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有一首詩說,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修到華嚴清靜處,有人三世夢如來。不但體現(xiàn)了中國畫的筆墨意趣,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似為媚俗,不似為欺,其嚴謹態(tài)度躍然紙上。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齊白石是近現(xiàn)代的一代國畫宗師,治藝立論之外,栽培后學也是其人生的燦爛亮點,人稱他的“弟子三千”,可謂是桃李滿天下,他作為畫界一代宗師,麾下人物數(shù)不勝數(shù),李苦禪、李可染為翹楚,后來都已經(jīng)成長為大師級的中國藝術家;尤其值得讓人注意的是,生于晚清,在三綱五常的熏陶中長大的齊白石,卻不拘一格,收下了數(shù)位女弟子,其中有“八大女弟子”最為出名,這八名女弟子各有千秋,但論其出身,卻都有著共同的特色:社會名媛。其中,最為出色的要數(shù)郭秀儀。
郭秀儀祖籍廣東香山,是正宗名門之后,大家閨秀,她的祖母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買辦、上海招商局第一任督辦,有“近代中國茶王”之稱徐潤的胞妹。當年,茶葉是我國出口最興旺之時,當時徐潤經(jīng)營的茶棧占出口量的1/3以上,可見他當時的實力是何等的強大,后來,他還成為晚清最大的房地產(chǎn)商、最早的股份制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第一家機器印刷廠 ,他還參與創(chuàng)建與經(jīng)營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yè)船艙招商局、中國第一家機械化的大型煤礦開平礦務局。
郭秀儀的父親郭侶庭,在舅舅徐潤的關照下,也做茶葉生意,雖然沒有做到舅舅那么聞名華夏,但也是家境富庶。因此郭秀儀從小開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聰明伶俐、成績優(yōu)秀,是學校的高才生。加之身材高挑、曲線窈窕,長相雍容華貴,明眸如水,皮膚如白玉般細膩光潔,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被人譽為?;壝琅?,長得也是端莊秀麗的她當年還被刊登上了融傳統(tǒng)與時尚于一體《良友》畫報封面,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公認的美女。
學校畢業(yè)不久,郭秀儀到上海蘇浙皖區(qū)統(tǒng)稅局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年輕英俊的中將軍長黃琪翔,俗話說,英雄愛美女,當年33歲的黃軍長被她的美貌打動,很快從朋友處索得她的電話和地址,就以軍人的果敢,向郭秀儀發(fā)起了“猛攻”。這的確讓情竇初開的郭秀儀未曾料想,又措手不及。
郭秀儀最初未敢輕言答應黃琪翔的追求,先是說“我是終身不嫁,可以陪伴母親的”,但又同意交往。郭秀儀在與黃琪翔交往時,總是拉著自己最親近的小姐妹作伴,不給黃琪翔與自己獨處的機會。雖然多個“電燈泡”,但黃琪翔還是不放過每一次約會。郭秀儀感到黃琪翔為人光明磊落、風度翩翩,漸漸墜入愛河,但心存顧慮。一是自己曾立誓不嫁,孝敬母親。二是黃琪翔在老家有個童養(yǎng)媳,還在上海曾與一女性同居,并分別育有一子。三是黃琪翔是“反蔣派”,可能會連累全家。郭秀儀最終還是沖破了這些障礙,不畏艱險,與黃琪翔悄悄談起戀愛。這讓許多親友都感到驚羨。
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中國軍隊抗擊日軍進犯上海。上海人民義憤填膺,掀起了抗日熱潮。郭秀儀積極參加捐款運動,母親在這亂世之中突然離世。黃琪翔因主張反蔣被國民政府通緝,輾轉(zhuǎn)流亡德國,從柏林給郭秀儀發(fā)來求婚信。 在黃琪翔的追求下,1934年7月,郭秀儀終于登上了意大利“康德羅素號”郵輪,前往歐洲與黃琪翔會合,終于結為伉儷。
