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如今在中國有7%?8%的人都姓王,總?cè)藬?shù)超過一億。可想而知,“王”這個姓氏遍布的是多么的廣泛。那它是如何從百家姓中脫穎而出,成為天下第一大姓氏的呢?
我們先從“王”氏的起源來看,在史料《古今姓氏書辯證》、《廣韻》和《通志氏族略四》中都有記載,可說法卻各不相同,那是否就可以大膽猜測一下,“王”氏的祖先不只一位,而是同時有幾位具有豐功偉績的能人都姓王?那為何太原王氏又成為其中代表而今廣為流傳?這就需要我們把視線集中到太原王氏的發(fā)展歷程上了。
從我們最熟悉的唐朝開始,在唐朝初期,有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人——王珪。他不僅位在四大名相之一,同時祖籍太原王氏與唐王朝的起源地同在一處,因此與皇室極為親近,特別在武則天時期尤為更盛。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王珪的帶領下,太原王氏在王氏家族中的地位自然就變得越來越突出現(xiàn)重,加上其他王氏家族也希望能有個靠山,不斷向其依附靠攏,太原王氏逐漸壯大,名副其實的成為王氏家族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武則天出于自己的政治考究一向非常敬重太子晉,在史料《舊唐書·禮儀志》與《通鑒》中皆有記載。而太子晉是并州人,太原也屬于并州,故而便有了太子晉為太原王氏始祖的說法,更是在武則天無意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了“天下王氏出太原”的普遍意識。
解決了太原王氏如何脫穎而出的問題,現(xiàn)在來看其是如何遍布全國的。
每年春節(jié)都會有一次重大事件,那就是春運。無數(shù)漂泊在外的人在這一天從四面八方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家鄉(xiāng),而在春節(jié)之后,迫于生計他們又將踏上奔波在外的道路。
太原王氏分布全國的理由與之有些類似,東漢末年,著名的戰(zhàn)亂時期,在這個人人自危的時代,王氏家族自然也面臨到了巨大的危機,同樣是為了生計,為了家族的繁衍長存,除了少部分家族成員留在此處外,其他人則是踏上了背井離鄉(xiāng)的遷徙之路。
那些年,他們走過晉陽,走過河內(nèi)野王縣,走過洛陽等等地方,他們的足跡每停到一處,便會有太原王氏的人扎根在此。每一方土地又為太原王氏孕育出如是王昶一般新生的偉人。
無論是選擇留在家鄉(xiāng)的還是遷徙在外的,太原王氏憑借著不斷與外界聯(lián)姻,或是政治聯(lián)手,終是挺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
后續(xù)各個太原王氏的支脈縱使也遇到過諸多如主相之爭、劉裕起兵這樣的大難,可每次也都有少許族人幸存,并有像是王慧龍這般率軍屢立奇功的奇才,憑借努力壯大家族,使得自己的子嗣后代得以長存,才有了如今處處都有王家人的景象。
要說太原王氏最輝煌的時期莫過于兩晉,在這156年間,他們在前朝一共誕生了11位宰相,在后宮培育出三位皇后。在當時絕對算是頂級的名門世家。也許就是這些刻在太原王氏骨子里的驕傲,以至于后續(xù)上千年的時光之中也沒能磨滅他們生生不息的決心。
如今時光流轉(zhuǎn),歷經(jīng)了眾多朝代的變遷與社會的變革,許多曾幾何時風光無限的名門世家也逃不過接連逐漸隕落的命運,太原王氏一族在不斷地起起伏伏之中也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可“王”這個姓氏的存在,就像是在向人們證明著太原王氏曾經(jīng)的輝煌,并在這千年的洗禮中成為中國第一大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