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朱雀玄武對應的中心區(qū)域示意圖
外圍區(qū)域可以看作由玉璜玉琥組合而成,玉璜居左,與左青龍對應,玉琥居右,與右白虎對應。
玉璜玉琥青龍白虎對應的外圍區(qū)域示意圖
宇宙與易經(jīng)是相通的,易經(jīng)的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加起來總共是七十八卦,圖中所標注的點即是一些與易卦相對應的點,但七十八很可能并非總數(shù),總數(shù)似乎應該是八十一,還有三個點或許不在表面而在內(nèi)部的中心軸上。
宇宙方圓模型之中心軸
另外的三個點應該就是圖中ABC三點。最早出現(xiàn)的應該是A點,由A點衍生出BC兩點,BC兩點又衍生出DEFG四點。DG為球體的南北極點,EF為方體頂面底面的中心點。ABC三點為宇宙初始三點,方體和球體都要用到這三個點才能構成八十一之數(shù)。
玉琮外圍的形態(tài)為方體,可與宇宙方圓模型當中的方體相對應。玉琮中央的圓孔即是對中心軸的體現(xiàn)。玉璧中央的圓孔應該也是對中心軸的體現(xiàn)。
玉圭玉璋兩器可以組合起來,如圖:
玉圭玉璋玉琮
圖中兩側呈齒狀結構處對應的應該是玉琮,這些齒狀結構是對玉琮側面分節(jié)形態(tài)的描述。所以這張圖也可以看作是由玉圭玉璋玉琮三者組合而成。圖中玉琮之外的部分即是對中心軸的體現(xiàn)。按照一般的理解中心軸應該是比較細的,很多玉圭玉璋與軸的概念的相比似乎有些太寬了,這可能是古人為了美觀或便于手持而對其進行了加寬。也有些玉器對中心軸的描述是比較細的,比如良渚“玉琮王”所采用的就是小孔設計,對應的軸也就要細一些,比較符合我們通常對軸的理解。圖中兩端的凹與凸應該是對球體南北極點也即DG兩點陰陽屬性的描述,并非實體形態(tài)。圖中的圓孔應該是對中心軸上A點的體現(xiàn)。
另外玉圭玉璋這兩種器的命名好像是顛倒了?!肮纭边@個字與古代的圭表有關。圭表是古代用來測量日影長度以確定時間的裝置,由圭和表兩部分組成。使用時將表立于前,將圭置于后,用圭測量表的陰影長度。表居前,其屬性應當為陽,圭居后,對應的是表的陰影,其屬性應當為陰。從字義上也可以看出“表”是個陽性字,“表”與“里”相對,有表面外表外顯之意?!拌啊弊值摹巴酢弊峙灾皇潜砻鞔俗峙c玉有關,并未體現(xiàn)其特征屬性,其特征屬性由“章”表達,“章”有“彰顯”之意,與“表”意思相近,“彰”與“表”組合即為“表彰”一詞?!罢隆钡膶傩詰c“表”相同,為陽性。綜合以上因素可以判斷“璋”字屬陽,應當與同屬陽性的前凸之器相對應?!肮纭弊謱訇帲瑧斉c同屬陰性的前凹之器相對應。
玉之六器出現(xiàn)的歷史已經(jīng)很久了,比如玉琮在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按理來說當時的文明發(fā)展水平應該是很原始很落后的,但通過這些玉器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已經(jīng)知道宇宙可以用方圓來加以描述,知道球體表面與玉璧玉璜玉琥的對應關系,還知道中心軸的存在。這些知識即使是在五千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也是不知道的。古人是如何獲得這些認知的呢?這確實讓人費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