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賦予事物一個承載意義、期望與身份的符號,并借此為其未來的發(fā)展鋪設一條充滿可能性的道路。它不僅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深遠的祝福、一個無聲的預言、一個身份認同的起點,其象征未來的意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承載期望與愿景: 個人: 父母給孩子取名,往往寄托著對孩子未來的期望(如“志遠”、“嘉慧”、“安然”)、對品德的期許(如“仁杰”、“守信”、“思齊”)、對人生狀態(tài)的祝愿(如“樂康”、“欣悅”、“安寧”)或對家族傳承的延續(xù)(如特定的字輩、紀念先祖)。 企業(yè)/品牌: 一個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稱,需要體現(xiàn)其核心價值(如“誠信”、“創(chuàng)新”)、市場定位(如“高端”、“親民”)、行業(yè)特性(如“迅捷”、“穩(wěn)健”)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藍圖(如“環(huán)球”、“未來”、“領航”)。 項目/活動: 名稱需要清晰傳達項目/活動的目標(如“曙光計劃”、“春風行動”)、核心理念(如“和諧共生”、“智慧未來”)以及想要實現(xiàn)的積極影響。 2. 塑造第一印象與身份認同: 名字是“第一張名片”: 一個恰當、響亮、富有內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積極的初步印象,激發(fā)好奇心和好感度。這為未來的互動和關系建立打下了基礎。 定義身份核心: 名字是個人、組織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標識。它幫助確立“我是誰”、“我們代表什么”。一個強大的名字能強化內部成員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也幫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質。 3. 蘊含潛力與可能性: “名正則言順”: 一個寓意積極、方向明確的名字,仿佛為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一個方向。它像一個無形的燈塔,引導著個體或組織朝著名字所蘊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發(fā)內在動力: 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對擁有者(人或組織)產(chǎn)生積極的暗示和心理激勵,鼓勵其努力去“配得上”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品質和未來。 4. 象征連接與傳承: 連接過去與未來: 名字常常承載著歷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當下(時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對未來的展望。它像一個紐帶,連接著起源和歸宿。 建立情感紐帶: 一個被用心賦予、飽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擁有者與命名者(如父母與孩子)之間深厚的情感聯(lián)系。這份情感是未來關系的重要基石。 傳承價值: 名字中蘊含的價值觀(如勇敢、智慧、仁愛)或精神(如探索、堅韌、合作)是希望在未來得以延續(xù)和發(fā)揚光大的。 5. 在市場中建立差異化與價值: 品牌資產(chǎn)的核心: 在商業(yè)領域,一個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無形資產(chǎn)之一。它幫助在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承載品牌承諾,并最終影響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決策和忠誠度。一個有遠見的名字能為品牌未來的價值增長奠定基礎。 總結來說,“起一個好名字意味著什么,象征著未來”的核心在于: 意味著: 深思熟慮地注入期望、定義身份、賦予意義、建立連接、并期望其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著: 一個充滿希望的起點、一個有待實現(xiàn)的藍圖、一種無形的引導力量、以及一份承載著祝福與責任的傳承。 它是對未來潛力的一種具象化表達和積極召喚。 因此,起名絕非隨意之舉,而是一項面向未來的、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責任感的儀式。一個好的名字,如同一顆精心挑選的種子,蘊含著破土而出、茁壯成長、最終綻放出美好未來的無限可能。它既是當下的承諾,也是通往未來的第一聲回響。

十一數(shù)字五行屬什么?十字的五行屬什么!

目 錄

第一章 諸種版本的《青囊奧語

第一節(jié) 祖?zhèn)鞅荆ㄇ濉だ钊刈⑨尡荆?/span>

第二節(jié)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

第三節(jié) 徐試可《天機會元》收錄本

第四節(jié) 《四庫全書》收錄本

第五節(jié) 臺灣崇福堂收錄本

第二章 諸家注釋

第一節(jié) 首段(自坤壬乙至直待高人施妙用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二節(jié) 中段(自第一義至第十真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三節(jié) 末段(自明倒杖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為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三章 總評

第一節(jié) 從文意方面來說

第二節(jié) 從文章的結構來說

四庫全書堪輿典籍研究叢書

楊筠松《青囊奧語》考

李定信

唐代后的風水史上,除知識淺薄的明代南昌萬樹華托名宋代道凈和尚說的“風水”法,是神龜點化的外,而其他所有的中國風水“風水”術,都尊稱東晉郭璞為風水鼻祖,楊筠松為風水宗師,都說自己的學術是“ 楊公真?zhèn)?”。各家各派的典范經(jīng)典 ,都托名楊筠松或楊救貧撰(著) 。孰是孰非,真?zhèn)文?,黑白不明,除拙作《 四庫全書 :堪輿類經(jīng)典考》已考正十一部古經(jīng)典外,為了更詳盡的考正幾部風水古經(jīng)典,特別對郭璞《葬書·原著》的實踐綱領,即楊筠松秘傳其高徒曾文辿的《青囊奧語》進行詳細考證,以饗諸者。

第一章 諸種版本的《青囊奧語》

我收集的《青囊奧語》計有:李本芳老師的祖?zhèn)鞅?,《地理大全輯?》錄本,徐試可(明·萬歷(1573)前人)著《天機會元》收錄本、《四庫全書》收錄本,以及臺灣崇福堂收錄本五種版本。

李本芳老師祖?zhèn)鞅?,自開章“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 ”起,至“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止,共一百三十七字。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與祖?zhèn)鞅镜拈_章一百三十七字完全相同,而與《天機會元》錄本的開章一百三十二字就稍有差異。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和《天機會元》錄本,都有增續(xù)文句, 即自“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起,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止,增續(xù)了三百二十四字。

《四庫全書》錄本和臺灣“崇福堂”錄本,基本上完全相同,但與上述三錄本的開章四句有異,其云“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而是三元玄空“地理”篡改本。但其后增續(xù)的文句三百余字,除《祖?zhèn)鳌繁緵]有外,其余四神版本都同樣具有同樣的續(xù)文,孰是孰非?茲錄原文及諸家釋于后:

第一節(jié) 祖?zhèn)鞅荆ㄇ濉だ钊刈⑨尡荆?/span>

說明:該版本是清道光(1821-1850)年間,32開,木刻宋體版本。原版本于福建長樂金峰鎮(zhèn)遺失,所留復印本因保管欠妥,首頁字跡不清。

天機一貫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原著

李三素注釋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注:釋文字跡不明

左行為陽,子丑至戌亥,右行為陰,午已至申未,

注:陽生于子,甲庚丙壬陽也。順行而至于亥。陰生于午,乙辛丁癸陰也,逆行而至于未。知陰陽之順逆。而后知順生為陽,為夫。逆生者為陰為婦,(下文雌雄二字申言之)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注:獨陽不生,孤陰不長,故楊公之法,先看雌雄。玄空者,山神水神各有所司,而無形可見。玄空作用,玄之又玄。交會者,以癸會甲,以丁會庚,以乙會丙,以辛會壬,此甲庚丙壬自起干卦也。納音木,震也,是為甲。納音金兌也,是為庚。納音火離也,是為丙。納音水,坎也,是為壬?!短煊窠?jīng)》云:“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向卦生,四卦之所屬,推出龍神。又從龍神之所屬,推出水神。玄空所以為大卦也。

又言之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質言之而曰:“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

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注:此理者,交會合玄空之理,夫婦路遇眷屬一家,皆從此理中辨出。但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吉兇禍福則又以水為主。而山從之。故曰:山無吉兇,以水為吉兇,破旺沖生,皆出于水。

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注:納甲起于太陰,乃五行之一端,而非五行本體。納音即每支之下,各有河圖,因而各有五干,各有五音,二氣五行之理,無處不有,其條分縷柝愈詳愈密。昔吳克誠明知卦氣,見震龍奔騰入巽,垣局精奇,坤申破局惑不最下,永訣于亂山。乃知庚丁相配,坤為催官,此即納音不須尋納甲之說也。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

注:此專以作用言玄空之妙,東方有金,西方有木,南方有水,北方有火,故曰顛顛倒。又曰倒倒顛。蓋先天以正體,則屬老五行。后天以致用,則用挨星五行。知此道者,使水從墓庫。

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注:珠寶火坑何從辨別,惟認金龍則知之。金龍者,四大水口也。流乙辰,則知其為水,流辛戌,則知其為火,流癸丑,則知其為金,流丁未,則知其為木。入山觀水口,而結地之方,納音皆可逆起,故楊公看雌雄之訣,必先自金龍始,二十四山為經(jīng),六十花甲為緯,以六十龍分五行,然后二十四山起九星,一經(jīng)一緯而生旺休囚系矣。妙用之施,惟待高人而已矣。

第二節(jié)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

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撰

魏里許注釋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

巽庚癸盡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魏釋:先天河圖十二支,后天洛書八干四維,附文上篇,專言天卦挨星五行,天干從地支。此篇專言地卦,三合五行地支從天干。

坤申同宮,壬子同宮,乙辰同宮。申子辰三合水局,而坤壬乙附之。故亦為水,水為文曲。

艮寅同宮,丙午同宮,辛戌同宮,寅午戌三合火局,而艮丙辛附之,故亦屬火,火為廉貞。

巽已同宮,庚酉同宮,癸丑同宮,已酉丑三合金局,而巽庚癸附之,故亦屬金,金為武曲。

乾亥同宮,甲卯同宮,丁未同宮,亥卯未三合木局,而乾甲丁附之,故亦為木,木為貪狼。一順一逆四十八局陽生陰死,陰生陽死,以三合五行權之,龍生兩片陰陽取,水對三義生旺墓,生以驗其氣之始,旺以驗其氣之盛,墓以驗其氣之終。先天后天相為取合,何圖洛書相為表里。而五行之氣運于地中者,皆可得而知矣。不言土者,辰戌丑未寄于四隅也,不言申子辰而單言坤壬乙者,地支三合人所易曉,天干三合人所未聞也。

作者按:挨星即七十二龍五行,是地卦,一干輔二支。雙山五行是天卦,一干輔一支。沒有什么天干三合,只有天卦的雙山三合。四十八局是郭楊胡新法。郭楊曾古法是六十局。

左為陽,子丑至戌亥,右為陰,午已至申未。

魏釋:左行為陽,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百戌亥。右行為陰,卯寅丑子亥戍酉申未午已辰,五行陰陽其生其旺其墓各照此順逆數(shù)之。

作者按:右行為陰,應該是午已辰卯寅、丑子亥戍酉申未。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魏釋:天地交而萬物生,夫婦交而萬物育,此化育之真機。故形法立葬法以求鬼禍者,必使天地之氣流通無間,辨雌雄之交,明順逆之運,穴乘生氣,向得沖和而后可以求福。若徒想像于砂水之中,而不得雌雄交會之和,焉能發(fā)富貴旺人?。抗蕳罟疲捍脐幰?,雄陽也。山龍水神各有陰陽。陽從左轉,陰從右轉,始陰龍逆來入首,陽水順來入首則宜,陰陽相見,氣自沖和。夫山水順右轉左轉自其形象而言也。順行逆行,默運于沖漠之中,目不可得而見,言不可得而喻,二氣交感萬物化醇,其理玄之又玄,故曰玄空。

作者按:釋者并未說明雌雄交會合玄空的問題,雌雄交會,即來龍與隨龍水交會。龍水并論,則龍屬陽,水屬陰。龍水分論,則各有陰陽。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魏釋:論山以來龍屬何字起長生,論水以水神屬何字起長生,一順一逆須要明三合之理,然豈山是山而水是水,于禍福無相關哉。假如申子辰三宮行龍入首,取水龍坤壬乙三合立向,雖氣屬一家,使水流坤申,則破長生矣。水流壬子則破旺方矣。其禍其福以為不相關可乎?且所謂三合者,自龍向水口成三合猶鼎足而立之謂也。向自未立則禍福未彰,向一定則禍福隨見,所謂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梢姷湼S晌遥挥商欤裉靹拥?,動不得?

作者按:釋者魏里許,非但不懂郭楊曾古法也不了解郭楊胡新法“申子辰行龍取坤壬乙三合立向”,是無法立向的。

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雜納甲。

魏釋:《易》中一陰一陽之為道,玄空五行以山水別陰陽,以陰陽為雌雄。天道左旋屬陽,而生氣順布。地道右旋屬陰,而生氣逆布,陰得陽朝,地得天而氣交。陽用陰應,天得地而氣合。故一順一逆錯綜交合。如亥龍左行,從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亥龍右行,從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至其立向之法,或生龍作旺向,或旺龍作生向,或從本墓作向,謂之三合聯(lián)珠局。山有山之生旺墓,水有水之生旺墓,即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二語注疏。并不用納甲卦氣之說,如兌納丁巽納辛之類。

作者按:水里龍神不上山,前數(shù)句系理學文章,其亥龍左行右行,生龍作旺向,旺龍作生向……都是錯誤的。原文是“明玄空,只在五行中”,“其意是接上文,要明白山(龍)與水(隨龍水)交會合玄空的真蒂,只在七十二龍的五行之中,不要去尋納甲五行。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魏釋:山與水既有左行右行之分,則五行之氣分陰分陽而順逆顛倒矣,陽氣順而生旺之氣從子轉丑而行。陰氣逆而生旺之氣從午轉已而布。二十四山各有珠寶,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則各有火坑。

作者按:魏氏注釋不符題,原文是承接上文,明玄空五行的道理說明“顛,顛倒”五行,是珠寶五行。納甲五行,和其它五行是“倒顛”五行,是火坑五行?!耙阅鏋轫?,以順為逆”謂之顛倒,是錯誤的。原文“逆順行”,就是逆行。若釋為逆行順行,二十四山。就不可稱“有火坑”。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魏釋:妙用不可勝窮,非高人心口孰能決之。

作者按:認金龍,只需用羅盤去認,什么“經(jīng)緯”是認不了的。其原文的意思是,要認識金龍,一經(jīng)一緯各有含義,去認似乎以一經(jīng)認識,可能金龍是狗?一緯認識,可能是牛?顯然原文是不通的。

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玄,來脈明堂不可偏。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魏釋:此篇專言三合,以下因高人妙用而推言之龍之行止。脈脈偏正,左右龍虎,明堂十字,前朝迎后托案兩兩相照。八國,即八方城門,即水口要關鎖周密。天心十道立穴之法,要流神屈曲辨其來去,或平地或侵云,皆用前法,缺一非真。

作者按:詳?shù)诙轮T注釋。

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識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識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魏釋:倒杖之法,先論落脈,陰陽球詹界合等訣,見一粒粟,乃楊公心訣。不用卦氣,故曰勢為上,形次之,方位又次之。

結穴處必有太極圖,暈球是也。如掌心模脈。

氣行土中無形難知,以生克而知之,即“癸坎騰騰入亥乾,丙向夾蛇扦”此之義也,其他分金度緯皆有生氣,注氣入池皆是制化,須熟記胸中為作用之妙。

作者按:詳?shù)诙轮T家釋。

曉高低,星峰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注釋:形勢星峰亦有五行生克,須辨得明白。

鬼龍曜星結穴,生而來者可作。死而去者非真。以水言亦有鬼曜生死來去。

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作者按:放水合生旺是破旺沖生,主兇。

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

注釋:翻天倒地二句,言用三合或陰或陽收生旺也。但不合法,則不得已用小玄空生克論之矣。

作者按:二十四山只可分四方,中央土不是方。也可分二十四方或兩儀的兩方。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臨,縱有他山來救助,穴勞祿馬獲龍行。

注釋:前論形勢方位備矣,茍不知入首脈息之興衰,亦徒然也。脈者,來脈息者,氣息亦并形勢方位言。如來脈活動之玄為生,直硬為死。氣息充足為生,低陷為死,脈息既弱,縱有祿馬貴砂,空勞護衛(wèi)。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真微妙,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注釋:先論形勢峰巒,次論雙山三合,再把生旺仔細詳審,則益精而如神矣。

第三節(jié) 徐試可《天機會元》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國師楊筠松著

明·漂羊徐之英集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巽庚癸盡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徐釋:文曲水也,廉貞火也,武曲金也,貪狼木也。此雙山五行也。

