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中,正常男女之間的差別,是否涂抹香粉是區(qū)分的標準之一。當然了,職業(yè)所需與生計所迫,優(yōu)伶不在論列。
女子涂抹香粉,乃情理中事。不過,自然便是美,天生國色,涂抹香粉亦成多余之事;故而,也有古人認為,天姿之婦人,必然不會行涂抹之事。
男子涂抹香粉,在古人那里,輕者成為非笑之資,重者視作妖妄之象。
古人認為,即便是女子涂抹香粉一事,前代以來,也只是宮廷女子崇尚之事。
這里,就來說一說歷史上那些涂抹香粉的男人們。
一、漢高祖男寵籍孺、漢惠帝男寵閎孺
司馬遷在《史記·佞幸列傳》中曾經(jīng)提及: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前247年~公元前195年)的男寵籍孺、漢惠帝(劉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的男寵閎孺都是因為“柔順婉媚”而備受尊崇和寵信,與皇帝共臥同起,公卿大臣遂通過他們進行關說。
司馬遷進一步指出:
至漢惠帝時,郎官、侍中等,全都涂脂抹粉;之所以如此,全都是因為受了閎孺和籍孺之流影響的結果。
這些被帝王當作玩物的男寵,古人視之為佞幸,他們的一切行為,都被看成是邪僻,所以,對于這些人的涂脂抹粉,古人覺得,似乎是不正常之中的正常。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
因為這些人接近最高權力的執(zhí)掌者,所以,他們的舉動行止會嚴重影響社會風氣:佞幸涂脂抹粉因被效仿而流行于官場,同時意味著邪僻之風蔓延于朝廷。
關于籍孺、閎孺的人生結局,司馬遷說是:
兩人后來遷居至漢惠帝的安陵。
遷居至陵寢之地,按照常識,似乎是不大好的。不過,司馬遷的言語僅至于此,所以,好與不好,毋需做過度的猜測。
二、東漢名臣李固
作為社會脊柱的士人,涂抹香粉,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東漢名臣李固(公元94年~公元147年),年少時非常好學,他常常不遠千里,徒步行走,尋訪名師。遂遍覽文籍經(jīng)典,結交英俊賢才。當時四方有志之士,都十分傾慕李固的風采,而前來向他學習。李固歷任將作大匠、大司農(nóng)、一直升遷為太尉。
據(jù)《資治通鑒·漢紀四十四》記載:
漢順帝(劉保,公元115年~公元144年)時,朝廷所除授的官員,大多沒有按照通常的慣例和次序進行。等到李固主事之后,他上奏免除此類官員共計一百余位。這些人因此心懷怨恨,他們又希圖迎合大將軍梁冀的心意,于是,便共同飛章誣奏李固,其中有云:
“大行皇帝(漢沖帝劉炳,公元143年~公元145年)還未下葬,路人尚且掩面流淚,李固卻獨獨以胡粉(或云即鉛粉)妝飾面容,搔頭弄姿,往來游樂,悠閑舒緩地按照規(guī)矩行步,完全沒有憂傷悲痛之情?!?/p>
這些誣奏,雖然不足以成為致死李固的罪名,但是,所謂“胡粉飾貌”,或非空穴來風。
這一次,因梁太后未予許可,誣奏不被采納、梁冀?jīng)]有得手。
不過,到了漢桓帝(劉志,公元132年~公元167年)建和元年(公元147年)農(nóng)歷十一月,梁冀還是借助清河劉文與南郡妖賊劉鮪妄言欲立清河王劉蒜為帝一事,對李固進行污蔑。李固遂被下入大獄,曲折宛轉,李固最后還是死在了牢獄之中。
三、三國時期曹魏大臣何晏
(一)傅粉何郎
據(jù)《世說新語·容止》載:
南陽何晏(公元190年~公元249年),容貌俊美,面龐白皙、無與倫比。大約是因為何晏非常喜歡修飾打扮,所以,魏明帝(曹叡,公元205年~公元239年)懷疑何晏之所以白皙,是涂抹香粉的結果。于是,在時值夏日、天氣酷熱之際,魏明帝故意賞賜滾燙的水煮面食給何晏吃。何晏一吃,遂大汗淋漓,他便用身著的朱衣擦拭汗水。何晏擦完汗水,魏明帝再仔細察看,他發(fā)現(xiàn)何晏似乎更加白皙了。
也就是說:
“傅粉”的何郎,雖然喜歡修飾打扮,但是,他并非是真的“傅粉”,而是天然白皙,絕對沒有刮大白。
后世便以“傅粉何郎”來代稱俊美男子。
“傅粉何郎”也簡作“傅粉郎”。
(二)動靜粉白不去手
不過,關于何晏的美白,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何晏傳》注引魚豢所撰《魏略》云:
何晏的性格,喜歡自我欣賞;動止之間,白粉從不離手;行步之時,自矜其態(tài)。
司馬光《資治通鑒·魏紀七》中,也引此說。
這樣看來,針對何晏的“傅粉”之說,似乎又是確有其事了。
《世說新語》比《魏略》晚出,何晏白皙如果是真,那么,按照他的性格和風格,涂抹白粉或亦不虛。
何晏以才秀知名,喜好老莊之學,他倡導玄學,樂于清談,開一時之風氣,為魏晉玄學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魏齊王曹芳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在位皇帝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fā)動政變,封閉洛陽城并占據(jù)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最終投降,交出權力;正月初十,司馬懿以謀逆罪將何晏與曹爽等一同誅殺并夷滅三族。
關于李固與何晏,因為他們被看作是士人,所以,明人沈德符認為,作為士人,這二位的涂抹香粉的行為,最為妖異。
四、南北朝時期南朝諸帝
南北朝時期,北朝常常嘲笑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諸帝為“傅粉郎君”。
《萬歷野獲編》作者、明人沈德符有此一說,當有所據(jù),暫未找出其他相關史料。
沈氏認為,之所以有此一說,應該是因為當時南朝諸帝也行涂抹香粉之修飾。
猜想:北朝有粗獷之風,南朝多柔靡之氣。有此譏嘲,乃北朝笑南朝缺乏男子陽剛之威耳。
關于“傅粉郎君”一說,人或思及“傅粉何郎(參見上文)”之典故,未知二者之間可有聯(lián)系?
