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孩子的名字,一般應該由孩子的爺爺來起,而不是由孩子的父母來起。原因有三,一是因為爺爺年齡大一點,見識多一點;二是因為爺爺還能知道前幾輩人的名字,不至于起的與祖先重名。三是因為孫子是延續(xù)香火,作為爺爺輩的人是最高興的,讓爺爺起名,也表示重視。
第二,孩子名字,要講究避諱。一是要避諱祖先的名字,不僅僅是不能同一個字,同音也要盡量避諱。起碼要避諱孩子的爸爸、媽媽、叔叔、伯伯、姑姑、爺爺、奶奶、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二是要避諱孩子的舅舅、姨姨、姥爺、姥姥。三是要避諱孩子父親、母親的舅舅、姨姨,也就是孩子的老舅、老姨。正因為需要有這么多的避諱,所以才需要老人來起名。但這個避諱,也有沒辦法的情況,比如姑父、姨夫、嫂子、姐夫,本質上說,這些都是外人,來到孩子所在的家庭,不需要計較,很多時候也沒辦法計較。
第三,孩子的起名字要盡量不與古人重名比方,姓李,盡量不要叫李世民;姓張,盡量不要叫張居正;姓王,盡量不要叫王勃王維王之渙。姓劉,盡量不要叫劉邦。這里面是有講究的,尤其是古代的一些王侯將相,這個名字在前人身上已經把風水都用盡了。比方,我有個同學在中學當班主任,他每年帶班,對孩子們的名字比較敏感,他帶的一個初中班里,十分湊巧,有一個孩子叫孫權,一個叫劉備,叫孫權的,學習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就是孺子不可教的差;叫劉備的,基本是七成,腦子就不夠數。
第四,孩子起名,盡量不與現代當代的名人重名。姓李,你不能叫李大釗;姓王,你不能叫王明;姓閻,不能叫閻錫山,姓,不能叫韓復渠;姓戴,不能叫戴笠;姓毛、姓周,就不用說了。還有就是要避免與一些娛樂明星重名,王寶強、黃渤、趙麗穎、宋佳等等,這個就不多說了。
第四,孩子起名,盡量避免諧音。比方說,姓楊,就不要叫楊威,也不要叫楊偉;姓賈,不要叫顯章;姓張,不能叫印道;那天有個女的,聽別人叫她“某薇”,我以為就是這兩個字,沒想到一加上微信,是“某崴”,我想可能不是故意取的這個名字吧,因為這個“崴”字,讀音是“wai”,與“歪”同音。我還認識個很漂亮的女的,姓武,叫碧,還是個領導,總有人取笑她。
第五,孩子起名,盡量起三個字的。兩個字的字太少,容易重名,四個字的太怪,像日本人的名字。兩個字的李輝、王軍、劉鵬,上學了一個班里重名的,十分不舒服。
第六,孩子起名,不能起的太大。咱們以前有個說法,孩子的名字起越賤越小,越好養(yǎng)活,就是這個道理。比如經常有人叫毛蛋、狗糞、求子、各蛋、糞墩,這些都不是隨便編的,這都是我認識的人的名字。叫的太大、太貴的名字,不一定好。
第七,孩子起名,還要講究筆畫數字、字的形狀、字的結構等。還要講究響亮,朗朗上口等。
孩子起名字,真要把這些都結合起來,認真研究,那可不就是一門大學問嗎?
你能知道哪些特殊的名字,或者關于名字的講究呢?
]]>首先,盡量避開姓名熱詞。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新生兒名字中,最常用的10個字為:澤、梓、子、宇、沐、一、宸、涵、辰、奕。
家長最喜歡的10個男孩名字為:沐宸、浩宇、沐辰、茗澤、奕辰、宇澤、浩然、奕澤、宇軒、沐陽。
家長最喜歡的10個女孩名字為:若汐、一諾、藝涵、依諾、梓涵、苡沫、雨桐、欣怡、語桐、語汐。
所以,家長起名字時,盡量避開以上姓名熱詞。如果使用以上熱詞作為名字的話,重名幾率是很大的。
第二,提前查詢重名人數。新生兒父母想看下孩子姓名的重名情況,可通過小程序“公安一網通辦”或者地方官方APP查詢有多少同名人數。
提前查重,是避免重名尷尬最有效的方式哦!
