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jīng)中稱他為“鎮(zhèn)天真武靈應(yīng)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亦稱為“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fā)祖師”。真武大帝在道教中的形象是:披著長發(fā),穿著黑衣,身披金甲,腰纏玉帶,仗劍怒目,頂罩圓光,形象武猛。
關(guān)于他的崇拜,也是源于我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古人將黃道的星宿劃分為二十八宿,并按照方位又分為四組,即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武便為北方七宿的總稱,七宿即斗、牛、女、虛、危、室、壁,其排列的圖形宛如龜蛇,于是人們便把龜蛇當(dāng)做玄武的象征。
玄武主司風(fēng)雨,按照五行學(xué)說,北方屬水,其色黑,“玄”就是黑的意思。龜有甲,能抵御侵害,故稱之為“武”。在最初的星辰崇拜中,玄武只是作為四方守護(hù)神之一的形象出現(xiàn)的,和青龍、白虎、朱雀并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帝王的尊崇,玄武逐漸變得重要起來。
真武大帝本為玄武星宿,因受太陽精氣降圣為凈樂國太子。據(jù)《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jīng)》等道經(jīng)所載:大帝十五歲那年,離別父母,前往深山幽谷,訪求修道之術(shù),其修行感動了玉清圣祖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元君指引其越海東游,又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湖北武當(dāng)山(太和山),修煉四十二年,大帝五十六歲那年,九月九日清晨,祥云自天而降,白日飛升。于是,玉帝命其敕鎮(zhèn)北方,統(tǒng)攝玄武之位。
隋唐時,道教出現(xiàn)了四圣真君: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真武將軍、黑煞將軍,此真武將軍就是真武大帝的前身。到了唐宋兩朝,因帝王上下都極為信奉道教,而真武也屢次受到敕封,因此真武大帝在帝王的極力推崇下,成為神仙譜系中極為重要的大神,并得到了人們的尊崇,各地也陸續(xù)興建了許多供奉其的廟宇、宮觀。
真武大帝的神化過程是漫長的,直到北宋初期才最終完成。到了南宋時期,真武大帝的地位和神格逐步提升,歷代皇帝都崇奉至極,這主要是源于真武大帝升天后的故事。當(dāng)時的天界,也就是道教所說的彼岸世界,魔妖迭起,打斗不斷。元始天尊在傳道時,黑毒穢雜之氣已沖進(jìn)南天門,于是命真武大帝鎮(zhèn)魔除妖。真武大帝極為勇猛,親率三十萬天兵,一夜之間降伏了所有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對真武大帝討伐妖魔時戰(zhàn)績的最高評價。從此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真武大帝鎮(zhèn)守北方,普福生靈、操扶社稷。
唐宋之后,道教根據(jù)“北方黑帝,體為玄武”之說,將真武大帝尊為掌管北方天界的重要神祇,號曰“佑圣真武天尊”、“蕩魔天尊”、“祖師北極真武玄天仁威上帝”。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變”,趕走侄子建文帝,做了皇位。據(jù)說,在燕王從北方起兵往南攻打的時候,許多的勝利戰(zhàn)役,都曾得到真武大帝的顯靈相助。
所以,朱棣登基成為永樂帝之后,當(dāng)即下詔敕封真武為“北極鎮(zhèn)天真武玄天上帝”,永樂十年,朱棣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民二十余萬人大規(guī)模修繕武當(dāng)山宮觀群,并在天柱峰頂修建了一座專門供奉真武大帝神像的“金殿”。
至此,武當(dāng)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dá)到了鼎盛,人們對其的信仰也達(dá)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就是宮廷和民間都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真武大帝由此成為北方極其重要的大神,北方壬癸水,皇宮內(nèi)院均以建真武廟來示防火之意。
玄天寶誥
至心皈命禮?;煸?,傳法教主。修真悟道,濟(jì)度群迷。普為眾生,消除災(zāi)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振天助順,真武靈應(yīng)。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xié)運(yùn)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
