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識記一些字的字形,是有些小竅門的。
有的時候可以按照字理來識記字形。
如:“初”字,許多人容易寫成示字旁(礻)。如果按照造字的原理,即構(gòu)字特點,知道“初”的本義,就不會再錯了。從刀、衣,以開始用刀剪裁衣服,來表示起始的意思。與“衣”和“刀”有關(guān),一個典型的會意字,從字形上就知道字義。所以一定牢記寫成衣字旁(衤)。
“初”的演變
還有一些字,可以根據(jù)字義來識記。如:“寒暄”的“暄”字。咱們知道“寒暄”的意思是問候與應酬,現(xiàn)代漢語中泛指見面時彼此問候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之類的應酬話??此婆c說話有關(guān),好像應該是“口字旁”(口),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有“日”(太陽)才會暖
其實記這個字,與問候的內(nèi)容有關(guān),就像見了面,常常問“你吃了么?”“今天的天氣……”,諸如此類的一些不咸不淡,不冷不熱的無關(guān)緊要的話。見面問一些“寒”“暄”,也就是冷不冷,暖不暖之類的話?!瓣选本褪桥?a href="http://www.51zclw.cn/archives/tag/%e6%84%8f%e6%80%9d" title="【查看含有[意思]標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意思,有太陽了,才會暖。所以一定要記住“寒暄”的“暄”字,是“日字旁”(日)。
同樣的,根據(jù)字義來識記字形。這類字很多,再如:漂和飄,在水里的,也就是以液體為介質(zhì)的就用“三點水”(氵),如:漂流;以風為介質(zhì)的就用“風字旁”(風),如:飄揚。
隨風“飄”揚
還有一些字,可以輔助動作來識記。如:躁與燥。這人很急躁,一急,就想用腳踹,所以“急躁”的“躁”是“提足旁”。
“干燥”的“燥”,就比較好理解了。有火才能把水分(汽)蒸發(fā)掉,,才能變干燥。
再比如:帶和戴。兩個字都作為動詞時,容易混淆。第一個“帶”,有隨手拿著、隨身裝著、領(lǐng)著……的意思。如:爸爸帶我去公園;我?guī)е木吣兀?/p>
第二個“戴”,意思是: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
如:戴帽子;把東西放在面、頸、胸、頸等處。如:戴絲巾。
用動作來區(qū)分“dài”紅領(lǐng)巾效果最佳。如果是“帶”紅領(lǐng)巾,也許就是裝在身上、書包里等等;如果是“戴”紅領(lǐng)巾,只能是系在脖子上的,這一種情況。
還可以借助一些順口溜呀,字謎呀來識記字形。如:游,許多人總是把最右部分寫成“攵”??梢跃庬樋诹飵椭R記:一人帶一子,方池去“游”泳。
再如“琴”,下面往往寫成“令”,可以編順口溜:王大姐,王二姐,“今”天一起去彈“琴”。
有的時候可以以讀音來幫助識記字形。如:既和即。這兩個字總是混淆,要不就是都讀成第四聲。識記這兩個字,只看右邊部分就能很容易區(qū)分出來。右邊兩筆(卩)的,就讀第二聲,即(jí);右邊是四筆(旡)的,就讀第四聲,既(jì)。
今天就分享到這兒吧!識記字形方法肯定不止這些,我相信,只要用心,就能找到解決辦法。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