這種費盡心思給孩子取一些特立獨行的名字的事情很少見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是一名教師,雖然不經常遇到,但時不時總能看到一些父母別出心裁地給孩子取一些特立獨行的名字,成為教師和學生間的笑柄。
在這一點上,也不單單因為我的職業(yè),大家應該也深有感觸:身邊這樣“任性”的父母越來越多了;面對孩子們特立獨行的名字,大家也有點審美疲勞了。——你見過“某書記”這樣的名字嗎?我見過。
這些父母為什么如此給孩子取名字?按照這名年輕爸爸的說法,他是考慮到我國是人口大國,姓名重復率特別高,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別人重名。
在這個基礎上,他聽了自己妻子的一句玩笑話,覺得“李不尚書”這個名字特立獨行,并且還和“禮部尚書”諧音,因此極其認可這個名字。
雖然他的家族成員都反對這個名字,他也在表面上承諾:不使用這個名字給孩子上戶口;但他玩了一著“瞞天過?!钡挠嬛\,在戶口本上為孩子選定了這個名字作為終身的記號。
這件事登上熱榜之后,這位名叫“兩歲神童”的年輕爸爸面對網絡輿論的沖擊,最近的發(fā)聲是:認識到了這個名字的不妥之處,會認真考慮大家的建議。
在我看來,這名年輕爸爸的做法,就是一面三棱鏡,折射出了當下一些父母極端溺愛孩子的影子。如果說這樣取名字是一種美好期待,這種期待也是那種揠苗助長式的期待,并不可取。
教育孩子的家長不能一味沉醉在甜蜜里,而沒有清醒的認識——這個世界上不止有你一家的孩子,而是有千千萬萬個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并不是表淺的。
這名年輕爸爸的網名叫做“兩歲神童”,從網名中就能看出一種霸氣外露的驕矜,堪稱鋒芒畢露。
兩歲的孩子當然是父母心中的神童,但不能外化到讓外界眾人都認為他是“神童”,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在自己家庭之中怎么稱呼自己的孩子都可以,在外人面前沒有一點我們中華文化傳統的溫良謙恭讓,表現得咄咄逼人,容易讓人產生不適感。
這名年輕的爸爸表述自己的初衷是“避免重名”,重名真的會造成很多不便嗎?
如果從一個戰(zhàn)略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重名當然不是一個好現象——不便于對人群進行管理;可是,大部分人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自然人,在自己身邊會有多少個重名的人物,以致于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呢?
再者說了,漢字常用字不過2500個,而我國的人口基數是14億,無論怎么排列組合,我相信:重名的人數也少不了。
當然,有人說:那就用生僻字取名。
第一、即便算上生僻字,也不過一兩萬字吧?始終都會有重名現象發(fā)生;
第二、用生僻字做名字,孩子容易書寫嗎?各種電子輸入系統有相應的字庫嗎?
不要忘了,在學生報名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字庫里沒有這個學生的名字”的現象發(fā)生,給考生帶來很多不便。
不要在意什么重名不重名,我們不是什么皇親國戚,不必像古時帝王一樣避忌名諱。即便某人的孩子將來會大有作為,想想“馬云”的“云”字,想想“董明珠”的“明珠”,他們的名字不是一樣普通嗎?
反觀這位年輕爸爸的做法,他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一種溺愛方面的特立獨行——整個家族都不贊成這種做法,他偏偏陽奉陰違地給孩子取了這么一個名字。這名爸爸本身就是那種特立獨行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進一步特立獨行。
這樣的孩子進入學習階段之后,大概率會不太服從教師的管教——學習畢竟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有他爸爸在背后為自己沒有底線地撐腰打氣,他的青春一定會迷茫起來,成為一名“問題學生”。
是的,在我看來,名字過于特殊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生涯往往差強人意——當然,你可以用“學習好就代表一切嗎、遵守規(guī)則就代表一切嗎”來給自己開脫。
“李不尚書”這個名字的確霸氣——諧音“禮部尚書”,但細細想來,這名年輕的爸爸從孩子剛剛出生就在給孩子灌輸一種封建王權的理念,很難想象他的教育將來會是教人向善的一種平和恬淡的教育。
而且,按照一些網友的戲說,“李不尚書”還可以被解釋為“不崇尚書籍”,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會起到負面作用——不要嘲笑這種解讀,現實生活中,孩子間的這一類玩笑、成人間的這一類玩笑還少嗎?就是放在嘴邊的一句話而已。
取名原本也沒有什么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可言,但是,名字不能過于霸氣,好像也應該是人們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不能讓人們聽完之后沒有產生親近的感覺,反而有一種荒唐的強勢壓迫感。用迷信的說法就是:這個孩子能不能鎮(zhèn)住霸氣的名字。
如果名字就代表未來,那么當年只能用數字序號來為自己做標記的“朱重八”注定就是“賤民”,永遠也不可能把大明握在手中。
你說呢?
