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 http://www.51zclw.cn 寶寶取名 公司起名 專家起名 周易起名 姓氏起名 Tue, 23 May 2023 18:47:19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http://www.51zclw.cn/wp-content/uploads/2023/04/2023042403580774.png 烈士 – 寶寶取名網(wǎng) http://www.51zclw.cn 32 32 賀姓男孩名字大全兩個字,賀姓男孩名字大全兩個字三個字 http://www.51zclw.cn/archives/33671 Tue, 23 May 2023 18:47:08 +0000 http://www.51zclw.cn/?p=33671

河北省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萬多人。當英雄的名字寫在祖國的山河,刻進城市的街巷,融入人們的生活,它不僅是紀念英雄的方式,更是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清明時節(jié)祭先烈,本臺派出多路記者走訪河北的黃驊市、本齋回族鄉(xiāng)、賀進鎮(zhèn)、存瑞中學(xué),去探尋這些名字穿越時空所蘊藏的精神力量。

·

董存瑞烈士

(摘自《董存瑞》電影分鏡頭記錄本)董存瑞鎖著雙眉,猛的看了一下抱在懷里的炸藥,毅然地用手托起炸藥包,舉到橋頂拉開導(dǎo)火索。導(dǎo)火線董存瑞面前燃過。董存瑞高呼:“為了新中國,前進!”巨大撼天動地的爆炸,橋堡飛向天空。郅振標一躍而起,高呼:“為了新中國,前進!”戰(zhàn)友們沖向前去,高呼:“前進!”

——河北廣播電視臺王鑫敬讀

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

1948年5月1日,第11縱隊從朝陽地區(qū)西進,兵鋒直指熱河省會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隆化戰(zhàn)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xué)的任務(wù),他擔任爆破組長。戰(zhàn)斗開始后,他帶領(lǐng)戰(zhàn)友們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guī)定的任務(wù)。連隊隨即發(fā)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此時,離發(fā)起總攻僅15分鐘。關(guān)鍵時刻,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由于橋形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p>

1948年6月8日,第11縱隊決定追認董存瑞為縱隊戰(zhàn)斗英雄、模范共產(chǎn)黨員,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董存瑞班”。7月10日,冀熱察行政公署做出決定,將隆化中學(xué)改名為“存瑞中學(xué)”。為了永久紀念他,隆化和懷來縣人民政府分別修筑了董存瑞烈士陵園和紀念館。

·

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馬本齋烈士

日軍大舉入侵,國民黨卻叫囂攘外必先安內(nèi),他寫下七言絕句:風(fēng)云多變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空有滿腹男兒志,不盡蒼浪付東流。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組建回民支隊,屢建奇功,被授予“打不爛,拖不垮,攻無不克的鐵軍”;敵人喪心病狂,母親大義赴死,留給兒子這樣幾句囑托:人活,要活得有臉有面;人死,要死得像模像樣!勝敗不在生死,比的是誰的骨氣更剛強。兒子也向母親寫下誓言:“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xù)斗爭!”連年征戰(zhàn),操勞過度,1944年他不幸倒下了,可他留給回民支隊、留給全中國人民的英雄精神永遠無法磨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康輝敬讀

馬本齋回族,直隸獻縣東辛莊(今河北省獻縣本齋回族鄉(xiāng)本齋東村)人。

盧溝橋事變后,馬本齋在家鄉(xiāng)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1938年4月,他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qū)回民教導(dǎo)總隊,他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dǎo)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jù)地,他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qū)第三軍分區(qū)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1941年8月27日,日本侵略軍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動用種種手段,逼迫馬母給馬本齋寫勸降信。深明大義的馬母寧死不屈,在進行絕食斗爭后以身殉國。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lǐng)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zhàn),奮勇殺敵,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冀魯豫邊區(qū)屢建戰(zhàn)功。1944年2月7日,馬本齋在冀魯豫軍區(qū)后方醫(yī)院病逝。

1953年,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東辛莊被正式命名為本齋村,鄉(xiāng)政府也設(shè)在該村,更名為本齋回族鄉(xiāng)。

·

黃驊烈士

他加入革命時年僅15歲,身經(jīng)百戰(zhàn),一心向黨;他參加過長征,深受百姓和戰(zhàn)友的愛戴;他犧牲時年僅32歲,滿城悲泣,淚沾衣襟;他一生都保持著戰(zhàn)斗姿態(tài),一生都在為革命獻身。他走后,這座城被冠以他的名字。

