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七個節(jié)氣,標志著春天已過半,夏天即將來臨。立夏是一個重要的農(nóng)事節(jié)氣,也是人們在飲食上進行轉變的關鍵時期。在立夏這一天,許多人都會特別關注食物的選擇,以迎接夏季的到來。那么,立夏節(jié)氣吃什么呢?
1. 新鮮蔬果,迎接夏日氣息
立夏是一個氣溫逐漸升高的季節(jié),適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來滋補身體。比如,西瓜、草莓、櫻桃等夏季水果具有清涼解暑的效果。此外,綠葉蔬菜如菠菜、油麥菜等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提供足夠的纖維和維生素,幫助身體排除毒素,保持健康。
2. 清淡魚肉,養(yǎng)胃養(yǎng)顏之選
立夏是一個天氣炎熱的季節(jié),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此時,適宜選擇一些清淡的魚肉來養(yǎng)胃養(yǎng)顏。比如,鮮嫩的鯉魚、鱸魚、黃鱔等,清蒸或紅燒都是很好的烹飪方式。這些魚肉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保持皮膚健康。
立夏節(jié)氣正是陽氣初生的時候,適合食用一些具有壯陽作用的草藥。比如,蠶蛹、枸杞、芡實等食材。這些食物富含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能夠提高身體的能量和抵抗力,適合男性朋友多吃一些。
4. 粗糧食物,增加飽腹感和營養(yǎng)攝入
立夏時分,應適當增加粗糧的攝入。像玉米、糙米、燕麥等粗糧食物富含纖維和維生素,具有增加飽腹感和調節(jié)血糖的作用。同時,粗糧食物還能幫助消化系統(tǒng)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預防便秘。
在立夏節(jié)氣,食物的選擇非常重要。合理搭配營養(yǎng),既能保護身體健康,又能迎接夏季的到來。在飲食中注意多吃新鮮蔬果、清淡魚肉、草藥壯陽、粗糧食物等,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個特殊的季節(jié)。
因此,在立夏這個時候,讓我們一起享受各種美食,迎接夏日的陽光和快樂吧!
]]>這種北京油雞具備羽黃、喙黃、脛黃的“三黃”特征,也就是俗稱的三黃雞,當時有幸品嘗了一只這種雞,這個雞的雞湯喝起來不油不膩,不過這個雞最大的特色并不在于雞湯,而在于雞蛋。
大家都知道,普通的雞平均一天可以下一個蛋,但是北京油雞的下蛋頻率比起來慢很多,平均三天才能下一個蛋。這是它的劣勢,也是它的優(yōu)勢,雖然下蛋慢,但是它的雞蛋營養(yǎng)價值較普通的雞蛋要高很多,一份北京油雞蛋和普通雞蛋的檢測報告顯示,普通雞蛋DHA含量是0.0472g/100g,而油雞蛋DHA含量是0.0712g/100g;維生素E的含量也不同,普通雞蛋維生素E的含量1.44mg/100g,油雞蛋維生素E的含量5.32mg/100g,不僅如此,蛋白質含量及能量均比普通雞蛋高。北京油雞蛋的口感好,一口咬下去,蛋白很是勁道,蛋黃細膩,嚼在嘴里卻沒有普通雞蛋那種噎人感,這樣的雞蛋就連小孩子都能吃上兩三個……
如今這種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的雞蛋已經(jīng)落
戶了我們沂蒙山區(qū),成為了我們家門口的美食,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桃樹,是一種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中國是桃樹的故鄉(xiāng),桃樹的栽培歷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
一個多世紀以來,現(xiàn)當代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鄭州二里崗青銅時代遺址中,也發(fā)掘出數(shù)量極多的野生桃核;特別是在河北藁城縣臺西村商代遺址中發(fā)掘出外形完整的兩枚桃核和六枚桃仁。經(jīng)鑒定,它們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證了古籍記載,確證中國是桃樹的起源地。
中國人利用和種植桃樹有著悠久的歷史。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就有記載?!?span id="2i2goau"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6678643">詩經(jīng)·大雅》篇就有吟詠桃的詩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衛(wèi)風》中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逃之夭夭,灼灼其華”,后來便成了成語,表示相互贈答,禮尚往來,至今仍經(jīng)常為人引用?!对娊?jīng)·魏風》中則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
《魏風》所指系今日黃河以北以及山西廣大地區(qū),園中種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為園,則表明已有一定的種植規(guī)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jīng)》、《呂氏春秋》等都有關于桃樹的記載,表明在遠古時期,黃河流域廣大地區(qū)都已遍植桃樹?!?span id="mgmwy4o"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949312">禮記》中還說當時已把桃列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棗)之一。
在傳說中,桃子是神仙吃的果實。吃了頭等大桃,可“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體健身輕”。正因為此,桃子被稱為“仙桃”、“壽桃”。在《西游記》里,天宮里的王母娘娘做壽時,就曾設蟠桃盛會招待群仙。
古人對桃十分看重,認為“玉桃服之,長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臨終日服之,其尸畢天地不朽”(見《神農(nóng)經(jīng)》),所以在祭祀大典上是少不了桃的。君王賞賜有功臣屬,桃也是很上等的。臣下為得此殊榮甚至以命相搏?!?span id="mskm0ug"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0133082">晏子春秋》就載有“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更把人們帶入了一個令人神往的天地。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寫過一首《桃花行》:“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黃花瘦;……”全詩哀怨凄楚,寶玉看了,不覺滾下淚來,于是大家商量成立了“桃花詩社”。
人們愛吃桃子,不僅因為其味道甘美,還由于它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據(jù)測定,每百克鮮桃果肉中,含糖7克,蛋白質0.8克,脂肪0.1克,粗纖維4.l克,鈣8毫克,磷20毫克,鐵1毫克,胡蘿卜素0.01毫克,維生素B1 0.01毫克,維生素B2 0.02毫克,煙酸(維生素PP)0.7毫克,維生素C6毫克。由于桃果含鐵量較其它水果高,對貧血癥的預防有明顯作用。
中醫(yī)認為,桃子味辛酸,性甘熱,有“益顏色,解勞熱”的功效,對肺病患者有益。而色綠未熟的生桃,具有生津止血、斂汗等效,入藥可治盜汗、嘔吐、婦女妊娠下血等癥。桃仁中含有苦杏仁甙、乳糖酶、脂肪油、揮發(fā)油等物質,入藥可治咳痰多、跌打損傷,瘀血經(jīng)痛、積聚腹痛、血燥便秘及闌尾炎等癥。桃子營養(yǎng)益人,但亦不可多食。古書《群芳譜》載:“多食令人有熱,能發(fā)丹石毒。生桃尤不宜多食,有損無益?!惫湃说慕?jīng)驗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這些禁忌喜食桃子者一定要記住,切不可貪吃美味而傷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