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知道你在讀兩個人的小說時有沒有主要到一個奇怪的地方,兩個人對文章中女性名字有著自己情有獨鐘的取名方法。
金庸先生喜歡給女性人物取名單字,古龍先生則偏愛疊字給女性人物命名,如此說來二人給女性角色的取名又有什么內在的不同含義呢?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一共誕生了較為著名的十四部著作,更是有人把他的作品連成了一段富有藝術氣息的詩詞,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金庸先生的一部部經(jīng)典著作中,人物的名字也顯得格外重要。
一個人的名字首先就是代表對這個人的第一印象,男子的名字倒是沒有什么特別需要強調的地方,可對于一位妙齡少女來說,一個溫文爾雅的名字既能讓人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也能讓人對后續(xù)文章的發(fā)展產(chǎn)生興趣。
在金老先生筆下,他似乎更喜歡用單字來給女性命名,例如黃蓉、郭芙、郭襄、程英、蘇荃、趙敏……還有的人物名字甚至連姓都不太注重 直接就是阿朱、阿紫。
相比于現(xiàn)在大部分三個字的名字,為視親切簡稱兩個字的稱呼,金老先生在作品中對這些女性的親近稱呼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工。
就像郭靖稱呼黃蓉為蓉兒、耶律齊稱呼郭芙叫芙妹,對郭襄集體稱呼為襄兒,既避免了叫全名稍顯隔閡之感,又起了新的稱呼免入俗套。
就拿黃蓉舉例來說,她本身就是桃花島島主黃藥師的女兒,因為黃藥師常年隱居世外,島上的環(huán)境遠非中原陸地景色可比,鳥語花香五光十色。
黃蓉不但古靈精怪機器聰明,更是朱唇粉面、玉柔花弱,仿佛出水的芙蓉般美麗,這也才有了黃蓉的名字由來。
在《倚天屠龍記》中,趙敏是元朝的一個郡主,她的蒙古族名字不太常見我們不做介紹,金庸先生之所以給她取單名一個敏字,正是因為她機智過人。
雖然武功水平不高,可每次遇見問題總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這可離不開她聰慧過人的靈活頭腦,時常騙得六大派高手團團轉。
張無忌更是被她拿捏住了內心,在救義父謝遜、統(tǒng)籌武林高手之時沒少依靠趙敏協(xié)助,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趙敏也無愧于金庸老先生這一敏字的稱呼了。
和金庸先生一樣,古龍也算得上近現(xiàn)代時期我國出名的武俠小說家,在他筆下也誕生出了許多后世流傳的經(jīng)典著作,像小李飛刀、楚留香傳奇、蕭十一郎等經(jīng)典小說,古龍先生的作品對我們的童年也有著非凡深刻的影響。
相比于金庸先生對書中的女性愛用單字,古龍先生則更喜歡為書中的女性取名疊字,像朱七七、白飛飛、溫黛黛。
其實有很多人對古龍先生為書中的角色起名產(chǎn)生過質疑,明明一個字也能表達出相同的意思,可為什么非要耗費筆墨重新再多加一個相同的字呢。
可如果你對古龍和金庸先生筆下的角色深入了解過就會了解,古龍先生對女性的塑造偏重于內心細膩的情感溫柔,在他的筆下,武俠和江湖是男人之間的戰(zhàn)爭,女人更像是男人為之奮斗拼搏的落腳點。
所以在名字上,古龍先生需要更多地體現(xiàn)出男子的豪邁和女子的柔弱,在剛與柔之間達到一種陰陽的和平狀態(tài)。
對于金庸來說他筆下的女性和男性一樣是可以獨霸一方的蓋世英雄,她們不需要依靠傳統(tǒng)社會對女性的束縛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從江湖上、武功上、地位上依舊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
互相對比一下你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把古龍先生給女性人物的疊字換成單字,那便變成了朱七、白飛,聽著像不像一個男人的名字,哪里還有一點柔弱千嬌百媚女子的味道。
把金庸筆下趙敏、黃蓉改成趙敏敏、黃蓉蓉,是不是又感覺失去了角色原本的英氣和朝氣,從名字上就與人物整個的性格不同,更談不上吸引讀者閱讀的欲望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于金庸和古龍來說,也有很多人在探討誰才是武俠小說界的第一人,更有人討論誰才是兩人筆下最厲害的蓋世英雄、誰才是兼具聰明才智盛世美顏的女英雄。
對于兩人來說走的武俠風格以及描述的江湖場景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二人同樣喜歡塑造英雄不問出處的話題,但是從藝術構造以及人物經(jīng)歷中,金庸筆下的人物在人生經(jīng)歷和社會磨練中總比古龍筆下的人物要幸運那么一點點。
就像金庸筆下的男或女都可以成為一代大俠,學習武功的熱情以及天賦也不憑著性別而有所差異。
雖然金庸愛用單字古龍愛用疊字,可這也是個人取名的習慣用法,并非說轉換一下思維二人就取不出來好的名字。
像我們比較熟知的任盈盈、周芷若、包惜弱、韓小瑩,金庸在取三個字的名字包括疊字名字時也很有心得,不僅反應出女性人物的性格品質,甚至在一定層面暗示了人物未來的命運。
像古龍筆下的蘇櫻等人,也證明了古龍先生在取名方面并非一成不變,善用的原因也不過是因為常常塑造相同人物性格的慣用手法和方式罷了。
作為武俠小說界的兩位泰斗宗師,金庸和古龍兩位先生留下的作品并非只是單純的文字那么簡單,緊張刺激的情節(jié)、深刻的內涵底蘊、發(fā)人深省的警示道理,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并且傳承給我們下一代的寶貴財富。
也許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很難再看到讀到類似武俠小說讀物,所以珍惜這份留存腦海的回憶,才不至于讓這些經(jīng)典人物被遺忘在茫茫人海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