——河北廣播電視臺澤華敬讀

黃驊原名黃金山,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黃驊追隨毛主席參加兩萬五千里長征,輾轉(zhuǎn)大半個中國參加革命戰(zhàn)爭,領(lǐng)導(dǎo)的部隊作戰(zhàn)能力強。1941年,黃驊來到冀魯邊區(qū)擔任副司令員。1943年6月30日,在新??h大趙村主持召開軍事會議時,被叛徒暗殺,終年32歲。

1945年9月,滄州市新青縣解放,為紀念黃驊烈士將“新青縣”正式更名為“黃驊縣”。

·

祭賀進烈士:

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忠誠的愛國主義戰(zhàn)士,杰出的知識分子代表。對同志平易近人,對敵人頑強勇敢。1944年,在同日軍作戰(zhàn)中,他吸引敵人火力,掩護群眾安全轉(zhuǎn)移,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27歲。同年,這片被烈士鮮血浸染的土地有了新名字——賀進鎮(zhèn)。英雄的事跡和精神,在燕趙大地上鐫刻出閃亮的地標。

——河北廣播電視臺北辰敬讀

賀進,原名郝桂巒,河北省正定縣西莊屯人。曾就讀于河北省立北平高級中學(xué),1935年考入國立清華大學(xué)。

“七七”事變后,日寇鐵蹄踐踏鄉(xiāng)土,賀進毅然走上革命道路。1939年分配到太南辦事處工作,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2年,賀進調(diào)到武安縣四區(qū)(繼城)任區(qū)長,為了便于發(fā)動群眾,根據(jù)繼城村賀姓多的特點,他改名“賀進”。賀進在繼城積極發(fā)展民兵組織,領(lǐng)導(dǎo)群眾進行斗爭,組織群眾生產(chǎn)自救,幫助群眾度過災(zāi)荒。1944年10月10日傍晚,賀進和區(qū)民政助理趙湘到東梁莊幫助秋收種麥,因漢奸告密,敵人包圍了東梁莊。賀進得到消息后,立即指揮群眾轉(zhuǎn)移,不顧生死安危,與趙湘一起把敵人引向自己。群眾安全轉(zhuǎn)移了,賀進和趙湘卻被包圍。趙湘頭部中彈犧牲,賀進身受重傷,在把子彈打光后,他把手槍摔壞,搬起石頭向敵人砸去,最后身中十余彈,壯烈犧牲,年僅27歲。

1944年12月,為了紀念賀進和趙湘兩位英雄,邊區(qū)政府應(yīng)當?shù)厝罕姷囊?,將繼城鎮(zhèn)改為賀進鎮(zhèn),把兩位烈士犧牲地鄧家莊改為賀趙莊。

記者 | 河北臺 宋肖肖、安鵬、許曉彤,滄州臺 吳思妤,承德臺 曹蕾、高宇,邯鄲臺 張曉萌

編輯 | 悅悅

河北新聞廣播

等你……

]]>
陶屬于什么五行屬什么?陶瓷的陶他的五行屬什么! http://www.51zclw.cn/archives/23920 Sun, 23 Oct 2022 20:07:29 +0000 http://www.51zclw.cn/?p=23920 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整理

2022年9月30日是中國第九個烈士紀念日。

回望歷史,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懷揣家國理想,置生死于天地間,用熱血和不屈換來光明與和平。他們所承載的鏗鏘正氣,正是中國人不倒的信仰。

彼時,穿越戰(zhàn)火與硝煙,一封家書抵萬金。今天,跨越時間和空間,重溫一封封書信,英烈精神仍在字里行間激勵著我們。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澎湃新聞刊出部分英烈家書和青年來信,見字如面,英魂相傳。

李碩勛。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龍華烈士紀念館 供圖

李碩勛(1903-1931),四川高縣人,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我國早期青年、學(xué)生運動的領(lǐng)導(dǎo)者,卓越的軍事指揮家。

