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九派新聞記者聯(lián)系遇難者家屬黃女士,對方稱遇難者為她的大兒子(16歲)、小兒子(10歲)、外甥(7歲),兩名傷者為她的婆婆和侄女,正在重癥監(jiān)護室內接受治療。
黃女士稱,7月8日凌晨1時,她和丈夫還未回家,接到侄女的電話,其侄女稱“房間內煙霧很大,看不清,樓道里也都是火和濃煙?!?/p>
1:20分左右,黃女士和其丈夫回到小區(qū),并帶人上樓滅火。1:25分左右,消防隊到達現(xiàn)場,一分鐘之內將火勢撲滅。
據(jù)了解,火災發(fā)生地點為4樓401,消防員趕到時未發(fā)現(xiàn)屋內有人。5樓屋內無明火,5人均昏迷不清,倒在地上,后消防人員將他們救出送醫(yī)。
在醫(yī)院急救半小時后,醫(yī)生宣布三名未成年人死亡,診斷死亡原因為窒息、呼吸道燒傷。而黃女士的侄女和婆婆兩人受傷,送至重癥監(jiān)護室接受治療。
黃女士稱,7月8日凌晨1時發(fā)生火災時,其侄女打電話說該棟處于停水停電的狀態(tài),“一般停水會接到通知,但是當天晚上停水并沒有接收到通知,而且消防水閥也沒有水。”
黃女士還稱,小區(qū)內的消防通道兩邊劃了停車位,平時用作私家車停放,如果有車輛停放不規(guī)范,或者車輛數(shù)量過多,就很容易導致消防通道堵塞,當天消防車和救護車趕到時,都遭遇了堵塞。
事故發(fā)生后,黃女士前往派出所報案。據(jù)報道,燃燒物已經送到成都去做檢測。7月12日,黃女士稱,檢測結果還沒出來。
貴州消防總隊稱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尚在調查之中。貴陽市望城派出所稱,目前案情還在后續(xù)辦理中,4樓的兩位住戶已依法被公安機關采取相關措施。
事故發(fā)生后,有網友指出該小區(qū)經常有起火事故,且消防通道堵塞為常態(tài)。
事件解讀
1、火災發(fā)生在401室內,未導致人員傷亡。這說明401室的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了火災,在未能將火災撲滅的情況下,從戶門跑出,并成功脫險。
2、5樓室內進煙,人員3死2傷。從媒體描述“房間內煙霧很大,看不清,樓道里也都是火和濃煙。”5樓戶內進了煙,并且5樓戶內的人打開自己家的戶門,發(fā)現(xiàn)樓道里有煙和火。這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5樓的窗戶可能沒有關,4樓失火后,煙從窗戶外泄,向上通過5樓敞開的窗戶進入5樓戶內,因此5樓發(fā)現(xiàn)房間內煙霧很大;401戶人員逃生之后,未關閉戶門,導致煙氣進入樓梯間,因此5樓人員開門想往外跑時,發(fā)現(xiàn)“樓道里也滿是火和濃煙”。在屋里到處是煙的情況下(注意5樓室內并未過火),5樓的人被困在煙中,最后3死2傷。
3、類似的火災悲劇如何避免?筆者認為,5樓戶內如果安裝了火災報警器,當窗戶進煙的時候就發(fā)出警報,人起來后關閉窗戶,基本就沒有事了;如果還繼續(xù)進煙的話,可以關閉臥室的門,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防煙空間,打119等消防隊來救;401的人在逃離時,關閉戶門,煙不進入樓梯間,那么5樓的人就可以通過樓梯間向下疏散逃生,也可能不會死傷。
這起火災真是個悲劇,4樓的人極可能因失火(導致人員傷亡)被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5樓的人因缺乏事先防范措施而導致了死傷。
4、還有一件事要提醒。黃女士和丈夫已經接到侄女電話,說家里情況危急,黃女士和丈夫卻未在第一時間回家救人,也未將此消息告訴消防隊,而是帶人去4樓滅火,等到消防隊到來將4樓的火滅火掉之后,才去救5樓的人?;馂闹?,滅火并不是最重要的,救人才是,先想到人是關鍵,這個教訓要汲取。
住宅物業(yè)消防安全管理要點
1、消防車道管理:
保障消防車道設置符合消防技術規(guī)范要求并保持暢通,保障消防車作業(yè)場地不被占用。
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0m(注意,小區(qū)地面進出口設置的道閘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進行整改)。
轉彎半徑應滿足消防車轉彎的要求。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
要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對于疏散走道、樓梯間內堆物要告知清理,拒不清理的可上報消防救援機構處理,也可直接訴至法院。
3、消防設施管理:
確保消火栓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最不利點壓力符合設計要求,室外地下管網老化要及時更換維修。