]]>玄武,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又名龜蛇 ,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玄武于八卦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同時也是天之北陸。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余歲,老人死,移床,龜尚不死,龜能行氣導(dǎo)引,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北方七神之宿,實(shí)始于斗,鎮(zhèn)北方,主風(fēng)雨。雨水為萬物生長所需,且水能滅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屬性,頗為民間重視和信仰,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南斗魁第一星、主吳;第二星、主會稽;第三星,主丹陽;第四星、主豫章;第五星、主廬江;第六星、主九江。北宮玄武七宿包括二十八星宿中的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北方玄陵七屬水,上應(yīng)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七位宿。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余顆星,它們組成了蛇與龜?shù)男蜗?,故稱為玄武元龜,玄武為北方水神。
斗木獬:屬木,為獬,犀牛外形,有星六,均屬人馬座,亦稱北斗。北方七宿第一宿,位于玄武的額頭,有才華,自尊心強(qiáng),渴望受到關(guān)注;斗宿為玄武之頭和身,也就是著名的南斗六星。在七曜屬木,圖騰為獬,故亦稱斗木獬。共十個星官,六十二顆星。斗星官,由六顆星構(gòu)成,形似斗勺,故亦稱之為斗。
牛金牛:屬金,為牛,牛形態(tài),有星六,均屬摩羯座,又稱牽牛星或牛郎星。北方七宿第二宿,力氣強(qiáng)大,但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dá),遇強(qiáng)則強(qiáng),但過于執(zhí)拗,疏于思考;牛宿因其星群似牛角而得名。在七曜屬金,圖騰為牛,故亦稱牛金牛。古代中國天文星相家觀天象,以紫薇垣星象測帝王家事,以斗、牛兩宿星象察民間事,認(rèn)為斗、牛兩宿間流星現(xiàn)則民間有喪,星象異則天數(shù)有變,天下將失安寧。
女土蝠:屬土,形態(tài)為蝙蝠,有星四,三屬寶瓶座,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組合狀如,箕個性剛強(qiáng),思維敏捷,有信念感;女宿因星群組合狀如女字而得名。在七曜屬土,圖騰為蝠,故亦稱女土蝠。
虛日鼠:屬日,為鼠,有星二,虛宿一即寶瓶座β,虛宿二即小馬座α,共稱美麗雙星,水瓶座守護(hù)神,天真爛漫之淑女。穿露臍短衣,喇叭褲,倒蓮花型短裙,赤腳高踮,襯出少女靈動秀美之氣。寵物:小金鼠。為北方玄武七宿之第四宿,堅韌博學(xué),決策力強(qiáng),但易浮躁、愛爭執(zhí);虛宿古人稱為“天節(jié)”主秋天,含有肅殺之意。在七曜屬日,圖騰為鼠,故亦稱虛日鼠。當(dāng)半夜時虛宿居于南中正是冬至的節(jié)令。冬至一陽初生,為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如同子時一陽初生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一樣,給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虛宿多吉。
危月燕:屬月,為燕。有星三,第一星即寶瓶座α,第二星與第三星即飛馬座θ﹐ε。為北方七宿之第五宿,居玄武尾部,因?yàn)閼?zhàn)爭中,斷后者常有危險,故此而得名“危”。個性善良,有實(shí)力,但脾氣急躁;危宿為玄武之尾。在七曜屬月,圖騰為燕,故亦稱危月燕。危者,高也,高而有險,故危宿多兇。
室火豬:屬火,為豬,有星二,屬雙魚星座。北方七宿第六宿。因其星群組合象房屋狀而得名“室”,房屋乃居住之所,人之所需,故室宿多吉??瓷先ケ容^慈眉和睦,能給人帶來好運(yùn)。愛交際,有野心,但斷臂獨(dú)行,輕率急躁;室宿象一所覆蓋龜蛇之上的房子。在七曜屬火,圖騰為豬。故亦稱室火豬。房屋乃居住之所,人之所需,故室宿多吉。
壁水貐:屬水,為貐,有星二,屬雙魚座和白羊座。為北方七宿之第七宿,居于室宿之外,形如室宿的圍墻,故而得名為壁,玄武之尾。外形是一只毛系哺乳動物,水性好,可以穿越大海。冷靜自制,保守可靠,但不善表達(dá)。壁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墻壁,又稱東壁出現(xiàn)在冬天的星空,有建造房屋以防寒之意。在七曜屬水,圖騰為為貐,故亦稱壁水貐。
青龍,又稱蒼龍、孟章,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形象,為“天之四靈”之一的東方之神,對應(yīng)“四象”中的“東方七宿”。據(jù)《星經(jīng)》記載,青龍形態(tài)生有羽翼?!?span style="color: #3A7FDE" class="data-color--tt-darkmode-3a7fde">文獻(xiàn)通考》《丹鉛總錄箋證》《道園學(xué)古錄》記載,青龍身體由二十八宿中的東邊七星宿所組成,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自黃帝授命于天,威澤四方,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狀似龍形,其中包括頭長雙角、身上披鱗,因五行中東屬木而色青,且有頸部和頸根、肩膀和脅骨、心臟及尾巴 。
【白虎】
