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聽我爸爸說過,我們家族也有范字。我爺爺范“德”字,我爸爸和姑姑范“茂”字,到了我這輩,大家都不講究老禮了,就沒有再給我起帶范字的名字。
今天我又咨詢了一下我老爸,他聽他爸爸、大爺爺他們講過,我們這一支祖上是姜格莊林北村人,后來遷到了龍泉官道南。林北村位于姜格莊鎮(zhèn)西北,金山港西、娘娘頂東。清初林姓由云南遷居此處定居,因村南有一片棗林,因此得名“林北”。
我爸爸記不大清楚我們家族的具體范字排序了,我在網(wǎng)上查了查,我們牟平孫氏的范字排序應(yīng)該是:“廷光應(yīng)守,萬世永昌,文盛德茂,承繼(基)耀(倍)隆,培芝植蘭,庭秀聯(lián)芳,忠孝余慶,紹緒益良”。
而芝罘孫氏的范字排序則是:“克培鴻緒,謨烈維新,懋昭乃德,祖述功恒”。
養(yǎng)馬島孫家疃也有完整的族譜,他們的范字是:
還有下雨村孫姓與南辛峪等村孫姓,這兩支的范字相同,為16字:“祥先啟書,吉克忠厚。傳家久詩,續(xù)繼世長。”崖前村孫姓范字則是:“忠義傳家,萬世永慶。恕道可繼,正直光明?!?/p>
像上述幾家孫氏的范字,叫“完全范字”。
完全范字,就是用通字作為行輩字。通字是同輩人名中共有的文字,在雙字名當(dāng)中,以固定的文字置于同輩人雙字名的名首或名末。通常由某一世的祖先撰寫、編制,或以四言、五言、七言類詩體的形式,或以對聯(lián)的形式,或由一串無規(guī)則的文字組成,要求后世子孫依照既定的范字來取名。用完全范字能夠把同宗族的血脈按順序貫通起來,世次井然不紊。
牟平地區(qū)以前用完全范字的家族還有:
孔姓。范字一開始是:“興毓傳繼廣,昭實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焙笤觥敖ǖ蓝匕捕?,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牟平孔姓分布在孔家莊、孔家疃、孔莊、周格莊、要捷、洼里、五里頭、大屯圈、上朱車、官道南、東殿后、紫峴口、石頭河、東油坊、隋家疃、牟家溝、山后、常留莊等40多個村莊。
祝姓。范字為七言詩28字:“長依謹(jǐn)厚立心源,承業(yè)端思世澤傳。圣教崇宣勤為本,中才啟嗣亦(一)繩前?!泵骷尉笗r,祝姓從云南遷魯,一支定居德州立祝家莊;另一支遷到寧海州建祝家巷(今屬文化里)、祝家疃(今屬高陵鎮(zhèn))等村。后散居牟平祝家莊、雙山寨、南辛峪、后溝、屯地溝、小埠子、沙塂子、賈家中村等村和文登祝家英及大連普蘭店等地。
龍泉湯呂姓。龍泉湯村大街西呂姓是從福山劉公村兩次遷來。第一次是明嘉靖年間,其范字為10字:“文寶冠其述,元洪吉澤升?!钡诙问敲魅f歷年間,其范字為32字:“玥宗天德,聲可惟廷。文中昌錫,芝豐柏蔭。芳傳萬代,詩家述云。寶光玉慶,福祿永臨?!?/p>
叢姓。范字是:“珠樹滋培日,龍章錫寵年。倫常敦之厚,昭穆述相傳?!睋?jù)叢姓家譜記載,其祖本姓金,因故遷徙文登改姓叢。后有支系從文登遷居牟平雙林前、東念、西念、沙灣莊和范家莊、棉花洲等村。
賀姓。牟平賀姓聚居于姜格莊、八甲、云溪等村,散居于大莊、東念、西念、北磨山、北松山、金山寨、河里莊、龍泉湯、劉家夼、山后、孫格莊、紅石頭、埠后、留德莊、大張家莊、王賀莊、順正里等40多個村莊。其范字統(tǒng)一,共20字:“方吉先傳業(yè),長延立本新。培玉清守正,廣緒通萬春?!?/p>
羅姓。王家泊羅姓范字為25字:“洪文元玉維,永忠增萬世,福壽德仁義,金銘志培友,緒承本吉利。”而南辛峪羅姓范字為26字(不斷句):“九弘文長玉維永忠增萬世福壽德仁義金名培有緒承本吉利堂。”
于姓。東念村于姓與珠山后村于姓同族,范字統(tǒng)一:“鳳鳴書瑞,麟振祥賢。人運恭慶,泰和兆天?!备吡暧诩翌队谛辗蹲郑骸靶阆橛绿?,智忠永連?!毙≌谛张c上莊于姓同族,但范字不統(tǒng)一。小宅于姓范字:“學(xué)建卓承丕,本正宗寶壽。國定春明常,朝久延華新?!?/p>
曲姓部分支系范字。城北村、溝東、蘆其洼、張皮曲姓范字:“一樹滋培延世澤,成恩永憲佐良才?!?/p>