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順行子丑向未場,申酉戌亥左為陽。逆行扦巳辰卯寅,向鼠猴羊右為陰。知此法,不必尋納甲。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雌與雄,陰陽交會合玄空。認金龍,經(jīng)章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第一義,要認龍身行與止。

第二玄,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第五妙,前后龍身兩相照。

第六秘,八國城門填真氣。

第七與,要向天心尋十道。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明倒杖掛坐陰陽何必識。認掌模,大極分明必有圖。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曉高低星峰須辨識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說五星,方圓頭秀要分明。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認龍立向要分明,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有何難,但把放水向上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聚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化作灰。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富貴出高官。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君莫犯。犯著雖教禍急臨。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衛(wèi)龍行。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理妙玄微,又見郭璞再出世。

第四節(jié)《四庫全書》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撰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左為陽,子丑至戌亥,右為陰,午已至申未。

雌與雄,交會合元空,雄與雌,元空卦內推。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明元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元,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元微。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第七與,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認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知化氣,生克制化要熟記,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曉高低,星峰須辨識元微。鬼與耀,生死去來真要妙。

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

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元空。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

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聚如山。

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富貴出高官,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臨??v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元妙微,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第五節(jié) 臺灣崇福堂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朝 楊筠松 撰 明朝 姜堯 注

民國歲次庚子 黃學劼 增釋

注:楊公得青囊正訣,約其旨為奧語,以玄空之理氣,用五行之星體,而高山平地之作法,已總括於其中,然非得真?zhèn)骺谠E者,索之章句之末,終不能辨,故謂之奧語。誠哉!其奧語也。姜堯汝皋氏注,黃學劼增釋。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姜黃注釋:傳曰: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一一挨去,故曰挨星。即玄空大卦五行,亦為挨星五行,名異而實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書九氣,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干維元運萬古不能外也。此九星與八宮掌訣九星不同。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寶地符之精華妙氣,顧於其中。分彼此辨優(yōu)劣,天地流行之妙,與時相合者吉,與時相背者兇。故九星八卦本無不吉,而有時乎吉,本無有兇,而有時乎兇。所以其中有趨有避,真機妙用,全須秘密耳。夫玄空大卦之真訣,奧語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條例,曰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艮丙辛非盡破軍,而與破軍為一例。辰巽亥非盡武曲,而與武曲為一例。甲癸申非盡貪狼,而與貪狼為一例。(參照十六至十七頁挨星圖),此中隱然為挨星口訣,必須面授真?zhèn)鞣娇赏贫弥?/span>

左為陽,子癸至亥壬。右為陰,午丁至已丙。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姜黃釋:傳曰:此節(jié)言玄空大五行陰陽交媾之例,如陽在子癸至亥壬,則陰必在午丁至已丙。自子至壬自午至丙,路路有陽,路路有陰,以此為例,須人自悟也,非拘定左邊為陽右邊為陰云。若陰在左邊,則陽又在右邊矣。亦可云左右,亦可云東西,亦可云前后,亦可云南北,皆不定之位。雌雄交媾,非有死法,故曰玄空也。下二句乃言玄空之義,雌與雄交會合玄空者,乃所用之山向卦爻,陰陽之對待,交會於中五也。雄與雌玄空卦內推者,再將所立之玄空山向交會於中五,看卦爻之陰陽,分其順逆顛倒流行,故曰玄空卦內推,豈非顛倒之法乎明矣。

作者按:原來如此,稱為玄空。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姜黃釋:傳曰:山有山之卦氣。水有水之卦氣,脫不得陰陽交媾之理,山有山之禍福,水有水之禍福,有山禍而水福,有山福而水禍,有山水皆福,有山水皆禍,互相關涉品配為用也。下節(jié)乃云九星五行大卦之法,只明玄空二字之義,則衰旺生死瞭然指掌之間,不須尋乾納甲、坤納乙,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震納庚,離納壬、坎納癸之卦例也。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姜黃釋:傳曰顛倒順逆皆言陰陽交媾之妙,二十四山,陰陽不一,吉兇無定,合生旺則吉,逢衰敗則兇,二十四山皆有珠寶,二十四山皆有火炕,毫厘千里,間不容發(fā),非得祖?zhèn)髑嗄抑?,何以能辨哉?/span>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注:此二句易曰,乾為龍,乾屬金,乃指先天真陽之氣,無形可見者也。地理取義於龍,正謂此耳。一經(jīng)一緯即陰陽交媾之妙,金龍之經(jīng)緯隨處而有而動與不動去取分焉。必其龍之動而后妙用出焉。若不動者不可用也。金龍既屬無形,從何可認知得動處,即知用法,所以有待高人妙用也。

第一義,要認龍身行與止。

注:上篇言無形之氣動不動,此節(jié)言有形之質止不止。楊公看雌雄之法,蓋有形之質為體,無形之氣為用。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體立而后用行,故以龍身行止為第一。經(jīng)云,形止氣蓄,萬物化生,即此之謂也。有此一著,然后其馀作法可次第而及也。

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注:山有山之行與止,水有水行與止,然后辨其是地非地,再辨其屬何卦,氣屬何生旺,得為不偏,不得即謂偏,非坎龍離水之偏與不偏也。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注:傳送功曹者,乃結穴最近者而言,是前后左右輔從之別名,不宜高壓者是謂傳送功曹宜低不宜高,高則賓客欺主人也。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注:明堂十字有玄微,乃裁穴定向之法。在未立穴以前,先看四面情形八方來勢,次看來山來水合何時之生旺,再看內堂外堂來去止聚之方。如是則知穴宜左宜右宜前宜后。自有一定不可移易之向矣。其云玄微誠哉,其玄微也。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

注:細看前后左右龍虎案托,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案,后為托,環(huán)抱開面相向,有情為照。兩相照者,八方相照有情者也。

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注:城門二字最難拘礙,水有水之城門,山有山之城門,水之城門,有三叉,以三叉為城門,無三叉以水之照穴有情處為城門。亦有以來處為城門,亦有去口為城門。總以有權力處為是。山之城門以入首束氣處為城門,或以過峽起頂處為城門。亦有以某處為來脈,即以某處為城門,平原平洋以枝濱界氣為城門,或以低田界水止處為城門。鎖正氣者,看準城門正氣以測生旺而定吉兇,鎖定在何方也。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

注:天心十道是用法之至美者也。上文十道從形跡上看,此節(jié)以體用合宜山水兼得便為十道。十道即天卦之十道也,非地卦之十道也,地卦之十道,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人人知之,何以云奧。楊公於此節(jié)發(fā)明要向天心尋者,真所謂披肝露膽之說。陽相見之妙訣,茍能會得其理,十道自然有處可尋矣。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注:屈曲流神者,乃言水流之形勢,認去來者,其旨宜於認水之來去屬何卦,論吉兇,隱然有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如吉宜裁之,若弊履朽木能取裁乎?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青云

注:神者,神而明之意,任他平地與青云者,即高山平洋其用,則一言既明,龍穴砂水之形態(tài)用玄空大卦之法,不論山地平洋均一法,豈有二門哉。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注:十真者龍穴砂水鬼曜朝對,處處環(huán)抱朝拱,更兼山得山之用法,水得水之用法,此即謂十真或體好而用,不能全合或用得,而體少有偏側,反跳之形局總謂之缺。以上十節(jié),須以龍真穴正為要,龍果真穴果正,止自有止,行自有行,自有明堂,自有功曹,自有傳送,自有十字,自有城門,左右自然昭應,流神自然屈曲。如龍穴一有不真,外面空有萬重山即此謂也。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音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注:傳曰:此專指山龍穴法,與平地無涉,因世人拘執(zhí)凈陰凈陽之說,故一語破之,倒杖非必如俗語傳十二倒杖之法,此后人偽造也,接脈二字足盡倒杖之真訣。既知接脈,便知真穴,既得真穴,便有真向,自然之陰陽已得,又何必執(zhí)凈陰凈陽之拘哉。故去何必想也,按掌模三字明說,掌上起九宮,星辰類聚群分也,太極分明必有圖者,言山龍真穴必有太極暈藏於地中,此暈變化不同而其理則一,非道眼孰能剖露哉?

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姜黃釋:傳曰:生旺之氣為生,衰敗之氣為克,扶生旺之氣,勝衰敗之氣,是謂制化。此一節(jié)兼平地而言。五星,即木直、金圓、土方、水曲、火尖之五星,要分明者,要說五星之正變之象,勿與木非木,金非金之類也。

曉高低,星類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要真妙。

姜黃釋:是峰在旺方言,宜高則吉,衰方宜低,是楊曾之真訣。須高處得高處之五行,宜低處得低處之五行。玄微者,各得其宜也。下節(jié)所論皆山龍形體,不須另言鬼曜之生死去來,是辨龍穴之要著也。謂龍之轉結者,背后必有鬼。有穴星如許長,而鬼亦許長者。俗眼難辨,有反在鬼上求穴者,不知穴星是來脈為生,鬼身是去脈為死。宜察其來去,則真?zhèn)瘟⒈嬉?。盡龍左右龍虎,都生曜氣,向外反張,有似乎砂之飛走者,此真氣有余,直沖上前,而余氣帶轉,如人當風振臂,衣袖飄揚,反向后也。在真龍正穴,則為曜氣。如無穴之地,則為砂飛。此是辨在龍穴而不在砂也。

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吉與兇,合生合死細心尋。

姜黃釋:曰:向中放水,世人莫不以來水特朝為至吉,去水元辰走泄為至兇。殊不知向上之水不論去來,若合生旺則來固吉,去亦吉。若逢休囚,則去固兇,來亦兇。楊公因向上之水,關系尤聚,其說最能誤人,故特辨之。故云吉兇細心尋。

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姜黃釋:玄空大卦之妙,只翻天倒地對不同七字。二十四山既分定五行,則何山順推逆挨九星,即知生死榮枯各有一定矣。

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姜黃釋:認龍立穴既得分明,宜辨明天心活用之機,則認龍立穴何難哉。穴中正氣已定,而撓其權者,在向上所放之水何位,吉兇可明矣。

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應盡。

姜黃釋:從外生入從內生出,此言穴中所向之氣也。我居於衰敗,而受外來生旺之氣,所謂從外生入,則定知財寶積如山矣。我居於生旺,而受外來衰敗之氣,似乎我反生之故云從內生出,則家內錢財盡敗矣。

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一生一克成生旺,榮華福祿萬年昌。

姜黃釋:生入克入者,言穴中所向之氣,穴中既有生入之氣,而水又在衰敗之方,則水來克我,適所以生我也。內外之氣一生一克,皆成生旺兩美相合,則諸福駢臻矣。所以高官富貴有異於常也。此其中正有對不同者存焉。舊注所云小玄空,水生向克向為進神。向生水克水為退神,非是。豈有青囊經(jīng)有兩玄空五生邪哉。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侵。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姜黃釋:此節(jié)言總一篇之意言先尋龍脈以定穴之有無,次論九星以辨氣之吉兇也。此一節(jié)先言形體,而來龍之脈息生旺為重,而龍歇脈寒則兇??v有外砂之夾護為輕,故云不知此氣,則趨非所趨,避非所避,空用祿馬貴人有何益哉。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真妙微,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姜黃釋:此言卦氣而九星大五行為主,如上節(jié)所云,雖得來龍脈息之真穴,而吉兇禍福尚未能取斷。必勸君再將挨星訣法細審衰旺生死,而后可趨吉避兇轉禍為福。此一篇之旨不過如此。茍能識其微妙,前賢與后賢一般見識同樣作用,青囊經(jīng)三卷,更無余義矣。

第二章 諸家注釋

根據(jù)諸種版本序文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分為三段,即首段,其序文的次序和形式諸種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其內容則各異。一為江西之法即楊筠松風水術,一為福建之法,主要的是蔣大鴻三元玄空“地理”。中段,是十要,諸版本的原文的序文形式和內容是同樣的。釋意有異。末段,序文形式和內容都有差異。

這五種版本,屬于江西之法的,有二家注釋,即祖?zhèn)鞅镜那宕钊刈⒑汀洞笕繁镜奈豪镌S釋。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地理《四庫》沒有注釋,崇福堂本所錄是姜堯注,黃學劼增釋?!?/span>

第一節(jié) 首段(自坤壬乙至直待高人施妙用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這一段首四句的原文形式相同,而其含義各異,其余原文基本相同,個別字有異,而其釋義各異。

原文: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李三素釋:(原本已迭,復印本因年久,首段字跡不明)

魏里許釋:先天河圖十二支,后天洛書八干四維,附文上篇,專言天卦挨星五行,天干從地支。此篇專言地卦,三合五行地支從天干。

坤申同宮,壬子同宮,乙辰同宮。申子辰三合水局,而坤壬乙附之。故亦為水,水為文曲。

艮寅同宮,丙午同宮,辛成同宮,寅午戌三合火局,而艮丙辛附之,故亦屬火,火為廉貞。

巽已同宮,庚酉同宮,癸丑同宮,已酉丑三合金局,而巽庚癸附之,故亦屬金,金為武曲。

乾亥同宮,甲卯同宮,丁未同宮,亥卯未三合木局,而乾甲丁附之,故亦為木,木為貪狼。

一順一逆四十八局陽生陰死,陰生陽死,以三合五行權之,龍生兩片陰陽取,水對三義生旺墓,生以驗其氣之始,旺以驗其氣之盛,墓以驗其氣之終。先天后天相為取合,河圖洛書相為表里。而五行之氣運于地中者,皆可得而知矣。不言土者,辰戌丑未寄于隅陽也,不言申子辰而單言坤壬乙者,地支三合人所易曉,天干三合人所未聞也。

作者按:挨星即七十二龍五行,是地卦,一干輔二支。雙山三合五行是天卦,一干輔一支。沒有什么天干三合,只有天卦的雙山三合。四十八局是郭楊胡新法。郭楊曾古法是六十局。

原文: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姜堯注黃學劼增釋:傳曰: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一一挨去,故曰挨星。即玄空大卦五行,亦為挨星五行,名異而實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書九氣,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干維元運萬古不能外也。此九星與八宮掌訣九星不同,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寶地符之精華妙氣,顧於其中。分彼此辨優(yōu)劣,天地流行之妙,與時相合者吉,與時相背者兇。故九星八卦本無不吉,而有時乎吉,本無有兇,而有時乎兇。所以其中有趨有避,真機妙用,全須秘密耳。夫玄空卦之真訣,奧語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條例,曰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艮丙辛非盡破軍,而與破軍為一例。辰巽亥非盡武曲,而與武曲為一例。甲癸申非盡貪狼,而與貪狼為一例。(參照附挨星圖),此中隱然為挨星口訣,必須面授真?zhèn)鞣娇赏贫弥?/span>

作者按:楊筠松正統(tǒng)風水的坤壬乙,艮丙辛,巽庚癸,乾甲丁,是本郭璞(葬書·原著)乘生氣主旨分為水、火、金、木四局的實踐總綱。都是說明四局的生、旺、墓。土水局,長生在坤(申)?;鹁?,長生在艮(寅)。金局,生長在巽(已)。目 錄

第一章 諸種版本的《青囊奧語》

第一節(jié) 祖?zhèn)鞅荆ㄇ濉だ钊刈⑨尡荆?/p>

第二節(jié)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

第三節(jié) 徐試可《天機會元》收錄本

第四節(jié) 《四庫全書》收錄本

第五節(jié) 臺灣崇福堂收錄本

第二章 諸家注釋

第一節(jié) 首段(自坤壬乙至直待高人施妙用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二節(jié) 中段(自第一義至第十真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三節(jié) 末段(自明倒杖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為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二、考評

第三章 總評

第一節(jié) 從文意方面來說

第二節(jié) 從文章的結構來說

四庫全書堪輿典籍研究叢書

楊筠松《青囊奧語》考

李定信 著

在唐代后的風水史上,除知識淺薄的明代南昌萬樹華托名宋代道凈和尚說的“風水”法,是神龜點化的外,而其他所有的中國風水“風水”術,都尊稱東晉郭璞為風水鼻祖,楊筠松為風水宗師,都說自己的學術是“ 楊公真?zhèn)?”。各家各派的典范經(jīng)典 ,都托名楊筠松或楊救貧撰(著) 。孰是孰非,真?zhèn)文?,黑白不明,除拙作《 四庫全書 :堪輿類經(jīng)典考》已考正十一部古經(jīng)典外,為了更詳盡的考正幾部風水古經(jīng)典,特別對郭璞《葬書·原著》的實踐綱領,即楊筠松秘傳其高徒曾文辿的《青囊奧語》進行詳細考證,以饗諸者。

