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迪 e-tron 為例。 本周,這個德國品牌宣布將其名稱從簡單的“e-tron”更改為“Q8 e-tron”,使其與現(xiàn)有的內(nèi)燃動力 Q8 車型一起在陣容中占據(jù)更清晰的位置。
奧迪e-tron
然而,這只是部分地消除了奧迪通過將其首款全電動車型命名為“e-tron”而為自己制造的混亂,因為它已經(jīng)在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使用了該標志,從而圍繞其電動汽車制造了一個混亂的品牌信息 戰(zhàn)略。
但在這個現(xiàn)代時代,奧迪并不是唯一一個在為汽車取名時遇到困難的人。 有保時捷 Taycan Turbo(它是電動的,因此沒有渦輪增壓)和語法麻煩的全大寫字母 MINI 以及馬自達及其許多 SUV 命名法(CX-3、CX-30 和 MX-30)。
這讓你想知道 – 汽車公司是否只是用完了好名字?
當(dāng)今的許多問題可歸因于小型發(fā)動機的增長和電動車型的引入。 對于這個例子,BMW 是一個理想的案例研究,其先前的車型系列結(jié)構(gòu)(3 系列)和發(fā)動機尺寸(2.0 升四缸)轉(zhuǎn)化為行李箱上的簡單 320i 標志,而較小的 1.8 升 型號是 318i – 因此為客戶提供了一個清晰易懂的名稱。
寶馬320i
但現(xiàn)在不是了。 由于在更精細的渦輪增壓技術(shù)的幫助下發(fā)動機小型化的熱潮使汽車制造商能夠在不同的調(diào)諧狀態(tài)下提供相同的發(fā)動機,因此 BMW 320i 和 330i 都由相同的 2.0 升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盡管具有不同的功率輸出。 寶馬花了很長時間向媒體解釋這個概念,我想客戶需要類似或更長的時間。
然后是電動汽車,寶馬選擇采取 2000 年代的態(tài)度,將“i”放在任何事物的前面,并利用蘋果在 iMac、iPhone 和 iPad 上的成功獲利。 但由于寶馬 i3 和 i8 的買家不滿意,該品牌不得不轉(zhuǎn)向現(xiàn)有車型的電動版戰(zhàn)略,這導(dǎo)致我們采用了復(fù)雜的 iX3 和 i4 eDrive40。 最重要的是,盡管該品牌已經(jīng)擁有 iX3,但該品牌仍追隨奧迪的腳步,創(chuàng)造了一款簡稱為 iX 的旗艦車型——從而造成了另一個混亂點。
寶馬ix3
另一方面,新品牌 Polestar 對其車型名稱采取了典型的斯堪的納維亞極簡主義方法,最終會令人困惑。 Polestar 只是按順序?qū)⒚總€新型號稱為下一個編號,因此 Polestar 1 然后 Polestar 2、Polestar 3 等等。 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jīng)確認了六種型號,但除了發(fā)布日期之外,這些名稱沒有押韻或理由,只是為了隨意區(qū)分它們。 因此,Polestar 3 將是一款大型 SUV,Polestar 5 將是一款運動型轎車,Polestar 6 將是一款敞篷跑車——Polestar 7 可以是公司認為需要的任何形狀或尺寸的車型。
這就提出了如果公司成功會發(fā)生什么的問題? 北極星13? 北極星26? 北極星153?
努力想出一個清晰、描述性的名稱范圍的不僅僅是高端品牌。
雖然在銷售方面肯定沒有損害品牌,但馬自達推出兩款緊湊型 SUV 的決定導(dǎo)致了令人困惑的 CX-3/CX-30 二人組——并破壞了原本名聲在外的產(chǎn)品系列。 CX-3、CX-5、CX-8 和 CX-9 隨著每個型號的變大都變得有意義。
現(xiàn)在該品牌正傾向于這個命名計劃,CX-60、CX-80 和 CX-90 都將在不久的將來上市,讓客戶更難清楚地了解型號之間的差異。
現(xiàn)代是一個傳統(tǒng)上對其名稱進行大量思考的品牌——i30 是有意擺脫其 Excel 和 Accent 的廉價形象——而 Tucson 是一個比 ix35 更令人回味和令人難忘的名字。
事實上,圖森很好地與圣達菲和帕利塞德并列,創(chuàng)造了一個冒險的主題。 但是,盡管該品牌可以從更多的美國城市中汲取靈感,但其最近添加的 SUV Venue 卻未能做到這一點。
此時你可能會問,那又怎樣? 名字里有什么? 它真的會對汽車的銷售或性能產(chǎn)生影響嗎? 我對此的回答是——是的……而且不是。
福特憑借其在當(dāng)?shù)亟ㄔ觳⑾碛惺⒆u的 Territory 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一款功能強大的 SUV,其名稱激發(fā)了冒險的靈感。 它的替代品 Endura(在海外被稱為 Edge)并不是同一輛車,但這個平淡無奇的名字肯定對它沒有好處。
如果最終的 Holden Commodore 被稱為 Holden Insignia 或類似名稱,而不是試圖在與它明顯無關(guān)的銘牌上兌現(xiàn),它會不會更受歡迎?
但也許最近最好的例子是日產(chǎn) Tiida。 不僅是一個看起來古怪難讀的蠢名字,還取代了Pulsar這個根深蒂固的銘牌。 這輛車不是很好也無濟于事,但是當(dāng) Nissan Australia 最終換回 Pulsar 購買其小型車時,為時已晚,買家已經(jīng)放棄了該品牌,轉(zhuǎn)而使用更熟悉的品牌——Corolla、Mazda3 和 i30 .
因此,找到一個能引起客戶共鳴并堅持使用的名稱具有明顯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