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迪 e-tron 為例。 本周,這個德國品牌宣布將其名稱從簡單的“e-tron”更改為“Q8 e-tron”,使其與現(xiàn)有的內(nèi)燃動力 Q8 車型一起在陣容中占據(jù)更清晰的位置。
奧迪e-tron
然而,這只是部分地消除了奧迪通過將其首款全電動車型命名為“e-tron”而為自己制造的混亂,因為它已經(jīng)在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使用了該標志,從而圍繞其電動汽車制造了一個混亂的品牌信息 戰(zhàn)略。
但在這個現(xiàn)代時代,奧迪并不是唯一一個在為汽車取名時遇到困難的人。 有保時捷 Taycan Turbo(它是電動的,因此沒有渦輪增壓)和語法麻煩的全大寫字母 MINI 以及馬自達及其許多 SUV 命名法(CX-3、CX-30 和 MX-30)。
這讓你想知道 – 汽車公司是否只是用完了好名字?
當今的許多問題可歸因于小型發(fā)動機的增長和電動車型的引入。 對于這個例子,BMW 是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其先前的車型系列結構(3 系列)和發(fā)動機尺寸(2.0 升四缸)轉化為行李箱上的簡單 320i 標志,而較小的 1.8 升 型號是 318i – 因此為客戶提供了一個清晰易懂的名稱。
寶馬320i
但現(xiàn)在不是了。 由于在更精細的渦輪增壓技術的幫助下發(fā)動機小型化的熱潮使汽車制造商能夠在不同的調諧狀態(tài)下提供相同的發(fā)動機,因此 BMW 320i 和 330i 都由相同的 2.0 升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盡管具有不同的功率輸出。 寶馬花了很長時間向媒體解釋這個概念,我想客戶需要類似或更長的時間。
然后是電動汽車,寶馬選擇采取 2000 年代的態(tài)度,將“i”放在任何事物的前面,并利用蘋果在 iMac、iPhone 和 iPad 上的成功獲利。 但由于寶馬 i3 和 i8 的買家不滿意,該品牌不得不轉向現(xiàn)有車型的電動版戰(zhàn)略,這導致我們采用了復雜的 iX3 和 i4 eDrive40。 最重要的是,盡管該品牌已經(jīng)擁有 iX3,但該品牌仍追隨奧迪的腳步,創(chuàng)造了一款簡稱為 iX 的旗艦車型——從而造成了另一個混亂點。
寶馬ix3
另一方面,新品牌 Polestar 對其車型名稱采取了典型的斯堪的納維亞極簡主義方法,最終會令人困惑。 Polestar 只是按順序將每個新型號稱為下一個編號,因此 Polestar 1 然后 Polestar 2、Polestar 3 等等。 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jīng)確認了六種型號,但除了發(fā)布日期之外,這些名稱沒有押韻或理由,只是為了隨意區(qū)分它們。 因此,Polestar 3 將是一款大型 SUV,Polestar 5 將是一款運動型轎車,Polestar 6 將是一款敞篷跑車——Polestar 7 可以是公司認為需要的任何形狀或尺寸的車型。
這就提出了如果公司成功會發(fā)生什么的問題? 北極星13? 北極星26? 北極星153?
