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又稱蒼龍、孟章,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形象,為“天之四靈”之一的東方之神,對應(yīng)“四象”中的“東方七宿”。據(jù)《星經(jīng)》記載,青龍形態(tài)生有羽翼?!?span style="color: #3A7FDE" class="data-color--tt-darkmode-3a7fde">文獻通考》《丹鉛總錄箋證》《道園學(xué)古錄》記載,青龍身體由二十八宿中的東邊七星宿所組成,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狀似龍形,其中包括頭長雙角、身上披鱗,因五行中東屬木而色青,且有頸部和頸根、肩膀和脅骨、心臟及尾巴 。
【白虎】
白虎,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西方之神,后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朱雀、玄武合稱四方四神。據(jù)《中興征祥》記載,白虎全身如雪,無雜毛。巴人還將白虎奉為戰(zhàn)神,將其抬高到了武神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巴人的尚武精神。因之,巴人的白虎崇拜實亦為武神崇拜。
【朱雀】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于遠(yuǎn)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為離,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同時也是天之南陸。南方神獸朱雀就是鳥的外形。南方屬火,朱雀等鳥的圖騰在古代神話中往往屬于太陽崇拜。
朱雀又稱“朱鳥”,南方七宿之名,為道教所供奉南方之神故,有人又將其與南岳聯(lián)系起來,作為“五岳真形圖”中的南岳之形,遂成為公認(rèn)的南岳山徽。其中具有奧妙的中華文化學(xué),民族學(xué)意蘊。
現(xiàn)代網(wǎng)文多有寫到朱雀是鳳凰所生,但這一說法在中國神話學(xué)界來看卻是恰恰相反,朱鳥反而是后世鳳凰的原型,部分學(xué)者認(rèn)為在周文化中先民可能以朱鳥為鳳之正宗。
朱雀和龍一起構(gòu)成了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更多學(xué)者認(rèn)為朱雀是直接由天星變化而來,是中國遠(yuǎn)古先民對星宿的崇拜而產(chǎn)生的神話形象。
【玄武】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于遠(yuǎn)古星宿崇拜,是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形象是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于八卦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中國古代神話中最令妖邪膽戰(zhàn)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于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在古代,人們認(rèn)為蛇機智、靈動,善于斂財,俗信認(rèn)為夢蛇兆財;而龜腹背皆有硬甲,頭尾與四肢能縮進甲內(nèi),耐饑渴,壽命極長,人們占卜用龜,筮用蓍,合稱龜筮。龜背紋理稱作龜文,占卜時灼燒龜甲,視所見坼裂之紋,以兆吉兇休咎。
【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用以象征祥瑞的神獸,是建馬的后代,其祖先為應(yīng)龍。公獸為麒,母獸為麟。它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其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
【貔貅】
貔貅(拼音:píxiū)別稱“辟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漢族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貔貅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不泄,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故有招財進寶、吸納四方之財?shù)脑⒁?,同時也有趕走邪氣、帶來好運的作用。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財、開運、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zhèn)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目前以尚修堂開光貔貅的效果較為明顯。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gòu)的吉祥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白澤】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白澤最早記載于葛洪的《抱樸子》中,書中描述白澤號稱無所不知,能透過去,曉未來,同時亦能說人言,曾應(yīng)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所以從很早開始,白澤就被當(dāng)做驅(qū)鬼的神獸和祥瑞來供奉。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青龍】
青龍,亦作“蒼龍”,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龍就成為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中國的象征,而比較明確的定形是在漢代,從大漢朝開始,龍就被確定為皇帝的象征與代表。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屬于傳統(tǒng)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以五行論,東為青色,故青龍為東方之神。
【白虎】
在中國,白虎是戰(zhàn)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zāi)、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fā)財致富、喜結(jié)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dāng)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為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朱雀】
鳳凰在中國來說,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雞、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雞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鳳凰又可說是朱雀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它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lián)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shù)节らg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獻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后,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四靈
【白矖xǐ】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女媧孤獨,故以泥造人,同時以自己形象造人首蛇身的事物作為寵物,分別是白矖xǐ,雌,和螣蛇,后女媧補天,因五色石不夠,遂以身補天,白矖xǐ、螣蛇亦追隨。