龍泉湯苗姓。清光緒年間苗姓從威海遷至龍泉湯、武寧南塂等村定居。其范字為16字:“儒習(xí)翰林,鐘寶豐華。延祺承祉,農(nóng)勤先業(yè)?!?/p>
王姓部分支系范字。嶺上、峒嶺、東念(東街)王姓范字:“嗣德可傳,文運肇興。廣昭升徐,培振家聲?!睎|念(南街)王姓范字:“安仁子本,若治修明。賢德廉政,萬邦咸寧?!?/p>
劉姓部分支系范字。南莒城劉姓范字:“功成永光,殿洪新樹。英丕志吉,傳緯守經(jīng)。”龍泉湯村劉姓(威海劉)范字:“先賢逢芳,芝銘(全)永建。道德純俍,修齊治平?!蹦瞎偾f西村劉姓范字:“富貴興勝,玉堂憲慶”。
常姓。常姓聚居于新牟里、西桂里、文化里、東油坊、玉林店、金山寨、西念等村。其范字統(tǒng)一:“文運建(健)基,永傳宗德。億木刻修,敬篤相國?!?/p>
除了完全范字,還有一種“局部范字”。意思是同一輩人采用相同的偏旁作局部范字,如示字旁、草字頭、金字旁、斜玉旁、單人旁等。
牟平也有采用局部范字的家族,例如杜家莊杜姓,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用局部范字,以部首:“氵、亻、纟、言”為范。后按序范16字:“文章正本,德憲忠堂。洪門建吉,學(xué)云企昌?!绷硗膺€有澇夼張姓。澇夼、南觀、北夼張姓同宗,其范字為25字:“金木水火土,先鐘永成立,治業(yè)儉勤需,榮貴從修起,祖仁萬年續(xù)。”其中首句“金木水火土”,就是局部范字,是把這幾個字作偏旁、另擇一字為范,如“土”擇“培”字為范字。
另外,還有一種“雙重范字”,即完全范字與局部范字結(jié)合。雙重范字只能用于雙字名,這是一種更為復(fù)雜性、規(guī)律性的范字類型。最典型的是明朝、清朝皇室的字輩,不僅規(guī)定了各支派后代名字的第一個共用字,即完全范字,而且規(guī)定了第二個字的偏旁,即局部范字。
舉大家比較熟悉的,康熙皇帝的幾個兒子的名字為例:
皇長子:胤禔
皇次子:胤礽
皇三子:胤祉
皇四子:胤禛
皇五子:胤祺
皇六子:胤祚
皇七子:胤祐
皇八子:胤禩
皇九子:胤禟
皇十子:胤?
他的兒子太多了,先舉這些吧……
明顯能看出來,第一個字是共用字,也是完全范字。第二個字是偏旁相同的局部范字。
]]>這一次的這件“陳氏家訓(xùn)”一改之前多次的隸書風(fēng)格,主體改為草書書寫,以章草體風(fēng)格呈現(xiàn),也算是別開生面吧(見以下6圖)。這一件作品也是應(yīng)家族一位宗親之約而成的。作品規(guī)格為180*32cm,仿古灑金生宣。
大篆題簽《潁川堂陳氏家訓(xùn)》
落款部分
作品全貌
附1:
潁川堂陳氏家訓(xùn) 釋文
明明我祖, 漢史流芳, 訓(xùn)子及孫 ,悉本義方。
仰繹斯旨 ,更加推詳, 曰諸裔孫, 聽我訓(xùn)章。
讀書為重 ,次即農(nóng)桑, 取之有道, 工賈何妨。
克勤克儉, 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 六行皆臧。
禮義廉恥 ,四維畢張, 處于家也 ,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 為忠為良, 神則佑汝, 汝福綿長。
倘背祖訓(xùn) ,暴棄疏狂, 輕違禮法, 乖舛倫常。
貽羞宗祖, 得罪彼蒼, 神則殃汝, 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 分類相戕, 不念同氣, 偏論異鄉(xiāng)。
手足干戈 ,我心憂傷, 愿我族姓, 怡怡雁行。
通以血脈, 泯厥界疆 ,汝歸和睦, 神亦安康。
引而親之, 歲歲登堂, 同底于善, 勉哉勿忘。
附2:首屆"好風(fēng)相從杯"全國家風(fēng)家訓(xùn)手卷書法作品展三等獎作品
卷首大篆題簽(自題)
手卷正文-局部1
手卷正文-局部2
手卷正文-局部3
手卷正文-局部4
手卷題款部分
全圖:
潁川堂陳氏家訓(xùn)手卷全貌
謝謝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