第一章 諸種版本的《青囊奧語》

我收集的《青囊奧語》計有:李本芳老師的祖?zhèn)鞅荆兜乩泶笕嬕?》錄本,徐試可(明·萬歷(1573)前人)著《天機會元》收錄本、《四庫全書》收錄本,以及臺灣崇福堂收錄本五種版本。

李本芳老師祖?zhèn)鞅?,自開章“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 ”起,至“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止,共一百三十七字。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與祖?zhèn)鞅镜拈_章一百三十七字完全相同,而與《天機會元》錄本的開章一百三十二字就稍有差異。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和《天機會元》錄本,都有增續(xù)文句, 即自“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起,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止,增續(xù)了三百二十四字。

《四庫全書》錄本和臺灣“崇福堂”錄本,基本上完全相同,但與上述三錄本的開章四句有異,其云“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而是三元玄空“地理”篡改本。但其后增續(xù)的文句三百余字,除《祖?zhèn)鳌繁緵]有外,其余四神版本都同樣具有同樣的續(xù)文,孰是孰非?茲錄原文及諸家釋于后:

第一節(jié) 祖?zhèn)鞅荆ㄇ濉だ钊刈⑨尡荆?/p>

說明:該版本是清道光(1821-1850)年間,32開,木刻宋體版本。原版本于福建長樂金峰鎮(zhèn)遺失,所留復印本因保管欠妥,首頁字跡不清。

天機一貫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原著

李三素注釋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注:釋文字跡不明

左行為陽,子丑至戌亥,右行為陰,午已至申未,

注:陽生于子,甲庚丙壬陽也。順行而至于亥。陰生于午,乙辛丁癸陰也,逆行而至于未。知陰陽之順逆。而后知順生為陽,為夫。逆生者為陰為婦,(下文雌雄二字申言之)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注:獨陽不生,孤陰不長,故楊公之法,先看雌雄。玄空者,山神水神各有所司,而無形可見。玄空作用,玄之又玄。交會者,以癸會甲,以丁會庚,以乙會丙,以辛會壬,此甲庚丙壬自起干卦也。納音木,震也,是為甲。納音金兌也,是為庚。納音火離也,是為丙。納音水,坎也,是為壬。《天玉經(jīng)》云:“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向卦生,四卦之所屬,推出龍神。又從龍神之所屬,推出水神。玄空所以為大卦也。

又言之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質言之而曰:“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

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注:此理者,交會合玄空之理,夫婦路遇眷屬一家,皆從此理中辨出。但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吉兇禍福則又以水為主。而山從之。故曰:山無吉兇,以水為吉兇,破旺沖生,皆出于水。

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注:納甲起于太陰,乃五行之一端,而非五行本體。納音即每支之下,各有河圖,因而各有五干,各有五音,二氣五行之理,無處不有,其條分縷柝愈詳愈密。昔吳克誠明知卦氣,見震龍奔騰入巽,垣局精奇,坤申破局惑不最下,永訣于亂山。乃知庚丁相配,坤為催官,此即納音不須尋納甲之說也。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

注:此專以作用言玄空之妙,東方有金,西方有木,南方有水,北方有火,故曰顛顛倒。又曰倒倒顛。蓋先天以正體,則屬老五行。后天以致用,則用挨星五行。知此道者,使水從墓庫。

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注:珠寶火坑何從辨別,惟認金龍則知之。金龍者,四大水口也。流乙辰,則知其為水,流辛戌,則知其為火,流癸丑,則知其為金,流丁未,則知其為木。入山觀水口,而結地之方,納音皆可逆起,故楊公看雌雄之訣,必先自金龍始,二十四山為經(jīng),六十花甲為緯,以六十龍分五行,然后二十四山起九星,一經(jīng)一緯而生旺休囚系矣。妙用之施,惟待高人而已矣。

第二節(jié) 《地理大全輯要》錄本

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撰

魏里許注釋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

巽庚癸盡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魏釋:先天河圖十二支,后天洛書八干四維,附文上篇,專言天卦挨星五行,天干從地支。此篇專言地卦,三合五行地支從天干。

坤申同宮,壬子同宮,乙辰同宮。申子辰三合水局,而坤壬乙附之。故亦為水,水為文曲。

艮寅同宮,丙午同宮,辛戌同宮,寅午戌三合火局,而艮丙辛附之,故亦屬火,火為廉貞。

巽已同宮,庚酉同宮,癸丑同宮,已酉丑三合金局,而巽庚癸附之,故亦屬金,金為武曲。

乾亥同宮,甲卯同宮,丁未同宮,亥卯未三合木局,而乾甲丁附之,故亦為木,木為貪狼。一順一逆四十八局陽生陰死,陰生陽死,以三合五行權之,龍生兩片陰陽取,水對三義生旺墓,生以驗其氣之始,旺以驗其氣之盛,墓以驗其氣之終。先天后天相為取合,何圖洛書相為表里。而五行之氣運于地中者,皆可得而知矣。不言土者,辰戌丑未寄于四隅也,不言申子辰而單言坤壬乙者,地支三合人所易曉,天干三合人所未聞也。

作者按:挨星即七十二龍五行,是地卦,一干輔二支。雙山五行是天卦,一干輔一支。沒有什么天干三合,只有天卦的雙山三合。四十八局是郭楊胡新法。郭楊曾古法是六十局。

左為陽,子丑至戌亥,右為陰,午已至申未。

魏釋:左行為陽,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百戌亥。右行為陰,卯寅丑子亥戍酉申未午已辰,五行陰陽其生其旺其墓各照此順逆數(shù)之。

作者按:右行為陰,應該是午已辰卯寅、丑子亥戍酉申未。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魏釋:天地交而萬物生,夫婦交而萬物育,此化育之真機。故形法立葬法以求鬼禍者,必使天地之氣流通無間,辨雌雄之交,明順逆之運,穴乘生氣,向得沖和而后可以求福。若徒想像于砂水之中,而不得雌雄交會之和,焉能發(fā)富貴旺人丁?故楊公云:雌陰也,雄陽也。山龍水神各有陰陽。陽從左轉,陰從右轉,始陰龍逆來入首,陽水順來入首則宜,陰陽相見,氣自沖和。夫山水順右轉左轉自其形象而言也。順行逆行,默運于沖漠之中,目不可得而見,言不可得而喻,二氣交感萬物化醇,其理玄之又玄,故曰玄空。

作者按:釋者并未說明雌雄交會合玄空的問題,雌雄交會,即來龍與隨龍水交會。龍水并論,則龍屬陽,水屬陰。龍水分論,則各有陰陽。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魏釋:論山以來龍屬何字起長生,論水以水神屬何字起長生,一順一逆須要明三合之理,然豈山是山而水是水,于禍福無相關哉。假如申子辰三宮行龍入首,取水龍坤壬乙三合立向,雖氣屬一家,使水流坤申,則破長生矣。水流壬子則破旺方矣。其禍其福以為不相關可乎?且所謂三合者,自龍向水口成三合猶鼎足而立之謂也。向自未立則禍福未彰,向一定則禍福隨見,所謂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可見禍福由我,不由天,今天動得,動不得?

作者按:釋者魏里許,非但不懂郭楊曾古法也不了解郭楊胡新法“申子辰行龍取坤壬乙三合立向”,是無法立向的。

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雜納甲。

魏釋:《易》中一陰一陽之為道,玄空五行以山水別陰陽,以陰陽為雌雄。天道左旋屬陽,而生氣順布。地道右旋屬陰,而生氣逆布,陰得陽朝,地得天而氣交。陽用陰應,天得地而氣合。故一順一逆錯綜交合。如亥龍左行,從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亥龍右行,從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至其立向之法,或生龍作旺向,或旺龍作生向,或從本墓作向,謂之三合聯(lián)珠局。山有山之生旺墓,水有水之生旺墓,即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二語注疏。并不用納甲卦氣之說,如兌納丁巽納辛之類。

作者按:水里龍神不上山,前數(shù)句系理學文章,其亥龍左行右行,生龍作旺向,旺龍作生向……都是錯誤的。原文是“明玄空,只在五行中”,“其意是接上文,要明白山(龍)與水(隨龍水)交會合玄空的真蒂,只在七十二龍的五行之中,不要去尋納甲五行。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魏釋:山與水既有左行右行之分,則五行之氣分陰分陽而順逆顛倒矣,陽氣順而生旺之氣從子轉丑而行。陰氣逆而生旺之氣從午轉已而布。二十四山各有珠寶,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則各有火坑。

作者按:魏氏注釋不符題,原文是承接上文,明玄空五行的道理說明“顛,顛倒”五行,是珠寶五行。納甲五行,和其它五行是“倒顛”五行,是火坑五行?!耙阅鏋轫槪皂槥槟妗敝^之顛倒,是錯誤的。原文“逆順行”,就是逆行。若釋為逆行順行,二十四山。就不可稱“有火坑”。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魏釋:妙用不可勝窮,非高人心口孰能決之。

作者按:認金龍,只需用羅盤去認,什么“經(jīng)緯”是認不了的。其原文的意思是,要認識金龍,一經(jīng)一緯各有含義,去認似乎以一經(jīng)認識,可能金龍是狗?一緯認識,可能是牛?顯然原文是不通的。

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玄,來脈明堂不可偏。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魏釋:此篇專言三合,以下因高人妙用而推言之龍之行止。脈脈偏正,左右龍虎,明堂十字,前朝迎后托案兩兩相照。八國,即八方城門,即水口要關鎖周密。天心十道立穴之法,要流神屈曲辨其來去,或平地或侵云,皆用前法,缺一非真。

作者按:詳?shù)诙轮T注釋。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識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識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魏釋:倒杖之法,先論落脈,陰陽球詹界合等訣,見一粒粟,乃楊公心訣。不用卦氣,故曰勢為上,形次之,方位又次之。

結穴處必有太極圖,暈球是也。如掌心模脈。

氣行土中無形難知,以生克而知之,即“癸坎騰騰入亥乾,丙向夾蛇扦”此之義也,其他分金度緯皆有生氣,注氣入池皆是制化,須熟記胸中為作用之妙。

作者按:詳?shù)诙轮T家釋。

曉高低,星峰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注釋:形勢星峰亦有五行生克,須辨得明白。

鬼龍曜星結穴,生而來者可作。死而去者非真。以水言亦有鬼曜生死來去。

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作者按:放水合生旺是破旺沖生,主兇。

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

注釋:翻天倒地二句,言用三合或陰或陽收生旺也。但不合法,則不得已用小玄空生克論之矣。

作者按:二十四山只可分四方,中央土不是方。也可分二十四方或兩儀的兩方。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臨,縱有他山來救助,穴勞祿馬獲龍行。

注釋:前論形勢方位備矣,茍不知入首脈息之興衰,亦徒然也。脈者,來脈息者,氣息亦并形勢方位言。如來脈活動之玄為生,直硬為死。氣息充足為生,低陷為死,脈息既弱,縱有祿馬貴砂,空勞護衛(wèi)。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真微妙,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注釋:先論形勢峰巒,次論雙山三合,再把生旺仔細詳審,則益精而如神矣。

第三節(jié) 徐試可《天機會元》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國師楊筠松著

明·漂羊徐之英集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巽庚癸盡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徐釋:文曲水也,廉貞火也,武曲金也,貪狼木也。此雙山五行也。

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順行子丑向未場,申酉戌亥左為陽。逆行扦巳辰卯寅,向鼠猴羊右為陰。知此法,不必尋納甲。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雌與雄,陰陽交會合玄空。認金龍,經(jīng)章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第一義,要認龍身行與止。

第二玄,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第五妙,前后龍身兩相照。

第六秘,八國城門填真氣。

第七與,要向天心尋十道。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明倒杖掛坐陰陽何必識。認掌模,大極分明必有圖。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曉高低星峰須辨識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說五星,方圓頭秀要分明。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認龍立向要分明,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有何難,但把放水向上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聚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化作灰。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富貴出高官。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君莫犯。犯著雖教禍急臨。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衛(wèi)龍行。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理妙玄微,又見郭璞再出世。

第四節(jié)《四庫全書》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楊筠松撰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左為陽,子丑至戌亥,右為陰,午已至申未。

雌與雄,交會合元空,雄與雌,元空卦內推。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明元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逆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元,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元微。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第七與,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認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知化氣,生克制化要熟記,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曉高低,星峰須辨識元微。鬼與耀,生死去來真要妙。

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二十四山分五方,知得榮枯死與生。

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元空。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

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聚如山。

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富貴出高官,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臨??v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元妙微,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第五節(jié) 臺灣崇福堂收錄本

青囊奧語 唐朝 楊筠松 撰 明朝 姜堯 注

民國歲次庚子 黃學劼 增釋

注:楊公得青囊正訣,約其旨為奧語,以玄空之理氣,用五行之星體,而高山平地之作法,已總括於其中,然非得真?zhèn)骺谠E者,索之章句之末,終不能辨,故謂之奧語。誠哉!其奧語也。姜堯汝皋氏注,黃學劼增釋。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姜黃注釋:傳曰: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一一挨去,故曰挨星。即玄空大卦五行,亦為挨星五行,名異而實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書九氣,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干維元運萬古不能外也。此九星與八宮掌訣九星不同。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寶地符之精華妙氣,顧於其中。分彼此辨優(yōu)劣,天地流行之妙,與時相合者吉,與時相背者兇。故九星八卦本無不吉,而有時乎吉,本無有兇,而有時乎兇。所以其中有趨有避,真機妙用,全須秘密耳。夫玄空大卦之真訣,奧語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條例,曰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艮丙辛非盡破軍,而與破軍為一例。辰巽亥非盡武曲,而與武曲為一例。甲癸申非盡貪狼,而與貪狼為一例。(參照十六至十七頁挨星圖),此中隱然為挨星口訣,必須面授真?zhèn)鞣娇赏贫弥?/p>

左為陽,子癸至亥壬。右為陰,午丁至已丙。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姜黃釋:傳曰:此節(jié)言玄空大五行陰陽交媾之例,如陽在子癸至亥壬,則陰必在午丁至已丙。自子至壬自午至丙,路路有陽,路路有陰,以此為例,須人自悟也,非拘定左邊為陽右邊為陰云。若陰在左邊,則陽又在右邊矣。亦可云左右,亦可云東西,亦可云前后,亦可云南北,皆不定之位。雌雄交媾,非有死法,故曰玄空也。下二句乃言玄空之義,雌與雄交會合玄空者,乃所用之山向卦爻,陰陽之對待,交會於中五也。雄與雌玄空卦內推者,再將所立之玄空山向交會於中五,看卦爻之陰陽,分其順逆顛倒流行,故曰玄空卦內推,豈非顛倒之法乎明矣。

作者按:原來如此,稱為玄空。

山與水,須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姜黃釋:傳曰:山有山之卦氣。水有水之卦氣,脫不得陰陽交媾之理,山有山之禍福,水有水之禍福,有山禍而水福,有山福而水禍,有山水皆福,有山水皆禍,互相關涉品配為用也。下節(jié)乃云九星五行大卦之法,只明玄空二字之義,則衰旺生死瞭然指掌之間,不須尋乾納甲、坤納乙,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震納庚,離納壬、坎納癸之卦例也。

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姜黃釋:傳曰顛倒順逆皆言陰陽交媾之妙,二十四山,陰陽不一,吉兇無定,合生旺則吉,逢衰敗則兇,二十四山皆有珠寶,二十四山皆有火炕,毫厘千里,間不容發(fā),非得祖?zhèn)髑嗄抑?,何以能辨哉?/p>

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注:此二句易曰,乾為龍,乾屬金,乃指先天真陽之氣,無形可見者也。地理取義於龍,正謂此耳。一經(jīng)一緯即陰陽交媾之妙,金龍之經(jīng)緯隨處而有而動與不動去取分焉。必其龍之動而后妙用出焉。若不動者不可用也。金龍既屬無形,從何可認知得動處,即知用法,所以有待高人妙用也。

