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五行,作為中國古代玄學學說的一部分,是指通過對于地理環(huán)境的分析,利用天干地支和五行理論,運用來預測和解讀個人命運。它是古代風水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運用于建筑規(guī)劃和命理預測等領域。
十字五行的基本原理是以八卦和五行為基礎,通過對人居環(huán)境、建筑物方位、地理地形、時間等多個要素的綜合分析,以確定一個地方或者個人的氣場對以及運勢。在應用中,我們可以通過查看十字五行圖,結合時間、方位、環(huán)境等信息,來解析一個人的五行屬性,從而對其個人命運進行推測。
十字五行的運用范圍非常廣泛,包括建筑、風水、命理、醫(yī)學等多個領域。其中,以風水為例,我們可以根據(jù)十字五行來選擇有利于個人運勢和福澤的住宅、辦公場所以及商鋪等,從而提升居住者的吉利程度。在命理學中,通過十字五行的解析,可以深入分析個人運勢、性格特征,進而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指引。
十字五行的解析需要綜合考慮多個要素,這其中包括八卦中的天干、地支和五行、環(huán)境的地理方位、居住者的生辰八字等。通過這些要素的綜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具體的結論。下面,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解析十字五行的奧秘:
假設一個人姓張,生于1990年3月5日,目前住處朝向為南方,現(xiàn)在我們要來解析其五行屬性。首先,在命理學中,根據(jù)八卦六十四卦象的方位規(guī)律,南方屬火,火是屬于離卦,對應天干是丁,地支是午。其次,根據(jù)陽歷出生日期,可以得知1990年是屬馬的年份,3月份對應的地支是卯。最后,通過八字中的時辰,我們可以得知屬于己酉時。綜合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得出張先生的五行屬性為:天干是丁,地支是己,屬火。
通過對個人五行屬性的解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個人的不足和優(yōu)點,進而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比如,對于張先生來說,由于其五行屬性為火,他的性格可能比較熱情開朗,但可能也容易沖動。因此,他可以通過學習和修行來調(diào)整自己的性格,控制沖動情緒,更好地與他人相處。
同時,在風水學中,根據(jù)個人五行屬性來選擇住宅或者辦公場所,也能為個人帶來一定的運勢改變。以張先生為例,他屬火,那么選擇朝向適合火的房屋可能會更加有利于他的事業(yè)發(fā)展和財運。
十字五行作為古代玄學學說的一部分,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對人居環(huán)境、建筑物方位、地理地形等的綜合分析,我們可以運用十字五行來解析個人的命運和運勢。是一門頗具深度的學問,也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種方式。但需要強調(diào)的是,十字五行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每個人的命運還是取決于個人的努力和抉擇。
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讓大家對十字五行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生活中有所運用和提升。
]]>宜
解除:
打掃衛(wèi)生,指沖洗、清掃宅舍、消除災厄等事。
移徙:
指搬家,搬遷入二手房、租房。
立券:
簽訂合同,訂立契約、簽約同等商業(yè)、法律行為。
交易:
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古時候做買賣都要寫字據(jù)的,如買房有房契,買地有地契,把自己的權利通過契約這種方式寫下來就叫做立券。
入宅:
指搬入新房子而非二手房。一般會舉行慶?;顒樱?/span>
宴請親朋好友祝賀新居落成。
開市:
開業(yè)之意。商店行號開張做生意。同“開幕禮”“開工”。包括:年頭初開始營業(yè)或開工等事;新設店鋮曲商行或新廠開幕等事。
動土:
指陽宅(即住房)之建造與修理。
栽種:
指種植植物、接枝等農(nóng)事。
安床:
指安置睡床臥鋪之意。古時安床后,要請生肖屬龍的孩童在床上翻轉(zhuǎn),俗稱[翻床、翻鋪],為早生貴子的象征。并于晚間祭拜[床母]。安床后不能安房,亦忌單人獨睡,所以大喜之前,準新郎睡覺時,需由一伴郎陪伴。
納畜:
指買入家畜家禽,收養(yǎng)寵物之事。
安葬:
舉行埋葬等儀式。
掛匾:
指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拆卸:
拆掉建筑物。
出火:
移動神位,火指香火。
伐木:
指砍伐樹木,修剪花木花枝。
開光:
用經(jīng)咒對吉祥物進行加持。
上梁:
裝上建筑物屋頂?shù)牧耗?,同架馬。
作梁:
砍伐樹木作屋梁。
忌
嫁娶:
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出行:
外出旅行,觀光游覽。
置產(chǎn):
指購買建成的房子。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神明等事。
沖煞
虎日沖猴(寅申相沖)煞北:
沖猴日將沖到所有的猴,寅申相沖,即猴和虎相沖,本日地支為寅虎,猴為被沖的生肖,按傳統(tǒng)黃歷的觀點,本日對于屬猴的人不太有利,不宜作重大的事,比如嫁娶、開業(yè)等。
本日煞北,屬猴的人向北方行事要小心。
吉神宜趨
宜接近,會有吉利的神明,吉神或兇神統(tǒng)稱為神煞,一般代表的是天干地支特殊組合的關系,有年、月、日、時四類神煞。
時德:
德者得也,得天地之所生也(即天地之舒暢氣化也)。時德日以季論,春季逢午日、夏季逢辰日、秋季逢子日、冬季逢寅日為時德日。既為四時所生,祈福、宴請、求職、謁貴均適宜。
相日:
五行之衰旺,得令則為旺為相,不得令則相反。四相日為四季之干支所生,修造、起基動土、移徙、出行,均可取用之。
吉期:
指婚期?!缎咽篮阊??大樹坡義虎送親》:“吉期將到,梁大伯 假說某日與兒子完婚,特迎取姐夫一家到家中去接親。〞 明葉憲祖 《鸞鎞記 ?圓成》:“今何夕,是吉期,稱良會?!?/span>
玉堂:
玉飾的殿堂,亦為宮殿的美稱,宋以后翰林院亦稱為玉堂。引申為豪華、高檔佳宅、貴人居所。該時辰宜見貴、裝修、觀光旅游等。
