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懷德泰興,乾園厚禮真
福昌聲遠大,壽世保榮恩
——吉家家譜輩分排行取名篇
望著眼前的家譜,內(nèi)心有不可言說的感動。無論如何也揣測不了我的祖先在怎樣的場景里,以怎樣的心情,留下這份“珍寶”的。父輩排行“德”,父親名為“德全”取意《黃帝內(nèi)經(jīng)》“百病生氣,德全不?!薄H绻?span style="color: #333333">祖先在天之靈,看到從我這一代開始,名字已經(jīng)不是按照祖訓(xùn)來取的時候,那該是怎樣的感慨!
薄薄才學(xué)的我,試著淺淺解說“父輩”名字中的“德”之意。
“德”字初義
德”是會意字?!暗隆弊值淖筮吺恰搬堋? 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表示行動要正確,且“目不斜視”,這就是“德”。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目正、心正才算“德”。
德,升也。——《說文》。指的是人的道德、人的心性向上升華。
德字本義之外最常用的意義是道德,品行、節(jié)操。如,“君子進德修業(yè)。(《易經(jīng)》)
最令人驚嘆的是“德”還指鳳凰花紋。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span>
《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傳說中,鳳凰是人間所有美德的化身。
“德”字啟慧
恭讀“德”字,給我無限的啟發(fā)……
“德”字左邊是“彳”,右邊是“十目一心”。
“一”是什么呢?“惟初太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一”是萬物之祖,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從“一”中派生出陰陽、派生出天地。
“十”是什么?“十方世界,四面八方”?!笆俊睗M天虛空都是“眼”?!叭哳^上有神靈”“暗室虧心,神目如電”,看著地上的一切。
“心”是什么?“心”字三個點,沒有一個點不在往外蹦。抓住這顆不安的心,日日修,時時修,讓自己的行為走在符合天理地道上“彳”才是真正的“德”。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德經(jīng)》)是啊,萬物非道不能生,非德不能成,天地萬物之所以能生成發(fā)展,皆是源于道德的養(yǎng)育?!暗隆弊譀Q定著一切,朝代如此,人的權(quán)位富貴亦如是。道德修養(yǎng)的深淺,決定人的福份和命運。
永遠相信——“德不孤,必有鄰。”(《論語》)。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很多與他親近的人。
與您一起——“親賢學(xué)問,所以長德也?!保ā墩f苑》)。親近經(jīng)典并向賢能的人請教學(xué)問,是增長才智和道德的途徑。。
努力躬行——“謹(jǐn)?shù)马氈?jǐn)于至微之事,施恩務(wù)施于不報之人”(《菜根譚》)。道德修養(yǎng)要注意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施恩行善于那些無法回報的人。
執(zhí)筆 北京 吉春亞
]]>“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xí)勞則神欽?!?,其中,“主敬則身強”五個字讓我內(nèi)心一顫,深感自己在太多的方面缺乏“敬”之心。借著學(xué)習(xí)“敬”字,修理自己那顆驕傲的心。
“敬”字初義
會意字。金文的左邊是個口,右邊是一只手,拿著棍子或鞭子。兩相會意,表示手舉著木棍,用口吆喝著,傳出戒、慎的意思?!墩f文·茍部》:“敬,肅也。
“敬”的本義為做事認(rèn)真、恭敬、端肅?!墩撜Z·子路篇》:“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薄肮А眰?cè)重于外貌的謙遜有禮,“敬”側(cè)重于內(nèi)心的嚴(yán)肅敬重。在家中規(guī)規(guī)矩矩,辦事認(rèn)真,待人忠心誠意。
由認(rèn)真引申指警惕、戒備、嚴(yán)肅、慎重。如《詩經(jīng)》,“維予小子,夙夜敬止?!币馑际俏以缤矶家渖靼?。
“敬”字啟慧
恭讀“敬”字,似乎每一個“部件”都在語重心長地教導(dǎo)我——
【草】字頭表矮小,謙卑;草,莖干柔軟,寓一顆柔軟的心。
【句】字,把【口】放在【勹】中,切勿多言,多言漏口。
【攵】一位長者,手里拿著一根教鞭在教育后人。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員,我的智慧是否足夠引導(dǎo)學(xué)生。
【敬】 讀音【靜】,歸靜于心,才能生敬,齋心戒,謹(jǐn)言行,處身以恭!
“天地君親師”都是我們敬重的對象。
敬天——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敬地——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于大地,大地是母親。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福。
敬君——從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
歷史上的有道明君,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dǎo)至人類文明時代。奠定人倫大綱,功績后人受益。
敬親——孝悌仁義。對長輩孝順,對同輩友好,對朋友寬容,對晚輩慈愛,夫妻之間有禮遇……
敬師——父母孕育肉體,師者培育心靈。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是“天地君親師”的代言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播者?!?a href="http://www.51zclw.cn/archives/tag/%e5%b0%8a%e5%b8%88" title="【查看含有[尊師]標(biāo)簽的文章】" target="_blank">尊師”的實質(zhì)在于“重道”,“重道”才是“尊師”的核心價值之所在。
是的,每一天,我都會至少半個小時心懷敬意,嚴(yán)肅整齊地盤坐,認(rèn)真的思考今天所思,所言,所做,是否符合仁義之道…… 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促使自己保持在一個安泰、祥和、清靜之中。
執(zhí)筆文字 語文特級吉春亞
審核 古文字學(xué)者 李鵬飛
]]>“禮”字的繁體是“禮”,本字為“豊”,一看便知與祭祀有關(guān)。在甲骨文中,“豊”的頂部就像兩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來會意,就是擊鼓奏樂,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靈。履行敬神祈福的儀式?!?span id="pfyruxq"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713398" qid="6542995233158731016" mention-index="0">說文》:禮,履也。所以敬奉神致福也。
“禮”由盛玉獻神之禮器擴展指一切禮事,禮儀,禮制,字形簡作“禮”。今通用。
“禮”字啟慧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尊崇禮儀,不斷修身養(yǎng)性,形成禮儀之邦。
守“禮”,待人謙卑,態(tài)度誠懇,所行合規(guī),所言合矩,個人心靈安泰;
守“禮”,父慈子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氛圍融和,家庭幸福綿長;
守“禮”,敬畏之心,仁愛互助,遠離浮躁,至心中和,天下祥和有序;
正如明代思想家顏元所言“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國家崇尚禮儀國家就能昌盛,家庭崇尚禮儀家庭就可興大業(yè),一個人崇尚禮儀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在心中崇尚禮儀就可以使心靈安泰。
不由地聯(lián)想到了《道德經(jīng)》中偉大的老子所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其大意為:人是在失去了道后才追求和強調(diào)有德,失去德后才追求和強調(diào)有仁,失去仁后才追求和強調(diào)有義,失去義后才追求和強調(diào)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chǎn)物,是道、德、仁、義變得淡薄時才出現(xiàn)的。這老子是站在至高點看“禮”?。 岸Y”成為天理的表現(xiàn)形式,守禮即是循天理,失禮就是悖天理。
可以這么說,沒有正義的“禮”是偽善的;沒有內(nèi)心生出仁愛之心的“禮”是在作秀,沒有德作為支撐的“禮”是不完善的。當(dāng)然 ,所有的人走在天地大道的時候那是不可言說的美好境界——無為而治了。
愚在學(xué)習(xí)的路上,不當(dāng)之處,懇請讀者的批評指正。
執(zhí)筆 吉春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