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一男子懸崖邊拍照突然抽筋墜崖,昏迷9小時、呼救3小時,被困12小時才得以獲救。該事件一經(jīng)傳開,便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評論中的高頻詞匯依然是意料之中的“幸運”、“幸虧”、“幸好”、“慶幸”、“萬幸”……可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幸”非彼“幸”——這是僥幸的“幸”,不是幸福的“幸”。萬一出現(xiàn)“萬一”了呢?
我無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人。我敬仰那些為國為家“但期處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輕鴻毛”的人,反對那些非為生存和尊嚴而主動涉險的行為。
“烈日炎炎似火燒”,空調工人在高樓外安裝作業(yè)是危險的、電力工人(據(jù)說多數(shù)是非正式工)“走鋼絲”搶修線路是危險的……他們?yōu)榱恕捌迌杭倚 ?、為了“養(yǎng)家糊口”,選擇去“臨淵履冰”、“甘冒奇險”,是值得尊重和贊賞的。而那些以身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們,更不需要我再多費唇舌。
“物情大忌不量力”,生命是脆弱的,卻單有這么一群人吃喝不憂、玩樂隨意,偏喜歡去挑戰(zhàn)“極限”,例如無繩絕壁攀巖、騎自行車下天梯、翼裝飛越天門山……成功了博人一笑,但傷亡事故也屢屢見諸報端。如果僅僅是為了尋求刺激、炫耀虛榮,滿足自己日益瘋狂的精神追求,我不認為這是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成熟的行為,至少是不理智的行為,這是對生命的漠視,甚至是挑釁。某些景區(qū)竟然還堂而皇之用作宣傳,來吸引游客,這種做派,以及人山人海的圍觀場景,讓我想到了古羅馬斗獸場——人與人、人與獸在里面角斗,一群上等文明人士品頭論足、嬉笑取樂。他們把生命當成什么了?這不該是被吹捧和追捧的行為。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漠視生命的行為是一種極度自私的行為?!熬硬涣⑽χ隆?,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自殺行為,還是為了滿足一時刺激而采取的“自殺式”行為,于自己于家庭而言是不負責,于生命于人生而言是不尊重。
可能有人反駁說,生命是自己的,愛怎么糟蹋怎么糟蹋,關你鳥事?那我就得說得再直白一些、露骨一些了,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結果可能是——別人花著你的錢,睡著你老婆,虐待你父母,還打你孩子——話糙理不糙。
生死之間不光有大刺激,還有大恐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獵奇之心,慎而重之!
敬畏生命是最大的尊重,珍愛生命是最大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