白虎,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西方之神,后為道教所信奉,同青龍、朱雀、玄武合稱四方四神。據(jù)《中興征祥》記載,白虎全身如雪,無雜毛。巴人還將白虎奉為戰(zhàn)神,將其抬高到了武神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巴人的尚武精神。因之,巴人的白虎崇拜實(shí)亦為武神崇拜。
【朱雀】
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于遠(yuǎn)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為離,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同時也是天之南陸。南方神獸朱雀就是鳥的外形。南方屬火,朱雀等鳥的圖騰在古代神話中往往屬于太陽崇拜。
朱雀又稱“朱鳥”,南方七宿之名,為道教所供奉南方之神故,有人又將其與南岳聯(lián)系起來,作為“五岳真形圖”中的南岳之形,遂成為公認(rèn)的南岳山徽。其中具有奧妙的中華文化學(xué),民族學(xué)意蘊(yùn)。
現(xiàn)代網(wǎng)文多有寫到朱雀是鳳凰所生,但這一說法在中國神話學(xué)界來看卻是恰恰相反,朱鳥反而是后世鳳凰的原型,部分學(xué)者認(rèn)為在周文化中先民可能以朱鳥為鳳之正宗。
朱雀和龍一起構(gòu)成了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更多學(xué)者認(rèn)為朱雀是直接由天星變化而來,是中國遠(yuǎn)古先民對星宿的崇拜而產(chǎn)生的神話形象。
【玄武】
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于遠(yuǎn)古星宿崇拜,是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分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形象是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于八卦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中國古代神話中最令妖邪膽戰(zhàn)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玄武亦稱玄冥 ,龜蛇合體,為水神,居北海,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征,冥間亦在北方,故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因此玄武有別于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在古代,人們認(rèn)為蛇機(jī)智、靈動,善于斂財,俗信認(rèn)為夢蛇兆財;而龜腹背皆有硬甲,頭尾與四肢能縮進(jìn)甲內(nèi),耐饑渴,壽命極長,人們占卜用龜,筮用蓍,合稱龜筮。龜背紋理稱作龜文,占卜時灼燒龜甲,視所見坼裂之紋,以兆吉兇休咎。
【麒麟】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用以象征祥瑞的神獸,是建馬的后代,其祖先為應(yīng)龍。公獸為麒,母獸為麟。它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其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
【貔貅】
貔貅(拼音:píxiū)別稱“辟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漢族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貔貅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不泄,只進(jìn)不出、神通特異,故有招財進(jìn)寶、吸納四方之財?shù)脑⒁猓瑫r也有趕走邪氣、帶來好運(yùn)的作用。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財、開運(yùn)、辟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zhèn)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目前以尚修堂開光貔貅的效果較為明顯。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gòu)的吉祥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yùn),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白澤】
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白澤最早記載于葛洪的《抱樸子》中,書中描述白澤號稱無所不知,能透過去,曉未來,同時亦能說人言,曾應(yīng)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所以從很早開始,白澤就被當(dāng)做驅(qū)鬼的神獸和祥瑞來供奉。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