后來,這位同學來深圳出差,我們有過小聚。她很傷感地說:“我覺得自己的小學生涯,并沒有多少美好的回憶,甚至是整個童年都是灰暗的,就是因為我的名字。有時候我都恨自己的父母,為什么要給我起這樣一個名字?!?/p>
我這位同學姓朱,是家里的第三個女兒,她出生以后,父親非常惱火,一定要和母親離婚。后來,經過大家的勸告,才揚言再給妻子一次機會。下一胎一定要生一個兒子,否則就不過了。
于是,為了下一胎能如愿以償生一個兒子,我的這位同學被父母起名字叫“朱小變”,寓意就是父母下一胎可以變一變,不要再生女孩子了。
可是,這個名字成了女孩十幾年的噩夢。
女同學聽見她的名字,總是“哧——哧”地發(fā)笑,男同學更放肆一些,給她起外號叫“豬尿”,還有的叫她“豬shi”。
對于一個女孩的心靈,這是很大的傷害。所以,自從懂事的時候起,她就從來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介紹自己。有人惡意喊她的名字取樂,她總是氣惱地跑遠。
幸運的是,那個時候改名字也是比較容易的,不像現在手續(xù)非常繁瑣。上了初中以后,她自己改了名字。她說,改名之后,最怕碰見熟人,會叫出自己原來的名字,仿佛那是心里不能觸碰的一塊傷疤。所以,她上大學走得很遠,不愿意回老家,更不會參加什么小學同學的聚會。
不得不說,一個好名字,對孩子還真的很重要。所以父母在給娃取名字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好,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賤名好養(yǎng)活,不是真理”,可能會讓孩子非常受傷。
有人說,名字只是一個符號,什么也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名字也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標簽,如果是一個讓人恥笑的名字,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心理陰影和不愉快。孩子的名字讓孩子感到自卑,這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像我們老一輩在給娃取名,什么狗蛋之類的名字,認為賤名好養(yǎng)活,其實,會讓孩子在學校被嘲笑。所以,給孩子起名字,還是應該慎重的。
現在00后的一批孩子里,叫子軒、子涵的特別多,這一批孩子大概現在已經上高中了。也不知道那一段時間,悄然就刮起來一陣這樣的“子字輩”的風。學校的老師曾經說,這一嗓子“子軒”喊下去,教室里站起來五六個孩子,這樣的情形,老師都想笑了。
現在的“子軒”們大概都已經長大了,成年人的重名,可能會有更多的不方便。比如,同一個公司里,重名的人發(fā)錯工資,收錯通知的事情就是經常會出現的,難免不會讓人懊惱。所以,在取名也要盡量避免太過嚴重的重復名。
四字名字,與眾不同,可能會讓孩子反感
這兩年里,因為孩子的重名比較多,就有許多家長別出心裁,給孩子起名字用上四個字。這樣又顯得洋氣、與眾不同,又不會和別人重名。但是,我們也不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四個字的名字,當孩子長大以后,會不會喜歡父母這樣的別出心裁。孩子也許會很反感,為什么我的名字這樣特殊。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寶,漢字的魅力博大精深,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最好是朗朗上口又有美好的希望寄托在里面的。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最好避開這幾個坑,不要一時沖動,讓孩子后悔一輩子。
①給孩子取名字,避開生僻字,不要讓人讀不懂。
有的家長給孩子起名字,字面的寓意是很美好的。但是,為了彰顯自己高深的文化水平,就會有一些平常人都不會讀的字被采用,用生僻字起名字。孩子長大了,會有很多人不愿意認識他,老師、同學、領導,叫錯了名字多么尷尬。
②名字的“諧音”、字義,最好是美好的,不要有貶義色彩。
名字有諧音的有很多,但是,不要是詼諧幽默的諧音。比如“杜子騰”、“賴月京”,孩子的名字讓別人拿來搞笑,會非常傷害他的自尊心的。
③孩子的名字,最好不要太另類,符合大眾審美觀。
四個字、五個字,如果是藝名可以引人注目,但是平常的人,一個另類的名字,往往會給人不入流的感覺,不夠莊重和嚴肅。小孩子總是會長大的,我們要考慮,如果說是一個成年人用這個名字,會不會好聽。
名字是我們的代號,也是父母對孩子一生的祝福,愛孩子,從給孩子起名字開始。
互動話題:在給娃取名時,你是怎么想的呢?
