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妻陳氏,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老三叫朱百六。
朱元璋四世祖朱百六娶妻胡氏,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娶妻侯氏,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娶妻王氏,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娶妻陳氏,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和朱重八(朱元璋)。另外,書中還記載了他伯父朱五一家四個孩子的名字,分別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
那么,他們?yōu)槭裁慈∵@樣的名字呢?
元朝時期不重視中華文化教育,大量底層人民都沒機會學(xué)習(xí)文化,導(dǎo)致普通老百姓識字率非常低。因此,元代很多底層人都是以數(shù)目字為名。
元朝統(tǒng)治期間,為了加強對中原漢族的統(tǒng)治,采取極為殘酷的民族高壓政策。
徐誠庵大令為余言:“向見吾邑《蔡氏家譜》有前輩書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p>
這是清代俞樾在《春在堂隨筆》所記載的一段話,就是說漢人不能擁有姓名,只能按照最簡單的數(shù)字排序來取名,這也是元朝高壓民族政策中的一項。
朱元璋本名是朱重八,因為在他上面有七位哥哥,是輩分沿襲下來的名字。后來,朱重八投奔義軍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為妻,人們對他的稱呼也變了,不再叫他朱重八,而尊稱他為朱公子,從那以后他給自己起名興宗,后又改名元璋,字國瑞。
隨后,他還給已經(jīng)亡故的父親和三位兄長追起了名字:父親朱五四名世珍,大哥朱重四名興隆,二哥朱重六名興盛,三哥朱重七名興祖,兄弟四個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隆盛祖宗”。
朱元璋諧音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乃是古代的一種玉器),意思就是誅滅元朝的銳利玉器。
朱元璋稱帝后重塑華夏文明,在各地修建學(xué)校,人們文化得到廣泛提高。到了明朝中后期,隨著戶籍制度的完善以及民間文化的提升,這種使用數(shù)字作為“大名”的現(xiàn)象,基本上就很少了。
]]>“審美疲勞”是人們對眾多清朝電視劇的最真實的一個想法。從年年寒暑假都要播放的《還珠格格》,再到后來的《甄嬛傳》、《羋月傳》和《如懿傳》都讓我們對清朝時期的電視劇有了些許的反感。
隨著這些大制作的清宮戲的播出,就衍生出了很多關(guān)于清朝時期的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的初衷都是為了跟風清廷劇的熱度,沒想到著一窩蜂似的扎堆反而引起了觀眾們的反感,從而導(dǎo)致清宮劇的慘淡。
但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清朝還有其它朝代是可以被拿來作為素材的。比如明朝,而關(guān)于明朝時期的歷史劇,更多的講述是關(guān)于明朝各個時期的皇帝的事情,愛情故事還是不怎么多的。相比其它朝代,明朝時期的皇帝及皇子們的故事會更加的充滿神秘感,比如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排起來就會出現(xiàn)一個非常巧合地現(xiàn)象。
歷史上的皇帝有很多,但是在當皇帝之前出家,要過飯的也就數(shù)朱元璋是頭一份兒。朱元璋本名是朱重八,因為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所以他的父親就給他取了重八這個名字。
朱重八出生的年代比較動亂,正是元朝統(tǒng)治的時期。那時候的漢人在元人的統(tǒng)治下過的是苦不堪言,朱重八家里更是貧民中的貧民。在加上他的家鄉(xiāng)遇上了嚴重的自然災(zāi)害,吃飽飯成了朱重八一家最大的奢望。
可是最令人絕望不是吃不飽飯,而是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因為吃不上飯被活活的餓死,就連死后也沒有錢買棺材。最后還是鄰居看他們一家太可憐了,就借給他們一小塊兒土地安葬了朱重八的父母和哥哥,而父母的的尸首也僅是用幾件破爛衣服包住就草草下葬了。
為了能有口飯吃,朱重八開始逃難,最開始是去寺廟當和尚。后來寺廟也不能解決朱重八這些和尚的的吃飯問題了,于是朱重八離開寺廟,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活。
這段乞討的生活看似非常艱難,但也正是這段艱難的路程磨練了朱重八的心性和毅力,同時朱重八在乞討的這段路上看到了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也了解到了元朝統(tǒng)治下百姓們的悲慘生活。這些經(jīng)歷都為朱重八元以后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多的經(jīng)驗。