努力想出一個清晰、描述性的名稱范圍的不僅僅是高端品牌。
雖然在銷售方面肯定沒有損害品牌,但馬自達推出兩款緊湊型 SUV 的決定導致了令人困惑的 CX-3/CX-30 二人組——并破壞了原本名聲在外的產(chǎn)品系列。 CX-3、CX-5、CX-8 和 CX-9 隨著每個型號的變大都變得有意義。
現(xiàn)在該品牌正傾向于這個命名計劃,CX-60、CX-80 和 CX-90 都將在不久的將來上市,讓客戶更難清楚地了解型號之間的差異。
現(xiàn)代是一個傳統(tǒng)上對其名稱進行大量思考的品牌——i30 是有意擺脫其 Excel 和 Accent 的廉價形象——而 Tucson 是一個比 ix35 更令人回味和令人難忘的名字。
事實上,圖森很好地與圣達菲和帕利塞德并列,創(chuàng)造了一個冒險的主題。 但是,盡管該品牌可以從更多的美國城市中汲取靈感,但其最近添加的 SUV Venue 卻未能做到這一點。
此時你可能會問,那又怎樣? 名字里有什么? 它真的會對汽車的銷售或性能產(chǎn)生影響嗎? 我對此的回答是——是的……而且不是。
福特憑借其在當?shù)亟ㄔ觳⑾碛惺⒆u的 Territory 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一款功能強大的 SUV,其名稱激發(fā)了冒險的靈感。 它的替代品 Endura(在海外被稱為 Edge)并不是同一輛車,但這個平淡無奇的名字肯定對它沒有好處。
如果最終的 Holden Commodore 被稱為 Holden Insignia 或類似名稱,而不是試圖在與它明顯無關的銘牌上兌現(xiàn),它會不會更受歡迎?
但也許最近最好的例子是日產(chǎn) Tiida。 不僅是一個看起來古怪難讀的蠢名字,還取代了Pulsar這個根深蒂固的銘牌。 這輛車不是很好也無濟于事,但是當 Nissan Australia 最終換回 Pulsar 購買其小型車時,為時已晚,買家已經(jīng)放棄了該品牌,轉而使用更熟悉的品牌——Corolla、Mazda3 和 i30 .
因此,找到一個能引起客戶共鳴并堅持使用的名稱具有明顯的價值……
]]>近幾年來我們見證了國產(chǎn)車的崛起,從默默無聞到站上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比亞迪甚至站上了國際舞臺,但是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年輕化,一些車企在為新車型命名時也愈發(fā)“放飛自我”。那些奇怪的車名或者品牌名你知道哪些?評論區(qū)可以補充。
先說最近很火的長城汽車,走進長城4s店里像是走進了動物園一樣,各種貓貓狗狗的名字,甚至還有咖啡名字命名的車,真的是大開眼界。先說叫“大狗”的這款車,小編聽起來怎么都像貶義。大狗2.0T全版本車型正式上市,共推出中華獵犬版和哮天犬版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14.59萬元和16.29萬元。在之前還有哈士奇小編真的覺得無敵了。哈弗大狗把顏色都命名為帶狗色,新增了黃狗、藍狗、青狗三種今年最潮流行色。過去的人喜歡給孩子起賤名,比如黑蛋、二狗,因為他們認為名字賤好養(yǎng)活。而當哈弗在網(wǎng)上征求新車名字意見時,當大家看到大狗這個名字后,擔心這個名字會真的被采用。但是結果真的是出人意料,大狗這個名字果然成為了長城的車型名字,于是汽車界多了一個叫大狗的車,社會上也多了一個笑料。真的是越來越返祖了。
說完狗再說一下貓,長城旗下推出的歐拉貓。而長城誓將阿貓阿狗“寵物范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繼大狗爆紅、長城進入擼貓系列后,黑貓、白貓、芭蕾貓,已經(jīng)不夠長城歐拉給旗下的小寵物們起名啦,閃電貓也來了,家族式陣容不容小覷。也讓很多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慢點?閃電貓?山貓?可是我只知道中國的山雞國外的地獄貓??!
作為長城汽車聚集1600多人的國際研發(fā)團隊歷時四年打造出的中國豪華SUV品牌,WEY品牌從最開始的VV7、VV6、VV5,到現(xiàn)在的摩卡,拿鐵,瑪奇朵。漸進化為一個咖啡控,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歷程呢?難道是枯燥的汽車研發(fā),讓他(她)對咖啡的理解飛升到一個新高度,而導致對咖啡如此的深諳和癡迷?這究竟是大智慧還是耍小聰明呢?下次又會如何命名?敬請期待
哈哈哈用動物命名本來已經(jīng)不是很震驚了,但是當我聽到上汽榮威用這個命名旗下全部suv時,哥們震驚了!
