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覺得“zi”“han”,這兩個字的讀音很好聽,所以變著花樣的給孩子起名字,什么“子涵”、“梓函”、“子晗”、“紫涵”,這類名字甚至到了爛大街的程度。
曾經有一位小學老師吐槽過自己班級里面學生的名字,光是名字里面帶“zi”的就有四五個,帶“xuan”的也有三四個,還有很多學生的名字讀音一模一樣,就是字的書寫不同而已。
這也給老師上課帶來了很多的麻煩,每次叫名字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學生同時站起來回答問題,老師還要給學生們起“外號”,比如說“大梓涵”,“小子涵”,“紫涵一號”“子寒二號”等等,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好在現在“梓涵”這個名字的熱度已經過去了,甚至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會刻意避開這兩個讀音,就怕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重名。
小學老師也長舒一口氣,表示終于不用面對那么多“梓涵”了。的那是沒想到“全員梓涵”的時代才剛剛過去,新一批爛大街的名字就來了,老師看到新學期學生的花名冊之后,直接表示“人已經麻了”。
生僻字的名字,老師看到也“傻眼”,7個名字里面6個不認識
有一位小學老師曬出了自己班級學生的花名冊,其中有一頁中7個名字里面6個名字帶有生僻字,就連老師看可之后都傻眼了。新學期老師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這樣的情況,身為學生們最尊重的老師,居然還有不認識的字,而且那么多,也是實在尷尬。
偽復姓的四字名字,過于中二,老師看后也感到無奈
在全員梓涵的時代過去之后,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更重視獨特性。很多家長覺得三個字的名字不夠有個人特色,于是偽復姓的4個字的名字就應運而生了。
比如說什么“陸焰之瞳”、“倪羅飄雪”等等,聽起來真的是“中二感滿滿”。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叫這樣的名字可能還覺得很酷,但是隨著學生們年齡的增加,這類名字只會帶來滿滿的“羞恥感”,甚至讓學生開始拒絕“自我介紹”。
十分夸張的5個字名字,家長起名字感覺像鬧著玩
還有部分家長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全憑自身喜好。比如說有一位家長給孩子起名叫“陳皮話梅糖”,因為爸爸姓陳,媽媽姓唐,奶奶姓梅,為了將全家人的名字加里面,才起了這樣一個有些夸張的名字。看到這個名字之后,不少網友紛紛開始擔心孩子將來的人生。
感覺現在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全憑自己的“喜好”,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未來的發(fā)展。但是這樣等到孩子長大了,真的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心態(tài)。
不要起過于幼稚的名字,可愛風只適合十幾歲的小孩子
小孩子都是可愛的,家長看著孩子可憐的小臉蛋,就想給孩子起一個比較可愛的比較幼稚的名字。但是可愛風的名字只適合十幾歲的小孩子,等到學生成年之后,再叫這樣的名字會比較突兀。
就比如說“陳皮話梅糖”這個名字,真的不適合成為孩子的大名??梢猿蔀樾∶?,不管是叫糖糖還是皮皮都隨家長的心思。
盡量不要起疊詞的名字
很多家長會喜歡給孩子起“ABB”式的名字,但是這樣疊詞的名字,如果起不好的話,可能也會顯得十分幼稚。不少學生長大之后,因為自己的名字是疊詞,開始抗拒自我介紹。
不要和當紅明星或者是偶像同名
在給孩子起名字的適合,盡量不要和當紅的明星、演員同名。娛樂圈的水太深,每年翻車的人不計其數。如果一旦成為了“劣跡藝人”,那么和名字同名的學生一定會有很多煩惱,還有可能被同學嘲笑。
總結:總之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考慮。中國人經常說人如其名,可見一個人的名字對這個人未來的發(fā)展影響深遠。在學生時代,學生們少不了要進行自我介紹,要是名字不好意思說出口,也會帶來一些心理陰影。
今日話題:你想好給孩子起什么名字了嗎?
]]>阿尼婭的口頭禪可以說非常的經典且深入人心,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是口頭禪哇酷哇酷了,不過考慮到本身是日語的原因,估計國內不少觀眾對于這個詞的實際意思和效果不是很明白,借此也簡單的科普和說一下。
哇酷哇酷本身確實是日語,而不是常規(guī)的那種象聲詞的發(fā)音,雖然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寫法,但是這個詞實際上日語一直都有,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平假名才對。(標準日語教材出擊下冊的附錄就有哇酷哇酷這個詞)
而這個詞放到國內來說,看起來更像是那種驚嘆或者感嘆詞,直觀地翻譯到中文,類似于:哇塞!哇偶~這種感覺差不多,突出一個興奮開心和欣喜若狂的感覺。當然還有期待、擔心、心神不定、緊張不安,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
就好像國內某個經典的兩個字,通過不同的發(fā)音和環(huán)境,可以代表N多中意思一樣,哇酷哇酷的意思更加的單純一點。
然而日語中這種類型的疊詞還不少,放到漢語中,類似于成語的定位,四川話應該比較熟悉疊詞的用法,反正差不多。日語中擬聲詞數量龐大,交流的時候也挺好玩的,比如說菠蘿菠蘿大,就是身體殘破不堪的意思,以及不少觀眾非常耳熟的摩多摩多~。所以這個哇酷哇酷不僅僅限定于阿尼婭使用,只不過阿尼婭用起來更萌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