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新華社記者從前方發(fā)回的報道——
“熊貓外交”的小故事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日聯(lián)合聲明》,實現(xiàn)了邦交正?;?/a>。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外孫女渡邊滿子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回憶起一段往事:“邦交正?;?/a>談判大功告成后,姬外長(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姬鵬飛)遞給大平一張紙條說,作為友好象征,(中國政府)決定把這個(禮物)贈送給日本。大平望著紙條上寫的‘大熊貓’疑惑地問,‘這是熊?還是貓?’”
半個世紀以來,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無疑已經(jīng)成為日本民眾最為熟悉和喜愛的友好使者。
1972年11月,中國大熊貓“康康”和“蘭蘭”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第一次和觀眾見面時,成為日本新聞界的采訪中心。新華社發(fā)
1972年10月28日,第一批旅日大熊貓“康康”和“蘭蘭”乘專機抵達東京,時任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親自前往機場迎接。從機場到上野動物園,一路由警車開道、百余名警備人員護送。同年11月初,“康康”和“蘭蘭”首次公開亮相時,6萬名游客將上野動物園擠得水泄不通。次年,上野動物園入場人數(shù)創(chuàng)下920萬人的最高紀錄。日本動漫《櫻桃小丸子》曾再現(xiàn)當時全民轟動爭相一睹大熊貓的場面。
半個世紀來,更多大熊貓抵達日本,成為日本多地最受喜愛的“動物明星”。以上野動物園為例,園內大熊貓家族每次“添丁”喜訊,不僅會登上日本新聞頭條,還會給周邊餐館、商店帶來經(jīng)濟效益,幼崽命名的征集活動也總能吸引大批日本民眾積極參與。
這是2021年8月5日拍攝的大熊貓幼崽“蕾蕾”(左)和“曉曉”(右)。新華社發(fā)(東京動物園協(xié)會供圖)
2021年6月23日,上野動物園大熊貓媽媽“仙女”誕下一對“龍鳳胎”。今年1月12日,龍鳳胎幼崽“曉曉”和“蕾蕾”首次公開亮相。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天只有抽簽被選中的幸運兒才有機會一睹它們的風采,中簽率僅有1/348。當天,來自橫濱的荒井女士表示,希望日中兩國以大熊貓作為紐帶永遠友好下去。
中日合作典范
和歌山縣白浜町的“冒險世界”樂園有一個龐大的熊貓家族。
在“冒險世界”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名字都會被冠以“浜”字,目前17只“浜”字輩大熊貓有11只已被送還中國。2020年11月22日,“冒險世界”迎來第17只大熊貓幼崽“楓浜”。她的媽媽“良浜”是在“冒險世界”誕生的首只大熊貓,先后7次生產(chǎn)、一共誕下10個寶寶。爸爸“永明”今年9月剛過30歲生日,是16只大熊貓幼崽的父親。
這是2021年11月22日在日本和歌山縣拍攝的大熊貓幼崽“楓浜”生日會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攝
“冒險世界”在大熊貓國際合作中繁殖產(chǎn)仔數(shù)量最多,成為海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圈養(yǎng)種群?!懊半U世界”方面表示,這一碩果得益于他們與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自1994年以來的國際科研合作。園長今津孝二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今后進一步深化日中兩國交流。
肩負特殊使命
今年9月16日,雌性大熊貓“旦旦”在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度過27歲生日。
神戶市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受災慘重。當時的市政府提出,希望能與中方共同展開大熊貓飼養(yǎng)繁育研究,為正在災后重建中的市民帶來慰藉和鼓舞。這個請求獲得中方積極響應?!暗┑焙托坌源笮茇垺?span id="qormm5n"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4860658">興興”肩負特殊使命于2000年抵達王子動物園,立即在當?shù)叵破鹨还蔁岢?。至今,仍有“鐵桿粉絲”動情回憶說,大熊貓的到來給自己注入了勇氣。
2000年7月28日,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舉行儀式,歡迎到該園作客的一對中國大熊貓。這是兩名日本兒童在觀看大熊貓。新華社發(fā)
“旦旦”一直是王子動物園最受矚目的明星。2020年,神戶地方郵政部門還發(fā)售過一套主題為“感謝旦旦”的紀念郵票。由于“旦旦”患上心臟病,園方?jīng)Q定自今年3月起暫停其公開露面,但仍每天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它的動態(tài)以饗廣大粉絲。
王子動物園園長加古裕二郎告訴新華社記者:“大熊貓是日中友好的象征。22年來,‘旦旦’收獲了日本以及全世界民眾的喜愛。王子動物園以 ‘旦旦’為紐帶與中方保持良好關系,希望這種關系還將延續(xù)到下一個五十年。”(視頻記者:李光正;剪輯:沈浩洋;編輯:馬曉燕、孫浩、王科文)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來源: 新華社
]]>四川省大學生地方志知識競賽參考答案
(一)
編者按
由四川省地方志辦會同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開展的“四川省大學生地方志知識競賽”初賽圓滿結束。截至5月30日17時,共有15938名同學參與初賽答題!進入決賽的名單我們將于今明兩日通知到本人,請務必保持通訊通暢。
