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人能利用“內部渠道”提前有償查分?
高考查分全省統(tǒng)一進行,由紀委全程監(jiān)督,發(fā)布時間為6月24日20:00左右。由于剛開通查分時,查分通道可能擁堵等因素,不同考生查分或許會有先后差異,但基本上,成績發(fā)布后1小時內均可以通過多種權威途徑查到本人分數,且完全免費。有的不法分子聲稱可以提前通過“內部渠道”查分甚至改分,完全是無稽之談。
小編提醒
考生、家長想早點知曉高考分數情有可原,但是千萬不要放松警惕,特別是要保存好自己的相關信息,嚴格按照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的權威網址和鏈接進行查分,以防被不法分子套用信息非法牟利。
二、真的有“線下招錄”“內部指標”“單獨招生”嗎?
利用所謂的“內部指標、線下招錄、單獨招生”進行違法詐騙是不法分子的常用伎倆。一些不法分子聲稱“認識某某領導”“認識某某高校招辦”,可以“走后門”“搞特殊”,實際上通通都是不可能的。高校招生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政策實施遠程網上錄取,紀委全程監(jiān)督,沒有內部指標,不存在任何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更不可能突破政策實施所謂的“線下招錄”。
小編提醒
越是把自己包裝得“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人越有可能是騙子。抱有僥幸心理試圖通過“熟人”“能人”走捷徑,往往是花費了錢財,還可能耽誤了考生前途。
三、有些機構宣稱的“大數據志愿輔導”管用不?
今年是江蘇實行“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二年,理論上,去年(2021年)高考的有關數據可以作為今年志愿填報參考。但實際上,由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數量不同、院校的招生計劃數不同、考生的選擇傾向不同等因素,同一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可能會有變動,且變化幅度不可控、不可測。部分機構宣傳的“大數據志愿輔導”基本都是沿用去年的分數、位次進行估算,這些信息在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招考資料和志愿填報系統(tǒng)中都能查到,本質上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如果作為輔助參考或許不錯,但是過于依賴的話仍然不是太可取。
小編提醒
大數據最多是輔助計算“上某個學?!备怕实膯栴},無法解決考生“上什么學?!钡倪x擇問題,不能迷信“大數據”。
四、有些機構和網絡廣告宣傳的“直讀本科”靠譜么?
“直讀本科”對于一些高考發(fā)揮不是很好的考生、家長的確極具吸引力,但只要稍微認真想一下,就會發(fā)覺這個說法有問題。即便是分數超過本科省控線的考生,也不是確保能上本科。小編梳理之前一些案例發(fā)現(xiàn),一般宣稱“直讀本科”的,大多數都是安排入讀自學考試等沒有門檻的助學項目,或者是一些大學的國際班課程,考生、家長在咨詢過程中務必要嚴格區(qū)分,謹防上當。
小編提醒
在當前學習進修“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情況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合適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五、有些“能人”宣稱“認識學校招辦的”管用么?
進入招生季,高校的招辦主任的確是各方爭相邀請咨詢的“座上賓”,但是,在全面實施陽光招生、廉潔招生的大環(huán)境下,招辦主任也是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按照國家和省招生政策,以及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擇優(yōu)錄取,同時,學校紀委全程參與,省教育考試院對其招生過程實施監(jiān)督,因此,認識招辦主任后,想要了解政策“管用”;想要“走后門”鉆空子“不管用”。
小編提醒
法制社會,一切按照規(guī)則辦事。在此,小編想和考生、家長們說一聲:公平錄取,就是扣好上大學的第一??圩印?/p>
六、一些網絡“專家”談招生計劃可信么?
招生計劃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絕大部分計劃是公布在招生計劃???,供考生填報志愿之用。除此之外,有一些在全國范圍內排隊錄取的招生項目,如少數計劃不分省招生的藝術類專業(yè),在公布計劃階段,無法制定分省計劃。此外,強基計劃、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也不在公布計劃之列。小編發(fā)現(xiàn),一到計劃公布時間,網絡上一些所謂“專家”就開始做“計算題”,加加減減,好像很專業(yè),但實際上并不準確,甚至會誤導考生、家長。
小編提醒
這些在網上大肆販賣分數焦慮、計劃焦慮、甚至地區(qū)焦慮的所謂“專家”,很多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請考生、家長務必擦亮眼睛。
七、一些機構“代填志愿、不錄取包退費”的承諾可信么?