第一義,要認龍身行與止。

注:上篇言無形之氣動不動,此節(jié)言有形之質止不止。楊公看雌雄之法,蓋有形之質為體,無形之氣為用。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體立而后用行,故以龍身行止為第一。經(jīng)云,形止氣蓄,萬物化生,即此之謂也。有此一著,然后其馀作法可次第而及也。

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注:山有山之行與止,水有水行與止,然后辨其是地非地,再辨其屬何卦,氣屬何生旺,得為不偏,不得即謂偏,非坎龍離水之偏與不偏也。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注:傳送功曹者,乃結穴最近者而言,是前后左右輔從之別名,不宜高壓者是謂傳送功曹宜低不宜高,高則賓客欺主人也。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注:明堂十字有玄微,乃裁穴定向之法。在未立穴以前,先看四面情形八方來勢,次看來山來水合何時之生旺,再看內堂外堂來去止聚之方。如是則知穴宜左宜右宜前宜后。自有一定不可移易之向矣。其云玄微誠哉,其玄微也。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

注:細看前后左右龍虎案托,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案,后為托,環(huán)抱開面相向,有情為照。兩相照者,八方相照有情者也。

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注:城門二字最難拘礙,水有水之城門,山有山之城門,水之城門,有三叉,以三叉為城門,無三叉以水之照穴有情處為城門。亦有以來處為城門,亦有去口為城門??傄杂袡嗔μ帪槭?。山之城門以入首束氣處為城門,或以過峽起頂處為城門。亦有以某處為來脈,即以某處為城門,平原平洋以枝濱界氣為城門,或以低田界水止處為城門。鎖正氣者,看準城門正氣以測生旺而定吉兇,鎖定在何方也。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

注:天心十道是用法之至美者也。上文十道從形跡上看,此節(jié)以體用合宜山水兼得便為十道。十道即天卦之十道也,非地卦之十道也,地卦之十道,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人人知之,何以云奧。楊公於此節(jié)發(fā)明要向天心尋者,真所謂披肝露膽之說。陽相見之妙訣,茍能會得其理,十道自然有處可尋矣。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注:屈曲流神者,乃言水流之形勢,認去來者,其旨宜於認水之來去屬何卦,論吉兇,隱然有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如吉宜裁之,若弊履朽木能取裁乎?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青云

注:神者,神而明之意,任他平地與青云者,即高山平洋其用,則一言既明,龍穴砂水之形態(tài)用玄空大卦之法,不論山地平洋均一法,豈有二門哉。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注:十真者龍穴砂水鬼曜朝對,處處環(huán)抱朝拱,更兼山得山之用法,水得水之用法,此即謂十真或體好而用,不能全合或用得,而體少有偏側,反跳之形局總謂之缺。以上十節(jié),須以龍真穴正為要,龍果真穴果正,止自有止,行自有行,自有明堂,自有功曹,自有傳送,自有十字,自有城門,左右自然昭應,流神自然屈曲。如龍穴一有不真,外面空有萬重山即此謂也。

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音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注:傳曰:此專指山龍穴法,與平地無涉,因世人拘執(zhí)凈陰凈陽之說,故一語破之,倒杖非必如俗語傳十二倒杖之法,此后人偽造也,接脈二字足盡倒杖之真訣。既知接脈,便知真穴,既得真穴,便有真向,自然之陰陽已得,又何必執(zhí)凈陰凈陽之拘哉。故去何必想也,按掌模三字明說,掌上起九宮,星辰類聚群分也,太極分明必有圖者,言山龍真穴必有太極暈藏於地中,此暈變化不同而其理則一,非道眼孰能剖露哉?

知化氣,生克制化須熟記。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

姜黃釋:傳曰:生旺之氣為生,衰敗之氣為克,扶生旺之氣,勝衰敗之氣,是謂制化。此一節(jié)兼平地而言。五星,即木直、金圓、土方、水曲、火尖之五星,要分明者,要說五星之正變之象,勿與木非木,金非金之類也。

曉高低,星類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要真妙。

姜黃釋:是峰在旺方言,宜高則吉,衰方宜低,是楊曾之真訣。須高處得高處之五行,宜低處得低處之五行。玄微者,各得其宜也。下節(jié)所論皆山龍形體,不須另言鬼曜之生死去來,是辨龍穴之要著也。謂龍之轉結者,背后必有鬼。有穴星如許長,而鬼亦許長者。俗眼難辨,有反在鬼上求穴者,不知穴星是來脈為生,鬼身是去脈為死。宜察其來去,則真?zhèn)瘟⒈嬉印1M龍左右龍虎,都生曜氣,向外反張,有似乎砂之飛走者,此真氣有余,直沖上前,而余氣帶轉,如人當風振臂,衣袖飄揚,反向后也。在真龍正穴,則為曜氣。如無穴之地,則為砂飛。此是辨在龍穴而不在砂也。

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吉與兇,合生合死細心尋。

姜黃釋:曰:向中放水,世人莫不以來水特朝為至吉,去水元辰走泄為至兇。殊不知向上之水不論去來,若合生旺則來固吉,去亦吉。若逢休囚,則去固兇,來亦兇。楊公因向上之水,關系尤聚,其說最能誤人,故特辨之。故云吉兇細心尋。

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姜黃釋:玄空大卦之妙,只翻天倒地對不同七字。二十四山既分定五行,則何山順推逆挨九星,即知生死榮枯各有一定矣。

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姜黃釋:認龍立穴既得分明,宜辨明天心活用之機,則認龍立穴何難哉。穴中正氣已定,而撓其權者,在向上所放之水何位,吉兇可明矣。

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應盡。

姜黃釋:從外生入從內生出,此言穴中所向之氣也。我居於衰敗,而受外來生旺之氣,所謂從外生入,則定知財寶積如山矣。我居於生旺,而受外來衰敗之氣,似乎我反生之故云從內生出,則家內錢財盡敗矣。

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一生一克成生旺,榮華福祿萬年昌。

姜黃釋:生入克入者,言穴中所向之氣,穴中既有生入之氣,而水又在衰敗之方,則水來克我,適所以生我也。內外之氣一生一克,皆成生旺兩美相合,則諸福駢臻矣。所以高官富貴有異於常也。此其中正有對不同者存焉。舊注所云小玄空,水生向克向為進神。向生水克水為退神,非是。豈有青囊經(jīng)有兩玄空五生邪哉。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侵。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姜黃釋:此節(jié)言總一篇之意言先尋龍脈以定穴之有無,次論九星以辨氣之吉兇也。此一節(jié)先言形體,而來龍之脈息生旺為重,而龍歇脈寒則兇??v有外砂之夾護為輕,故云不知此氣,則趨非所趨,避非所避,空用祿馬貴人有何益哉。

勸君再把星辰辨,吉兇禍福如神見。識得此篇真妙微,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

姜黃釋:此言卦氣而九星大五行為主,如上節(jié)所云,雖得來龍脈息之真穴,而吉兇禍福尚未能取斷。必勸君再將挨星訣法細審衰旺生死,而后可趨吉避兇轉禍為福。此一篇之旨不過如此。茍能識其微妙,前賢與后賢一般見識同樣作用,青囊經(jīng)三卷,更無余義矣。

第二章 諸家注釋

根據(jù)諸種版本序文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分為三段,即首段,其序文的次序和形式諸種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其內容則各異。一為江西之法即楊筠松風水術,一為福建之法,主要的是蔣大鴻三元玄空“地理”。中段,是十要,諸版本的原文的序文形式和內容是同樣的。釋意有異。末段,序文形式和內容都有差異。

這五種版本,屬于江西之法的,有二家注釋,即祖?zhèn)鞅镜那宕钊刈⒑汀洞笕繁镜奈豪镌S釋。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地理《四庫》沒有注釋,崇福堂本所錄是姜堯注,黃學劼增釋?!?/p>

第一節(jié) 首段(自坤壬乙至直待高人施妙用止)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這一段首四句的原文形式相同,而其含義各異,其余原文基本相同,個別字有異,而其釋義各異。

原文: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亷貞

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李三素釋:(原本已迭,復印本因年久,首段字跡不明)

魏里許釋:先天河圖十二支,后天洛書八干四維,附文上篇,專言天卦挨星五行,天干從地支。此篇專言地卦,三合五行地支從天干。

坤申同宮,壬子同宮,乙辰同宮。申子辰三合水局,而坤壬乙附之。故亦為水,水為文曲。

艮寅同宮,丙午同宮,辛成同宮,寅午戌三合火局,而艮丙辛附之,故亦屬火,火為廉貞。

巽已同宮,庚酉同宮,癸丑同宮,已酉丑三合金局,而巽庚癸附之,故亦屬金,金為武曲。

乾亥同宮,甲卯同宮,丁未同宮,亥卯未三合木局,而乾甲丁附之,故亦為木,木為貪狼。

一順一逆四十八局陽生陰死,陰生陽死,以三合五行權之,龍生兩片陰陽取,水對三義生旺墓,生以驗其氣之始,旺以驗其氣之盛,墓以驗其氣之終。先天后天相為取合,河圖洛書相為表里。而五行之氣運于地中者,皆可得而知矣。不言土者,辰戌丑未寄于隅陽也,不言申子辰而單言坤壬乙者,地支三合人所易曉,天干三合人所未聞也。

作者按:挨星即七十二龍五行,是地卦,一干輔二支。雙山三合五行是天卦,一干輔一支。沒有什么天干三合,只有天卦的雙山三合。四十八局是郭楊胡新法。郭楊曾古法是六十局。

原文: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姜堯注黃學劼增釋:傳曰:挨星五行,即九星五行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一一挨去,故曰挨星。即玄空大卦五行,亦為挨星五行,名異而實同者也。此五行原本洛書九氣,上應北斗,主宰天地化育之道,干維元運萬古不能外也。此九星與八宮掌訣九星不同,夫九星乃七政之根源,八卦乃乾坤之法象,皆天寶地符之精華妙氣,顧於其中。分彼此辨優(yōu)劣,天地流行之妙,與時相合者吉,與時相背者兇。故九星八卦本無不吉,而有時乎吉,本無有兇,而有時乎兇。所以其中有趨有避,真機妙用,全須秘密耳。夫玄空卦之真訣,奧語首揭此章,乃挨星大卦之條例,曰坤壬乙非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艮丙辛非盡破軍,而與破軍為一例。辰巽亥非盡武曲,而與武曲為一例。甲癸申非盡貪狼,而與貪狼為一例。(參照附挨星圖),此中隱然為挨星口訣,必須面授真?zhèn)鞣娇赏贫弥?/p>

作者按:楊筠松正統(tǒng)風水的坤壬乙,艮丙辛,巽庚癸,乾甲丁,是本郭璞(葬書·原著)乘生氣主旨分為水、火、金、木四局的實踐總綱。都是說明四局的生、旺、墓。土水局,長生在坤(申)。火局,長生在艮(寅)。金局,生長在巽(已)。木局,長生在乾(亥)。水局,帝旺在壬(子)?;鹁?,帝旺在丙(午)。金局,帝旺在庚(酉)。木局,帝旺在甲(卯)。水局,墓庫在乙(辰)?;鹁?,墓庫在辛(戌)。金局,墓庫在癸(丑)。木局,墓庫在?。ㄎ矗6际强p針雙山的四維、 陽干、陰干、生旺墓按序排列得一律的。詳前祖?zhèn)鞅尽?/p>

綜合福建之法—三元玄空“地理”

綜合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風水”,其所述巨門屬土,破軍屬金,武曲也是屬金,貪狼屬木。論局,只有二局半(水土同局)。論五行,只有土金木三行,而缺火水二行。尤以坤壬乙,坤為坤二,壬為坎一,乙為震三,絕非同為巨門。艮丙辛,艮為艮八,丙為離九,辛為兌七,絕非同為破軍。巽辰亥,甲癸申亦非同為武曲和貪狼。這是蔣大鴻(1620—?)故意捏造自欺欺人的東西。

繼承者,沈竹礽(1847—?)在《沈氏玄空學》載有“坤壬乙訣起例之由來”,其云:“地理玄空大卦,與奇門同出一源……,若出卦兼向須用寄星,故曰兼左兼右空中尋,空者何?五黃中宮之謂也。而八卦中宮各有所寄,經(jīng)曰:“坤壬乙巨門從頭出。”坤為巨門不待言矣。壬為坎卦之寄星,如陽一局??采掀鸺鬃?,戊坤上起甲戌,已震上起甲申,庚巽上起甲午,辛而中宮甲辰。壬矣,是以“壬”寄于坤。與巨門為一例,已盡奇門之陽一局。

根據(jù)所述代為作表示之。圖如下: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兌七

艮八

離九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已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戊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己甲申

乙丙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已

庚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辛甲辰

乙已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壬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已

坤二

祿

從上表可以知道:

一、其云:“與奇門同出一源”,并沒有與奇門同出一源,而是用三奇中的六儀。六次遁甲,只出現(xiàn)五個三奇。而并無八門??梢娚蛑竦i不懂得甚么是奇門。

二、循六儀三奇也是錯誤的,依據(jù)循儀的規(guī)律,戊儀在六甲旬頭,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其戊儀本起于甲戌而強加于甲戌,其已儀強加于甲申,庚儀強加于甲午,辛儀強加于甲辰,其壬儀則應強加于甲寅,而落乾六宮,而寄于坤宮,更屬錯誤。因為寄星,只能落中五,才有寄坤或寄艮的說法,而沒有落乾六宮而寄星的。這就是《沈氏玄空學》所作自欺欺人的釋義。再看臺灣崇福堂所錄黃學吉增釋的《青囊奧語》,如圖:

從上圖及其說明,可知道是東拉西扯的,在原文中明明白白說:“位位是破軍”及“盡是武曲位”,圖中又說“非盡巨門”、“非盡破軍”……等等,是不打自招,是“先時補救之道,善后之良策也?!?/p>

以上二者的解釋,都是強詞奪理,不合邏輯??梢宰C實是蔣沈故弄玄虛自欺欺人以利其授徒傳偽術。不僅姜堯說:“非得真?zhèn)骺谠E,終不能辨”。在蔣大鴻沈竹礽的著作中,蔣沈自己及注釋者,到處可見“非得真師口授,不得其解”一類的語句。自蔣大鴻1620年到現(xiàn)在,難道就沒有一個“真師口授”的學徒嗎?

