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秋分,老人講“吃谷不吃葷”!這“3谷”端上桌,寓意消災迎福!秋分前后、舉國上下全都進入“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忙碌期,百谷收倉、喜氣洋洋,用新收的谷物做成“齋飯”吃下去,“忌殺生、增祥和”,意為“吃災避禍”,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平安順遂。三谷指的啥?下面就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解答。
“白露鐮刀響,秋分砍高粱”,高粱作為最古老的鐵桿莊稼,含有大量的單寧,能很好地收斂固脫,潤燥生津。
推薦做法:【高粱雙色煎餃】
1.盆中放入高粱面200克,面粉100克,摻勻以后用清水活和柔軟的面團;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和一塊玉米面,盆中放入玉米面200克,面粉100克,也用清水揉成團,全都放在一邊餳10分鐘。
2.一把菠菜洗干凈,開水放入鍋中汆煮30秒鐘,主要是為了去除里面的草酸,菠菜斷生以后撈出來、擠干水分,切成小段備用;碗中打入4個雞蛋,攪散成蛋液,倒入鍋中炒熟,然后倒出來、切成雞蛋碎和菠菜放在一起,加入食鹽2克,雞粉2克,十三香1克,蠔油5克,芝麻香油5克調(diào)味,攪拌均勻調(diào)成餡料。
3.面團餳好以后取出來,揉光滑、搓成長條,揪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然后把面劑子揉圓,搟成一個個餃子皮,包入適量的菠菜雞蛋餡捏成餃子的形狀,然后把兩種顏色的餃子搭配在一起,邊緣捏合在一起,做成高粱雙色煎餃的生坯。
4.電餅鐺提前燒熱,均勻刷上油,把煎餃生坯放進去,蓋上鍋蓋小火烙3分鐘,3分鐘以后在表面刷上油、翻過來再烙2分鐘,一直把煎餃烙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享用。
小米,既養(yǎng)先天之本脾胃,又養(yǎng)后天之本腎臟,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小米粥更是被稱為“代參湯”,秋天喝最養(yǎng)人。
推薦做法:【太極小米羹】
1.小米洗凈,放入電飯煲中,煮成小米粥。
2.一把菜心洗凈、去除硬莖后切碎;再切點蔥花、姜末備用。
3.鍋內(nèi)燒油,倒入蔥花、姜末炒香,放入菜心、大火翻炒片刻,舀入幾勺清水,加入雞粉、食鹽調(diào)味,大火燒開以后勾入少許水淀粉,把菜羹收濃一些,再次開鍋以后倒在湯盆中。
4.然后把煮熟的小米粥,一勺一勺的澆在菜羹上面,退成太極的形狀,既順應秋分之意,又養(yǎng)生護體。
秋分日、慶秋收,蒸上一碗五谷飯,取聚合萬物之意,象征五行俱全,五谷豐登,五路發(fā)財的美好寓意。
推薦做法:【糯米五谷飯】
1.首先,準備糯米200克,提前一晚上泡發(fā);兩個蒸碗中分別放入泡好的紅棗、花生、葡糖干、青豆、玉米粒等秋收的谷物,越豐富越好。
2.然后把泡發(fā)的糯米倒在蒸碗中鋪均勻,在撒上適量的紅糖,倒入清水、稍微高過糯米就可以了,放入上大氣的蒸鍋中蒸40分鐘。
3.40分鐘以后把五谷糯米飯取出來,稍微晾涼一些,倒扣在盤子里。
4.起鍋、加入少許清水,放入一小把紅糖熬化,然后勾入少許水淀粉收濃,淋上明油提亮色澤,攪拌均勻以后起鍋,均勻澆在糯米上面、美味即成。
“秋分吃3谷,避禍又迎福”,“3谷”指的就是以上三樣,正當季、別不懂吃!
第一美食編輯:小雅
]]>溏心 嘻寶 米兜 朵朵 圓圓
年年 糯米 團團 芋圓 萌多
呦呦 甜茶 布丁 元寶 果凍
柚柚 甜橙 葡萄 檸檬 桃子
小甜橙 小芒果 小栗子 小甜糕
小西瓜 小木瓜 小石榴 小青檬
時間取小名:
長夏 秋秋 寒羽 元宵 初歲
年年 新春 晚夏 六一 小柒
知夏 七七 季白 小九 秋秋
銀霜 小寒 暮冬 融歲 星回
小七月 小初一 小拾一 小雪兒
小十月 小臘月 小露珠 小十二
植物起小名:
朧月 玉露 星影 柚一 糯米
半夏 木槿 蕓豆 若竹 木棉
青草 蘑菇 半夏 月見 合歡
小檸柒 小西柚 小米星 小海芋
小煙蘿 小玉米 小核桃 小乃馨
小風鈴 小百合 小海棠 小天星
星宿起名字:
井木 瑤光 鹿月 小心月 小云朵
草藥取名:
丁香 青芝 梔子 小白果
用數(shù)學符號取名字:
+ 加兒 X 小乘寶 π 派派
β 貝塔 = 等等
< 小魚兒 fx 小函數(shù)
兄妹或雙胞胎小名
云云 瑞瑞 糖糖 甜甜 調(diào)調(diào) 皮皮
奇奇 妙妙 布丁 豆奶 歡歡 喜喜
心心 念念 兜兜 轉(zhuǎn)轉(zhuǎn) 淘淘 琪琪
跳跳 躍躍 圈圈 點點 潼潼 年年
滴滴 答答 泡泡 沫沫 乖乖 巧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