五、南朝梁之王公子弟
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勉學第八》中曾說: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全盛之時,王公之子弟,大多數(shù)都不學無術,以至于當時有諺語譏諷這些人道:
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
(意為:登上仕途,只要不落選,就被任為著作郎;只要能寫一般問候起居書信的人,就被任為秘書郎。)
這些人,全都流行用香料熏染衣物、剃刮臉面、涂脂抹粉,他們駕乘長檐車、穿著高齒屐、坐于棋子方褥、依憑斑絲軟囊,左右擺滿可供玩賞的器物。
這些人外形看似神仙,可是,他們?nèi)几箖?nèi)空空:
他們要通過明經(jīng)科求取功名,就出錢雇人來進行回答;
他們要出席三公九卿的宴會,還要假借他人之手來賦詩應對。
六、北齊文宣帝高洋
(一)粉白黛黑自裝扮
《北齊書·文宣帝紀》載:
北齊文宣帝高洋(公元529年~公元559)征戰(zhàn)討伐以來,四處獲勝,其威風震動夷夏,六七年之后,他便以自己的功業(yè)自負不已,于是,就開始沉醉逸樂、陷于酒色,恣意妄為、暴虐無度。
他或親自擊鼓跳舞,毫不停歇地歌唱,通宵達旦,夜以繼日;
他或脫去衣物、坦露身體,搽拭白粉、涂抹青黛。
高洋因兇殺無度,嗜酒肆淫,后暴死于晉陽宮,年僅31歲。
高洋自己搽拭白粉、涂抹青黛,毫不為意。
但是,高洋卻曾用“剃須髯,施粉黛”的方法,來羞辱譏諷北魏彭城王元韶。
(二)羞辱元韶施粉黛
北魏孝武帝(元修,公元510年~公元535年)死后,高洋之父高歡將其女北魏孝武帝高皇后下嫁元韶。
高洋立國之后,將元韶降為彭城縣公。
據(jù)《北齊書·元韶傳》載:
高洋曾剃去元韶的胡須,讓他涂抹白粉、青黛,穿上婦人的衣物,隨侍在自己左右,還說是:
“我讓彭城作我的侍妾?!?/p>
他以此來譏笑元氏衰弱,如同婦女。
高洋欲將北魏宗室誅殺盡凈,元韶后被囚禁于地牢,食物斷絕,以至于啃食衣袖,遂死。
高洋也是怪異,他用粉白黛黑來裝扮自己的時候,作為堂堂男兒,毫不為意;可是,讓他讓元韶涂抹白粉青黛、穿上婦人的衣物的時候,卻覺得男子做婦人畫描裝扮,是柔懦、是羞辱。
七、金朝諸帝
金朝自從金章宗(完顏璟,公元1168年~公元1208年)之后,諸位帝王之中,很多人也涂抹白粉。
金朝諸帝的這種行為,還被其臣下所暗中譏笑。
明人沈德符說是:
難道是因為宋朝的帝王也有這個風氣,而完顏氏沾染了?
