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年少時父親因病去世,后隨母親改嫁。范母身世坎坷,受盡疾苦,飽嘗辛酸,因此對兒子期望很高。常常向范仲淹講述古人刻苦學(xué)習(xí)的故事,范仲淹很受教。
但因家里條件有限,后期到附近寺院中讀書,求一個清凈所在。剛開始他將從家中所帶糧食交由寺院廚房代為制作,直到飯口時間才去打飯,其余時間都在讀書,但他讀書非常刻苦,經(jīng)常忘記時間,好心的廚僧便把飯菜給他送過來,時間一長,范仲淹感覺很過意不去,便自己開小灶,自己做飯。每天晚上他把量好的米,水放入鍋中煮粥,待到第二天早上粥已經(jīng)凝固了,他便用刀將其分為四塊,早晚各吃兩塊,一天兩餐。沒有菜怎么辦,他就去山上采一些野菜回來,搗碎了加上鹽,這便成了菜。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3年。
后來隨著范仲淹成名,當(dāng)初他的“劃粥斷齏”也成為形容其年少時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