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視:《說文》:“瞻也?!币裕骸稄V韻》:“為也?!?/p>
②觀:《說文》:“諦視也。”今按:仔細地看。由:《廣韻》:“由。從也,經(jīng)也。”何晏集解:“由,經(jīng)也。言觀其所經(jīng)從也?!被适瑁骸坝?,經(jīng)歷也?!?/p>
③ 察:《說文》:“覆審也?!苯癜矗嚎疾?。安:《廣韻》:“止也?!苯癜矗褐溉怂篮罅粝聛硎裁?。
④廋:隱匿。揚子《方言》:“廋,隱也。注:謂隱匿也。音搜也?!?/p>
辨析:《說文》:“視,瞻也?!薄罢啊庇醒鲆暤囊馑迹磳λ囱龅?a href="http://www.51zclw.cn/archives/tag/%e4%ba%ba%e7%89%a9" title="【查看含有[人物]標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人物的一種看待。依經(jīng)意,這一章是夫子教導(dǎo)我們對于歷史人物的一種研究方法和態(tài)度。“視”“觀”“察”都表述著對歷史人物的敬意》
對于歷史人物的考察,應(yīng)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他在歷史上做了什么?二是,他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哪些特殊時期?三是,他給后代留下哪些遺產(chǎn)?這樣就對他的考察完滿了?!耙浴痹谶@里作“為”解,“由”作經(jīng)歷解,“安”作“留”講。
在《論語》中,夫子對多位歷史人物都有考察和評價。利用此章的三項原則,客觀地去評述歷史人物,就能真實地展示此人的歷史地位。
同時,在這一章中,夫子也告誡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要對自己的經(jīng)歷負責,要對自己給社會留下的結(jié)果負責。
古義今譯:孔子說:“(對于歷史人物)看他在歷史所作的事,仔細地看他的歷史經(jīng)歷,考察他給后代留下的遺產(chǎn)。這個人的歷史怎么能瞞得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