]]>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的奇葩名字也是不斷地推陳出新,前有最簡單的名字和諧音梗名字,后又出現最復雜的名字。而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重名。
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學生重名的情況進入了家長視野,以往是李娜、王偉、張偉等重名,而現在的10后則是子涵、子軒、梓涵的時代。一個班級好幾個重名的學生。
上課老師提問的時候就更有趣了,提問一個人,同時站起來好幾個人。到了批改作業(yè)的時候或者是考試的時候,老師的工作量就更是直線上升,分不出誰是誰?
正因為這樣,家長們?yōu)榱巳∫粋€獨有的名字,也為了給老師更加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學習有好處,便在名字上動了心思。于是,新的一批啼笑皆非的名字再次誕生了。
這位剛進入小學的學生就是因為名字過于復雜,剛進學校的第一天就走紅了,因為名字過于特殊,所有的老師都不認識。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名學生的名字連名帶姓一共102筆。
堪稱是史上最復雜的名字,沒有之一。而之所以會取一個這樣的名字,就是因為重名得太多了,家長為了避免重名,于是另辟蹊徑。效果雖然很好,卻也給學生和老師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因為別的同學的名字寫完只需要10秒,但這位同學卻需要30秒。因為學生的全名叫:禤靐龘。很多網友看后也是直言家長有才,佩服!卻也有網友調侃:見過坑爹的,沒見過坑兒子的。
看到這樣的名字不得不說,重名是肯定不會出現的,給人的印象也是十分的深刻,但麻煩也隨之而來了。畢竟這也屬于生僻字名字,老師都不認識,其他人就更不可能認識。
為了避免叫錯名,勢必就會有人選擇性不與學生交朋友,或者選擇性的忽視。而班級有什么好事,很多時候也會忽視,畢竟這么復雜的名字是真的不好寫。
最重要的是考試的時候是真的耽誤時間。別的同學都開始答題了,自己卻連名字還沒有寫完,這在考試中就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時間對于學生而言可是非常寶貴的,不能隨便浪費。
所以,家長在給學生起名的時候,盡可能的還是不要過于復雜,生僻字盡量避免,因為真的沒有太多的人認識。
曾經有一名考生因為名字當中帶有生僻字,導致高考準考證沒有識別出來,在購買車票的時候也是沒有一次成功。為此耽誤了不少的時間,這些都是生僻字帶來的麻煩。
在給學生起名的過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生僻字和復雜的名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諧音梗名字一定要避免,因為既影響成績又影響學生的自尊和自信。
就像好好的一個女生叫“袁梓誕”,同學聽了不笑才怪,好好的一個男生叫“馬統鈣”,換做是誰也接受不了這樣的名字。還會成為同學之間茶余飯后的笑話,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間接的影響未來,畢竟成績就代表了未來的發(fā)展。特別是現在的升學壓力這樣大,更不能因為名字影響成績,太吃虧了。再有,“偽復姓”的名字也要適當注意一下。
這類名字雖然沒有重名的情況,卻也有不少的麻煩,最簡單地證明自己就不容易,就像“春秋戰(zhàn)國”這樣的名字。另外,四個字或者五個字的名字盡量也要避免。
重名的問題是解決了,但名字過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更不像中國人。還有的家長是生僻字和四個字相結合,給老師和同學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煩。
雖然學生普遍都不喜歡和別人重名,都喜歡獨一無二的名字,但過于另類的名字在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也備受關注。這樣給學生的學習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外號”更容易出現。
有的學生因為名字簡單走紅,有的學生因為諧音梗名字走紅,還有的學生因為名字復雜走紅。同樣都是與眾不同的名字,但簡單的名字似乎占據的優(yōu)勢更大。
而復雜的名字也是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遇上提筆忘字的情況,可能連名字都寫不對,后續(xù)的麻煩會更多。由此可見,名字過于復雜并不是一件好事。
你見過比“禤靐龘”的名字還要復雜的名字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家長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盡量不要起筆畫太多,過于繁瑣的名字,不然,上學之后,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多麻煩。
家長對孩子寄予厚望,在起名的時候,都希望給起一個與眾不同的響亮的名字,名字中一般都蘊含著家長對孩子殷切的期盼。
尤其是教育不斷的發(fā)展,人們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起名字從前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更別提現在了,在孩子落地的那一刻,家長就開始查字典,想盡快的起一個和所有人都不同的名字。
如今90后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年輕一代的家長思想都比較獨立,在起名字上也不走尋常路。
名字既要響亮,又要突出孩子的性格,同時聽起來還要好聽,這可是把家長難住了。
