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坎帥(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郝亞倫(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也是古今文人托物言志的重要意象。“東風”一詞較早出現(xiàn)于《楚辭·九歌·山鬼》。在“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帶有靈性的春雨中,作者怡然自得地等待神女,竟然忘記了歸期。
在我國古詩詞中,“東風”一詞出現(xiàn)的頻率遠高于其他幾個方向的風。這主要是由于東風意指春風,具有美好寓意,也與我國東臨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風性氣候關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時,我國中原地區(qū)一般會吹起東南風,而人們一般都會將其說成東風。因此,在漢語的文化語境中,東風基本等同于春風。依我國古代歷法來看,天干的周天分布方位和五行屬性決定了古詩詞中的東、南、西、北四種風向與春、夏、秋、冬四季基本對應。從某種意義上說,古代中原的地理環(huán)境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意識?!皷|風”一詞蘊涵豐富,有著文學、科學等多方面的豐富內(nèi)涵。
文學作品中的“東風”是拉開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這樣寫道:“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與春天相伴而生的“東風”,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帶來的是生機與希望。李白“東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全詩嗟嘆韶華易逝,莫負春光。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中“東風夜”,讓人不禁想到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中的“春風”意象,將讀者帶入元宵佳節(jié)火樹銀花的狂歡氛圍之中。整首詞寄托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意蘊雋永。朱熹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fā)生機、點化萬物的春風,蘊含著樸素而又深刻的哲理。此外,“東風”因其季節(jié)性與時效性的特點,常被比喻為成就大事的關鍵因素或重要時機。此意因諸葛亮借“東風”的典故而生。人們常說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中的“東風”,就有這種含義。
然而,古代詩詞中,“東風”所到之處并非一概意味著春和景明,其“破壞力”也不容小覷。尤其對于愛花之人,眼見一夜東風后的滿地落紅,感傷與無奈油然而生,如“東風歇,香塵滿院花如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達了作者對“東風”的幽怨之情,同時也有對人生的感慨。更甚者,“東風”會帶來一種飽受摧殘的境遇。陸游對“東風”的嫌惡似乎達到了極致:“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此句抒發(fā)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凄楚與癡情。此外,在古人心里,“東風”也能如同“明月”一般“千里寄相思”,只是這種相思多了些哀愁的味道?!?span id="16mg1fy"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734260">紅樓夢》中的“清明涕淚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就以“東風”寄托了哀婉的思念之情。
在中國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文明中,農(nóng)時對于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生活十分重要。古人通過對包括“東風”在內(nèi)的自然萬物進行細致觀察后,逐步總結出有規(guī)律的二十四節(jié)氣,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禮記·月令》中有將立春節(jié)氣的十五天分為三候(每五日為一候)的描寫:“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立春時節(jié),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五日后,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里的冰開始融化,魚向水面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背負著浮在水面。這幅圖畫生動展現(xiàn)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與樸素的生活智慧。
我國農(nóng)諺說“春雨貴如油”。初春時節(jié),來自我國東南沿海的東(南)風一般會帶來豐沛的雨水,對靠天吃飯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十分有利,因此是古人所企盼的。人們對“東風”的企盼從全國各地農(nóng)諺對于“東風”與降水的關聯(lián)描述中可見一斑:“春東風,雨祖宗”(江蘇)、“東風是個精,不下(雨)也要陰”(湖北)、“四季東風是雨娘”(湖南)、“偏東風吹得緊要落雨”(上海)、“一日東風三日雨,三日東風一場空”(廣西)、“春東風,雨潺潺”(廣東)。這些農(nóng)諺也反映出先人對于農(nóng)時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定的科學意義。
“東風”還是一味中藥。東風草具有清熱明目、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皷|風”也是一種菜名。晉左思《吳都賦》中有“東風菜”的記載:“草則藿蒳豆蔻……東風、扶留?!眲㈠幼ⅲ骸皷|風,亦草也,出九真。”“東風”之所以成為藥名和菜名,大概與其具有生機與希望的美好寓意是分不開的。
新中國成立后,“東風”一詞有了新的時代含義。1958年元旦創(chuàng)刊的光明日報《東風》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澤東“東風壓倒西風”的著名論斷。作為享譽知識分子群體的副刊,《東風》名家云集,佳作頻現(xiàn)。
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東風航天城”,是我國創(chuàng)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導彈、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這里生產(chǎn)的“東風”導彈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戰(zhàn)略重器。
此外,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車制造廠。其發(fā)展壯大是我國經(jīng)濟建設成就的縮影。
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這是對深圳、對中國乃至對世界都意義深遠的一件大事?!?span id="8qoa3vx"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6573666">深圳特區(qū)報》發(fā)表的新聞通訊,就引用唐朝詩人李賀詩句“東方風來滿眼春”作為標題。
東風,是最能勾起中國人無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皷|風夜放花千樹”里有中國人獨特的浪漫情愫;“等閑識得東風面”中有中國人樸素而深刻的哲思;“東方風來滿眼春”則標舉著中國人引領風氣的文化自信。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2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