一些機構宣稱,可以“代考生填志愿,不錄取就退費”,這也是近年來多發(fā)、頻發(fā)的新型欺詐手段。這個口號也極具欺騙性,好像顯得特別公允,實際上,這也是一些機構在玩文字游戲和概率游戲。一般這類填報服務,基本上打著“一對一”的名義進行高收費,幾千元甚至數萬元不等。機構在推薦志愿的過程中,會有意識的推薦大量低分院校以提高錄取概率,只強調了“錄取與否”,而有意忽略了“上什么層次的學校以及專業(yè)”等關鍵信息。同時,按照概率,在其服務的考生中,總有一些考生是通過自己努力夠得著學校錄取的,機構只需坐收其成就可以。甚至還有更為惡劣的,是機構掌握了考生信息后,與一些招生中介串聯(lián),將考生信息“倒賣”給招生中介從中牟利。
小編提醒
家長們花點時間、花點心思和孩子一起研究一下政策,商量一下今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可能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會起到更好的幫助。
八、接到電話聲稱可以安排“補助金、助學金”可信么?
國家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大學的確有專門的幫助政策,但是,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政策規(guī)定以及申報渠道來辦。開學前后往往是電信詐騙高發(fā)期,一些詐騙分子會冒充大學老師、資助機構工作人員等,給新生發(fā)短信、打電話、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種手段騙取錢財。請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誘惑,避免上當。具體可關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網和“中國學生資助”“江蘇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暑假期間,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會開通熱線電話,號碼及開通時間可登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查詢。以上內容在江蘇招生計劃??希袑iT的詳細介紹。
來源: 招考部落
]]>“高考成績”
沖上熱搜第一
高考成績陸續(xù)公布
多地公布錄取分數線
根據此前各地公布的時間表,從23日起,各地將陸續(xù)開通2022年高考成績的查詢通道,考生的志愿填報也隨即提上日程。
全國各省份也陸續(xù)公布高考成績及各批次各類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今天,已有多個省份“放榜”。
云南
一本文史類575分,理工類515分
二本文史類505分,理工類430分
寧夏
第一批本科文史類487分,理工類412分
第二批本科文史類425分,理工類350分
內蒙古
本科一批文科459分,理科427分
本科二批文科366分,理科323分
江西
第一批本科
文史類529分,理工類509分
第二批本科
文史類472分,理工類440分
來源:大江網
警方、考試院緊急提醒……
高考成績陸續(xù)公布,防詐騙提示也來了!
@成都網警巡查執(zhí)法 表示,聲稱能“提前查分”,手握“內部指標”,有“獎學金、助學金名額” 的都是詐騙!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也發(fā)布特別提醒,避開高考招錄八大陷阱:
一、有人能利用“內部渠道”提前有償查分?
高考查分全省統(tǒng)一進行,由紀委全程監(jiān)督,發(fā)布時間為6月24日20:00左右。由于剛開通查分時,查分通道可能擁堵等因素,不同考生查分或許會有先后差異,但基本上,成績發(fā)布后1小時內均可以通過多種權威途徑查到本人分數,且完全免費。有的不法分子聲稱可以提前通過“內部渠道”查分甚至改分,完全是無稽之談。
二、真的有“線下招錄”“內部指標”“單獨招生”嗎?
利用所謂的“內部指標、線下招錄、單獨招生”進行違法詐騙是不法分子的常用伎倆。一些不法分子聲稱“認識某某領導”“認識某某高校招辦”,可以“走后門”“搞特殊”,實際上通通都是不可能的。高校招生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政策實施遠程網上錄取,紀委全程監(jiān)督,沒有內部指標,不存在任何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更不可能突破政策實施所謂的“線下招錄”。
三、有些機構宣稱的“大數據志愿輔導”管用不?
今年是江蘇實行“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二年,理論上,去年(2021年)高考的有關數據可以作為今年志愿填報參考。但實際上,由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數量不同、院校的招生計劃數不同、考生的選擇傾向不同等因素,同一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可能會有變動,且變化幅度不可控、不可測。部分機構宣傳的“大數據志愿輔導”基本都是沿用去年的分數、位次進行估算,這些信息在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招考資料和志愿填報系統(tǒng)中都能查到,本質上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如果作為輔助參考或許不錯,但是過于依賴的話仍然不是太可取。
四、有些機構和網絡廣告宣傳的“直讀本科”靠譜么?
“直讀本科”對于一些高考發(fā)揮不是很好的考生、家長的確極具吸引力,但只要稍微認真想一下,就會發(fā)覺這個說法有問題。即便是分數超過本科省控線的考生,也不是確保能上本科。小編梳理之前一些案例發(fā)現(xiàn),一般宣稱“直讀本科”的,大多數都是安排入讀自學考試等沒有門檻的助學項目,或者是一些大學的國際班課程,考生、家長在咨詢過程中務必要嚴格區(qū)分,謹防上當。
五、有些“能人”宣稱“認識學校招辦的”管用么?