同時,“四川省大學生地方志知識競賽”決賽將于6月1-20日開展。請進入決賽的同學將準備好的視頻發(fā)送至sculdingwei@scu.edu.cn。
為讓同學們更好地熟悉了解相關知識,四川省地方志辦整理出《四川地情知識知多少》《黨史知識知多少》《地方志知識知多少》3篇試題答案,自5月31日起分3天發(fā)布??靵砜纯茨愦饘α藛?。
四川地情知識知多少
一
四川省面積為48.6萬平方公里。
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四川總人口83674866人,居全國第5位。
據(j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四川有10個百萬人口縣(區(qū)、市)。
截至2022年1月1日,四川共有21個市(州)。
截至2022年1月1日,四川共有183個縣(市、區(qū))。
四川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shù)民族55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14個。
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qū)。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6.5萬平方公里。
四川省面積最大的縣有2.5萬平方公里,它是石渠縣。
四川地貌復雜多樣,有以下4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
根據(jù)水熱條件和光照條件的差異,四川全省分三大氣候區(qū):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川西南山地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區(qū)、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氣候區(qū)。
四川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55種,珍稀動物保護資源居全國第二位。
截至2022年5月,四川共有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四川最高點是西部橫斷山脈的主峰貢嘎山。
在四川境內,長江最大的支流是岷江。
四川境內最大湖泊為邛海。
四川已建成的二灘電站裝機容量為330千瓦,是中國20世紀建成投產(chǎn)的最大水電站,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水電站。
四川省能源資源豐富,其中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43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二位。
四川省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第二大藏族聚居區(qū)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qū)。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自治州,但全州17縣級行政區(qū)中有一個是藏族自治縣,它是木里縣。
長江流經(jīng)四川的縣區(qū)有宜賓市翠屏區(qū)、宜賓市敘州區(qū)、宜賓市南溪區(qū)、江安縣、瀘州市納溪區(qū)、瀘州市江陽區(qū)、瀘州市龍馬潭區(qū)、瀘縣、合江縣等。
沱江是內江市區(qū)內主要河流,流經(jīng)資中、東興及市中區(qū),是市內水路運輸要道,自古有“萬斛之舟行若風”的繁忙景象描寫。
瀘沽湖位于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xiāng)。屬于深水湖泊,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民族風情獨特。
我國橫斷山區(qū)山高路險,生活在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流域的藏、僳僳、怒、獨龍等民族,20世紀50年代以前以溜索作為渡河主要交通工具。
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范圍最大、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這是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于1988年參觀了三星堆出土文物后揮毫題寫的贊譽之辭。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chǎn)。
我國現(xiàn)存所有棧道中,地理位置最險要、形制結構最獨特、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棧道風貌的一處是明月峽棧道。
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主辦的一次“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xiāng)村古鎮(zhèn)”之一?!暗ぐ兔廊斯取备俏姸嗝袼孜幕瘣酆谜吡鬟B忘返。丹巴美人谷在傳說中與西夏王朝有關。
武侯祠博物館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圣地,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廟宇,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
李莊的旋螺殿被梁思成稱為“梁柱結構之優(yōu),頗足傲于當世之作”。
達州漢闕存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漢闕群。
成都簡稱“蓉城”。
內江市被稱為“大千故里”。
樂山市有“海棠香國”的美譽。