原文:左行為陽,子丑至戌亥,右行為陰,午已至申未。

李釋:陽生于子,甲庚丙壬陽也,順行而至于亥。陰生于午,乙辛丁癸陰也,逆順而至于未。知陰陽之順逆,而后知順生者為陽,為夫。逆生進為陰,為婦。(下文雌雄二字申言之)

魏釋:左行為陽,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右行為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已辰。五行陰陽其生其旺其墓,各照此順逆數(shù)之。

作者按:二者所釋,其意相同,唯魏里許所釋逆行,應為午已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才可與原文吻合。

原文:左為陽,子癸至亥壬。右為陰,午丁至已丙。

姜黃注釋:傳曰:此師言玄空大五行陰陽交媾之例,如陽在子癸至亥壬,則陰必在午丁至已丙。自子至壬自午至丙路路有陽,路路有陰,以此為例,須人自悟也。非拘定左邊為陽右邊為陰云。若陰在左邊,則陽又在右邊矣。亦可云左右,亦可云東西,亦可云前后,亦可云南北,皆不定之位。

作者按:原文是陽生于子,陰生于午是對的。但陽自子癸至亥壬是順行,符合陽順的規(guī)定。陰自午丁至己丙,仍然是順行,違背陰逆行的規(guī)定。釋者不分陰陽順逆說什么“路路有陽,路路有陰”,更屬錯誤。很顯然本原文是纂改前文的。

原文: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李釋:獨陽不生,孤陰不長,故楊公之法,先看雌雄。玄空者,山神水神各有所司,而無形可見,玄空作用,玄之又玄。交會者,以癸會甲,以丁會庚,以乙會丙,以辛會壬,此甲庚丙壬自起干卦也。納音木,震也,是為甲。納音金,兌也,是為庚。納音火,離也,是為丙。納音水,坎也,是為壬?!短煊窠?jīng)》云: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向卦生陽干四卦之所屬,推出龍神,又以龍神之所屬推出水神,玄空所以為大卦也。知雄與雌,玄竅相通,而后陰陽萬物得。

又言之“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質言之而曰:“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

魏釋:天地交而萬物生,夫婦交而萬物育,此化育之真機,故形法立葬法以求鬼福者,必使天地之氣流通無間,辨雌雄之交,明順逆之運,穴乘生氣向得沖和而后可以求福。若徒想像于砂水之中而不得雌雄交會的之和,焉能發(fā)富貴旺人?。抗蕳罟疲捍脐幰?,雄陽也。山龍水神各有陰陽。陽從左轉,陰從右轉,始陰龍逆來入首,陽水順來入首則宜,陰陽相見,氣自沖和。夫山水順右轉左轉,自其形象而言也。順行逆行,默運于沖漠之中,目不可得而見,言不可得而喻。二氣交感萬物化醇,其理玄之又玄,故曰玄空。

姜黃釋:雌雄交媾,非有死法故曰玄空也。下二句乃言玄空之義,雌與雄交會合玄空者,乃所用之山向卦爻,陰陽之對待,交會於中五也。雄與雌玄空卦內推者,再將所立之玄空山向交會於中五,看卦爻之陰陽,分其順逆顛倒流行,故曰玄空卦內推,豈非顛倒之法乎明矣。

作者按:魏釋并未說明雌雄交會合玄空的問題,雌雄交會,即隨龍水與來龍交會。龍水并論,則龍屬陽,水屬陰。龍水分論,則各有陰陽。前者是楊公本《葬書·原著》行手地中生氣“土生生氣,生氣生水”,的理論主導,在地表的龍(土)生隨龍水,在實踐中,觀龍察隨龍水為夫婦共路兩神(龍神和水神)同歸于墓庫的雌與雄的關系。

姜黃所釋為三元“地理”的卦理,說什么山與向的卦爻交會于中五,真是強詞奪理。

原文: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李釋:此理者,交會合玄空之理,夫婦路遇,眷屬一家,皆從此理中辨出。但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吉兇禍福則又以水為主,而山從之。故曰:“山無吉兇,以水為吉兇,破旺沖生皆出于水”。

魏釋:論山以來龍屬何字起長生,論水以水神屬何字起長生,一順一逆須要明三合之理,然豈山是山而水是水,于禍福無相關哉。假如申子辰三宮行龍入首,取水龍坤壬乙三合立向,雖氣屬一家,使水流坤申,則破長生矣,水流壬子則破旺方矣,其禍其福以為不相關可乎?且所謂三合者,自龍向水口成三合猶鼎足而立之謂也。向自未立則禍福未彰,向一定則禍福隨見,所謂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梢姷湼S晌?,不由天,今天動得,動不得?

姜黃注釋:傳曰,山有山之卦氣。水有水之卦氣,脫不得陰陽交媾之理,山有山之禍福,水有水之禍福,有山禍而水福,有山福而水禍,有山水皆福,有山水皆禍,互相關涉品配為用也。

作者按:李三素公所釋“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是錯誤的,因為丁癸乙辛就是隨龍水。魏里許先生,雖屬江西之法,所釋不懂楊公古法和楊曾胡新法,而是一種以三合定向法。坤壬乙也不是三合,坤申,壬子,乙辰,雙山才可稱三合。

姜堯和黃學劼所釋,是不通的,用卦氣是無法釋意的。

原文: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李釋:納甲起于太陰,乃五行之一端,而非五行本體。納音即每支之下各有河圖,因而各有五行,各有五音,二氣五行之理無處不有,其條分縷析,愈詳愈密。昔吳克誠明知卦氣,見震龍奔騰入巽,垣局精奇,坤申破局,惑不敢下,永訣于亂山。乃知庚丁相配,坤為催官,此即納音不須尋納甲之說也

魏釋:《易》中一陰一陽之為道,玄空五行以山水別陰陽,以陰陽為雌雄。天道左旋屬陽,而生氣順布。地道右旋屬陰,而生氣逆布,陰得陽朝,地得天而氣交。陽用陰應,天得地而氣合。故一順一逆錯綜交合。如亥龍左行,從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亥龍右行,從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至其立向之法,或生龍作旺向,或旺龍作生向,或從本墓作向,謂之三合聯(lián)珠局,山有山之生旺墓,即“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二語注疏。并不用納甲卦氣之說,如兌納丁,巽納辛之類。

姜黃注釋:下節(jié)乃云九星五行大卦之法,只明玄空二字之義,則衰旺生死暸然指掌之間,不須尋乾納甲,坤納乙,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震納庚,乾納壬,坎納癸之卦例也。

作者按:原文的意思是要明白玄空的道理,只在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中,只要知道龍水交會合玄空的方法,就不須尋京房納甲(京房本性李,字君明。公元前77年-元前37年)因為京房納甲是主觀決定的五行。

魏里許所釋,前為理學文章,后云“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耙夷旧缤笔恰耙冶欢呅纭饼埶粫目p針三合。以甲乙木并論,依陽順陰逆的規(guī)定,乙木應當生卯而旺亥。因此魏是不懂得龍水交會合玄空的道理。

姜黃拉扯到貪狼九星五行,更屬外行,三元玄空“地理”是解釋不了的。

原文: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

李釋:此專以作用言玄空之妙,東方有金,西方有木,南方有水,北方有火,故曰:“顛顛倒”。又曰:“倒倒顛”。蓋先天以正體,則屬老五行。后天以致用,則用挨星五行。知此道者,使水從墓庫(以下復印本字跡不明)。

魏釋:山與水既有左行右行之分,則五行之氣分陰分陽而順逆顛倒矣,陽氣順而生旺之氣從子轉丑而行。陰氣逆而生旺之運從午轉已而布。二十四山各有珠寶,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則各有火坑。

作者按:魏氏注釋不符題,原文是承接上文,明玄空五行的道理說明“顛,顛倒”五行,是珠寶五行。納甲五行,和其它五行是“倒倒顛”五行,是火坑五行。“以逆為順,以順為逆”謂之顛倒,是錯誤的。

原文: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姜黃注釋:傳曰顛顛倒順逆皆言陰陽交媾之妙,二十四山說明掌土起九宮,星辰類聚群分也。太極分明必有圖者,言山龍真穴必有太極暈藏於地中。此暈變化不同,而其理則一。非道眼熟能剖露哉。

作者按:原文是不通的,前句是顛顛倒,后句是順逆行,與珠寶火坑,不相聯(lián)系承接,所釋也不對原文,用三元玄空“地理”的九星是無法解釋的。

二、提到“太極圖,是陳希夷(?-989)所創(chuàng),陳為楊公徒子孫,與蔣大鴻“風水”法,不共一家。陳是五代(907-959)人而蔣是明末(1620)生人。

原文: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李釋:珠寶,火坑,何人辨別,惟認金龍則知之。金龍者,四大水口也。流乙辰,則知其為水。流辛戌,則知其為火。流癸丑,則知其為金。流丁未,則知其為木。入山觀水口,而結地之方,納音,皆可逆。故楊公看雌雄之訣,必先自金龍始,二十四山為經(jīng),六十花甲為緯,而生旺休囚系矣。妙用之施,惟待高人而已矣。

作者按:李三素公所釋有出入。經(jīng)是織布的縱線,是骨干,緯是圍繞經(jīng)的橫線,是從屬,應以七十二龍為經(jīng),二十四山向為緯。因為定二十四山向是根據(jù)七十二龍來確定的。

原文: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魏釋:妙用不可勝窮,非高人心口孰能決之。

作者按:認金龍,只需用羅盤就可以認識金龍。什么,“經(jīng)緯”是認不了的。其原文的意思是,要認識金龍,一經(jīng)一緯各有含義,似乎是以一經(jīng)認識,可能金龍是狗?一緯認識,可能是牛?顯然原文是不通的。

二、考評

根據(jù)上述原文及諸家注釋“坤壬乙文曲從頭出”的原文,其內容是本郭璞《葬書·原著》葬乘生氣的主旨,將地球世界的生氣,區(qū)分為東南西北四方,即坎離震兌四卦,以“土生氣,氣生水”的生氣內在對立面的原理,采取“龍水交會合玄空”的實踐方式,科學的乘“行乎地中”的生氣,這是楊筠松在贛州授徒傳術,晚年在實踐中創(chuàng)立的秘傳其高徒曾文辿的簡要的奧語。

明末蔣大鴻(1620-?)為其所謂三元玄空“地理”,制造理論根據(jù)而纂改楊公《青囊奧語》為“坤壬乙巨門從頭出”的冒楊公《青囊奧語》,是沒有義理的。誠如姜堯注黃學劼增釋所說的是“善后良策”。望讀者深思之。以上除李三素公所釋的原文外,其它原文無義理,而且前后不相銜接。

第二節(jié) 中段(自第一義至第十真止)

原文: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魏釋:此篇專言三合,以下因高人妙用而推言之龍之行止。脈脈偏正,左右龍虎,明堂十字,前朝迎后托案兩兩相照。八國,即八方城門,即水口要關鎖周密。天心十道立穴之法,要流神屈曲辨其來去,或平地或侵云,皆用前法,缺一非真。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原文: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

姜堯注黃學劼增釋:上節(jié)言無形之氣動不動,此節(jié)言有形之質止不止,楊公看雌雄之法,蓋有形之質為體、無形之氣為用。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體立而后用行,故以龍身行止為第一。經(jīng)云:形止氣蓄,萬物化生,即此之謂也,有此一看,然后其余作法可次第而及也。

作者按:龍身行,為氣行(生氣的運動變化)。龍身止,為氣聚,為生氣運動變化(陰陽氣的斗爭)到靜止(斗爭的統(tǒng)一)。不是說體與用的關系。

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姜黃注釋:山有山之行與止,水有水之行與止。然后辨其是地非地;再辨其屬何卦氣,屬何生旺,得為不偏,不得即為偏。非坎龍離水之偏與不偏也。

作者按:明堂是群龍會聚之所,雖共一明堂,有若干來脈,來脈是內氣,而明堂是外氣,因而來脈與明堂偏與不偏,有兩種現(xiàn)象,一是坐穴乘氣,(定向)是否正對明堂中央。即左右是否基本平衡。二是外氣對內氣的影響是否生旺,二者都是自然現(xiàn)象,人力不可強求。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姜黃注釋:傳送功曹者,乃結穴最近者而言,是前后左右輔從之別名。不宜高壓者,是謂傳送功曹宜低不宜高,高則賓客欺主也。

作者按:傳送功曹是日家的十二神,搬到風水形法是不適當?shù)?,而且傳送功曹論方,也只有兩方,只可喻左右二方。論前后,前方為朱雀,后方為玄武,玄武宜高,也不忌低,主要以其勢與形而定。左右前方均宜高聳,秀麗,沒有甚么欺主不欺主的問題?!队癯呓?jīng)》云:“若尖齊高聳,君子可以求官,低小方園,士庶亦應致富”。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姜黃注釋:乃裁穴定向之法,在未立穴以前,先看四面情形,八方來勢,次看來山來水合何時之生旺,再看內堂外堂來去止聚之方,如是則知穴宜左宜右,宜前宜后,自有一定不可移易之向矣,其云玄微。誠哉,其玄微也。

作者按:明堂有甚么十字,必須經(jīng)過測量才可定十字。任何穴場,也只有一個明堂,沒有甚么內堂和外堂。據(jù)釋,說是裁穴定向之法。是生旺則生旺,是休囚則休囚,不會有何時生旺與否。裁穴定向,主要是以龍水交會合玄空而乘生氣為主,吞吐浮沉左右,是以勢、形和方而定?!对釙ぴ吩疲骸皠轂殡y,形次之,方又次之”。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

姜黃注釋:細看前后左右龍虎案托,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案,后為托,環(huán)抱開面,相向有情為照,兩相照者,八方相照,有情者也。

作者按:原文完全是錯誤的,所謂四象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沒有甚么前后是青龍的說法。前案后托的形法稱謂,也是不符合《葬書·原著》的稱謂。

第六神,八國城門鎖正氣。

姜黃注釋:城門二字最難拘得,水有水之城門,山有山之城門。水之城門,有三義,以三義為城門。無三義,以水之照穴有情處為城門。亦有去口為城門,總以有權有力處為是。山之城門,以入首束氣處為城門?;蛞赃^峽起頂處為城門。亦有以某處為來脈,即以某處為城門。平原平洋以界氣為城門?;蛞缘吞锝缢固帪槌情T。鎖正氣者,看準城門正氣,以測生旺而定吉兇,鎖定在何方也。

作者按:城門何其多也,撰者和注釋者自己以及蔣大鴻“大儒”也弄不清楚什么是城門。在《葬書·原著》說的是乘生氣,即使是任何風水書,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正氣、邪氣或者是歪氣的名稱,就是有正氣,正氣也不可能鎖住,而放掉邪氣去。實在是太“秘”了。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

姜黃注釋:天心十道,是用法之至美者也。上文十道從形跡上看,此節(jié)以體用合宜,山水兼得便為十道。十道即天卦之十道也。非地卦之十道也。地卦十道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人人知之。何以云奧?楊公于此節(jié)發(fā)明要向天心尋者,真所謂披肝露膽之說,陰陽相見之妙訣,茍能會得其理,十道自然有處可尋矣。

作者按:上文說的是所謂“明堂十字”,并沒有什么“十道”。風水在南宋后明代前有天心之名,如“水破天心”,卻無十道之稱。所謂“十道”,是三元“地理”配卦合十。其實其內外卦所數(shù)都是合十,即都是十道,也不必去尋。在《沈氏玄空學》中,有釋義天心是中五的,在中五宮尋十道、就必須尋多次,也不一定能尋到“合十”。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姜黃注釋:屈曲流神者,乃言水流之形勢。認去來者,其旨於認水之來去屬何卦論吉兇。隱然有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如吉宜裁之,若弊履朽不能裁取乎。

作者按:在三元“地理”,不必認流神之去來,在形勢方面只要后有山,前有水,即是好穴場,由此可證,原文是江西之法地理在《青囊奧語》中增撰的,姜黃沒法園其說。其注釋只好搬弄“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

姜黃注釋:神者,神而明之意,任他平地與侵云者,即高山平洋其用則一,言既明龍穴砂水之形態(tài),用玄空大卦之法,不論山地平洋,均一法豈有二門哉。

作者按:原文欠妥,莫說平地與侵云,即使垅龍與支龍都有嚴格的區(qū)別。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姜黃注釋:十真者,龍、穴、砂、水、鬼、曜、朝對,處處環(huán)抱朝拱,更兼山得山之用法,水得水之用法。此節(jié)謂十真或體好而用不能全合,或用得而少有偏側反跳之形局,總謂之缺。以上十節(jié)須以龍真穴正為要。龍果真穴果正,止自有止,行自有行,自有明堂,自有功曹自有傳送,自有十字,自有城門,左右自然照應,流神自然屈曲如龍穴,一有不真,外面空有萬重山,即此謂也。

作者按:任何穴場,都不是十全十美。非但不是一缺,而且是多缺,就是王者之葬,也非一缺。

二、考評

上述十要,全部是說形法,除第一義說的“要識龍身行與止”外,其余部不符合風水乘生氣的形法要求。而且原文構詞空洞,未曾說明具體的形法。尤以其中的所謂八國城門鎖“正氣”,違背了“龍水交會合玄空”的要領,只能有一個城門(水口),有二個城門即不可以點穴(選址)。在風水史上根本沒有什么“正氣”的稱謂或術語,“前后青龍兩相照”對風水的青龍白虎毫無認識。

第三節(jié) 末段(自明倒杖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為止)

一、原文與注釋文對照

原文: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識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魏釋:倒杖之法,先論落脈陰陽球界合等訣,見《一粒粟》。乃楊公心訣,不用卦氣,故曰勢為上,形次之,方位又次之。結穴處,必有太極圖,暈球是也。如掌心模脈。

作者按:倒杖,大概是指冒楊公的《十二倒杖法》,其中只有“順杖”才可以乘生氣,其它十一杖都不宜乘生氣。太極圖是陳希夷創(chuàng)造的。結穴處,沒有什么太極圖和暈球。原文也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原文:知化氣,生克制化要熟記。識五星,方園尖秀要分明。