進入招生季,高校的招辦主任的確是各方爭相邀請咨詢的“座上賓”,但是,在全面實施陽光招生、廉潔招生的大環(huán)境下,招辦主任也是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按照國家和省招生政策,以及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擇優(yōu)錄取,同時,學校紀委全程參與,省教育考試院對其招生過程實施監(jiān)督,因此,認識招辦主任后,想要了解政策“管用”;想要“走后門”鉆空子“不管用”。
六、一些網絡“專家”談招生計劃可信么?
招生計劃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絕大部分計劃是公布在招生計劃???,供考生填報志愿之用。除此之外,有一些在全國范圍內排隊錄取的招生項目,如少數計劃不分省招生的藝術類專業(yè),在公布計劃階段,無法制定分省計劃。此外,強基計劃、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也不在公布計劃之列。小編發(fā)現(xiàn),一到計劃公布時間,網絡上一些所謂“專家”就開始做“計算題”,加加減減,好像很專業(yè),但實際上并不準確,甚至會誤導考生、家長。
七、一些機構“代填志愿、不錄取包退費”的承諾可信么?
一些機構宣稱,可以“代考生填志愿,不錄取就退費”,這也是近年來多發(fā)、頻發(fā)的新型欺詐手段。這個口號也極具欺騙性,好像顯得特別公允,實際上,這也是一些機構在玩文字游戲和概率游戲。一般這類填報服務,基本上打著“一對一”的名義進行高收費,幾千元甚至數萬元不等。機構在推薦志愿的過程中,會有意識的推薦大量低分院校以提高錄取概率,只強調了“錄取與否”,而有意忽略了“上什么層次的學校以及專業(yè)”等關鍵信息。同時,按照概率,在其服務的考生中,總有一些考生是通過自己努力夠得著學校錄取的,機構只需坐收其成就可以。甚至還有更為惡劣的,是機構掌握了考生信息后,與一些招生中介串聯(lián),將考生信息“倒賣”給招生中介從中牟利。
八、接到電話聲稱可以安排“補助金、助學金”可信么?
國家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大學的確有專門的幫助政策,但是,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政策規(guī)定以及申報渠道來辦。開學前后往往是電信詐騙高發(fā)期,一些詐騙分子會冒充大學老師、資助機構工作人員等,給新生發(fā)短信、打電話、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種手段騙取錢財。請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誘惑,避免上當。具體可關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網和“中國學生資助”“江蘇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暑假期間,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會開通熱線電話,號碼及開通時間可登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查詢。以上內容在江蘇招生計劃專刊上,均有專門的詳細介紹。
來源: 中國青年報
]]>6月24日,江蘇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階段錄取控制分數線公布。
這些信息請關注
查分通道
01
6月24日20:00以后,考生可憑考生號和動態(tài)口令卡,通過以下方式查詢成績:
1、在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jseea.cn)或專設的查詢網址(gkcx.jseea.cn)查詢;
2、關注省教育考試院官方微信“江蘇招生考試”(微信號jszsksb)進行查詢;
3、通過“江蘇招考”APP查詢;
4、通過“江蘇政務服務”APP查詢。
高考成績發(fā)布后,考生如對考試成績有異議,可根據《關于印發(fā)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成績復核辦法的通知》(蘇招委辦〔2021〕5號)的有關規(guī)定,向所在中學或報名點提出書面申請,由各地匯總后報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復核。
6月25日起,考生可憑考生號和動態(tài)口令卡登錄省教育考試院網站自行打印成績通知單。不具備條件的考生可至市、縣(市、區(qū))招生考試機構打印成績通知單。
省教育考試院特別提醒
02 有人能利用“內部渠道”提前有償查分?
高考查分全省統(tǒng)一進行,由紀委全程監(jiān)督,發(fā)布時間為6月24日20:00左右。由于剛開通查分時,查分通道可能擁堵等因素,不同考生查分或許會有先后差異,但基本上,成績發(fā)布后1小時內均可以通過多種權威途徑查到本人分數,且完全免費。有的不法分子聲稱可以提前通過“內部渠道”查分甚至改分,完全是無稽之談。
提醒
考生、家長想早點知曉高考分數情有可原,但是千萬不要放松警惕,特別是要保存好自己的相關信息,嚴格按照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的權威網址和鏈接進行查分,以防被不法分子套用信息非法牟利。
真有“線下招錄”“內部指標”“單獨招生”嗎?
利用所謂的“內部指標、線下招錄、單獨招生”進行違法詐騙是不法分子的常用伎倆。一些不法分子聲稱“認識某某領導”“認識某某高校招辦”,可以“走后門”“搞特殊”,實際上通通都是不可能的。高校招生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政策實施遠程網上錄取,紀委全程監(jiān)督,沒有內部指標,不存在任何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更不可能突破政策實施所謂的“線下招錄”。
提醒
越是把自己包裝得“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人越有可能是騙子。抱有僥幸心理試圖通過“熟人”“能人”走捷徑,往往是花費了錢財,還可能耽誤了考生前途。
有些機構宣稱的“大數據志愿輔導”管用不?
