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喜歡涼爽、濕潤、通風(fēng)的半陰環(huán)境,既怕酷熱又怕嚴(yán)寒,多生長在山地稀疏灌叢或松林下,廣布于長江流域各省,橫斷山區(qū)和喜馬拉雅地區(qū)是世界杜鵑花的現(xiàn)代分布中心之一,湖北麻城擁有中國最大的古杜鵑花群落,在長白山區(qū)以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地區(qū)也有大量分布。
一
杜鵑,杜鵑花科落葉灌木,高可達(dá)兩丈,分枝多而纖細(xì),以花大、色艷、樹大而著稱。
二
葉革質(zhì),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葉梢短漸尖,葉尾楔形或?qū)捫ㄐ?,葉緣微反卷,有細(xì)齒;葉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葉背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羽狀網(wǎng)脈,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葉背凸出;葉柄短促,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有睫毛。
三
花兩三朵簇生枝頂;花梗短促,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五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被糙伏毛,邊緣有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裂片五枚,倒卵形,上部裂片有深紅色斑點(diǎn);雄蕊十枚,與花冠等長,花絲線狀,花藥向背著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十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卵球形,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
四
杜鵑花品種繁多,叫法也五花八門,往往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重慶西南酉陽、秀山等地,盛產(chǎn)杜鵑花,大多都叫映山紅。
杜鵑有紅色系、紫色系、黃色系、白色系、復(fù)色系及其他系列;春天開花的叫春鵑,六月開花的叫夏鵑;介于春鵑和夏鵑花期之間的叫春夏鵑;從西方傳入的叫西洋鵑,簡稱西鵑;綜合起來講,人們把它就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夏鵑四大類別。
四
杜鵑,以根及葉花入藥。根味酸、澀,性溫,有毒;祛風(fēng)濕,活血去瘀,止血。葉花味甘、酸,性平;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癢。
杜鵑花,春季開放,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人們譽(yù)之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這才是人們熱愛杜鵑的真諦。
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我們總要栽一兩盆來觀賞,但看過一季就難以為繼,多少遺憾就不言而喻了,尤其一想到杜宇的故事,多是唏噓不已,美則美矣,就讓它留在記憶留在思念里吧。
杜鵑花,純真無邪,在自己的花季里盡情綻放,漫山遍野,讓人癡迷讓人抓狂,多少有些鬧騰的感覺;過了花季,葉綠得深沉也美到極致,似乎在默默地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節(jié)制欲望,尤其當(dāng)我們面對庭園里山躑躅的矮墻或山石榴的屏障,才領(lǐng)悟到歲月的漫長,美麗的真諦就在于淺斟慢嘗。
當(dāng)然,不管是南方的映山紅,還是北方的杜鵑花,都會給你如此這般的啟示的,瑾記之。
網(wǎng)圖,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