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為拳
陰陽暗合
形意之源!
這是形意拳門最古老的話語!??!
鷹 熊
是形意拳門的標(biāo)志?。?!
鷹熊圖,就是這個模樣
應(yīng)諸多朋友所請,軒轅凌霄殫精竭慮數(shù)天,把鷹熊圖之內(nèi)意做個簡單粗淺的闡述,鷹熊圖起源已不可考,綿綿延延以至今朝說個粗淺的大概吧!
徐整《三五歷紀(jì)》曰: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數(shù)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鷹熊圖諧音英雄,這是最粗淺的解釋和理解,練形意拳的都是熱血英雄,這是小事中的小事。鷹熊圖里邊的“鷹熊合抱”之像,我們可以理解為——“盤古”。這樣豁然開朗很多東西就好說了。
中國的數(shù)字從一到九是有說法的,而且這個說法我們使用了五千年不止,我們大中華的數(shù)是: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
劈鉆崩炮橫
形意拳其實是?。撼蓴?shù)五!
《老子》曰:天愛其精,地愛其平,人愛其情。
天之精,日月星辰雷霆風(fēng)雨也;
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
人之情,思慮聰明喜怒也。
軒轅凌霄曰:天與地相距八萬四千里,人在其中,萬物在其中,所謂“中”天地之間曰:“中”是也。
靈魂三問
第一問,形意拳能取法于天否?
答曰:否!天之精,日月星辰雷霆風(fēng)雨,君可練乎?摸都摸不著咋練呢。所以形意拳不能取天之精去練。
第二問,形意拳能取法于人否?
答曰:否!人之情,思慮聰明喜怒憂恐驚,七情六欲都是傷身之道,嬉笑怒罵能成道否,非也、非也、絕非大道之行。
第三問,形意拳能取法于地否?
答曰:妙哉妙哉,《老子》曰:天愛其精,地愛其平……
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形意拳劈鉆崩炮橫是也)。
取地之平為拳,才是形意王者之道?。?!
老子曰: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天地人曰三才,人為萬物之靈,取“地之平“”為拳才是上上之策。所以形意拳譜書曰:鉆拳原是地天返天……其實不只是鉆拳為“地返天”,整個形意拳的編排就是取“地之平”,這是形意拳門核心的核心。
老子又曾曰:知其雄、守其雌?。?!
又所謂:天父地母!
知 雄 守 雌 才是形意!?。?/strong>
《廣雅》曰:太初,氣之始也,清濁未分。太始,形之始也,清者為精,濁者為形。太素,質(zhì)之始也,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二氣相接,剖判分離,清濁為天地。
太初、太始、太素
《道藏》經(jīng)典中無數(shù)次提及的詞匯,那么還有什么?
大三元
元氣、元神、元精
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
養(yǎng)功養(yǎng)道見天真
丹田養(yǎng)就長命寶
萬兩黃金不與人
見鷹熊圖
諸君自去尋覓大三元、太初、太素、太始,軒轅凌霄此處不再多言……
《太玄經(jīng)》曰: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順天,四為更天,五為睟天,六為廓天,七為咸天,八為沉天,九為成天。
又曰:天以不見為玄,
地以不形為玄,
人以心腹為玄,
天奧西北,郁化精也;
地奧黃泉,隱營魄也;
人奧思慮,含至精也。
金 水 木 火 土
劈 鉆 崩 炮 橫
肺 腎 肝 心 脾
軒轅凌霄曰:五臟六腑都在胸腹之中,形意以心腹為玄,天地人三玄相交,玄之有玄,眾妙之門!
天侃結(jié)束,下面開始人侃!
伏羲女媧,民間傳說即是夫妻又是兄妹,不過從圖畫上來看,更像是天地宇宙中的陰陽二氣在縱橫纏繞扭結(jié)在一起,鷹熊圖也是如此。
天地陰陽二氣纏繞扭結(jié)在一起,熊,山靈之精熊守洞,大地精靈自然代表大地,鷹當(dāng)然代表天空,其實廣義的理解不應(yīng)該是只是鷹而是泛指所有的鳥類,如果你真的有國學(xué)的底子,懂得大中華傳統(tǒng)文化,懂得《道藏》等那些經(jīng)典,鷹或者說天上的鳥最厲害的是烏鴉,當(dāng)然你得長出三條腿才行?。?!
三足烏
就是后羿射下來九個留了一個的那個三足烏,這才是最厲害的小小鳥。
一只小小鳥
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
《纂要》曰:天地四方曰六合,四方上下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
鷹熊就是天地,但不止于天地,這樣想心胸一下就寬廣了。中國古老的文字其實都是“畫”,沒錯就是畫畫的“畫”,畫比文字更能展示意境還有更深邃的東西。
所以我們留下的是鷹熊圖,而不是只有“鷹熊”兩個字,鷹熊圖比“鷹熊”兩個字的意義更寬泛,對練武的人來說意義更大。
中國最大的流派不是秦皇漢武而是“三教”,古人所謂“三教九流”,基本上萬事萬物都在其中,三教就是佛道儒,那么三教的核心各是什么?
佛曰:殺 盜 妄 淫 酒
儒曰:仁 義 禮 智 信
道曰:金 木 水 火 土
這是三教各自的核心。
形意古傳為終南丹士所創(chuàng),它本就是道家拳,或者說是終南山一群修道煉丹之士留下的東西,綿綿延延以致今朝,它是把握了道家的核心去練的拳,沒有金木水火土就不能談“道”,五行為基,也是練拳人的不二法門。
龍虎為開,鷹熊為合,龍虎都是形意十二形里的功夫。
真龍火中出
虎向水眾生
即便是形意拳十二形,只要你懂《道藏》,你在形意拳的歌訣中都能看出與眾不同的“內(nèi)意”,其實祖師爺說的是這個意思,一下子豁然開朗……
形意拳如果與“道”分離,也許它就不再是形意拳,沒有了底蘊與內(nèi)在就沒意思咯。
形意不止需要苦練,也需要感悟,真正對宇宙天地人三才五藏六合八荒十面埋伏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