盤古開天、洪荒伊始。大地之母女媧黏土造人、繁衍后代、造福人間。誰知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爭斗,共工頭撞不周山,使天體傾斜,三界大亂,妖孽趁機橫行無忌,危害人間。上古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各霸一方,逞兇作亂。四大神獸秉性各異,龍族高傲、白虎魯莽、玄武陰毒、唯朱雀最為殘忍,每日要吃人度日!共工氏頭撞不周山,三界混亂,朱雀趁機煽動三大神獸聯(lián)手禍患人間。女媧用補天遺留的十二塊五彩石鑄造鎮(zhèn)妖瓶,并在另外四只靈獸麒麟、白矖、騰蛇、白澤(獨角獸)的幫助下,戰(zhàn)敗以朱雀為首的四大神獸,除白虎、斬玄武、降朱雀、收服龍族!終使人間恢復(fù)和平。女媧功德圓滿,由白矖、騰蛇兩大護法接引上天,被尊為上古第一大神。
【螣téng蛇】
螣蛇星是隸屬于北方七宿的星官。在造父五星之南,由22顆星所組成。五行分陰陽,而螣蛇則為火陰性圖騰。龍之同類,能興云霧而游。螣蛇多與神龜并稱,因此被視為玄武的分身。在《后漢書·張衡傳》中載張衡所作《思玄賦》,當(dāng)中有“玄武縮于殼中兮,螣蛇蜿而自糾”之句。曹操著名詩作《龜雖壽》中亦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之句。然而,另有“蛇修千年成滕,螣過天劫成神龍”“螣蛇善水,其能不差于天龍,應(yīng)龍。過天劫則直飛八荒?!边@一說,指螣蛇是五方神獸的獨立一員,位居中央,色尚黃。 《荀子·勸學(xué)》:“螣蛇無足而飛”。 《爾雅·釋魚》:“螣,螣蛇”。郭璞注:“龍類也,能興云霧而游其中”?!妒骂悺べx九十一》注引此作:“螣蛇游霧龍乘云?!?/p>
民間還傳說,女媧娘娘的倆個寵物寶寶也忠貞不渝的追隨了她的腳步,伴著她一起升了天。這倆個寵物寶寶分別是:白矖(xi,第三聲)和騰蛇結(jié)為夫婦。一代經(jīng)典劇《新白娘子傳奇》里,就隱晦論證了白素貞就是騰蛇之女。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柴桑之山,其上多銀,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郭璞注:“即螣蛇,乘霧而飛者?!?/p>
昆侖山上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dāng)時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是可使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傳說黃帝巡狩,至海濱而得白澤神獸。此獸能言,達于萬物之情,故帝令圖寫之,以示天下,后用以為章服圖案。唐開元有白澤旗,是天子出行儀所用;明有白澤補,為貴戚之服飾。
傳說白澤神獸是陜西西安戶縣鐘馗故里“唐·賜福鎮(zhèn)宅圣君”鐘馗的坐騎。鐘馗神獸的宋代石雕文物一對,現(xiàn)保存于陜西西安戶縣渼陂湖畔的《鐘馗傳》作者王九思的空翠堂別墅門前,據(jù)說是國內(nèi)唯一的一對白澤古石雕。東晉葛洪《抱樸子。極言》:“黃帝……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眰髡f黃帝巡狩,至海濱而得白澤神獸。此獸能言,達于萬物之情,故帝令圖寫之,以示天下,后用以為章服圖案。唐開元有白澤旗,是天子出行儀所用;明有白澤補,為貴戚之服飾。后世因為白澤能夠趨吉避兇,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典》記帝王之旗就繪有白澤的形貌,被稱為白澤旗。
又有一說白澤就是獨角獸,當(dāng)年朱雀連同蒼龍,白虎,玄武逞兇作亂,女媧娘娘與另外四只靈獸麒麟、白矖、騰蛇、白澤的幫助下,戰(zhàn)敗以朱雀為首的四大神獸,最后白澤被廢除法力,流落凡間,據(jù)說白澤全身是寶,有令人起死回生的療效。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古人把麒麟當(dāng)作仁獸、瑞獸。雄性稱麒,雌性稱麟。
麒麟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龍頭,馬身,魚鱗。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么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麒麟與貔貅[píxiū]有所不同,麒麟是兇猛的瑞獸,且護主心特別強,有招財納福、鎮(zhèn)宅辟邪的作用。貔貅是以財為食的,能食四方之財。
麒麟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地上的,常伴神靈出現(xiàn),是神的座騎,屬火系屬天仙。一般不會飛,不過成年的麒麟是會飛的。成年的麒麟能大能小,平時較慈祥,發(fā)怒時異常兇猛。主聰慧,祥瑞。
四兇
【梼杌táowù】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相傳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xùn),由這幾個名字里,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梼杌后來也成了四兇之一。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jù)《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xùn),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边@個不可教訓(xùn)的惡人死后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記“西方荒中,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梼杌?!?/span>
【窮奇】
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兇惡的異獸??墒?,同樣在《山海經(jīng)》中,〈西山經(jīng)〉一篇卻提到窮奇的另一種形象,該篇中的窮奇,外貌像牛,長著刺猬的毛發(fā),與〈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述者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二者都是喜歡食人的兇獸,這方面則沒有分別。
【混沌】
《山海經(jīng)》第二卷《西山經(jīng)》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zé)o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睖喍丶椿煦?,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
【饕餮tāo tiè】
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怪物。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以為裝飾。《呂氏春秋·先識》:“ 周 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薄渡癞惤?jīng)·西南荒經(jīng)》:“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狼惡,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強者奪老弱者,畏群而擊單,名曰饕餮。”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六:“ 紹圣 初,先人官 長安府 ,於西城 漢高祖 廟前賣湯餅民家,得一白玉奩,高尺馀,遍刻云氣龍鳳,蓋為海中神山,足為饕餮,實 三代 寶器?!?/p>
除了古代神獸外,游離與古書之外的上古神獸也為人所稱道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強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是王者神獸。
【赤焰獸】
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農(nóng)氏后裔,
【重明鳥】
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
【畢方】
一種鳥,形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