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我說現(xiàn)在頭條文章寫的遇到瓶頸了,有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故事講給我聽聽,我給你潤潤筆。他說他不是導演,順便評價了一下所謂導演,導演拍的都是自身“精力”。我說不對,應該是自身“經歷”,他說不要那么“在一”細節(jié)。我被驚到了,趕緊說,“在意”不是“在一”,他說圖方便,然后還說你看古時候有文化的都叫這是通假字,哪有什么錯別字。我一聽,有道理!
特地查了一下什么叫通假字?通假字是一個漢語詞匯,讀作tōng jiǎ zì。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巴佟本褪恰巴ㄓ谩?span id="caemaci"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6957603">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說白了,我看就是古代的文化人用錯了字,被現(xiàn)代人解讀出來的一種方式!
其實,大部分錯別字還是很好區(qū)分的,發(fā)出來或者寫出來就能覺察到不對,而有的字則不然。比如說“唯一”和”惟一“怎么區(qū)分都是問題;還有像成語”墨守成規(guī)“還是”默守成規(guī)“也有很多人拿不準、”川流不息“還是“穿流不息”呢?去的是”度假村“還是“渡假村”啊?
有的人認為只要意思表達清楚了,錯不錯的沒什么打緊的。甚至在一些廣告、店名上反而用錯別字來當作招牌。還有最近幾年很火的脫口秀節(jié)目,動不動就是諧音梗,追根溯源都是一樣的情況。其實,我也是贊同別人這么做,但是自己還是堅持所謂的強迫癥。為什么現(xiàn)在的錯別字越來越多呢?根本原因在于現(xiàn)在很多東西都在無紙化操作,真正有機會寫字的可能除了老師和學生,大概率的就是一些單位的領導批示意見、簽名了,何況簽名現(xiàn)在都藝術化了。所以,多看看書,積累一些知識,做做筆記,練練字,都是好習慣!
]]>隨著《夢華錄》的全網式爆火,無數(shù)觀眾都沉浸在男女主角的高顏值中無法自拔,就連飾演男二歐陽旭的徐海喬同志,也沉溺在劉亦菲的盛世美顏下,整部劇全是感情沒有演技,光看裂到耳后根的嘴角,徐海喬就穩(wěn)坐了追星成功的頭把交椅。
但在劇中,有網友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諧音?!笔录?,就跟《紅樓夢》中的“甄士隱”和“賈雨村言”類似,《夢華錄》里面的“傅新貴”和“鄭青田”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除此以外,后面劇情中的“葛招娣”,以及“宋引章”、“趙盼兒”等人的名字,也顯得格外耐人尋味,難道這些都是作者有意為之嗎?
要知道,《夢華錄》這部劇本身是改編自元代雜劇家關漢卿的名作《救風塵》,在原劇本中,體現(xiàn)的僅僅是趙盼兒將宋引章從騙子周舍手中救出的劇情,整個流程下來,差不多只是《夢華錄》的前6集左右,與其說《夢華錄》是《救風塵》的改編題材,倒不如說是繼原作基礎上,衍生出的另一部佳作,其中廣納了更多現(xiàn)代人的審美和思維方式,也更加契合眼下觀眾們的心意。
然而,趙盼兒和宋引章這兩個角色,卻是實實在在出自關漢卿的筆下,古代有個成語就叫“璋瓦之喜”,其中“瓦”代表的是女兒,“璋”代表的則是男孩,這個成語也正是兒女雙全的意思,在作者筆下,一個“盼兒”,一個“引章”,難道真的和重男輕女有關系嗎?
