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日、月、星、辰。
地文:花、草、樹、木。
人文:仁、義、禮、知。
"三文”又稱“三材”。文,文采。材,才干。巜易、系辭》曰: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巜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巜道德經(jīng)》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陰符經(jīng)》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即宜,三才既安。
“三文”是中華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和做人的精神,也是天、地、人合一的宇宙精神,更是“心物一元”哲學(xué)思想精神的涵括。
當(dāng)我們仰望星空,天,元享利貞,似太陽一樣,只將光芒放射出來,并沒有從大地上吸收什么,它只有付出,沒有收回去,所以人要效法天自強(qiáng)不息的精神。
地,元享,利牝馬之貞。大地給我們住,給我們食衣、用、讓我們享受,但我們卻回報(bào)給她的是垃圾,可她并不計(jì)較,依舊生長萬物供我們享用,所以人要效法地厚德載物的胸襟。
人,只有效法天地的精神,才能做到天地人合一,才能有道德,才能仁,才能義,才能禮,才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