對舜帝陵的祭祀年年小祭
三年大祭,形成制度
據(jù)統(tǒng)計,明代御祭15次
清承明制,御祭達45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共舉行過
14次大規(guī)模的祭舜活動
2005年以后
先后5次舉行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
時間分別是
2005年、2009年、2012年
2015年與2018年
而第6次,也將馬上到來
【4】你是舜帝的后裔嗎?
“五百年前是一家”
話說一點不假
舜帝還是諸多中華姓氏的
同源之祖
直系后裔有
舜帝后裔衍生251個姓氏
有據(jù)可查的有202個姓氏
歷代英才輩出
目前,舜帝后裔人數(shù)已達2億多人
遍布世界各國和地區(qū)
20世紀80年代
陳、胡、袁、姚、虞
田、王、孫、陸、車十姓聯(lián)宗
成立世界舜裔宗親聯(lián)誼會
因此這10個姓氏
構(gòu)成了舜帝后裔代表姓
【5】為什么要在九嶷山祭祀舜帝?
九嶷山舜帝陵就像一本厚重的歷史書
悄悄訴說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
舜德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思想
和道德資源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千百年來,九嶷山舜帝陵香火不熄
人們在此祭祀始祖
追溯淵源,傳承道德
讓舜德文化福澤延綿,生生不息
舜德文化也如同DNA一樣
刻進中華民族的記憶里
福澤延綿,生生不息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