有些家長文化程度高,在起名字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名現象,于是特意給學生起一個有辨識度的名字,所以在老師接到新生花名冊的時候,一個班級里總是有那么幾個帶有生僻字的名字。
家長考慮到學生名字的特別,但是忽略了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名字可能會帶來不便,就連老師都看不下去了,希望家長能夠給學生盡快改名字。
現在小學生的名字很少有重名的,可能是這代家長在自己小時候看到太多人和自己重名,所以吸取了教訓,想辦法讓孩子的名字與他人不同。
而上學之后,這可是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就比如下面這位小學生,連名帶姓一共72筆,老師也表示,上課的時候不敢點名,生怕念錯了讀音。
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給予厚望,不過也不必總是糾結名字的問題,這位小學生的家長給孩子起了一個非常繁瑣復雜的名字,對于小學生來說,寫起來非常的吃力。
班主任表示,希望家長能夠把學生的名字起得簡單一點,每次考試,其他學生都交卷了,但是這位學生剛寫完名字。
班主任的話讓家長幡然醒悟,在起名的時候確實忽略了這點。
考試對學生來說不算陌生,甚至稱得上是老熟人了,小學階段一般只會期末進行一次考試,不過,為了讓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老師平時也會進行隨堂測驗,這時候,都是需要學生先把自己的名字填上去的。
而過于復雜繁瑣的名字,不僅學生寫起來費力,而且還會影響學生考試狀態(tài)。
尤其是對于剛剛學會寫字的小學生來說,這時候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否則可能會讓學生產生逃避心理。
久而久之,學生變得不愿意寫字,也不愿意考試了,所以,家長起名字的時候,不能只看名字是否會出現重名,要考慮全面,最好起一個簡潔大方的名字。
起名字也是一門學問,家長起的不好,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對自己的名字變得不自信,起的好,將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上課的時候也更愿意點學生的名字,對學習能夠產生很大的幫助。
家長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教育孩子身上,在起名上就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不過家長與其在糾結給孩子起什么樣的名字,不如多花心思在學生的學習習慣上。
好的習慣能夠讓學生高效率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家長工作都很忙,兩個人早出晚歸的,很少能抽出時間真正的好好去陪陪孩子。
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最需要的其實是陪伴,家長在陪伴當中,教會學生人生大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耳濡目染之下,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習慣,家長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很快就能看到效果。
名字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在學生時代,名字對學生也非常的重要,好聽的名字讓學生充滿自信,同學也愿意和學生在一起玩。
而過于奇葩的名字,可能會讓學生被同學孤立,性格漸漸變得孤僻,所以不要小看起名字這件事,家長不能不傷心,也不能用力過猛,總而言之,在起名上面也全角度考慮。
特別要注意的是,家長起名,不要抱著開玩笑的心態(tài),否則會給學生一生帶去消極影響。
話題討論:你聽過最奇葩的名字是?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那么怎么樣才能給孩子取到一個不重名的名字呢?實際上,有專門的官方公眾號和網站可以查詢名字和其他人的名字是否重名。在這里以湖南為例,下面詳細介紹如何查詢名字是否重名。
1、關注自己所在省的公安服務平臺公眾號,進入微警務菜單欄。
2、進入微警務之后會顯示出以下頁面,點擊進入查詢服務。
3、點擊進入同名查詢
4、輸入自己想要查詢的名字
5、顯示出省內叫這個名字的人數,現在這個同名查詢有一定的限制,只能查詢省內的叫這個名字的人數,但是也具有很大的參考性,因為省內叫這個名字的人數就已經這么多了,全國就更多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夠給寶寶起到滿意的名字。
]]>1.打開公安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2.選擇“最新服務”的“查詢同名人數”
3.登錄后根據提示輸入相關信息即可。
點擊進入全國重名查詢系統:公安部“互聯網+政務”平臺( mps . gov . cn )
快捷導航
臺并進行注冊登錄;
第二步:在頁面中找到并點擊“查詢同名人數”,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點擊所要查找的范圍,查詢全國的點擊全國,并按確認,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閱讀同名查詢相關事情,并點擊確認,如下圖所示;
第五步:根據頁面提示,輸入所要查找的姓名,驗證碼,并點擊確定,頁面中就會顯示該名字在全國范圍內有多少人是重名的,如下圖所示;
到底全國有多少和你重名的呢?歡迎留言回復。
]]>因為有太多重名的
現在很多成年人諸事不順
因為名字不好
易陽為您解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