從官方發(fā)文可了解到新車的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鯨的形體律動,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顛覆性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未來科技感。同時,“鯨”是海洋中智慧程度最高的動物,這也表現(xiàn)出上汽榮威在進軍智能化領域的決心和實力。此外,“鯨”還是海洋生物鏈的頂端存在,寓意鯨的高端定位。上汽榮威也要走高端路線了!從外觀看氣格柵確實是很像鯨魚的的須。如果有一天你的朋友問你借鯨,你會不會一時沒反應過來,別往歪方面想嘍,清者自清!
說在最后:
有人說,新車命名的過程只有充分征求年輕人的意見,才能成功“出圈”。但也有人認為,再出圈的名字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xiàn),過于隨意的名字,不會成就真正的經(jīng)典。古語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我認為,汽車的命名要穩(wěn)中求進,不可一味取悅年輕人。要在關注產(chǎn)品本身特點的同時,結合當下年輕化的趨勢。汽車的命名也要保留自身特色,結合當下熱點,穩(wěn)步向前。希望汽車命名的年輕化能夠推動汽車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一個契合品牌/車型調性的名字,不僅可以讓品牌/車型直抒胸臆,達到一語雙關之效,進一步可以拔高品牌/車型的形象、氣勢。
比如,星途汽車旗下的追風、攬月、凌云、瑤光等如周杰倫歌曲那般國風古韻、美輪美奐。還有比亞迪秦、漢、唐、宋、元等車型名稱,大氣磅礴又通俗易懂。
從品牌下落至車型,為了區(qū)別級別差距,常采用(文字)字母+數(shù)字的形式,如奔馳S/E/C/A級、寶馬7/5/3系、奧迪A8/6/4/3等命名亦算常見,便于區(qū)別且一目了然。
當然,還有根據(jù)品牌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命名的同樣不少,如紅旗品牌打造L、S、H、Q四大產(chǎn)品系列,旗下紅旗L5、紅旗H9、紅旗HQ9等均由此而來。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熟知的動物系名稱,如海豚、海豹、白貓、黑貓、好貓等等,朗朗上口、順口易記的名字在傳達品牌/車型基調、愿景之時大有裨益,同時更利于大眾傳播以及提高用戶對品牌/車型的好感度。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發(fā)展,為了區(qū)別燃油版、油混版、插混版、純電版,品牌方更加直接簡單明了,一般會使用PHEV(插混)、HEV(純電)為后綴加以區(qū)別。
比如當下熱銷的宋PLUS DM-i/EV、哈弗H6、哈弗H6 DHT和哈弗H6 DHT-PHEV等等。當然,在兵哥看來,用英文做后綴不如用中文更加簡潔易懂,畢竟中文更利于大眾傳播。
眾所周知,大眾、豐田、本田、福特等國內(nèi)合資品牌給車型取中文名有自己的一套,它們更熱衷于“音譯”。帕薩特、邁騰、思域、凱美瑞、卡羅拉,后來“霸道”改成“普拉多”亦是如此。顯然,前些年合資車在新車取名上基本遵守了翻譯的“信達雅”規(guī)則。
然而,不知為何近幾年部分品牌車型取名越來越離經(jīng)叛道,偏離主流路線規(guī)則,甚至達到了極度離譜的地步。比如smart精靈#1、云度π3、豐田電動車BZ4X、大眾-ID.4 CROZZ、本田e:NS1、悅達起亞-獅鉑拓界等等。