1924年8月,中華全國學(xué)生聯(lián)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會后決定李碩勛為執(zhí)行委員會主任。“五卅”運動爆發(fā)后,黨派遣李碩勛、陽翰笙全國學(xué)聯(lián)工作。李碩勛在擔任上海工商學(xué)聯(lián)合會委員期間,一方面積極參加反帝斗爭,一方面加緊籌備召開中華全國學(xué)生聯(lián)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

李碩勛與妻子趙君陶的合影。

此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和革命實踐使李碩勛的思想愈益成熟,他在斗爭中經(jīng)受鍛煉,成長為一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

“我的人生觀是革命,我的生命也就是革命了!”1925年,他在給二兄李仲耘的一封信中如是說道。

1928年起,李碩勛歷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中共浙江省委代理書記、中共滬西區(qū)委書記等職。1931年,他被任命為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指導(dǎo)粵東、海南島等地開展武裝斗爭。

為進一步擴大海南島的游擊戰(zhàn)爭,李碩勛于1931年8月在香港碼頭乘輪船赴海南島,與剛到香港不久的妻子趙君陶和兒子在碼頭揮手依依告別。

同年8月13日夜,由于叛徒告密,李碩勛不幸被捕。獄中,他鐵骨錚錚,腳骨被打斷,寧死不屈。自知即將就義,他給趙君陶寫下一封遺書。同年9月,李碩勛在海口英勇犧牲,年僅28歲。

李碩勛遺書

寫給妻子的信:

陶:

余在瓊已直認不諱,日內(nèi)恐即將被判決,余亦即將與你們長別。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你宜設(shè)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死后尸總會收的,絕不許來,千囑萬囑。

趙冠群 設(shè)計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

]]>
陶瓷五行屬土?陶字五行屬什么和意義! http://www.51zclw.cn/archives/22146 Wed, 12 Oct 2022 01:16:49 +0000 http://www.51zclw.cn/?p=22146 【編者按】

2022年9月30日是中國第九個烈士紀念日。

回望歷史,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懷揣家國理想,置生死于天地間,用熱血和不屈換來光明與和平。他們所承載的鏗鏘正氣,正是中國人不倒的信仰。

彼時,穿越戰(zhàn)火與硝煙,一封家書抵萬金。今天,跨越時間和空間,重溫一封封書信,英烈精神仍在字里行間激勵著我們。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澎湃新聞刊出部分英烈家書和青年來信,見字如面,英魂相傳。

李碩勛。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龍華烈士紀念館 供圖

李碩勛(1903-1931),四川高縣人,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我國早期青年、學(xué)生運動的領(lǐng)導(dǎo)者,卓越的軍事指揮家。

1924年8月,中華全國學(xué)生聯(lián)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會后決定李碩勛為執(zhí)行委員會主任。“五卅”運動爆發(fā)后,黨派遣李碩勛、陽翰笙全國學(xué)聯(lián)工作。李碩勛在擔任上海工商學(xué)聯(lián)合會委員期間,一方面積極參加反帝斗爭,一方面加緊籌備召開中華全國學(xué)生聯(lián)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

李碩勛妻子趙君陶的合影。

此后,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和革命實踐使李碩勛的思想愈益成熟,他在斗爭中經(jīng)受鍛煉,成長為一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

“我的人生觀是革命,我的生命也就是革命了!”1925年,他在給二兄李仲耘的一封信中如是說道。

1928年起,李碩勛歷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中共浙江省委代理書記、中共滬西區(qū)委書記等職。1931年,他被任命為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指導(dǎo)粵東、海南島等地開展武裝斗爭。

為進一步擴大海南島的游擊戰(zhàn)爭,李碩勛于1931年8月在香港碼頭乘輪船赴海南島,與剛到香港不久的妻子趙君陶和兒子在碼頭揮手依依告別。

同年8月13日夜,由于叛徒告密,李碩勛不幸被捕。獄中,他鐵骨錚錚,腳骨被打斷,寧死不屈。自知即將就義,他給趙君陶寫下一封遺書。同年9月,李碩勛在??谟⒂聽奚?,年僅28歲。

李碩勛遺書

寫給妻子的信:

陶:

余在瓊已直認不諱,日內(nèi)恐即將被判決,余亦即將與你們長別。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你宜設(shè)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死后尸總會收的,絕不許來,千囑萬囑。