關于金朝諸帝涂抹香粉之事,亦沈德符所載,暫未找到其他資料。
八、明朝皇帝
關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皇帝涂抹香粉一事,乃明人沈德符所說,他道是:
當日在京城的時候,聽聞宦官們講說,皇帝臨朝聽政之前,一定要在面部、頸部涂抹香粉,以示“溫潤端莊”,猜想宦官所言非假。
沈德符生于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卒于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據(jù)此可知,沈氏聽聞相關事體的時間,在萬歷初至崇禎末之間。
九、明代某位官員
明代也有官員涂抹香粉之事。
據(jù)明人沈德符說是:
當時,自己曾遇到過一位大官,其人已年近六十。這位官員的容貌潔白,就如同姣美的婦人一般。秘密偵查刺探之后,才知道,此人之美白,原來也是涂抹香粉的結果。
十、因表演需要而涂抹香粉的名人
(一)三國曹魏陳思王曹植
至于說陳思王(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傅粉舞蹈,震驚天下人之觀瞻,不過是以類似戲劇的模式表演罷了。
關于曹植一事,據(jù)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附邯鄲淳)》注引魚豢所撰《魏略》載:
因邯鄲淳博學多才,被曹操召見。曹操對邯鄲淳的才華既表驚異又示敬重。當時,五官中郎將曹丕與臨菑侯曹植都想將邯鄲淳延攬入各自帳下。曹操將邯鄲淳派去曹植那里。曹植初得邯鄲淳,非常高興。他延請邯鄲淳入座,并沒有馬上與他晤談。當時正值暑熱天氣,曹植讓侍從取水洗澡完畢,搽拭白粉。他不戴冠帽、露出臂膊,跳起胡舞五椎鍛、跳丸擊劍,朗誦數(shù)千字的俳優(yōu)小說,然后,問邯鄲淳道:
“邯鄲先生,您覺得如何?”
接著,曹植才穿好衣服、戴好冠帽,整理儀容,與邯鄲淳論說混元造化的起源,萬物有別之意義;再評論伏羲以來圣賢、名臣、志士的優(yōu)劣高下;接著又誦讀古今以來的文章、賦、誄;探討當官理政的輕重緩急;隨后再闡述用兵、行軍、戰(zhàn)場隱伏的變化之勢。暢論之后,曹植才命人準備菜肴、設宴款待邯鄲淳。其時,客人滿座,皆默然無語,無人與之相比。到了黃昏,邯鄲淳回家,對他的朋友稱贊曹植的才能,說他真是“天人”。
此處,曹植的“洗澡”與“傅粉”,多少有些對邯鄲淳敬重的意思;此處曹植的“傅粉”,最主要的是為后面的表演做準備。
因為此段記載,有人以為曹植喜歡“傅粉”,則謬矣。一些人之所以有此想法,一則是沒有將整段文字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取其所需之小、棄文所述之大;二則是過度想象、過多攀扯,聞柱下之風,乃以為人人皆柱下之史。
(二)后唐莊宗李天下演劇
另外,后唐莊宗李存勗從襲封晉王到建國稱帝,常常與俳優(yōu)在庭中演戲,他還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李天下”。
因為這樣,李存勗自傅粉墨,自然全是出于演劇的需要了。
李存勗身為帝王,卻樂于與俳優(yōu)爭席,也是一奇。
人各有所好,似乎無可厚非。
但是,曾經(jīng)意氣風發(fā)、震動諸國的人物,掌權之后,卻沉湎于聲色、治國乏術、用人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與宦官,疏忌并殺戮功臣、橫征暴斂而又吝惜錢財,以致于百姓困苦、藩鎮(zhèn)怨憤、士卒離心。同光四年(公元926年)農(nóng)歷四月,伶人郭從謙謀反,發(fā)動興教門之變;李存勗的近臣多數(shù)逃逸,僅十幾個人抵抗;混戰(zhàn)中,李存勗被亂箭射中而死,時年43歲,在位首尾4年。
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說是:
“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也是非??杀耍?/p>
十一、禁止天下婦人涂飾粉黛的怪政
北周時期,自稱天元皇帝的北周宣帝宇文赟,頗多怪異之政。
《隋書》云:
北周靜帝(宇文闡)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婦人墨妝黃眉。
是時,宇文闡年僅7歲,政事或決于宇文赟,故云其政。
《隋書》所載,語焉不詳。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永樂大典》(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孔平仲雜說》)等皆曰:
宇文赟傳位給太子宇文闡之后,自稱天元皇帝,禁止天下婦人以白粉涂抹面龐、以青黛畫眉填額;除了宮廷女子,其他婦人全都要眉毛描成黃色、臉部化成墨妝。
皇權的威勢,不但可以禁止一切,而且可以統(tǒng)一一切。婦人的臉蛋、眉毛,都成了管制的對象。
古人以為此事可笑,這哪里只是可笑呢?想想都覺得可悲、想想都覺得可憐??!
十二、結語
看待歷史的角度,可以很多。如果不能從正念出發(fā),那么,無論大事小事,皆會淪于惡趣。
《荀子·樂論》云:
“亂世之征,其服組,其容婦,其俗淫,其志利,其行雜,其聲樂險,其文章匿而采,其養(yǎng)生無度,其送死瘠墨,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p>
千載之上所言,千載而下仍可為振聾發(fā)聵之音。
是為結語。
————————————
主要參考資料:
1.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2.漢·司馬遷《史記·佞幸列傳》
3.《資治通鑒·漢紀四十四》
4.《后漢書·李杜列傳》
5.《世說新語·容止》
6.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何晏傳》
7.《資治通鑒·魏紀七》
8.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第八》
9.《北齊書·文宣帝紀》
10.《北齊書·元韶傳》
11.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附邯鄲淳)》
12.《新五代史·伶官傳》
13.《隋書·五行志上·服妖》
14.《資治通鑒·陳紀七》
15.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
16.《永樂大典》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17.《荀子》
18.《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