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墳是元氏縣賈村魏氏的祖墳,占地約2畝有余,上世紀60年代后,已成為農(nóng)田,封土、石碑、柏樹都已蕩然無存。位置大概在康賈村西南方向,今高速公路元氏出口附近。上世紀90年代至2018年,魏家墳舊址一帶,曾出現(xiàn)盜坑、盜洞多達10數(shù)次,據(jù)見過現(xiàn)場的人講,盜洞不象專業(yè)盜墓賊的洛陽鏟所為,盜墓使用工具應(yīng)當十分拙笨,胡亂挖掘一片狼藉。盜墓賊行動的時間段一般是兩個季節(jié),一個是在漫長的冬夜,一個玉米田長成青紗帳的夏末秋初。
盜墓現(xiàn)場來自網(wǎng)絡(luò)
幾個農(nóng)田主人不堪其擾,常常抱怨說:“這塊田地我種了幾十年,一個銅錢都沒有見過,能有什么寶貝?,即便是魏家老墳在這邊,他魏家也沒有出過達官貴人,也不是鋪號買賣遍布天下的大財主,下面能埋什么稀世之寶?”這片盜墓賊倍感興趣的魏家墳,下面到底藏有什么玄機呢?
盜墓現(xiàn)場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魏姓據(jù)有關(guān)資料推測,大概清朝初期遷至此地,祖宅在康賈村和元氏縣賈村搭界附近,大約1934年,魏氏最后一位傳人魏辰子逝世后,在此生活近200年魏氏就在賈村失傳了。在魏氏絕嗣近百年后,能被人常常提及的魏氏族人中,只有魏老崇一人,魏老崇何許人也?這是一個諸葛亮、劉伯溫式人物,他的詳細故事見鄙人頭條文章《神人魏老崇》。此處不再贅述。
相傳,魏老崇投胎降生是帶著上天派給他的一個任務(wù),他是來扶保一位真命天子做皇帝的,這個所謂有皇帝命的人是誰?,為何被傳為坐南面北的真龍?zhí)熳幽??此事起源于一架?a href="http://www.51zclw.cn/archives/tag/%e9%be%99%e9%aa%a8" title="【查看含有[龍骨]標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龍骨”。聽罷這段傳說,就會知曉魏家墳為何被頻頻盜掘的原因了。
大約道光以后年間,康賈村世代務(wù)農(nóng)的一康姓人家,和元氏縣賈村魏姓人家合伙做起來小買賣,那時候做小買賣是比較辛苦的,推個螞蚱車,起早貪黑走街串巷,進貨時更是數(shù)日不歸。
某日,康某與魏某要到幾百里之外的地方購貨,約定夜里三更,在慈云院前老槐樹下見面就出發(fā)。當二人相遇在慈云院前老槐樹下時,發(fā)現(xiàn)老槐樹下有一個不大木匣和幾個包袱。二人打開木匣和包袱,頓時目瞪口呆,木匣里面全是金磚銀錠,包袱里面盡是綾羅綢緞。二人商議道:“此財寶半夜在此,不是盜賊匿贓在此,就是財神爺下凡助我二人來了,先把東西拉回去再說。如果有人遺失尋來,如果盤問核實無誤,自然歸還與他。如果沒有人尋找,咱二人再做均分之議,有了這些東西雖不能富甲一方,日子過的也一定是個殷實人家”二人議罷,將東西運回康家暫存。
卻說木匣包袱在康家存了一月有余,不但無人尋找,而且關(guān)于這東西一點其它信息都沒有聽到,二人都是道德高尚之人,商商量量你推我讓把東西分了,自此兩家購置田產(chǎn),日子騰騰而起。最令人可喜的是隨后兩家,在同年同月同日生各添了一個男孩。康家之子姓名沒有傳下來,只知道是康氏家譜中康宿支系大概12世左右。魏家的男孩就是魏老崇,姓名沒有傳下來,只知道他后來賀號“老崇”。
光陰如箭,轉(zhuǎn)眼兩個孩子都到了10來多歲??导抑娱L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說話做事都很有禮數(shù),有懂相術(shù)的半仙就說過他的面相“貴不可言”。孩童時代的魏老崇,更是了不得,十來歲就讀完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下象棋一大圈人,贏不了他一個小孩。都說這孩子是當將軍的料,能指揮千軍萬馬。尤其是他小小年紀就會六爻金錢卦,誰家失了東西,或者遇到不決之事,都找魏老崇解疑答惑,算的那是一個準!背地里村里人都議論“這兩家日子還沒發(fā)達到最高點上,后面還會更加飛黃騰達。”
就在大家都對康、魏兩家投以羨企的目光的時候,有個南蠻子來到康賈村。民間所說的南蠻子,大都是指身懷異術(shù),觀地三尺,好事不做,壞事做絕的南方人,他們專來北方盜寶,盜不走就破壞掉!這個南蠻子主動找到康某,說“貴府日后想不想發(fā)達?如果想發(fā)達就在村南那塊洼地打一口井,方能引來源頭活水,不然守著一洼死水,豈能練出跳躍龍門的本事”他聽此言,覺得甚有道理,就依南蠻子之言,在村南洼地搭起樁子,開始淘井。