魏釋:氣行土中無形難知,以生克而知之,即癸坎騰騰入亥乾,丙向夾蛇扦。此生之義也,其他分金度緯皆有生氣,注氣入池皆是制化,須熟記胸中為作用之妙。

姜黃釋:傳曰生旺之氣為生,衰敗之氣為克,扶生旺之氣,勝衰敗之氣,是謂制化。此一節(jié)兼平地而言五星,即木直、金圓、土方、水曲、火尖之五星。要分明者,要說五星之正變之象,勿與木非木,金非金之類也。

作者按:日家干支五行有化氣,風水不講化氣。論生克制化的是玄學“風水”。峰巒論形體的五星,如上述,木直,金園……等。也不是楊公風水術。

原文:曉高低,星峰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

魏釋:形勢星峰亦有五行生克,須辨得明白。鬼龍曜星結穴,生而來者可作。死而去者非真。以水言亦有鬼曜生死來去。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姜黃注釋:是峰在旺方,言宜高則吉,衰方宜低是楊曾之真訣。須高處,得處之五行,宜低處,得低處之五行。玄微者,各得其宜也。下節(jié)所論,皆山龍形體,不須另言鬼曜之生死去來,是辨龍穴之要著也。謂龍之轉結者,背后必有鬼。有穴星如許長,而鬼亦許長者。俗眼難辨,有反在鬼上求穴者,不知穴星是來脈為生,鬼身是去脈為死,宜察其來去,則真?zhèn)瘟⒈嬉印km龍左右龍虎,都生曜氣,向外反張,有似乎砂之飛走者,此真氣有余,直沖上前,而余氣帶轉,如人當風振臂,衣袖飄揚,反向后也。在真龍正穴,則為曜氣。如無穴之地,則為砂飛。此是辨在龍穴而不在砂也。

作者按:原文敘說不明,釋者也弄不清,如“鬼龍曜星”是什么?何謂生?何謂死?不是那么簡單的形法。

原文: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魏釋: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姜黃注釋曰:向中放水,世人莫不以來水特朝為至吉,去水元辰走匯為至兇。殊不知向上之水不論去來,若合生旺則來固吉,去亦吉。若逢休囚,則去固兇,來亦兇。楊公因向上之水,關系尤聚,其說最能誤人,故特辨之。故云吉兇細心尋。

作者按:放生旺水就是破旺沖生,主兇。

原文: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魏釋:翻天倒地二句,言用三合或陰或陽收生旺也,但不合法,則不得已用小玄空生克論之矣。

姜黃注釋:玄空大卦之妙,只“翻天倒地對不同”七字。二十四山既分定五行,則何山順推逆摸九星,即知生死榮枯各有一定矣。

作者按:此原文難以理解,以“二十四山分五行”論,為江西之法。福建之法,是不論二十四山五行的。但是二十四山分五行是不可能知道“榮枯死與生”的?!胺斓沟貙Σ煌碑斎皇侵盖懊娴摹胺治逍小焙汀爸脴s枯死與生”。為什么呢?其中秘密在“玄空”。楊益(筠松)風水法是“龍水交會合玄空”,三元“地理”也叫“三元玄空”。釋者,前言“玄空大卦之妙”,而后論“二十四山分五行”之應驗,在順逆挨貪狼九星。又為福建之法和江西之法的貪狼九星法??傊窃牟坏?,而釋者自作聰明而園其說。

原文:論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姜黃注釋:論龍立穴既得分明,宜辨得天心活用之機,則論龍立穴何難哉?穴中正氣已定。而撓其權者,在向上所放之水,何位吉兇可明矣。

作者按:論龍立穴,主要對內氣,是察來龍的勢與形。對外氣,是察審明堂的朝應峰和朝應水,是否“龍水交會合玄空”。據(jù)三元“地理”術者注釋所謂“天心”是卦倒的中五宮,這是紙上談兵。與認龍立穴無關??梢姶税阍氖侨暗乩怼毙g者撰的。

原文: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

姜黃注釋:從外生入,從內生入,此言穴中所向之氣也。我居于衰敗,而受外來生旺之氣,所謂從外生入,則定知財寶積如山矣。我居于生旺,而受外來衰敗之氣,似乎我反生之,故云,從內生出,則家內錢財盡敗矣。

作者按:從外生入,從內生出,是所謂進退神水法,是以二十四山正五行,互論生克的江西之法的一種玄學風水術。釋者為三元“地理”,根本無法入門。

原文: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一生一克成生旺,榮華福祿萬年昌。

姜黃注釋:生入克入者,言穴中所向之氣。穴中既有生入之氣,而水又在衰敗之方,則水來克我,適所以生我也。內外之氣一生一克。皆成生旺兩美相合,則諸福駢臻矣。所以高官富貴,有異于常也。此其中正有對不同者,存矣。舊注所云小玄空,水生向克向為進神,向生水克水為退神,非是。豈有《青囊經(jīng)》有兩玄空五行耶哉。

作者按:生入,即從外生入??巳爰磸耐饪巳耄撐逍猩舜嬖诘?。一生一克是不可能只有生入生出,克入克出,沒有什么一生一克的客觀情況??梢娮恼呤切趴陂_河。

原文:脈息生旺要知因,龍竭脈寒災禍侵,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魏釋:前論形勢方位備矣,茍不知入首脈息之興衰,亦徒然也。脈者,來脈。息者,氣息,亦兼方位言。如來脈活動之玄為生,直硬為死。氣息亦足為生,低陷為死。脈息既弱,縱有祿馬貴砂,徒勞護衛(wèi)。

姜黃注釋:此節(jié)言總一篇之意,言先尋龍脈,以定穴之有無,次論九星,以辨氣之吉兇也。此一節(jié)先言形體,而脈生旺為重,而龍竭脈寒則兇??v有外砂之夾護為輕。故云,不知此氣,則趨非所趨。避,非所避??沼玫擇R貴人,有何益哉。

作者按:撰原文者,非但不了解風水術語,根本就不懂楊救貧科學風水。所謂龍脈的脈是喻山脈的分布,如同脈絡,不是中醫(yī)說的心臟跳動的脈。龍竭,就是龍暫時停止奔騰的處所,是龍的內在生氣對立斗爭統(tǒng)一的地方,即是“龍盡氣鐘”之處,正是良好的穴場。

釋者認為先尋龍后點穴,也是千百年來的錯誤。只有首先預點穴場,然后尋龍證穴,才是通過風水實踐的唯一程序。

二、考評

上述,明倒杖,識掌模,知化氣,識五星,曉高低,鬼與曜,向放水……原文,毫無義理,信口開河,沒有風水知識,如“明倒杖,卦生陰陽何必想”冒楊公《十二倒杖》,根本就不是單說的“卦分陰陽”的問題,主要說的是根據(jù)勢與形,來決定所謂十二倒杖法。說五星,是講峰巒的形體,不是說“方圓尖秀”的景觀問題。曉高低,也不是決定于星峰,主要是決定于穴場與水口,以及朝應的上堂水。鬼與曜,在風水領域都是說“兇”的一類,鬼即曜,曜即鬼,有什么生與死問題,怎樣才稱為生與死?……總而言之,撰原文者,是不懂風水的,釋者更是據(jù)原文而捕風捉影。

第三章 總評

縱觀全文,可作下列的評定:

所謂“奧語”,顧名思義,是奧秘的幾句話。除《祖?zhèn)鞅尽分挥?37字外,其它諸種版本都增撰了三百余字,共四百六十余字。這就不是奧語,而是奧文了。

第一節(jié) 從文意方面來說

寫文章是有主題的,《青囊奧語》是中國風水最高理論主導——郭璞《葬書·原著》乘生氣的實施綱領。無容置疑,《青囊奧語》的主題就是乘生氣。脫離了這個主題的文章和語句,就不是楊筠松撰的《青囊奧語》了。

一、首四句的肯定: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的四句,是分局,即分方位乘“行乎地中”的生氣。而“坤壬乙巨門從頭出”的四句,是說貪狼九星卦例。文曲、巨門,都是貪狼九星,前者是乘生氣的分局,為水局。四句是分為水、火、金、木四局。而后者是自以為是北斗的七星的臨(泊)向(宮),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文意是捏造的,毫無義理。對這四句的釋意,自己已不打自招是“補救之道,善后之良策也”。因而可以肯定,“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者,絕非楊公所撰,而是三元“地理”者所捏改的。

二、中段的評定

中段,是指《祖?zhèn)鞅尽?。除首四句外的其余部份的文句,即至“金龍、一?jīng)、一緯義不同,直待高人施妙用”,為止的文句。

《祖?zhèn)鞅尽贰白笮袨殛?,右行為陰”,是說明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說明乘生氣,步量龍水交會,生旺循環(huán)長生十二宮的次序。而其它版本是“左為陽,右為陰”,是毫無義理的,是限定四象方位左右二方,即龍虎二方的陽和陰。

眾所周知,無論任何方位,都不是純陽純陰。都有它一定的陰陽。顯然是毫無義理的。

再以《祖?zhèn)鞅尽返摹邦?,顛倒和倒倒顛”。與其它版本的“顛顛倒和逆順行”,而言,《祖?zhèn)鞅尽返摹邦崳嵉埂?,是指七十二龍納音五行。所謂“顛倒五行”,是指方位五行,由于方位五行,固定了各個方位的五行屬性,不符合客觀存在的“任何方位,都存在著五行,即都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東方不都是木,也有金水火土。因而方位五行是顛倒的五行?!邦?,顛倒”是把顛倒的方位五行,“顛”回客觀存在的五行來,所以在十二支之下,配上七十二龍五行,稱為“顛,顛倒”五行?!暗沟?,顛”,是把“顛,顛倒”五行,再“倒倒,顛回方位五行去”。

其它版本的“顛顛倒”與“逆順行”“順逆行”,是無義理的,二者不相承接?!澳骓樞小迸c“順逆行”,都是指逆行。以自左至右為順,則自右至左為逆,順行,同時,也是“順,逆行”。其中包含著方位的含義。而“顛顛倒”,就是泛指一切事物的正反面而言,而不限定方位了。因而上下文不相承接。更不可以承接上文的龍水交會和山與水的關系。一句話,不是專指風水的范疇。

尤以結尾二句,《祖?zhèn)鞅尽窞椤敖瘕?、一?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而其它版本為,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直待高人施妙用。前者,是《青囊奧語》的總結,就是說,《青囊奧語》是郭璞《葬書·原著》的實踐綱領,是實施《葬書》乘生氣的方法,是以七十二龍,龍生水的龍水交會合玄空的總訣。即是以金龍(水口)、一經(jīng)(七十二龍)、一緯(二十四山向)三者的含義,相互的關系來乘生氣。是良是莠,是吉是兇,直等待會運用這三者的關系的高人來妙用。

后者的含義是甚么呢?是認金龍的方法,分為一經(jīng)的認識法和一緯的認識法,二者是不相同的,這就說了幾個問題:

一、首四句說的是九星卦例,而結尾說的是“認識金龍”,就表明了九星卦例的妙用,在于認金龍。前后文不相承接。

二、如何認金龍呢?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了。從“經(jīng)”來認金龍,可能是狗?從緯來認,可能是貓?這顯然是狗屁不通。

三元“地理”家姜黃的注釋:是乾,乾屬金,乾為龍,故稱金龍。這可能是從“一經(jīng)”方面來認識金龍的?可是《周易·說卦傳》明明白白說:“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這是否從“一緯”方面來認識金龍呢?這仍然是不通的狗屁。因此,也可以肯定,除《祖?zhèn)鞅尽窞闂罟肚嗄見W語》外,其它版本決非楊公所撰。

第二節(jié) 從文章的結構來說

中國風水術,名為方術,即是以方定性,以事物的生旺衰敗定吉兇。中國風水界以及古今中外社會人士,都公認東晉郭璞(276-324)為中國風水鼻祖,郭璞《葬書·原著》為中國風水最高理論主導?!肚嗄見W語》就是中國風水宗師楊筠松(840-910)秘授曾文辿的《葬書·原著》乘生氣的實踐綱領。

《祖?zhèn)鞅尽返拈_章四句,就是以坎離震兌四方,分水、火、金、木四局,本《葬書·原著》主旨乘生氣。繼則分陰陽,定雌雄,以五土四備的龍,和“土生氣,氣生水”的隨龍水,龍水交會,山與水對,為乘生氣,論吉兇的方法。最后是總結,觀水口(金龍),格龍乘氣(用七十二龍)消納定向(二十四山向),乘生氣的良莠吉兇,有賴高人運用之妙。

楊筠松撰《青囊奧語》僅短短的

十一數(shù)字五行屬什么?十字的五行屬什么!

十一數(shù)字五行屬什么?十字的五行屬什么!

十一數(shù)字五行屬什么?十字的五行屬什么!

一百三十七字,包羅了《葬書·原著》總個內容實踐方法。文句精簡,結構有章。其它版本的所謂《青囊奧語》,非但風、馬、牛不相及,雜亂無章,連文句也不通,閱者不知撰者所意,因而可認為決非楊筠松所撰。,長生在乾(亥)。水局,帝旺在壬(子)。火局,帝旺在丙(午)。金局,帝旺在庚(酉)。木局,帝旺在甲(卯)。水局,墓庫在乙(辰)。火局,墓庫在辛(戌)。金局,墓庫在癸(丑)。木局,墓庫在?。ㄎ矗?。都是縫針雙山的四維、 陽干、陰干、生旺墓按序排列得一律的。詳前祖?zhèn)鞅尽?/span>

綜合福建之法—三元玄空“地理”

綜合福建之法的三元玄空“風水”,其所述巨門屬土,破軍屬金,武曲也是屬金,貪狼屬木。論局,只有二局半(水土同局)。論五行,只有土金木三行,而缺火水二行。尤以坤壬乙,坤為坤二,壬為坎一,乙為震三,絕非同為巨門。艮丙辛,艮為艮八,丙為離九,辛為兌七,絕非同為破軍。巽辰亥,甲癸申亦非同為武曲和貪狼。這是蔣大鴻(1620—?)故意捏造自欺欺人的東西。

繼承者,沈竹礽(1847—?)在《沈氏玄空學》載有“坤壬乙訣起例之由來”,其云:“地理玄空大卦,與奇門同出一源……,若出卦兼向須用寄星,故曰兼左兼右空中尋,空者何?五黃中宮之謂也。而八卦中宮各有所寄,經(jīng)曰:“坤壬乙巨門從頭出。”坤為巨門不待言矣。壬為坎卦之寄星,如陽一局??采掀鸺鬃樱炖ど掀鸺仔?,已震上起甲申,庚巽上起甲午,辛而中宮甲辰。壬矣,是以“壬”寄于坤。與巨門為一例,已盡奇門之陽一局。

根據(jù)所述代為作表示之。圖如下: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兌七

艮八

離九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已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戊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己甲申

乙丙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已

庚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辛甲辰

乙已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壬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已

坤二

祿

從上表可以知道:

一、其云:“與奇門同出一源”,并沒有與奇門同出一源,而是用三奇中的六儀。六次遁甲,只出現(xiàn)五個三奇。而并無八門??梢娚蛑竦i不懂得甚么是奇門。

二、循六儀三奇也是錯誤的,依據(jù)循儀的規(guī)律,戊儀在六甲旬頭,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其戊儀本起于甲戌而強加于甲戌,其已儀強加于甲申,庚儀強加于甲午,辛儀強加于甲辰,其壬儀則應強加于甲寅,而落乾六宮,而寄于坤宮,更屬錯誤。因為寄星,只能落中五,才有寄坤或寄艮的說法,而沒有落乾六宮而寄星的。這就是《沈氏玄空學》所作自欺欺人的釋義。再看臺灣崇福堂所錄黃學吉增釋的《青囊奧語》,如圖:

從上圖及其說明,可知道是東拉西扯的,在原文中明明白白說:“位位是破軍”及“盡是武曲位”,圖中又說“非盡巨門”、“非盡破軍”……等等,是不打自招,是“先時補救之道,善后之良策也?!?/span>

以上二者的解釋,都是強詞奪理,不合邏輯??梢宰C實是蔣沈故弄玄虛自欺欺人以利其授徒傳偽術。不僅姜堯說:“非得真?zhèn)骺谠E,終不能辨”。在蔣大鴻沈竹礽的著作中,蔣沈自己及注釋者,到處可見“非得真師口授,不得其解”一類的語句。自蔣大鴻1620年到現(xiàn)在,難道就沒有一個“真師口授”的學徒嗎?

