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妻陳氏,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老三叫朱百六。
朱元璋四世祖朱百六娶妻胡氏,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娶妻侯氏,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娶妻王氏,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娶妻陳氏,生了四個孩子,分別是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和朱重八(朱元璋)。另外,書中還記載了他伯父朱五一家四個孩子的名字,分別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五。
那么,他們?yōu)槭裁慈∵@樣的名字呢?
元朝時期不重視中華文化教育,大量底層人民都沒機會學習文化,導致普通老百姓識字率非常低。因此,元代很多底層人都是以數(shù)目字為名。
元朝統(tǒng)治期間,為了加強對中原漢族的統(tǒng)治,采取極為殘酷的民族高壓政策。
徐誠庵大令為余言:“向見吾邑《蔡氏家譜》有前輩書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p>
這是清代俞樾在《春在堂隨筆》所記載的一段話,就是說漢人不能擁有姓名,只能按照最簡單的數(shù)字排序來取名,這也是元朝高壓民族政策中的一項。
朱元璋本名是朱重八,因為在他上面有七位哥哥,是輩分沿襲下來的名字。后來,朱重八投奔義軍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為妻,人們對他的稱呼也變了,不再叫他朱重八,而尊稱他為朱公子,從那以后他給自己起名興宗,后又改名元璋,字國瑞。
隨后,他還給已經(jīng)亡故的父親和三位兄長追起了名字:父親朱五四名世珍,大哥朱重四名興隆,二哥朱重六名興盛,三哥朱重七名興祖,兄弟四個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隆盛祖宗”。
朱元璋諧音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乃是古代的一種玉器),意思就是誅滅元朝的銳利玉器。
朱元璋稱帝后重塑華夏文明,在各地修建學校,人們文化得到廣泛提高。到了明朝中后期,隨著戶籍制度的完善以及民間文化的提升,這種使用數(shù)字作為“大名”的現(xiàn)象,基本上就很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