黃琪翔,字御行,廣東梅縣水車鎮(zhèn)先鋒村人,出生于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16歲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炮兵科學習,畢業(yè)后,曾任該校分隊長,隨后跟隨孫中山投身革命,在東征、南征諸役中,屢建功勛,北伐中在平江、汀泗橋、馬回嶺、上蔡、臨穎等重要戰(zhàn)役中,都建立了功勞,后直搗武昌,戰(zhàn)功顯赫,成為北伐著名的戰(zhàn)將之一,晉升為中將軍長?!?span id="u8pxkwo"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4165734" qid="6591993927753012487" mention-index="0">閩變”后被迫前往德國。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黃琪翔回國參加抗戰(zhàn),先后擔任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等職務,參加過上海防御作戰(zhàn)、棗宜會戰(zhàn)、遠征軍作戰(zhàn)指揮官,特別是宜棗會戰(zhàn)中,第五戰(zhàn)區(qū)下轄湯恩伯、張自忠、黃琪翔三個集團軍抵御日寇六、七個師團,敵人憑借百余輛坦克和七八十架飛機的武器優(yōu)勢發(fā)動進攻,我軍陷于被動,為避免更大傷亡,黃琪翔指揮的第11集團軍84軍173師擔任掩護主力撤退,戰(zhàn)斗極其慘烈,最后全師殉國,師長鐘毅飲彈犧牲。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在另一戰(zhàn)場壯烈犧牲,這是抗戰(zhàn)中我國犧牲的唯一集團軍總司令。
隨后,黃琪翔擔任預備集團軍總司令,第六戰(zhàn)區(qū)副總司令,中國遠征軍副總司令。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一代抗戰(zhàn)名將,這期間,他的妻子郭秀儀自然也不甘落后,積極組織抗日救亡運動,與閨蜜們一起創(chuàng)建了“中國戰(zhàn)時兒童保育會”和“婦女抗日救國委員會”,組織社會募捐,救助遇難兒童。后來丈夫雙雙榮獲“抗日勝利”勛章。
解放戰(zhàn)爭期間,黃琪翔、郭秀儀公開聲明:從此退役,絕不參加內(nèi)戰(zhàn)。拒絕去臺,并在港發(fā)表擁護新中國的通電,后來參加開國大典,建國后夫妻雙雙擔任重要職務。本來,功績卓著的她大半生都在為祖國事業(yè)忙碌,可以休息休息了,打算尋點興趣愛好修養(yǎng)身心。便跟隨著名畫家齊白石學畫,郭秀儀成為齊白石的一位女弟子。
拜師后她極為勤奮,侍奉筆硯達6年之久。她天資聰穎,所繪花鳥魚蟲無不生動,頗得老師筆意,令老人大悅,短短幾年,竟為她作品題詞近百幅。如為《海棠秋色》題:“海棠結子又秋風,秀儀女弟大易進步,同門只此人也?!睘椤秳⒑蚪鹣s》題:“畫人物之衣紋與白石無別。不怪京華人,怪殺白石作偽也。予亦不可分別真與偽也。”為《秋雨殘荷》題:“秀儀弟子作畫已大成”等。她博采眾長,又向溥雪齋學蘭竹,向王雪濤學花卉,融會貫通,終具自家風貌。
此時,恩師齊白石思念家鄉(xiāng)農(nóng)耕的情形,特意畫了一幅《耕牛圖》送給黃琪翔、郭秀儀夫婦,這幅畫中描繪的是一位老農(nóng)在稻田里趕著一頭耕牛勞作的情景。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淳樸的農(nóng)民意識,以及天真爛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詩意,是白石藝術的內(nèi)在生命。但郭秀儀看了師傅的《耕牛圖》后,卻認為老師這幅畫并沒有畫完,便臨摹了這幅作品,在自己所作的《耕牛圖》上加了幾筆。與齊白石原作不同的是,郭秀儀的《耕牛圖》放棄了原先純粹的水墨焦墨,給耕牛的牛背和農(nóng)民的蓑衣?lián)Q成了褐色。與此同時,她還在耕牛圖的水田中畫出了水紋和倒影,看起來更加寫實。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幅后來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因為在一次兩幅類似的作品拍賣時,齊白石的耕牛圖賣了764萬,郭秀儀的耕牛圖才賣了63萬。同樣的作品,為何拍賣價竟然有天壤之別呢?專家給出答案稱原因有二個方面:一是齊白石《耕牛圖》描述的是老農(nóng)戴著斗笠,披著蓑衣在田間勞作,證明這是下雨天,下雨天沒有太陽,且水池渾濁,老農(nóng)和耕牛怎么還會有倒影呢?還有一點就是齊白石的名氣更大。所以差距才會有如此之大。
此事經(jīng)專家如此一解釋,有網(wǎng)友就發(fā)表議論了,其實,此次的《耕牛圖》齊白石畫水用的是寫意留白的方式,而郭秀儀博采眾長,作品更具寫實性,與齊白石屬于兩種風格,至于是畫蛇添足一說不成立。至于兩幅畫價格的差異,其根本原因就是作者的名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