趙冠群 設(shè)計

]]>
x開頭的字適合做名字的字?x開頭的名字有哪些! http://www.51zclw.cn/archives/21633 Sat, 08 Oct 2022 17:16:49 +0000 http://www.51zclw.cn/?p=21633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 · 中國軍號 作者:王文博

一個凌晨,大批舉著火把的士兵押著一名死刑犯,她的雙手被反綁在背后,沉重的鐐銬套在她纖細的腳踝上。

劊子手鉗住她的肩膀,狠狠地將她按倒。咬著牙,帶著真理在握的藐視,她向已舉起屠刀的劊子手喊道:“稍等,我要和熟人告別?!?/p>

說罷,她凝視著黎明前的黑暗,凝視著眼前“觀者如堵”的喧鬧。看殺頭的,人山人海,他們都在翹首以待行刑的瞬間。

01

沒有什么比死亡更能讓國人驚醒

“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幾天前,在那個密不透風(fēng)的鐵屋里,當生死之問擺在她的面前時,她堅定地作了回答。

后來,以她為原型塑造的“夏瑜”被魯迅寫到小說《藥》里。人們才驚醒,秋瑾把自己當成了“救天下亟待之大病”的一劑“天下猛峻之大藥”。

秋瑾死后第四年,辛亥革命爆發(fā)。

在電影《辛亥革命》中,熒幕里的秋瑾有這樣一段臺詞:“我此番赴死,正為回答革命所謂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造一個風(fēng)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溫和寧靜的世界,縱使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們早已麻木,不知寧靜溫和為何物?!?/p>

再后來,中國共產(chǎn)黨以一個小浪花的姿態(tài)躍進中國歷史的江河,辛亥革命未竟的使命前所未有地落在她的身上。

在她旗幟下集合的人被一種名叫“信仰”的特殊材料熔鑄成人民的武裝。同年廣州起義受到殘酷鎮(zhèn)壓,由于汗水浸濕,起義軍脖子上系的紅布帶掉了顏色,結(jié)果凡是脖頸上查出染有紅顏色的人一律被殺。血雨腥風(fēng)之下,共產(chǎn)黨人都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xù)戰(zhàn)斗了?!毙轮袊闪⒌拿恳徊?,都被烈士的手托舉著。毛澤東同志動情地講,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雄地犧牲了……

每一個犧牲都永垂不朽。一句“成千上萬”,讓歷史不忍細看,但我們有義務(wù)替無法開口的他們開口——這可能是這個時代關(guān)于國防教育的一大使命。

金一南在《心勝》中談起一位邊防團長在某國訪問的見聞。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的無名烈士墓前,邊防團長看見幼兒園老師領(lǐng)著一群孩子,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老師哭了,孩子也哭。一個民族,連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在烈士墓前流淚。金一南感慨:這樣的民族怎么可能墮落,怎么可能被黑暗吞沒,怎么可能被其他民族征服。

那么,當我們的孩子問烈士們都去哪了,我們該怎么回答?

我們不能不掛念、不能不追問,究竟什么樣的理想世界才配得上他們爭著死、搶著死的一生。

1936年,一處山林被一場風(fēng)雪覆蓋??孤?lián)將士們守著微弱的火光,低聲唱著“火烤胸前暖,風(fēng)吹背后寒”的軍歌。負傷后饑寒交迫、陷入昏迷的夏云杰剛醒來,便急切地跟戰(zhàn)友講起他昏迷時流連忘返的夢境:“老劉,我做了一個夢,日本人被趕跑了,我倆騎著馬,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彩旗和鮮花……”

幾天后,夏云杰在嚴寒中凍餓而死。

又過了四年,濛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陷入絕境的將軍也走到最后的時刻。將軍的頑強讓敵人敬畏好奇,他的胃被敵人殘忍地剖開化驗,被迫參與其中的醫(yī)生洪寶源一想起這件事眼淚就止不住地流:“古往今來,英雄輩出,多么悲壯的犧牲場面都有,什么樣的死法都有??沙悦扌踹@種活法,這種死法,卻只有楊靖宇一個,恐怕在世界上也獨一無二。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過去自己在日本留學(xué),常常受到歧視,心里雖然也不好受,但總埋怨中國太落后,埋怨中國人不爭氣,多多少少有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的意思。楊靖宇的死讓我猛醒,他讓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知道了我們中國人,其實并不比別人差,讓我明白了只要我們自己挺直腰桿做人,國家的前途就有希望!”