雅安市是有名的“邊茶之鄉(xiāng)”,是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
攀枝花市的攀枝花蘇鐵與大熊貓、恐龍化石一起,并稱“巴蜀三寶”。
閬中被稱為四川狀元之鄉(xiāng)。
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素有“西部硅谷”和“智慧之城”美譽。
李白詩《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描繪了劍門關的雄奇險峻。
擁有國內唯一的專題類宋瓷博物館、被評為“中國觀音文化之鄉(xiāng)”的是遂寧。
眉山市不與瀘州市相鄰。
截至2022年5月,天府新區(qū)是四川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qū)。
位于宜賓市長寧縣的蜀南竹海是電影《藏龍臥虎》取景地。
被國際友人譽為“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的是位于甘孜州的稻城亞丁風景區(qū)。
黃龍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再加上灘流、古寺、民俗稱為“七絕”。黃龍位于四川省阿壩州。
黑龍灘水庫位于四川省仁壽縣。
徐家大院是中國第一家農家樂,位于成都市郫都區(qū)。
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省南充市。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我國“十三五”期間規(guī)劃建設的第一大民用運輸機場。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喲!”這首優(yōu)美的四川民歌所描述的地點位于康定市。
2020年11月,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省啟動全省石窟含摩崖造像專項調查工作。經(jīng)調查,全省20個市州分布2134處石窟,數(shù)量居全國第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成都市郫都區(qū)戰(zhàn)旗村考察,高度評價了該村各項工作,指出“戰(zhàn)旗飄飄,名副其實”;2021年12月22日,該村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鄉(xiāng)村文化振興樣板村社區(qū)。
武都引水工程是川東北部專區(qū)工農業(yè)和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重要的水源工程,被鄧小平同志譽為“第二個都江堰”。
川鹽入藏與川鹽入黔的古道主要路線有滇藏線、川藏線、川黔線。
被稱為“天路”的雅西高速,2012年正式通車。
1869年4月1日,法國傳教士戴維在四川寶興縣鄧池溝天主教堂看到一只成年活體大熊貓并向西方介紹,從此大熊貓走向世界,進入科學研究的范疇。
1870年,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愛德華茲對戴維采集到的大熊貓標本研究后,將大熊貓英文學名命名為Giantpanda。
1986年8月12日,全球第一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繁殖的大熊貓“藍田”在四川臥龍保護區(qū)誕生。
從1955年大熊貓作為國禮走出國門,到1980年,中國政府先后向9個國家贈送24只大熊貓。20世紀80年代后,中國政府不再向其他國家贈送大熊貓,而是以國際合作研究方式滿足國外對大熊貓的需求。
野生大熊貓的壽命一般在18歲以下,最大的是26歲;圈養(yǎng)大熊貓的最高壽命達38歲。圈養(yǎng)大熊貓比野生大熊貓的壽命長。
全國大熊貓第四次調查結果顯示,四川野生大熊貓數(shù)量居全國第一位。
我國現(xiàn)生大熊貓主要分布在秦嶺山系、岷山山系、邛崍山系、涼山山系。
據(jù)中國動物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現(xiàn)生大熊貓可分為以下遺傳種群:秦嶺種群、岷山種群、邛崍—相嶺—涼山種群。
大熊貓每天的日程安排,除采食、休息外,還喜歡爬樹、滑雪、醉水、裝扮等活動。
野生大熊貓分布區(qū),還有小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竹鼠等野生動物與大熊貓比鄰而居,共同構成一個穩(wěn)定的動物群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保護大熊貓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特別是近10多年來,為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和恢復自然保護區(qū)植被,各級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中上游的防護林工程。
川劇主要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彈戲等五種聲腔組成。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糖醋鯉魚不屬于川菜。
四川自古以來盛產(chǎn)名酒、好酒,如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
以青稞酒為載體的藏族酒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享譽海內外。
火把節(jié)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羌族聚居區(qū)旅行有可能會參與春節(jié)、端午節(jié)、羌歷年、祭山會等節(jié)慶活動。
四川話“耙耳朵”的意思是怕老婆的男人。
有學者在橫斷山脈的田野調查中發(fā)現(xiàn)“鳥鼠同穴”現(xiàn)象,即鳥和鼠同居一穴,彼此和諧相處?!傍B鼠同穴”這種聽起來頗為怪誕的現(xiàn)象,在《山海經(jīng)》《尚書·禹貢》《史記·夏本紀》中有相關記載。
二