此類拗口的車名,嘴巴都念抽筋了,都念不出來,令人咬文嚼字的車名明顯已經(jīng)嚴重影響、阻礙了交流傳播,不改變的話,對銷量的影響不可小覷。對比其它類型的車名組合,可以得出,文字+英文+數(shù)字+符號不押韻的組合車名是極度反人類的。
當然,有些品牌或許嗅到車名拗口難懂導致的風險,因此在英文名稱上再另起一個中文名稱,比如豐田RAV4榮放、Ariya艾睿雅、廣汽本田e:NP1 極湃1等車型,因為有中文名稱相隨,在傳播方面大大減弱了負面影響。
因此,可想而知一個清新脫俗的車名究竟有多么重要!舉個例子,當我感覺XX車不錯,我想向他人推薦某車,瞬間因車名太拗口說不出來,瞬間的啞口在傳播上是大扣折扣的。當然,懂此理的車企自然有,比如江汽思皓E10X,后來改為花仙子就非常明智。
由此,兵哥在此呼吁車企應該重視車名的重要性,曲高和寡或者孤芳自賞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畢竟,長城魏80被噴太丑都能回爐重造,車名更改也不應當是難事。
聊到此,不妨再說一下WEY品牌旗下的摩卡、瑪奇朵、拿鐵車型名稱,雖然它們均和檸檬平臺、咖啡智能技術平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不過如此富有文藝氣息、生活情調的車型名稱還是讓大部分普通人破防。
在外國友人理解中,上述車名可能與中國人理解的“鐵觀音”、“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武夷巖茶”的感覺無異。
當然,說到放飛自我,哈弗品牌不比WEY品牌遜色,如哈弗酷狗、哈弗大狗、哈弗初戀、哈弗赤色、哈弗神獸等,其中“哈弗大狗”車名是與粉絲共創(chuàng)的產(chǎn)物,創(chuàng)意十足又不脫離普通大眾的認知,也算是不錯的玩法。
論營銷水平高低,長城汽車是完全碾壓上面幾家車企的,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玩得更是出神入化。
還是那句話,好名字不一定可以讓一款新車成為爆款,拗口難讀的車名大概率不好賣。如今部分車企為何會陷入取名怪圈,想必因各家營銷策略、想法截然不同有關。
寫在最后,好的車名算是成功的前奏,拗口難讀的車名,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銷聲匿跡。因此,一款車想要在傳播營銷層面擴大影響力,最終達到促進成交的目的。那么,車名不應該兒戲,玩營銷討好那一撮小眾,更應該關注消費主力的“大眾”!
]]>說句實話,兩者沒有啥可比性。因為,問界M7是SUV車型,而威馬M7則是轎車車型。并且受眾群體也不太一樣。問界M7售價區(qū)間為31.98-37.98萬元,而威馬M7盡管還未上市,但根據(jù)威馬汽車以往的產(chǎn)品定位來看,大概會在15-25萬左右。車型不同、售價不重疊,也就是說,這兩款車型不存在競爭關系。
在熱度上,問界M7憑借華為的名號,已在車圈收獲了不少人氣。而威馬M7盡管還未量產(chǎn),但憑借出色的智能化與性能,被業(yè)內(nèi)稱之為“最期待的國產(chǎn)新能源汽車”。
在硬件配置層面,威馬M7堪稱“天花板級別的存在”。威馬M7搭載了32顆頂尖的無人駕駛認知硬件配置,包括3顆固態(tài)激光雷達、7 個 8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4 個環(huán)視攝像頭、12 個超聲波雷達、5 個毫米波雷達,擁有強大的感知能力。
在性能方面,威馬M7做的了不怕冷、不怕熱。在-30℃極寒環(huán)境下,威馬M7百公里能耗17kWh、車內(nèi)升至舒適溫度僅17分鐘、充電30%-80%僅30分鐘。
此前,威馬M7還在中國“熱極”新疆吐魯番完成了第二輪極熱環(huán)境下的整車標定和驗證工作。根據(jù)測試結果顯示,百公里能耗僅為15.6kWh,車內(nèi)溫度由60℃降至26℃僅9.5分鐘,充電從30%至80%僅38.6分鐘的極佳成績。