今年是江蘇實行“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二年,理論上,去年(2021年)高考的有關數據可以作為今年志愿填報參考。但實際上,由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數量不同、院校的招生計劃數不同、考生的選擇傾向不同等因素,同一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可能會有變動,且變化幅度不可控、不可測。部分機構宣傳的“大數據志愿輔導”基本都是沿用去年的分數、位次進行估算,這些信息在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招考資料和志愿填報系統(tǒng)中都能查到,本質上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如果作為輔助參考或許不錯,但是過于依賴的話仍然不是太可取。
提醒
大數據最多是輔助計算“上某個學?!备怕实膯栴},無法解決考生“上什么學?!钡倪x擇問題,不能迷信“大數據”。
有些機構和網絡廣告宣傳的“直讀本科”靠譜么?
“直讀本科”對于一些高考發(fā)揮不是很好的考生、家長的確極具吸引力,但只要稍微認真想一下,就會發(fā)覺這個說法有問題。即便是分數超過本科省控線的考生,也不是確保能上本科。小編梳理之前一些案例發(fā)現(xiàn),一般宣稱“直讀本科”的,大多數都是安排入讀自學考試等沒有門檻的助學項目,或者是一些大學的國際班課程,考生、家長在咨詢過程中務必要嚴格區(qū)分,謹防上當。
提醒
在當前學習進修“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情況下,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合適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有些“能人”宣稱“認識學校招辦的”管用么?
進入招生季,高校的招辦主任的確是各方爭相邀請咨詢的“座上賓”,但是,在全面實施陽光招生、廉潔招生的大環(huán)境下,招辦主任也是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按照國家和省招生政策,以及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擇優(yōu)錄取,同時,學校紀委全程參與,省教育考試院對其招生過程實施監(jiān)督,因此,認識招辦主任后,想要了解政策“管用”;想要“走后門”鉆空子“不管用”。
提醒
法制社會,一切按照規(guī)則辦事。在此,小編想和考生、家長們說一聲:公平錄取,就是扣好上大學的第一??圩?。
一些網絡“專家”談招生計劃可信么?
招生計劃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絕大部分計劃是公布在招生計劃???,供考生填報志愿之用。除此之外,有一些在全國范圍內排隊錄取的招生項目,如少數計劃不分省招生的藝術類專業(yè),在公布計劃階段,無法制定分省計劃。此外,強基計劃、保送生、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等也不在公布計劃之列。小編發(fā)現(xiàn),一到計劃公布時間,網絡上一些所謂“專家”就開始做“計算題”,加加減減,好像很專業(yè),但實際上并不準確,甚至會誤導考生、家長。
提醒
這些在網上大肆販賣分數焦慮、計劃焦慮、甚至地區(qū)焦慮的所謂“專家”,很多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請考生、家長務必擦亮眼睛。
一些機構“代填志愿、不錄取包退費”的承諾可信么?
一些機構宣稱,可以“代考生填志愿,不錄取就退費”,這也是近年來多發(fā)、頻發(fā)的新型欺詐手段。這個口號也極具欺騙性,好像顯得特別公允,實際上,這也是一些機構在玩文字游戲和概率游戲。一般這類填報服務,基本上打著“一對一”的名義進行高收費,幾千元甚至數萬元不等。機構在推薦志愿的過程中,會有意識的推薦大量低分院校以提高錄取概率,只強調了“錄取與否”,而有意忽略了“上什么層次的學校以及專業(yè)”等關鍵信息。同時,按照概率,在其服務的考生中,總有一些考生是通過自己努力夠得著學校錄取的,機構只需坐收其成就可以。甚至還有更為惡劣的,是機構掌握了考生信息后,與一些招生中介串聯(lián),將考生信息“倒賣”給招生中介從中牟利。
提醒
家長們花點時間、花點心思和孩子一起研究一下政策,商量一下今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可能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會起到更好的幫助。
接到電話聲稱可以安排“補助金、助學金”可信么?
國家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大學的確有專門的幫助政策,但是,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政策規(guī)定以及申報渠道來辦。開學前后往往是電信詐騙高發(fā)期,一些詐騙分子會冒充大學老師、資助機構工作人員等,給新生發(fā)短信、打電話、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種手段騙取錢財。請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誘惑,避免上當。具體可關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官網和“中國學生資助”“江蘇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暑假期間,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會開通熱線電話,號碼及開通時間可登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查詢。以上內容在江蘇招生計劃??希袑iT的詳細介紹。
提醒
“準大學生”們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也是入學前的一門重要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