四川的眾多天文學家中,落下閎直接參與了由司馬遷主持的改定歷法的工作改定后的歷法為太陽歷,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
司馬相如是“漢賦四大家”之一,被譽為“賦圣”“辭宗”。代表作有《子虛賦》《天子游獵賦》《大人賦》等。司馬相如是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揚雄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思想家,編纂了中國第一部關于方言匯總的文本《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在世界方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揚雄是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人。揚雄是首批四川歷史名人。
東漢的《擊鼓說唱俑》出土于成都天回山,是最能體現(xiàn)四川藝術詼諧幽默特色的作品。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
寫下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陳子昂,是四川遂寧人。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被后?譽為“詩仙”。李白是今四川綿陽人。
杜甫前后大約在四川待了4年時間。
唐代詩人杜甫經(jīng)過瀘州,寫了一首《解悶》詩,詩中句子“京中舊見無顏色,紅果酸甜只自知”寫的是瀘州荔枝。
唐代一種長寬適度便于寫詩的箋紙,叫“紅箋”,又因為傳說是用浣花溪的水造的,所以又叫“浣花箋”。這種箋紙是薛濤發(fā)明的。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婦產(chǎn)科專著是唐末蜀人昝殷撰寫的《產(chǎn)寶》。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建立后蜀政權。
北宋初年,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于成都,比歐洲紙幣的出現(xiàn)早600余年,啟發(fā)了后世紙幣的發(fā)展,堪稱人類貨幣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我國第一部完整的歷法《太陽歷》的主要編制者是漢武帝時期的巴郡閬中人落下閎。
宋代杰出天文學家、太平渾儀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是今巴中人張思訓。
“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
蘇門四學士是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
宋時在今四川地區(qū)置川峽路。川峽路被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后來簡稱四川,四川因此得名。
“湖廣填四川”移民活動最早起源于元末明初。
清代詩人張船山遍嘗瀘州美酒后,寫下詩句“城下人家水上城”,詩的下一句是“酒樓紅處一江明”。
目前,四川共評出20位四川歷史名人。
第一批四川歷史名人是: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是: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蒙古族等民族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史學家夏燮在《中西紀事》一書“海疆殉難·寧波陣亡”中寫到:“四川土司一軍首入郡中,其死事尤為慘烈?!蔽闹兴拇ㄉ贁?shù)民族士兵步行萬里奔赴沿海參加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辛亥革命期間,四川仁人志士輩出,有鄒容、彭家珍、喻培倫等。
吳玉章,四川自貢榮縣人,我國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毛澤東同志稱他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于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于青年,一貫地有益于革命”的最先進、最覺悟的老戰(zhàn)士。
現(xiàn)收藏于瀘州博物館“救民水火”“除暴安良”兩通石碑刻,是民國時期瀘州百姓送給朱德的。朱德的故鄉(xiāng)是儀隴縣。
在瀘州洞窩創(chuàng)辦四川第一個水力發(fā)電站的是稅西恒。
被國際學術界列為“世界上為社會貢獻最大、影響最廣的十大名人”之一的巴中人是晏陽初。
鄧小平,1904年8月22日誕生于四川省廣安縣協(xié)興鄉(xiāng)牌坊村。
1911年秋發(fā)生的辛亥保路運動,為武昌起義創(chuàng)造了條件,成為辛亥革命前奏。
1921年,原國民政府四川省省長張瀾卸任回鄉(xiāng)辦教育,對職業(yè)教育起到很好推動作用。
1942年,中國和盟軍聯(lián)合開辟舉世聞名的“駝峰”空中航線,從印度搶運支持中國抗戰(zhàn)的援華物資。但還有一條經(jīng)涉藏州縣的陸路運輸線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條線被稱為康藏線即傳統(tǒng)的中印馱運線,它起自印度邊境的噶倫堡,經(jīng)拉薩、昌都、甘孜,最后到達康定。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四川共征用了500萬民工,修公路、造輪船、修機場和各種軍事交通工程,支援軍事運輸、軍糧調運。
1950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個民族自治州——西康省藏族自治區(qū)(后更名為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完全采用國產(chǎn)材料修建的的第一條鐵路是成渝鐵路。
