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出自國名。西周成王封叔叔季載于沈國,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滅掉,沈君的后人就以國為姓。一是出自地名。春秋時,楚莊王有個曾孫叫戌,在楚平王時任沈縣尹,他后來做過別的官,還曾力挽狂瀾,除掉奸臣費無極。人們尊稱他沈尹戌,他的后人就以沈為姓。
起源演變
第一支源出嬴姓。
帝俊之子實沈之后,實沈氏族以猴為圖騰,初居于山東曲阜之沈猶,為東夷族一支,為嬴姓。后來與親族閼伯相爭后西遷山西汾、澮之間的大夏族之地,即今山西南部臨猗縣西建立了沈國。當夏興起后。姒姓夏人奪取了嬴姓沈國之地,沈人南迂河南固始的寢丘立國。商朝滅夏后,嬴姓沈人復國。到周武王滅商后,晉國吞并沈土,嬴姓沈人南逃到河南沈丘立國。到周昭王南征淮夷時滅了嬴姓沈國。所以嬴姓沈氏的歷史至少有4500年。
第二支源出姒姓。
夏朝建立后,夏人并吞了四周的部落,同時也吞并了在山西臨猗縣西的嬴姓沈國,建立了姒姓沈國。到商朝滅了夏后,親商的嬴姓沈人復國,姒姓沈人南逃渡過黃河進入河南新城縣北的邥垂,后繼續(xù)南遷至河南固始之寢丘立國。周朝初年,蔣國滅了河南固始的姒姓沈國,沈人南逃楚地的沈鹿,今湖北鐘祥東的大洪山之麓,成為楚國一邑。姒姓沈氏已有4000年的歷史。
商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姒姓沈氏與嬴姓沈氏的一支西迂陜西西華,又迂周至.再西迂到達甘肅定西縣,然后,由甘肅翻越岷山沿岷江南下四川中部的漢源,與黎人混合,成立沈國(也稱丹國),戰(zhàn)國時降于秦國,后演變?yōu)樯蚶绮柯洌饾u被羌人同化。東漢時沈氏羌活動于黃河以南、秦嶺以北的陜甘寧一帶,后來沈氏羌全部融人漢族之中,今陜西渭洛地區(qū)的地名中多沈字,與沈氏羌有關。明清時期四川瀘定的沈邊土司,也出自姒贏混合的沈氏。
第三支出自姬姓。
西周分封文王之子季載于沈,古城在今河南平輿北,也稱聃,侯爵,公元前506年為蔡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西周昭王時,蔣國移封于河南固始蔣集,并吞并了姒姓沈國,以封其子為姬姓沈國。魯煬公封庶子沈季于沈猶,為魯附庸國,以沈為氏。西周昭王南下征伐淮夷,魯煬公之庶子沈季,隨周昭王南征滅了河南沈丘的嬴姓沈國,封沈季之子沈子它于南30里的安徽阜陽西北的臨泉的沈丘集,建立了姬姓沈子國。春秋中葉楚國先后滅了兩姬姓沈國。姬姓沈氏也有3000年的歷史。
第四支源出羋姓。
楚穆王時楚國滅了河南固始的沈國,楚莊王封孫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子公子貞于沈鹿,今湖北鐘祥東大洪山之麓。兩地的后代均以沈為氏,羋姓沈氏也有2600多年的歷史。
主要歷史名人有:南朝梁國文學家沈約,隋朝梁王沈法興,唐代著名詩人沈佺期、宰相沈君諒,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明代畫家沈周,清代文學家沈德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