后來的朱重八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的隊伍中,也正是在這里他遇見了馬皇后,一個能夠溫暖自己一生的女子。朱重八在郭子興的義軍中不僅收獲了愛情,也讓自己的名字發(fā)生了改變。
在今天看來,朱重八這個名字雖然簡單,但是免不了有點“土味”。其實,在朱重八那個年代,這個名字也不怎么洋氣,再加上朱重八被郭子興收為義子之后,重八這個名字就跟他的身份格格不入了。
于是,郭子興便給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從這時候開始朱重八便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是未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1368年1月23日,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可以說是眾多皇帝中最為草根的一位,也是一位完全憑借自己實力登上皇位的皇帝,更是沒有發(fā)生篡權(quán)奪位就坐上龍椅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在做上皇位后,一心想要大明的江山能夠屹立不倒,為此他沒少為自己的后繼之人—朱標著想。朱標作為朱元璋的長子,可謂是深得朱元璋的喜愛。朱標也是非常的爭氣,不管是在能力上還是在學(xué)識上都超過了朱元璋的其他兒子,朱標雖有父母的寵愛卻不是目中無人之人,反而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十分愛護,就連戾氣最的朱棣也是對自己的這位哥哥禮讓三分。
雖然朱標只是一個太子,但是朱元璋可是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yǎng)的。他給朱標的身邊配了一群的“高手”,李善長、徐達和常遇春都是朱標的老師,兼諭德,劉伯溫、章溢任贊賞大夫,也就是手把手的教朱標禮儀和儒家文化。這些人都是朱元璋的心腹,更是將來能夠輔助朱標登位的得力助手。
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朱標在37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讓朱元璋十分的傷心,他的人生中曾經(jīng)親手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和哥哥,當了皇帝之后還要白發(fā)人送給黑發(fā)人,自己最器重的兒子也先一步自己而走。這對于一個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來說,人生的苦他已經(jīng)嘗到了一多半了。
朱標死后,他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繼位稱為明朝的皇帝??墒?,這位朱允炆上位后就開始削藩,引起了他的叔叔們的不滿。其中反應(yīng)最為激烈的就是他的二叔朱棣。這才有了后來的“靖難之役”,朱棣篡位成功,朱允炆下落不明。估計朱元璋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會和自己的孫子爭奪皇位。
說到朱元璋的兒子們,就一定要提到他們的名字的由來。雖然朱元璋成了皇帝,但是他的背后卻沒有什么龐大的家族,祖上世代都是貧農(nóng)。所以關(guān)于家族和家譜更是沒有什么記載,在給自己的后代取名字就更沒有了依據(jù)。不單是朱元璋的兒子們名字不好取,就連他自己的本名朱重八也是父母隨便給起的。
可是當了皇帝后,自己后人的名字的一定是要有出處和寓意的。于是,朱元璋便把五行相生相克的順序作為自己后人名字的來源依據(jù)。因為朱元璋里面的“璋”代表著金,那么自己的皇子也就是兒子輩的人,就要按照五行中的“木”來取名字。比如朱標、朱樉和朱棣。
而朱元璋的皇孫們,就可以用五行中的“火”取名字。比如朱允炆、朱高熾等,都是在名字里面帶著火字。這種以五行來給后代取名的方法,讓大明朝的16皇帝的名字都非常的有個性。
但是,為了給朱元璋的后人起名字,朝廷上的大臣們可是忙壞了。因為是按照五行的規(guī)律來做名字,可是這樣的字畢竟是有限的。大臣們在絞盡腦汁之后便開始造字了,只為了能夠符合朱元璋的五行之說。
這些被大臣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字,放到現(xiàn)在竟然和現(xiàn)在的元素周期表撞了滿懷。比如“鐳、鎂”都是五行中的金屬類,更是化學(xué)中元素周期表里面的成員。估計,朱元璋和大臣們怎么都不會想到,取個名字還能和化學(xué)搭上邊兒。
不管是不是巧合,朱元璋給自己的后人取名字的規(guī)律都包含了他自己的想法和智慧,尤其是后期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些字,更是讓今天學(xué)習(xí)化學(xué)的孩子們,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又多了一些歷史知識的拓展。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