自動報警設備要確保設備處于伺機工作狀態(tài),報警設備防塵罩要摘除,每年要對設備報警位置、報警性能進行測試,確保能及時報警。
定期對疏散標志燈、應急照明燈具進行放電維護,確保電池應急供電時間符合設計要求,損壞燈具要及時更換。
樓梯間常閉式防火門要保持常閉,順位器、閉門器無丟失損壞。
地下室及商業(yè)區(qū)設置的防排煙設施要按照消防設計布局進行全面檢查,管道封堵不嚴的要進行封堵,確保排煙性能。
自身不具備維護能力的,要委托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單位進行維護保養(yǎng)。
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小區(qū)發(fā)生火災,開發(fā)商、物業(yè)要承擔賠償責任。
4、電纜井、管道井管理:
上下層縫隙,與本層周邊縫隙要使用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封堵,內部弱電及智能化設備供電線路敷設要規(guī)范、穿阻燃管,不要私拉亂接電線,電線要使用阻燃國標線材,專業(yè)電工敷設;電纜井、管道井內不要堆放可燃物品,門要上鎖,防止被其他人堆積可燃物。
5、外墻外保溫部位、屋面、及一層公共區(qū)域管理:
設有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的在主入口及周邊相關顯著位置,設置提示性和警示性標識,標示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防火要求。
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破損、開裂和脫落的,應當及時修復。
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施工時,采取必要的防火隔離以及限制住人和使用的措施,確保建筑內人員安全。
禁止在其建筑內及周邊禁放區(qū)域燃放煙花爆竹;禁止在其外墻周圍堆放可燃物(首層、裙房屋面、頂層屋面可燃物都要及時清理)。
與外墻和屋頂相貼鄰的豎井、凹槽、平臺等,不應堆放可燃物。
對于使用難燃外墻外保溫材料或者采用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的高層民用建筑,禁止在其外墻動火用電。
火源、熱源等火災危險源與外墻、屋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并應加強對火源、熱源的管理。
外墻及屋面設置的電氣設備及線路(景觀燈、發(fā)光字、招牌)要定期檢查。
電動車充電棚要與外墻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6、消防控制室管理:
人員24小時值班,持證上崗,每班不少于2人。
值班人員熟練操作消防設施,熟悉應急預案內容及小區(qū)內部布局。
定期對值班人員各項技能繼續(xù)抽查考核。
體能訓練日?;?,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7、微型消防站管理:
配備人員、器材。
制定與項目相匹配的應急預案。
定期開展培訓、演練。
處置火情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吸入火災煙氣,中毒窒息而亡。
8、及時勸阻違建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物業(yè)服務單位自身也不能進行違建。
9、加強電動車充電樁建設、勸阻電動車進樓行為(電梯可加裝AI攝像機與梯控裝置聯(lián)動),不聽勸阻者、向消防救援機構進行舉報;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設置要符合《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 GB/T 51313-2018要求。
10、加強對居民消防安全教育:
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電、用氣、酒精使用等方面消防安全,提高居民自身防范意識;日常要做到“三清”“三關”防范火災。
引導居民安裝獨立式感煙型火災探測器,用于居民自家火情預警,提高居民發(fā)現(xiàn)初起火災的能力。
提醒居民鋰電池夜晚不要在室內充電。
提醒居民戶內失火及時報火警:撥打119報火警、按下樓層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報火警、撥打物業(yè)消防控制室報火警(消防控制室電話要告知)。
來源: 濟寧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