只有讀懂將軍的鐵血丹心,才明白將軍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為黑暗中的中國爭來一絲光明。在威海,張伯苓看到取下太陽旗,掛起黃龍旗,第二天取下黃龍旗,掛起米字旗,“國幟三易”的屈辱讓他“說不出來的悲憤交集”。后來他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愛國三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

歷史等著這個貧弱但有骨氣的民族正面回應(yīng):天下者,誰的天下?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紀念園中,一面紅安革命烈士墻上記錄著人民軍隊向死而生的注腳。

有名有姓的,22552名烈士被鐫刻于墻面;無名無姓的,濃縮在紀念墻頂部“140000”的數(shù)字中。

烈士的回答歷史記住了、世界聽到了——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02

歷史這本書不知承載了多少烈士們的“死諫”

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烈士成軍,向他們得以安放理想的地方遠征。

如果真有這么一個地方,才女秋瑾一定能和學(xué)富五車的瞿秋白成為忘年知己。這個秀氣且白皙的知識分子,會告訴秋瑾,不要怕,我們找到了一座井岡山,一條湘江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果真有這么一個地方,在漫天大雪的懷玉山被俘的方志敏一定會和縱橫白山黑水的楊靖宇相談甚歡。兩位將軍談的,會是犧牲那天同樣大的雪會孕育怎樣一個豐收的明年,一個可愛的中國。

如果真有這么一個地方,飛奪瀘定橋的勇士和搶占三所里的戰(zhàn)士一定在擁抱著、歡呼著、歌唱著。他們暢想著未來中國的樣子,那里每個人都過著幸福溫馨的生活。

后來歷史證明,這群有著紅色理想的殉道者要奔跑,誰也阻擋不了,他們站著,就是一道頂天立地的誓言。

我想,如果真有這么一個安放理想的地方,他們一定到達了。

有一年,雅克夏雪山埡口海拔4392米的紅軍烈士墓旁,歷史教師鄧玉平來看望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一個建制班的12名戰(zhàn)士。立于墓前,他想起一個學(xué)生的爺爺為孫子編織的凄美謊言:“我們家附近住著許多紅軍,他們和我們一樣生活著,只是他們住在雪山里不能出來?!彼o那個學(xué)生發(fā)去短信:“我們正在看望生活在雪山里的紅軍?!睂W(xué)生回復(fù):“想念紅軍,祝福他們安康!”

有一年,易毅為了完成爺爺易學(xué)才的遺愿,來到了林州市烈士陵園孫占元烈士紀念館。他的爺爺易學(xué)才是孫占元帶過的戰(zhàn)士,當年孫占元最大的憧憬是打完仗后“穿上一雙皮鞋,站到天安門前照一張相”。爺爺生前每年清明都要面向東北方,給老排長敬上一炷香。易毅將一雙嶄新的皮鞋莊重地放在孫占元的雕像前:“孫伯伯,我們來給您送皮鞋了!”他恭恭敬敬地向北而跪,心里算著那一年烈士的年齡,隨后磕了89個頭。

在紀念“左聯(lián)”五烈士《為了忘卻的紀念》中,魯迅寫道:“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棧里,他們卻是走向刑場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聲中逃在英租界,他們則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舊寓里,人們都睡覺了,連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國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憤中沉靜下去了,不料積習(xí)又從沉靜中抬起頭來,寫下了以上那些字?!?/p>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p>

是今天,是每一天。

03

誰來保衛(wèi)今天的中國?

2021年8月,路透社記者奧馬爾在喀布爾機場拍攝的一張照片在社交媒體瘋傳。要撤離阿富汗美軍動了“惻隱之心”,伸手接過阿富汗男子托舉的、一個哭泣著的嬰兒。在美軍大肆宣傳“這才是美國的樣子”時,故事反轉(zhuǎn)打臉:那個被美軍抓住的嬰兒根本沒有跟隨美軍撤離,反而被他們拋棄在喀布爾機場。

我想起,長征到貴州北部山區(qū)時,女軍屬陳慧清臨產(chǎn),敵人在后面緊追不舍。負責后衛(wèi)的紅五軍團團長董振堂咬緊牙關(guān),下定決心,對戰(zhàn)士們大喊:“你們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戰(zhàn)士們堅守陣地,數(shù)個小時,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沖鋒,硬是等陳慧清把孩子生了下來。面對“為了一個孩子讓一個團打仗”的埋怨,董振堂少有的勃然大怒:“我們流血犧牲不就是為了這些孩子嗎?!”