五合:
宜嫁娶、開光、開市等。
金匱:
亦作"""金柜"Iu",銅制的柜,古時用以收藏文獻或文物。引申為久遠、博學,富貴。該時辰宜物品收藏、文書合同簽訂、訂婚、購物等。
兇神宜忌
應遠離,會有沖犯不好的事發(fā)生的神明,吉神或兇神統(tǒng)稱為神煞,一般代表的是天干地支特殊組合的關系,有年、月、日、時四類神煞。
劫煞:
劫煞別名年夜耗,古歌云:劫煞為災弗成當,枉然驅(qū)馳名利場,須防祖業(yè)盡滅亡,老婆若何得悠久。
天賊:
忌動土、堅造、入宅、開倉、埋葬、主招盜賊。
五虛:
忌聞張、聞庫、聞鋪、聞店。
彭袓百忌
彭祖百忌指的是在天干地支記日中的某日或當日里的某時不要做某事否則會發(fā)生某事。
戊不受田田主不詳:
逢戊日或逢戊時不能買田地或房產(chǎn),違之將會給買主帯來不祥之兆。
寅不祭祀神鬼不嘗:
逢寅日或逢寅時不能祭祀神鬼,違之將自惹神鬼纏身之禍。
]]>關于天干地支的起源,據(jù)明代史學家萬民英在《三命通會》中記載,干與支在天皇氏時便已存在,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zhí)徐、大荒落、敦牂、協(xié)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后來,這套干支術語被簡化為一個字,就是我們今時今日所熟知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十二地支。
然而,按照《尚書正義》的說法,干支卻是起源于黃帝時期:“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隋朝的《五行大義》也認同這一觀點:大橈(黃帝之臣)“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支),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支)干名也?!?/span>
另外,現(xiàn)代學者鄭文光在《中國天文學源流》中闡述了十天干起源于“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應是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應是夏人首創(chuàng)。此外,還有相關學者探究出十天干被應用于夏商代帝王的名號中這一現(xiàn)象,由此看來干支起源最晚不過夏商時期,已屬確鑿。
十干與十二支古文
對干支的深入理解,其實應該追溯到天文星象學。五行之氣實則源自木火土金水這五大行星的運行,而五星的運動可以視作是一個不斷上升與下降的過程。簡單地解釋,任何行星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軌道,都不是絕對的圓形軌道,而是橢圓軌道,這樣就會形成“遠日點”與“近日點”。遠日點是距離太陽最遠的那個點,也叫最高點;近日點是距離太陽最近的那個點,也叫最低點。在最高點前,是行星的上升過程,在最高點后則變?yōu)橄陆颠^程。上升過程對應陽性,下降過程對應陰性,此即“陽主升、陰主降”之理。由此,五行之氣因升降而分陰陽,就產(chǎn)生了十天干。
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五位陽干代表五行力量上升、擴張的增強狀態(tài),五位陰干代表五星力量下降、收縮的減弱狀態(tài)。比如,甲表示木氣不斷增強,乙表示木氣不斷減弱;壬表示水氣在不斷增強,癸表示水氣在不斷減弱……
另外,十天干之氣要真正施力于地球,影響到地上萬物,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過程。在此期間,地球及五星仍在不停地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這就造成了天地之氣的不同步,也造成了天干之氣來到地上時,在形態(tài)與數(shù)量上均發(fā)生一定變化,最終形成了多于十個天干的十二個地支,分別為六陽支:子、寅、辰、午、申、戌;六陰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星運行示意圖
關于天干與地支的具體功能,首先是用來計時的。北宋時期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干支術語,配合數(shù)字進行計時,稱為“干支紀年法”或“干支歷法”。殷商遺墟里也發(fā)現(xiàn)過從“甲”到“癸”等十天干與從“子”到“亥” 等十二地支相結合,用于計時與計數(shù)的相關證明。在干支歷法中,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總是遵循“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的規(guī)律而組合搭配的,它們相配組成的六十組干支柱統(tǒng)稱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表
另外,結合此前提到的天文知識,干支還可以視作揭示五星與地球相對位置的符號。其中“干”表示的是五星相對于地球位置變化中的縱向變化,也就是緯度的變化;“支”表示的是五星相對地球位置變化中的橫向變化,也就是經(jīng)度的變化。特定時間內(nèi)五星在其經(jīng)緯軌道上的分布位置,就代表這個時間內(nèi)它們對地上萬物的實際影響力,其表達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
如果把地球自轉(zhuǎn)的因素也考慮進來,那么地球每自轉(zhuǎn)一周(周期約為一天,這是其公轉(zhuǎn)周期的360/1),地上萬物相對于五星的公轉(zhuǎn)角度約改變1度,也就是相對于五星的空間位置約改變1度,地上萬物所接受五行能量的狀況便也隨之發(fā)生改變。以天干地支來表示,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的變化。這種變化日復一日,周而復始的發(fā)生著。
綜上所述,天干地支及其衍生出的“六十甲子”不僅僅是時間的標記符號,更代表了特定時空內(nèi)的事物接受能量的狀況。一組干支就代表了一個特定的能量狀態(tài),“六十甲子”的循環(huán)往復就是這種能量狀態(tài)的既定運行規(guī)律。所以,天干地支的表述方法其實是一種對宇宙時空的全方位解讀,熟練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是隨時隨地預測未來的先決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