配置與性能拉滿的威馬M7,足以配得上“最期待的國產(chǎn)新能源汽車”的稱號,也讓我們期待該車的量產(chǎn)交付。
]]>長安神騏PLUS定位為小型載貨用汽車,其長寬高分別為5915mm/1900mm/2015mm,軸距為3600mm。根據(jù)規(guī)格不同,單排車型貨箱長寬高分別為3700mm/1800mm/375mm,雙排車型貨箱長寬高分別為3010mm/1800mm/375mm,最大額定載質量1700kg。
動力方面,長安神騏PLUS配備了1.8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02kW,最大扭矩180N·m,車型匹配5擋變速箱,0-80km/h加速為11s。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但是長城汽車最近推出幾款的車型,命名上卻眼花繚亂,土洋混雜,不倫不類。
例如“哈弗大狗icon,哮天犬,神獸,初戀,中華田園犬icon,炮,炮新能源。。。?!边@些命名讓人大跌眼鏡,文化屬性反差極大。
在世界其他地區(qū),以動物來命名汽車有很多,以動物命名汽車的車型有100多種,其中也包括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車型,如大眾甲殼蟲icon、福特野馬icon等。這些名字反映了這輛車的一個外形特點或屬性,
例如,甲殼蟲是大眾的一款外形類似昆蟲的汽車,他的外形不僅酷似甲蟲icon,而且顯示出他小巧靈活的特點。他的經(jīng)典名字和巧妙的外形使甲殼蟲成為全世界的經(jīng)典車型。
哈弗大狗的命名讓人感覺到友好,親切和自然,也與其運動屬性有關,但是你又分中華田園犬,馬犬,哮天犬,這名字跟汽車屬性一點關系都沒有,這種命名過猶不及,毫無價值。
汽車命名與企業(yè)的文化和管理水平息息相關,長城汽車取名有土有洋,雜亂無序,只能讓人感覺企業(yè)文化水平有限。
其他的名字如“初戀,神獸,炮,炮新能源”,更是毫無美感,也無法讓人聯(lián)想到汽車的屬性。
]]>周末約幾個朋友一起去試駕佳辰,一睹佳辰的風采。
先簡單說下外觀印象,佳辰和星辰是同平臺車型,前臉也都采用了同一風格,V形擴散向外,中間有個五菱的銀標。
五菱佳辰算是一款緊湊型MPV,它的長寬高為4785/1820/1760mm,軸距為2760mm。這個身型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五菱上一代神車730!
側面看去,五菱佳辰頂部線條是比較平直的,幾乎沒有什么下溜,盡可能保證了第三排的頭頂空間。
7個座位采用2+2+3布局,第二排調好位置后,我在第三排的膝蓋并沒有抵緊前面靠背,這車第三排相對于同價位的還是比較寬敞的。
而且,第三排位置也安排了獨立的空調出風口,可調節(jié)開關和風量大小,還有充電接口、杯托。
駕駛位上方留了一個單天窗,但由于側窗夠大,所以視野很通透,二三排乘客不會覺得壓抑。照明燈是那種“嵌入式吸頂燈”,小細節(jié)還是整得比較精致!
佳辰搭載的Ling OS 靈犀系統(tǒng)是五菱自研開發(fā)的,語音識別的速度非???,而且也足夠精準,喚醒一次后,連續(xù)發(fā)出2-3個指令完全沒問題,比如可以喊話“小菱、小菱,關閉車窗、打開空調,把風量開到最大……”童聲語音讓人感覺很輕松愉悅,可能也是考慮到家庭中的小朋友;后期用戶也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更改喚醒語——僅只有頂配和次頂配搭載語音識別控制,中配車型可選裝。
“佳”同美好,“辰”即良辰 佳辰是全家出行不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