原文:左行為陽,子丑至戌亥,右行為陰,午已至申未。

李釋:陽生于子,甲庚丙壬陽也,順行而至于亥。陰生于午,乙辛丁癸陰也,逆順而至于未。知陰陽之順逆,而后知順生者為陽,為夫。逆生進為陰,為婦。(下文雌雄二字申言之)

魏釋:左行為陽,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右行為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已辰。五行陰陽其生其旺其墓,各照此順逆數(shù)之。

作者按:二者所釋,其意相同,唯魏里許所釋逆行,應為午已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才可與原文吻合。

原文:左為陽,子癸至亥壬。右為陰,午丁至已丙。

姜黃注釋:傳曰:此師言玄空大五行陰陽交媾之例,如陽在子癸至亥壬,則陰必在午丁至已丙。自子至壬自午至丙路路有陽,路路有陰,以此為例,須人自悟也。非拘定左邊為陽右邊為陰云。若陰在左邊,則陽又在右邊矣。亦可云左右,亦可云東西,亦可云前后,亦可云南北,皆不定之位。

作者按:原文是陽生于子,陰生于午是對的。但陽自子癸至亥壬是順行,符合陽順的規(guī)定。陰自午丁至己丙,仍然是順行,違背陰逆行的規(guī)定。釋者不分陰陽順逆說什么“路路有陽,路路有陰”,更屬錯誤。很顯然本原文是纂改前文的。

原文:雌與雄,交會合玄空。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李釋:獨陽不生,孤陰不長,故楊公之法,先看雌雄。玄空者,山神水神各有所司,而無形可見,玄空作用,玄之又玄。交會者,以癸會甲,以丁會庚,以乙會丙,以辛會壬,此甲庚丙壬自起干卦也。納音木,震也,是為甲。納音金,兌也,是為庚。納音火,離也,是為丙。納音水,坎也,是為壬。《天玉經(jīng)》云: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向卦生陽干四卦之所屬,推出龍神,又以龍神之所屬推出水神,玄空所以為大卦也。知雄與雌,玄竅相通,而后陰陽萬物得。

又言之“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質言之而曰:“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

魏釋:天地交而萬物生,夫婦交而萬物育,此化育之真機,故形法立葬法以求鬼福者,必使天地之氣流通無間,辨雌雄之交,明順逆之運,穴乘生氣向得沖和而后可以求福。若徒想像于砂水之中而不得雌雄交會的之和,焉能發(fā)富貴旺人???故楊公云:雌陰也,雄陽也。山龍水神各有陰陽。陽從左轉,陰從右轉,始陰龍逆來入首,陽水順來入首則宜,陰陽相見,氣自沖和。夫山水順右轉左轉,自其形象而言也。順行逆行,默運于沖漠之中,目不可得而見,言不可得而喻。二氣交感萬物化醇,其理玄之又玄,故曰玄空。

姜黃釋:雌雄交媾,非有死法故曰玄空也。下二句乃言玄空之義,雌與雄交會合玄空者,乃所用之山向卦爻,陰陽之對待,交會於中五也。雄與雌玄空卦內推者,再將所立之玄空山向交會於中五,看卦爻之陰陽,分其順逆顛倒流行,故曰玄空卦內推,豈非顛倒之法乎明矣。

作者按:魏釋并未說明雌雄交會合玄空的問題,雌雄交會,即隨龍水與來龍交會。龍水并論,則龍屬陽,水屬陰。龍水分論,則各有陰陽。前者是楊公本《葬書·原著》行手地中生氣“土生生氣,生氣生水”,的理論主導,在地表的龍(土)生隨龍水,在實踐中,觀龍察隨龍水為夫婦共路兩神(龍神和水神)同歸于墓庫的雌與雄的關系。

姜黃所釋為三元“地理”的卦理,說什么山與向的卦爻交會于中五,真是強詞奪理。

原文:山與水俱要明此理,水與山禍福盡相關。

李釋:此理者,交會合玄空之理,夫婦路遇,眷屬一家,皆從此理中辨出。但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吉兇禍福則又以水為主,而山從之。故曰:“山無吉兇,以水為吉兇,破旺沖生皆出于水”。

魏釋:論山以來龍屬何字起長生,論水以水神屬何字起長生,一順一逆須要明三合之理,然豈山是山而水是水,于禍福無相關哉。假如申子辰三宮行龍入首,取水龍坤壬乙三合立向,雖氣屬一家,使水流坤申,則破長生矣,水流壬子則破旺方矣,其禍其福以為不相關可乎?且所謂三合者,自龍向水口成三合猶鼎足而立之謂也。向自未立則禍福未彰,向一定則禍福隨見,所謂吉兇悔吝生乎動者也??梢姷湼S晌遥挥商?,今天動得,動不得?

姜黃注釋:傳曰,山有山之卦氣。水有水之卦氣,脫不得陰陽交媾之理,山有山之禍福,水有水之禍福,有山禍而水福,有山福而水禍,有山水皆福,有山水皆禍,互相關涉品配為用也。

作者按:李三素公所釋“丁癸乙辛則以山為主”,而水從之。是錯誤的,因為丁癸乙辛就是隨龍水。魏里許先生,雖屬江西之法,所釋不懂楊公古法和楊曾胡新法,而是一種以三合定向法。坤壬乙也不是三合,坤申,壬子,乙辰,雙山才可稱三合。

姜堯和黃學劼所釋,是不通的,用卦氣是無法釋意的。

原文:明玄空只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須尋納甲。

李釋:納甲起于太陰,乃五行之一端,而非五行本體。納音即每支之下各有河圖,因而各有五行,各有五音,二氣五行之理無處不有,其條分縷析,愈詳愈密。昔吳克誠明知卦氣,見震龍奔騰入巽,垣局精奇,坤申破局,惑不敢下,永訣于亂山。乃知庚丁相配,坤為催官,此即納音不須尋納甲之說也

魏釋:《易》中一陰一陽之為道,玄空五行以山水別陰陽,以陰陽為雌雄。天道左旋屬陽,而生氣順布。地道右旋屬陰,而生氣逆布,陰得陽朝,地得天而氣交。陽用陰應,天得地而氣合。故一順一逆錯綜交合。如亥龍左行,從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亥龍右行,從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至其立向之法,或生龍作旺向,或旺龍作生向,或從本墓作向,謂之三合聯(lián)珠局,山有山之生旺墓,即“山上龍神不下水,水里龍神不上山”二語注疏。并不用納甲卦氣之說,如兌納丁,巽納辛之類。

姜黃注釋:下節(jié)乃云九星五行大卦之法,只明玄空二字之義,則衰旺生死暸然指掌之間,不須尋乾納甲,坤納乙,巽納辛,艮納丙,兌納丁,震納庚,乾納壬,坎納癸之卦例也。

作者按:原文的意思是要明白玄空的道理,只在七十二龍的納音五行中,只要知道龍水交會合玄空的方法,就不須尋京房納甲(京房本性李,字君明。公元前77年-元前37年)因為京房納甲是主觀決定的五行。

魏里許所釋,前為理學文章,后云“甲木生亥而旺卯順布也,乙木生午而旺寅逆布也”。“乙木生午旺寅”是“乙丙交而趨戌”龍水交會的縫針三合。以甲乙木并論,依陽順陰逆的規(guī)定,乙木應當生卯而旺亥。因此魏是不懂得龍水交會合玄空的道理。

姜黃拉扯到貪狼九星五行,更屬外行,三元玄空“地理”是解釋不了的。

原文: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

李釋:此專以作用言玄空之妙,東方有金,西方有木,南方有水,北方有火,故曰:“顛顛倒”。又曰:“倒倒顛”。蓋先天以正體,則屬老五行。后天以致用,則用挨星五行。知此道者,使水從墓庫(以下復印本字跡不明)。

魏釋:山與水既有左行右行之分,則五行之氣分陰分陽而順逆顛倒矣,陽氣順而生旺之氣從子轉丑而行。陰氣逆而生旺之運從午轉已而布。二十四山各有珠寶,但以逆為順,以順為逆,則各有火坑。

作者按:魏氏注釋不符題,原文是承接上文,明玄空五行的道理說明“顛,顛倒”五行,是珠寶五行。納甲五行,和其它五行是“倒倒顛”五行,是火坑五行?!耙阅鏋轫?,以順為逆”謂之顛倒,是錯誤的。

原文: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

姜黃注釋:傳曰顛顛倒順逆皆言陰陽交媾之妙,二十四山說明掌土起九宮,星辰類聚群分也。太極分明必有圖者,言山龍真穴必有太極暈藏於地中。此暈變化不同,而其理則一。非道眼熟能剖露哉。

作者按:原文是不通的,前句是顛顛倒,后句是順逆行,與珠寶火坑,不相聯(lián)系承接,所釋也不對原文,用三元玄空“地理”的九星是無法解釋的。

二、提到“太極圖,是陳希夷(?-989)所創(chuàng),陳為楊公徒子孫,與蔣大鴻“風水”法,不共一家。陳是五代(907-959)人而蔣是明末(1620)生人。

原文: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李釋:珠寶,火坑,何人辨別,惟認金龍則知之。金龍者,四大水口也。流乙辰,則知其為水。流辛戌,則知其為火。流癸丑,則知其為金。流丁未,則知其為木。入山觀水口,而結地之方,納音,皆可逆。故楊公看雌雄之訣,必先自金龍始,二十四山為經(jīng),六十花甲為緯,而生旺休囚系矣。妙用之施,惟待高人而已矣。

作者按:李三素公所釋有出入。經(jīng)是織布的縱線,是骨干,緯是圍繞經(jīng)的橫線,是從屬,應以七十二龍為經(jīng),二十四山向為緯。因為定二十四山向是根據(jù)七十二龍來確定的。

原文: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

魏釋:妙用不可勝窮,非高人心口孰能決之。

作者按:認金龍,只需用羅盤就可以認識金龍。什么,“經(jīng)緯”是認不了的。其原文的意思是,要認識金龍,一經(jīng)一緯各有含義,似乎是以一經(jīng)認識,可能金龍是狗?一緯認識,可能是牛?顯然原文是不通的。

二、考評

根據(jù)上述原文及諸家注釋“坤壬乙文曲從頭出”的原文,其內容是本郭璞《葬書·原著》葬乘生氣的主旨,將地球世界的生氣,區(qū)分為東南西北四方,即坎離震兌四卦,以“土生氣,氣生水”的生氣內在對立面的原理,采取“龍水交會合玄空”的實踐方式,科學的乘“行乎地中”的生氣,這是楊筠松在贛州授徒傳術,晚年在實踐中創(chuàng)立的秘傳其高徒曾文辿的簡要的奧語。

明末蔣大鴻(1620-?)為其所謂三元玄空“地理”,制造理論根據(jù)而纂改楊公《青囊奧語》為“坤壬乙巨門從頭出”的冒楊公《青囊奧語》,是沒有義理的。誠如姜堯注黃學劼增釋所說的是“善后良策”。望讀者深思之。以上除李三素公所釋的原文外,其它原文無義理,而且前后不相銜接。

第二節(jié) 中段(自第一義至第十真止)

原文: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第六秘、八國城門鎖正氣,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魏釋:此篇專言三合,以下因高人妙用而推言之龍之行止。脈脈偏正,左右龍虎,明堂十字,前朝迎后托案兩兩相照。八國,即八方城門,即水口要關鎖周密。天心十道立穴之法,要流神屈曲辨其來去,或平地或侵云,皆用前法,缺一非真。

一、原文與注釋對照

原文:第一義,要識龍身行與止

姜堯注黃學劼增釋:上節(jié)言無形之氣動不動,此節(jié)言有形之質止不止,楊公看雌雄之法,蓋有形之質為體、無形之氣為用。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體立而后用行,故以龍身行止為第一。經(jīng)云:形止氣蓄,萬物化生,即此之謂也,有此一看,然后其余作法可次第而及也。

作者按:龍身行,為氣行(生氣的運動變化)。龍身止,為氣聚,為生氣運動變化(陰陽氣的斗爭)到靜止(斗爭的統(tǒng)一)。不是說體與用的關系。

第二言,來脈明堂不可偏。

姜黃注釋:山有山之行與止,水有水之行與止。然后辨其是地非地;再辨其屬何卦氣,屬何生旺,得為不偏,不得即為偏。非坎龍離水之偏與不偏也。

作者按:明堂是群龍會聚之所,雖共一明堂,有若干來脈,來脈是內氣,而明堂是外氣,因而來脈與明堂偏與不偏,有兩種現(xiàn)象,一是坐穴乘氣,(定向)是否正對明堂中央。即左右是否基本平衡。二是外氣對內氣的影響是否生旺,二者都是自然現(xiàn)象,人力不可強求。

第三法,傳送功曹不高壓。

姜黃注釋:傳送功曹者,乃結穴最近者而言,是前后左右輔從之別名。不宜高壓者,是謂傳送功曹宜低不宜高,高則賓客欺主也。

作者按:傳送功曹是日家的十二神,搬到風水形法是不適當?shù)模覀魉凸Σ苷摲?,也只有兩方,只可喻左右二方。論前后,前方為朱雀,后方為玄武,玄武宜高,也不忌低,主要以其勢與形而定。左右前方均宜高聳,秀麗,沒有甚么欺主不欺主的問題?!队癯呓?jīng)》云:“若尖齊高聳,君子可以求官,低小方園,士庶亦應致富”。

第四奇,明堂十字有玄微。

姜黃注釋:乃裁穴定向之法,在未立穴以前,先看四面情形,八方來勢,次看來山來水合何時之生旺,再看內堂外堂來去止聚之方,如是則知穴宜左宜右,宜前宜后,自有一定不可移易之向矣,其云玄微。誠哉,其玄微也。

作者按:明堂有甚么十字,必須經(jīng)過測量才可定十字。任何穴場,也只有一個明堂,沒有甚么內堂和外堂。據(jù)釋,說是裁穴定向之法。是生旺則生旺,是休囚則休囚,不會有何時生旺與否。裁穴定向,主要是以龍水交會合玄空而乘生氣為主,吞吐浮沉左右,是以勢、形和方而定?!对釙ぴ吩疲骸皠轂殡y,形次之,方又次之”。

第五妙,前后青龍兩相照。

姜黃注釋:細看前后左右龍虎案托,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案,后為托,環(huán)抱開面,相向有情為照,兩相照者,八方相照,有情者也。

作者按:原文完全是錯誤的,所謂四象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沒有甚么前后是青龍的說法。前案后托的形法稱謂,也是不符合《葬書·原著》的稱謂。

第六神,八國城門鎖正氣。

姜黃注釋:城門二字最難拘得,水有水之城門,山有山之城門。水之城門,有三義,以三義為城門。無三義,以水之照穴有情處為城門。亦有去口為城門,總以有權有力處為是。山之城門,以入首束氣處為城門。或以過峽起頂處為城門。亦有以某處為來脈,即以某處為城門。平原平洋以界氣為城門。或以低田界水止處為城門。鎖正氣者,看準城門正氣,以測生旺而定吉兇,鎖定在何方也。

作者按:城門何其多也,撰者和注釋者自己以及蔣大鴻“大儒”也弄不清楚什么是城門。在《葬書·原著》說的是乘生氣,即使是任何風水書,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正氣、邪氣或者是歪氣的名稱,就是有正氣,正氣也不可能鎖住,而放掉邪氣去。實在是太“秘”了。

第七奧,要向天心尋十道。

姜黃注釋:天心十道,是用法之至美者也。上文十道從形跡上看,此節(jié)以體用合宜,山水兼得便為十道。十道即天卦之十道也。非地卦之十道也。地卦十道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人人知之。何以云奧?楊公于此節(jié)發(fā)明要向天心尋者,真所謂披肝露膽之說,陰陽相見之妙訣,茍能會得其理,十道自然有處可尋矣。