去年年末,日本沖繩縣舉行集會,抗議駐日美軍基地搬遷計劃。憤怒的抗議者駕駛橡皮艇闖入施工現(xiàn)場海域,與海上保安廳人員發(fā)生短暫沖突。長期以來,駐沖繩美軍軍人犯罪、軍機墜毀、高空拋物和噪音騷擾等頻繁發(fā)生,當?shù)孛癖姴豢捌鋽_。沖繩縣民眾抱怨:沖繩面積超70%都是駐日美軍設(shè)施的所在地。

我想起,知乎上有人提出問題:被美國駐軍的國家不會感到屈辱嗎?

怎么不會屈辱?那些年,東交民巷是長在中國臉上的一個“瘡疤”,侵略軍曾在長城上齊唱日本國歌,中國的內(nèi)陸內(nèi)河成了列強軍艦橫沖直撞的游戲場。為了不再重蹈黑暗,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雙目失明的王合良背起失去雙腿的薛志高組成一個“大”寫的英勇無畏?;钕聛淼耐鹾狭颊f:“那時我就想,這個戰(zhàn)爭要是擺在我們祖國,我們祖國不也得跟朝鮮一樣?要是擺在我們西南,那么西南人民不也同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的母親也同樣沒有房子住,兒童不也一樣被炸得尸骨無存?”

抗美援朝,面對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志愿軍以弱打強、以劣對優(yōu),用“一把炒面一把雪”與“武裝到牙齒”的“聯(lián)合國軍”英勇對抗。

一位志愿軍戰(zhàn)士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首詩:“你留一只胳膊,他留一個耳朵,我留下一只腳,還有許多殘肢斷骨,我們合葬在一起,凝聚成一個特殊的我……”

1953年,陳漢平和戰(zhàn)友們乘坐卡車奔赴三八線附近的五圣山,路過一處志愿軍墳?zāi)谷??!澳遣皇菐资畟€或者幾百個,而是一整片一整片山上都是墓碑。還有很多是無名墓。”他見到的墳?zāi)苟己芎喡?,大部分墓碑都只是一塊木板。上面寫著“xxx同志,xx人,xx歲,原屬xxx部隊,xx年x月x日在xx戰(zhàn)役中壯烈犧牲?!?/p>

他們中許多童年經(jīng)歷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青年時期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即使歷史書不能盡善盡美地留下他們的姓名,但在他們蕩氣回腸的一生面前,任何文字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寥寥數(shù)筆,難以勾勒出一個人靈魂的最高峰,點亮一個民族的品格。

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guān)遺物回歸祖國。

還不夠,對于那些只聽聞過長輩事跡卻連照片都未見到的人來說,不夠;對于萬分感激那些為當代和平犧牲流血人們的我們來說,不夠。人們痛惜他們播種但沒能參與收獲。

渣滓洞,敵人對許建業(yè)舉著槍,蔣家王朝的覆滅讓這群擁躉無能狂怒,最后陰陽怪氣地問了一句:共產(chǎn)黨的勝利就在眼前,但你再也看不見了,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情呀,我想知道你現(xiàn)在到了末日,是什么心情呀?

烈士慷慨大笑:“回憶走過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經(jīng)看見了無產(chǎn)階級在中國的勝利,我感到滿足;風(fēng)卷殘云般的革命浪潮,證明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是個人的生命和無產(chǎn)階級永葆青春的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我感到無上的光榮!”

如今,綠水青山好人家,叫人如何不想他們?

苦難并不值得歌頌,但一位烈士就是一首值得銘記的贊歌。這些在歷史群山中如喜馬拉雅一般的人物,雄視過往,并深刻影響了未來——這個民族懂了軟弱的代價,就再也不知道什么叫屈服。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愿,永志不忘他們?yōu)橹餮獱奚膫ゴ罄硐?。?/p>

孩子,烈士們都在他們所希望去的地方。

那也是你們未來要保衛(wèi)的地方。

鈞正平工作室·中國軍號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