1958年7月,成昆鐵路鐵路動工興建。該鐵路與美國的阿波羅帶回的月球巖石、蘇聯(lián)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被聯(lián)合國并稱為“象征二十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
1977年10月1日,由峨眉電影制片廠攝制、反映黨和人民與“四人幫”進行斗爭的第一部故事片《十月的風云》在全國各地上映。
1978年1月,廣漢縣金魚公社開始實行“分組作業(yè)、定產(chǎn)定工、超產(chǎn)獎勵”,成為四川第一個實施包產(chǎn)到組農業(yè)生產(chǎn)責任制的公社,其改革創(chuàng)舉是中國農村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最早實踐之一。
1979年6月25日,四川寧江機床廠在《人民日報》刊登一則向國內外訂貨的商業(yè)廣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第一個生產(chǎn)資料廣告,突破了生產(chǎn)資料不能作為商品的禁區(qū)。
1983年12月17日,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條黑白顯像管生產(chǎn)線,在四川紅光電子管廠正式投產(chǎn)。
1984年4月8日19時20分,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中國研制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wèi)星——東方紅2號送入預定軌道,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1992年,中國第一家私營企業(yè)集團——希望集團注冊成立,1995年,該集團獲評“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yè)”第一名。
1995年1月1日,由四川日報社主辦的《華西都市報》創(chuàng)刊。該報在國內首次提出“市民新聞報”的定位,全面系統(tǒng)地創(chuàng)立了市場化報紙理念,開創(chuàng)了中國報業(yè)的“都市報時代”。
2000年10月31日零時2分,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能自主研制并成功發(fā)射導航定位衛(wèi)星的國家之一。
2000年,二灘水電站建成并投入使用。這是中國在20世紀建成投產(chǎn)的最大水電站,川渝兩地由此告別電力緊張局面。
2005年8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2001年由出土于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飾圖案作為“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
2006年4月2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在四川達州市宣漢縣發(fā)現(xiàn)當時中國規(guī)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鐵路全程1956公里,最高點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首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節(jié)在成都舉行。此后,“非遺節(jié)”定點成都,每二年舉辦一屆。
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這是當時國內外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qū)高速公路之一,被譽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其中,干海子特大橋、泥巴山隧道均創(chuàng)造了交通建設史上的奇跡。
2018年5月14日,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飛行途中出現(xiàn)重大險情,機組人員成功進行處置并將飛機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2019年3月21—23日,第100屆屆全國糖酒會在成都舉辦,成都由此成為全國糖酒會舉辦次數(shù)最多的城市。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規(guī)劃綱要》。
2021年,四川省經(jīng)濟發(fā)展跑出8.2%的增速,經(jīng)濟總量首次邁上“五萬億”新臺階,達到5.38萬億元,位居全國第六位。
燊海井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鑿成,位于自貢市東北部,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鉆鑿的超千米深井。
臨邛火井是人類歷史上開鑿的第一口天然氣井,堪稱世界之最。它的創(chuàng)建成功,乃是現(xiàn)代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利用石油、天然氣的前奏,在世界新能源利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臨邛火井位于今天成都市邛崍縣。
卓筒井是手工制鹽的活化石,發(fā)明于北宋慶歷年間,比西方早800多年。中國卓筒井的鉆井技術比西方早800多年,是世界鉆井史上的里程碑,被《中國鉆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三書譽為“世界近代石油鉆探之父”“開創(chuàng)了機械鉆井的先河”“中國第五大發(fā)明”。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卓筒井保存最多,分布最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