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義樞·道德義》稱“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也就是說,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xiàn)的,在理義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信道修道,必需以德為根基,來證道成道。
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道德經(jīng)》中有“德”字41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觀念,但是對于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币虼耍话阏J(rèn)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見也”。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xiàn)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yǎng),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修道應(yīng)以德為基。
對于廣大信道務(wù)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guān)鍵在提高自我修養(yǎng),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內(nèi)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胸懷寬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yù)、不妒嫉、不妄語,不溺于音色美食。
樂人之吉,急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jì)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