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名字通常由兩個或三個字組成,一般也不會超過四個字,而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聲、韻、調,幾個字組合到一起就會有不同的韻律節(jié)奏。從主觀上講,一個好聽的名字應該是順口清晰、和諧響亮的。從客觀上來講,它需要符合漢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
很多介紹起名的書或文章都會以平仄為標準來判斷名字的好聽程度,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看起來很專業(yè),實際上相當偷懶的做法。
平仄是中國古詩詞中用字的聲調?!钙健怪钙街保肛啤怪盖?,它是對古漢語平、上、去、入四種聲調的歸納整理。從理論上看,平仄似乎很適合起名的需求。然而,不得不告訴大家的一個事實是:平仄已經過時了,與現代漢語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兼容性問題。
相比古漢語的四聲,現代漢語的四聲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中古清音平聲變?yōu)殛幤剑ㄒ宦暎泄艥嵋羝铰曌優(yōu)殛柶剑ǘ暎?;中古濁音上聲變?yōu)槿ヂ暎ㄋ穆暎恢泄湃珴崛肼曌冴柶剑ǘ暎?,中古次濁入聲變去聲(四聲);中古入聲則在普通話中徹底消失了?,F代漢語的聲調已經與古漢語的平仄出現了錯位,這也是普通話無法完整表達古詩韻味的重要原因。
語文教科文已經明確指出現代漢語發(fā)音三要素:聲、韻、調,即聲母、韻母和音調,這才是我們應該去依據的標準。
從大的原則上來說,漢語追求抑揚頓挫的美感,也就是在字詞的搭配上要追求變化。表現在起名的聲韻母搭配上,就是要做到:相鄰求異。簡單地說,就是相鄰的兩個字不要使用相同的聲母或韻母。
下面舉一些不好的例子,比如兩字名使用相同聲母的:張章、李朗、王萬、楊顏,兩字名使用相同韻母的:趙傲、李琦、陳恩、錢潭、尤洲,三字名相鄰字使用相同聲母的:李來磊、李旅平、李成晨,三字名相鄰字使用相同韻母的:李志起、李吉明、李競鷹。用準確音節(jié)讀出以上幾個名字是非常拗口的一件事,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改變音調或重讀其中某個字的方法來增強名字的變化感。在沒有書面文字配合的情況下,這種做法客觀上增加了名字識別的障礙,是我們盡量要避免出現的一件事。
姓名中相鄰的字最好不要使用相同的聲母和韻母,不相鄰的字這樣用則完全沒有問題,尤其是三字名。從音律上來講,這種組合方式還會形成一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美感,比如李明志、溫亦仁、何家樂、趙意超等。
除了聲母和韻母以外,聲調也是構成漢語獨特美感的另外一個核心要素?,F代漢語的聲調分為四聲:一聲平(陰平)、二聲揚(陽平)、三聲拐彎(上)、四聲降(去)。
如果是兩字名的話,除了「陽陽」「上上」「去去」這三種聲調組合之外,其他聲調組合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圍內。如果是三字名的話,情況就變得復雜一點了。首先需要排除的是同聲調的幾個組合,如:陰陰陰、陽陽陽、上上上、去去去,沒有變化就很難有美感;然后再排除一些兩字連綴效果不佳的組合,如陰陰X、X上上、X去去、上上X等;此外還要排除上聲(三聲)結尾的組合,剩下的才可以納入選擇范圍中。
另外,尾字是第二聲(陽平)或第四聲(去聲),名字會比較響亮,干脆利落,更適合男寶寶;而尾字為第一聲(陰平)則比較溫和,更適合女寶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寶寶選擇不同聲調的名字。
當然這里只是原則上的建議,再好的理論,也比不上自己的語感,實際中發(fā)音的流暢和舒適感最重要。給寶寶起個好名字是每個爸爸媽媽的心愿,這需要爸爸媽媽們多多參考,多多學習,起名字的學問很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給寶寶起個好名字的學問及好聽的名字參考以后我都會科普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給寶寶起個好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