淘到兩丈來深的時候,掘出一塊大型動物骨骼,淘井的拔到上面,隨便甩到了一旁,緊接著又挖出一塊,又拔出甩在上面,就這樣挖出一塊,甩一塊。總共掘出10余塊。當淘井人再看甩在一旁的骨架時,差點把眼珠子跌到地下。原來擺成一字長蛇型的骨架,就宛如是一條白色巨龍,龍頭、龍尾絲毫不差。
當年營口墜龍圖片中的骨架
得到消息的康家父子急忙趕到洼地,看到這條兩丈長的骨架,就如康賈村玉皇廟畫壁上那條龍,去了皮肉一般。父子二人不知兇兆吉兆,慌忙磕頭行禮,淘井的見主家磕頭跪拜,也跟著磕頭如搗蒜??导腋缸佑X得這東西露天放置有些大不敬,就在自家蓋個一座南屋,把“龍骨”擺放在幾案上,供奉起來。
康家掘出龍骨的奇事,很快傳遍方圓百里。好多人不顧路途遙遠都坐車前來觀看龍骨。魏氏父子當然是最先趕來的參觀者,魏老崇父親見到龍骨,不住稱贊奇觀,魏老崇看罷沒說話,搖了搖頭仰天嘆了口氣,就轉(zhuǎn)身回家了。自此魏老崇閉門讀書,很少在大街上露面,有人再來找問卜打卦,堅辭不會。就像一個自感羞愧的落第老書生,沒了一點神童氣概。
數(shù)年后,龍骨的熱度下去了,也很少有人再提。這時候康家在玉皇廟救助了一個生病的南方人,也是一個來北方尋寶的南蠻子,當他也看到這架龍骨時,惋惜了一番,說了內(nèi)中奧秘。這也是為了報答康家,不然打死也不會泄此天機。
原來康家村南那塊洼地是塊龍興之地,巨龍成形之時,也就是康家之子登基之日,可惜骨架初成,就遭破壞,只有骨架的龍豈有再騰空的道理。還說康家之子降生之時,上天就安排他的輔佐軍師同時降生在本地。不難猜測,這個軍師指的就是魏老崇???、魏兩家合伙做小買賣,三更路遇外財。兩家同時生子,都是上天安早就按排好的。怪不得十來歲的魏老崇看到龍骨直嘆氣,他看到掘出龍骨,就知后面潑天事業(yè)大勢已去。因此深居簡出,很少再露他那套諸葛亮、劉伯溫般的神仙本事??导抑与m生的一副帝王之相,也是平平淡淡做了一輩子小財主。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因為這段傳說,不少人認為魏家墳里面即便無有金磚銀錠,魏老崇少不得把他神仙秘術(shù)寫本秘籍,陪他長眠于地下。誰若得到這本秘籍,這真是得了無價之寶,參透上面一兩頁,豈不就能呼風喚雨、未卜先知,真?zhèn)€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再加上魏氏已無傳人,懷有非分之想的盜墓賊更無顧慮,所以這是頻頻有盜墓賊光臨魏家墳的主要原因!
玄學秘籍抄本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傳說再離奇,也不是事實,不過我采訪了村中幾位老人,分析了一下傳說中各種成分,推斷了一下,這也是傳說的根源。大概是如下幾個情況:
1、康、魏兩家合伙做買賣是有可能的事,是不是魏老崇家不一定,半夜路遇外財,也可能有,但絕不是這么多東西,金磚銀錠豈是常人就能輕易見到的東西。
2、挖出龍骨這個是事實,據(jù)康家后人近九旬高齡的康戎戴老鄉(xiāng)賢講述,“龍骨”大概遺失于清朝末年,他父親康士英生于1900年左右·,在他幼年時朦朦朧朧記得有骨頭樣的東西,擺在南屋一個桌案上。這有可能是大型古生物化石,可惜最后丟失不知下落了。不然此化石是很有研究價值的。
3、魏老崇應(yīng)該是一個讀過許多書籍的知識分子,兼會玄學數(shù)術(shù),可能有些預(yù)測實現(xiàn)了,他就被村民們神化了。
4、傳說應(yīng)當成形于清朝末年。此時社會動蕩,民間道門在趙州十分盛行,這些道門為了某些目的,宣揚改朝換代、讖緯之說,某某為皇帝命、某某為扶保國師等等,都是為了愚弄民眾胡編亂造的,有些當事人也不知曉,甚為可笑!
5,南蠻子情節(jié)應(yīng)當是移花接木的,因為這一帶流傳南蠻子破龍脈風水、盜稀世寶貝的故事多不勝數(shù),
最后我想用我村一位老人,評論魏家墳被盜這件事時,說的一句風趣話做為結(jié)尾,那就是“魏老崇如果有那么大本事,早算出他們盜墓的事,還收拾不了他們,要是魏老崇沒有這么大本事,他墳里面能有什么稀罕東西”,哈哈!這句話也奉送給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盜墓賊吧!
被擒的盜墓賊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