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源】
說到“建”,我們常會想到“建造”“建筑”“構(gòu)建”之類的詞語,在這些詞中的“建”字都表示著一種“從無到有”的制作過程,那么它的古漢字寫法和這種“制作”到底哪里有關呢?
【字形演變】
【本義】扶酒壇
“建”是一個被訛傳過的漢字,它下半部分的部首“廴”,實際上是說不通的。
這個字的金文展現(xiàn)了一個生動的場景:下半部分是幾階臺階(
),正尋找最合適的方位將手中的木樁打進地里。
我們平時會在什么場景中用到“建”字呢?“建造”房子、“建造”橋梁,都是把矮的東西搭高,把小的東西做大,而進行“建造”的第一步,就是把最基礎的建造材料立在地面上——這便是“建”字金文所展現(xiàn)的場景。
這個字的意思和音都沒有變,但是形卻產(chǎn)生了巨大的訛變——真正的“建”,左半部分不應是“廴”,而是一個代表“階梯”的包耳旁(阝),連著右邊的“聿”字。
【同音近義】尖
將一根木樁立在臺階上,以地面為標準看去,是不是就凸起了一個“尖”?從這個含義看來,“建”和“尖”在外形上也有著較大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