作者按:上文說的是所謂“明堂十字”,并沒有什么“十道”。風水在南宋后明代前有天心之名,如“水破天心”,卻無十道之稱。所謂“十道”,是三元“地理”配卦合十。其實其內外卦所數(shù)都是合十,即都是十道,也不必去尋。在《沈氏玄空學》中,有釋義天心是中五的,在中五宮尋十道、就必須尋多次,也不一定能尋到“合十”。

第八裁,屈曲流神認去來。

姜黃注釋:屈曲流神者,乃言水流之形勢。認去來者,其旨於認水之來去屬何卦論吉兇。隱然有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如吉宜裁之,若弊履朽不能裁取乎。

作者按:在三元“地理”,不必認流神之去來,在形勢方面只要后有山,前有水,即是好穴場,由此可證,原文是江西之法地理在《青囊奧語》中增撰的,姜黃沒法園其說。其注釋只好搬弄“玄空大卦之秘訣,必宜面授方能推得”。

第九神,任他平地與侵云。

姜黃注釋:神者,神而明之意,任他平地與侵云者,即高山平洋其用則一,言既明龍穴砂水之形態(tài),用玄空大卦之法,不論山地平洋,均一法豈有二門哉。

作者按:原文欠妥,莫說平地與侵云,即使垅龍與支龍都有嚴格的區(qū)別。

第十真,若有一缺非真情。

姜黃注釋:十真者,龍、穴、砂、水、鬼、曜、朝對,處處環(huán)抱朝拱,更兼山得山之用法,水得水之用法。此節(jié)謂十真或體好而用不能全合,或用得而少有偏側反跳之形局,總謂之缺。以上十節(jié)須以龍真穴正為要。龍果真穴果正,止自有止,行自有行,自有明堂,自有功曹自有傳送,自有十字,自有城門,左右自然照應,流神自然屈曲如龍穴,一有不真,外面空有萬重山,即此謂也。

作者按:任何穴場,都不是十全十美。非但不是一缺,而且是多缺,就是王者之葬,也非一缺。

二、考評

上述十要,全部是說形法,除第一義說的“要識龍身行與止”外,其余部不符合風水乘生氣的形法要求。而且原文構詞空洞,未曾說明具體的形法。尤以其中的所謂八國城門鎖“正氣”,違背了“龍水交會合玄空”的要領,只能有一個城門(水口),有二個城門即不可以點穴(選址)。在風水史上根本沒有什么“正氣”的稱謂或術語,“前后青龍兩相照”對風水的青龍白虎毫無認識。

第三節(jié) 末段(自明倒杖至又見郭璞再出現(xiàn)為止)

一、原文與注釋文對照

原文:明倒杖,卦坐陰陽何必想。識掌模,太極分明必有圖。

魏釋:倒杖之法,先論落脈陰陽球界合等訣,見《一粒粟》。乃楊公心訣,不用卦氣,故曰勢為上,形次之,方位又次之。結穴處,必有太極圖,暈球是也。如掌心模脈。

作者按:倒杖,大概是指冒楊公的《十二倒杖法》,其中只有“順杖”才可以乘生氣,其它十一杖都不宜乘生氣。太極圖是陳希夷創(chuàng)造的。結穴處,沒有什么太極圖和暈球。原文也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原文:知化氣,生克制化要熟記。識五星,方園尖秀要分明。

魏釋:氣行土中無形難知,以生克而知之,即癸坎騰騰入亥乾,丙向夾蛇扦。此生之義也,其他分金度緯皆有生氣,注氣入池皆是制化,須熟記胸中為作用之妙。

姜黃釋:傳曰生旺之氣為生,衰敗之氣為克,扶生旺之氣,勝衰敗之氣,是謂制化。此一節(jié)兼平地而言五星,即木直、金圓、土方、水曲、火尖之五星。要分明者,要說五星之正變之象,勿與木非木,金非金之類也。

作者按:日家干支五行有化氣,風水不講化氣。論生克制化的是玄學“風水”。峰巒論形體的五星,如上述,木直,金園……等。也不是楊公風水術。

原文:曉高低,星峰須辨得玄微,鬼與曜,生死去來真要妙。

魏釋:形勢星峰亦有五行生克,須辨得明白。鬼龍曜星結穴,生而來者可作。死而去者非真。以水言亦有鬼曜生死來去。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姜黃注釋:是峰在旺方,言宜高則吉,衰方宜低是楊曾之真訣。須高處,得處之五行,宜低處,得低處之五行。玄微者,各得其宜也。下節(jié)所論,皆山龍形體,不須另言鬼曜之生死去來,是辨龍穴之要著也。謂龍之轉結者,背后必有鬼。有穴星如許長,而鬼亦許長者。俗眼難辨,有反在鬼上求穴者,不知穴星是來脈為生,鬼身是去脈為死,宜察其來去,則真?zhèn)瘟⒈嬉?。雖龍左右龍虎,都生曜氣,向外反張,有似乎砂之飛走者,此真氣有余,直沖上前,而余氣帶轉,如人當風振臂,衣袖飄揚,反向后也。在真龍正穴,則為曜氣。如無穴之地,則為砂飛。此是辨在龍穴而不在砂也。

作者按:原文敘說不明,釋者也弄不清,如“鬼龍曜星”是什么?何謂生?何謂死?不是那么簡單的形法。

原文:向放水,生旺有吉休囚否。

魏釋:放水合生旺則吉,休囚則否,此穴前放水之訣。

姜黃注釋曰:向中放水,世人莫不以來水特朝為至吉,去水元辰走匯為至兇。殊不知向上之水不論去來,若合生旺則來固吉,去亦吉。若逢休囚,則去固兇,來亦兇。楊公因向上之水,關系尤聚,其說最能誤人,故特辨之。故云吉兇細心尋。

作者按:放生旺水就是破旺沖生,主兇。

原文: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魏釋:翻天倒地二句,言用三合或陰或陽收生旺也,但不合法,則不得已用小玄空生克論之矣。

姜黃注釋:玄空大卦之妙,只“翻天倒地對不同”七字。二十四山既分定五行,則何山順推逆摸九星,即知生死榮枯各有一定矣。

作者按:此原文難以理解,以“二十四山分五行”論,為江西之法。福建之法,是不論二十四山五行的。但是二十四山分五行是不可能知道“榮枯死與生”的?!胺斓沟貙Σ煌碑斎皇侵盖懊娴摹胺治逍小焙汀爸脴s枯死與生”。為什么呢?其中秘密在“玄空”。楊益(筠松)風水法是“龍水交會合玄空”,三元“地理”也叫“三元玄空”。釋者,前言“玄空大卦之妙”,而后論“二十四山分五行”之應驗,在順逆挨貪狼九星。又為福建之法和江西之法的貪狼九星法??傊窃牟坏?,而釋者自作聰明而園其說。

原文:論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姜黃注釋:論龍立穴既得分明,宜辨得天心活用之機,則論龍立穴何難哉?穴中正氣已定。而撓其權者,在向上所放之水,何位吉兇可明矣。

作者按:論龍立穴,主要對內氣,是察來龍的勢與形。對外氣,是察審明堂的朝應峰和朝應水,是否“龍水交會合玄空”。據(jù)三元“地理”術者注釋所謂“天心”是卦倒的中五宮,這是紙上談兵。與認龍立穴無關??梢姶税阍氖侨暗乩怼毙g者撰的。

原文: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廢盡。

姜黃注釋:從外生入,從內生入,此言穴中所向之氣也。我居于衰敗,而受外來生旺之氣,所謂從外生入,則定知財寶積如山矣。我居于生旺,而受外來衰敗之氣,似乎我反生之,故云,從內生出,則家內錢財盡敗矣。

作者按:從外生入,從內生出,是所謂進退神水法,是以二十四山正五行,互論生克的江西之法的一種玄學風水術。釋者為三元“地理”,根本無法入門。

原文: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一生一克成生旺,榮華福祿萬年昌。

姜黃注釋:生入克入者,言穴中所向之氣。穴中既有生入之氣,而水又在衰敗之方,則水來克我,適所以生我也。內外之氣一生一克。皆成生旺兩美相合,則諸福駢臻矣。所以高官富貴,有異于常也。此其中正有對不同者,存矣。舊注所云小玄空,水生向克向為進神,向生水克水為退神,非是。豈有《青囊經(jīng)》有兩玄空五行耶哉。

作者按:生入,即從外生入??巳爰磸耐饪巳?,論五行生克存在的。一生一克是不可能只有生入生出,克入克出,沒有什么一生一克的客觀情況??梢娮恼呤切趴陂_河。

原文:脈息生旺要知因,龍竭脈寒災禍侵,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魏釋:前論形勢方位備矣,茍不知入首脈息之興衰,亦徒然也。脈者,來脈。息者,氣息,亦兼方位言。如來脈活動之玄為生,直硬為死。氣息亦足為生,低陷為死。脈息既弱,縱有祿馬貴砂,徒勞護衛(wèi)。

姜黃注釋:此節(jié)言總一篇之意,言先尋龍脈,以定穴之有無,次論九星,以辨氣之吉兇也。此一節(jié)先言形體,而脈生旺為重,而龍竭脈寒則兇??v有外砂之夾護為輕。故云,不知此氣,則趨非所趨。避,非所避??沼玫擇R貴人,有何益哉。

作者按:撰原文者,非但不了解風水術語,根本就不懂楊救貧科學風水。所謂龍脈的脈是喻山脈的分布,如同脈絡,不是中醫(yī)說的心臟跳動的脈。龍竭,就是龍暫時停止奔騰的處所,是龍的內在生氣對立斗爭統(tǒng)一的地方,即是“龍盡氣鐘”之處,正是良好的穴場。

釋者認為先尋龍后點穴,也是千百年來的錯誤。只有首先預點穴場,然后尋龍證穴,才是通過風水實踐的唯一程序。

二、考評

上述,明倒杖,識掌模,知化氣,識五星,曉高低,鬼與曜,向放水……原文,毫無義理,信口開河,沒有風水知識,如“明倒杖,卦生陰陽何必想”冒楊公《十二倒杖》,根本就不是單說的“卦分陰陽”的問題,主要說的是根據(jù)勢與形,來決定所謂十二倒杖法。說五星,是講峰巒的形體,不是說“方圓尖秀”的景觀問題。曉高低,也不是決定于星峰,主要是決定于穴場與水口,以及朝應的上堂水。鬼與曜,在風水領域都是說“兇”的一類,鬼即曜,曜即鬼,有什么生與死問題,怎樣才稱為生與死?……總而言之,撰原文者,是不懂風水的,釋者更是據(jù)原文而捕風捉影。

第三章 總評

縱觀全文,可作下列的評定:

所謂“奧語”,顧名思義,是奧秘的幾句話。除《祖?zhèn)鞅尽分挥?37字外,其它諸種版本都增撰了三百余字,共四百六十余字。這就不是奧語,而是奧文了。

第一節(jié) 從文意方面來說

寫文章是有主題的,《青囊奧語》是中國風水最高理論主導——郭璞《葬書·原著》乘生氣的實施綱領。無容置疑,《青囊奧語》的主題就是乘生氣。脫離了這個主題的文章和語句,就不是楊筠松撰的《青囊奧語》了。

一、首四句的肯定:

“坤壬乙文曲從頭出”的四句,是分局,即分方位乘“行乎地中”的生氣。而“坤壬乙巨門從頭出”的四句,是說貪狼九星卦例。文曲、巨門,都是貪狼九星,前者是乘生氣的分局,為水局。四句是分為水、火、金、木四局。而后者是自以為是北斗的七星的臨(泊)向(宮),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文意是捏造的,毫無義理。對這四句的釋意,自己已不打自招是“補救之道,善后之良策也”。因而可以肯定,“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者,絕非楊公所撰,而是三元“地理”者所捏改的。

二、中段的評定

中段,是指《祖?zhèn)鞅尽?。除首四句外的其余部份的文句,即至“金龍、一?jīng)、一緯義不同,直待高人施妙用”,為止的文句。

《祖?zhèn)鞅尽贰白笮袨殛?,右行為陰”,是說明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說明乘生氣,步量龍水交會,生旺循環(huán)長生十二宮的次序。而其它版本是“左為陽,右為陰”,是毫無義理的,是限定四象方位左右二方,即龍虎二方的陽和陰。

眾所周知,無論任何方位,都不是純陽純陰。都有它一定的陰陽。顯然是毫無義理的。

再以《祖?zhèn)鞅尽返摹邦?,顛倒和倒倒顛”。與其它版本的“顛顛倒和逆順行”,而言,《祖?zhèn)鞅尽返摹邦?,顛倒”,是指七十二龍納音五行。所謂“顛倒五行”,是指方位五行,由于方位五行,固定了各個方位的五行屬性,不符合客觀存在的“任何方位,都存在著五行,即都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東方不都是木,也有金水火土。因而方位五行是顛倒的五行?!邦崳嵉埂笔前杨嵉沟姆轿晃逍?,“顛”回客觀存在的五行來,所以在十二支之下,配上七十二龍五行,稱為“顛,顛倒”五行。“倒倒,顛”,是把“顛,顛倒”五行,再“倒倒,顛回方位五行去”。

其它版本的“顛顛倒”與“逆順行”“順逆行”,是無義理的,二者不相承接。“逆順行”與“順逆行”,都是指逆行。以自左至右為順,則自右至左為逆,順行,同時,也是“順,逆行”。其中包含著方位的含義。而“顛顛倒”,就是泛指一切事物的正反面而言,而不限定方位了。因而上下文不相承接。更不可以承接上文的龍水交會和山與水的關系。一句話,不是專指風水的范疇。

尤以結尾二句,《祖?zhèn)鞅尽窞椤敖瘕?、一?jīng)、一緯義不同,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而其它版本為,認金龍,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直待高人施妙用。前者,是《青囊奧語》的總結,就是說,《青囊奧語》是郭璞《葬書·原著》的實踐綱領,是實施《葬書》乘生氣的方法,是以七十二龍,龍生水的龍水交會合玄空的總訣。即是以金龍(水口)、一經(jīng)(七十二龍)、一緯(二十四山向)三者的含義,相互的關系來乘生氣。是良是莠,是吉是兇,直等待會運用這三者的關系的高人來妙用。

后者的含義是甚么呢?是認金龍的方法,分為一經(jīng)的認識法和一緯的認識法,二者是不相同的,這就說了幾個問題:

一、首四句說的是九星卦例,而結尾說的是“認識金龍”,就表明了九星卦例的妙用,在于認金龍。前后文不相承接。

二、如何認金龍呢?一經(jīng)一緯義不同了。從“經(jīng)”來認金龍,可能是狗?從緯來認,可能是貓?這顯然是狗屁不通。

三元“地理”家姜黃的注釋:是乾,乾屬金,乾為龍,故稱金龍。這可能是從“一經(jīng)”方面來認識金龍的?可是《周易·說卦傳》明明白白說:“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這是否從“一緯”方面來認識金龍呢?這仍然是不通的狗屁。因此,也可以肯定,除《祖?zhèn)鞅尽窞闂罟肚嗄見W語》外,其它版本決非楊公所撰。

第二節(jié) 從文章的結構來說

中國風水術,名為方術,即是以方定性,以事物的生旺衰敗定吉兇。中國風水界以及古今中外社會人士,都公認東晉郭璞(276-324)為中國風水鼻祖,郭璞《葬書·原著》為中國風水最高理論主導?!肚嗄見W語》就是中國風水宗師楊筠松(840-910)秘授曾文辿的《葬書·原著》乘生氣的實踐綱領。

《祖?zhèn)鞅尽返拈_章四句,就是以坎離震兌四方,分水、火、金、木四局,本《葬書·原著》主旨乘生氣。繼則分陰陽,定雌雄,以五土四備的龍,和“土生氣,氣生水”的隨龍水,龍水交會,山與水對,為乘生氣,論吉兇的方法。最后是總結,觀水口(金龍),格龍乘氣(用七十二龍)消納定向(二十四山向),乘生氣的良莠吉兇,有賴高人運用之妙。

楊筠松撰《青囊奧語》僅短短的一百三十七字,包羅了《葬書·原著》總個內容實踐方法。文句精簡,結構有章。其它版本的所謂《青囊奧語》,非但風、馬、牛不相及,雜亂無章,連文句也不通,閱者不知撰者所意,因而可認為決非楊筠松所撰。

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673862431@qq.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51zclw.cn/archives/2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