首先要想弄清楚二者之間究竟有沒有關聯(lián),我們需要先從“盼”和“章”的字義上入手。“盼”這個字很好理解,一般用來表達翹首以盼、期盼、盼望等詞意,也同樣擁有美好的等待之意,在劇中,趙盼兒和歐陽旭之間的感情,基本都是她在“盼”,守在錢塘日復一日等待心上人高中,然后兩人廝守到老,在古代,女子的一生基本上都在“盼”,趙盼兒的原型,或許只是蕓蕓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女子。
相比之下,“章”字反而顯得更具有格調。說文解字中指出,“樂竟為一章”,“章”字其實是從音從十的結構,并非人們常說的“立早章”,作為劇中的琵琶高手,宋引章以“章”為名,實際上也呼應了自己的身份和擅長的領域。
網絡上有人說古漢語中“章”是通假字,通的正是“璋”字,也正是“璋瓦之喜”中的男孩意義??稍卺屃x中,“章”字的確為通假字,但所通的卻是“彰”字,為彰明、顯著之意,和男孩的意思千差萬別,就算是同一個音節(jié),聯(lián)系得也過于牽強。
除了“盼兒”和“引章”之外,劇中還有一個“葛招娣”,但這個角色從開場之初就對自己的名字有過介紹,表示這是父母希望再生一個弟弟的愿望,后來家里人都沒了,只剩下招娣一個人在東京城討生活。這里的“招娣”二字十分明顯,但這也僅僅只能代表少部分人的想法和憧憬,并不能以偏概全。
實際上,《夢華錄》作為一部輕喜劇古偶,在服化道上卻極為講究,孫三娘的扮演者柳巖就曾說過,劇中出現(xiàn)的茶點果子,其實都是她本人親手做的,而林允在扮演宋引章時,也曾在琵琶樂技上下了苦功夫,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更是全劇顏值加敬業(yè)擔當,良好的舞蹈功底,讓她在每一場戲中都親自上場,包括手動劃舟和嚴刑拷打的戲碼等等。
房下有豬,與古人祭祀有關,古人崇尚鬼神,敬重先祖,“凡祭,士以羊豕,古者庶士庶人無廟,祭于寢,陳豕于屋下也?!本褪钦f,古代平民百姓沒有專門祭祀場地,就在自己家把煮熟的豬肉當作祭品。
豬,作為中國古人最先馴化的牲畜之一,家家圈養(yǎng),徐灝氏以為「家從豕者,人家皆有畜豕也,曲禮曰:『問庶人之富數(shù)畜以對?!弧关i作為家庭財產,養(yǎng)殖數(shù)量成了貧富象征。
家這個字,還與生殖崇拜有關,嚴章福氏以為,「所以從豕者,非犬豕之豕,乃古人亥字,亥為豕與豕同,集韻『亥古作豕』,他說家下面不是豬,而是“亥”!
家字面的“豕”其實是個通假字“亥”,是12地支里最后一個,對應時辰為晚上9點——11點,是男女上床睡覺的意思,而“亥時”對應的生肖正是“豬”。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陰陽交合,則化生萬物, 「有夫有婦,然后為家」,人類新老更替、綿延不絕。
這樣,家就有至少三種解釋:
第一,家是百姓居住、祭祀的地方,第二,家是私有化的產物,第三,家是生育傳承的地方。
有個成語叫“成家立業(yè)”,男人有了女人才算有家,否則就只能稱“室”。
所以“安”字就是家里住了一個女人,因為“成家”后才能“安心”。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經》坤卦,這是中華文化中“家風”最早最好的警示。
《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挂磺写蟮览?,都從男女之道開始。所以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才能去開創(chuàng)人生事業(yè)。
“家”這個字,一共是十筆,“十”在中國文化是個代表圓滿的數(shù)字,所謂“十全十美”。而一個家要想十全十美,就不能不用心維護和呵護。
關于家風家訓《格言聯(lián)璧》說“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边@可以說是家庭興旺的根本法則。
呵呵,豬,本來寓意深長,卻被后人演繹成了貶義詞,比如豬頭三,笨如豬,豬狗不如,豬頭豬腦……這實在是個民俗的集體的誤會??!
家,給予了我們溫暖,撫育我們成長,是我們幸福的搖籃,避風的港灣,是一切美好的歸宿。家和萬事興,祝愿大家歲歲年年家庭幸福,事業(yè)順心,愛情甜蜜,家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