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廖的人并不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概有487萬人。 廖姓是現(xiàn)今中國姓氏排行第66位的小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7%。
主要居住地分布在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臺灣、浙江、貴州、安徽、云南、海南、遼寧、甘肅等省份。
一、廖姓的起源
其一、相傳黃帝有個后裔叫叔安,夏時,因封于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廖姓。
其二、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其三、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后裔夏時受封于蓼,其后子孫以國為氏。
其四、五代時期吳越國君錢镠下詔將吳越國中所有的劉氏族人皆改為廖氏,世代相傳至今。
其五、源于蒙古族,明朝永樂年間蒙古王子率妻子及其部族眾人歸降,明成祖大喜,特賜其漢姓為廖氏。元朝黃金家族拖雷后裔,也多冠以漢姓為廖姓。
其六、源于滿族,清朝滿族皇室后裔愛新覺羅氏族人中多冠以漢姓廖氏。
其七、源于古代貴族姓氏,據(jù)文獻(xiàn)《姓紀(jì)?名頭志》中記載:“廖,字形源于一長發(fā)飛仙髻,以羽毛為衣,以云霓作裳的翩翩起舞的美妙仙女姿態(tài)”。原指美若天仙的女子,只有貴族才可以得到這個姓。
二、湖南衡陽的廖姓
湖南省作為廖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已經(jīng)超過了原來的遷出地江西省。古代,江西被人稱之為“江右”,湖南與江西交界的區(qū)域被稱之為“江左”。湖南省內(nèi)大部分廖姓祖先來自于江西省。
在湖南省內(nèi),衡陽市是廖姓主要居住地之一。根據(jù)族譜記載,早在唐代,衡陽境內(nèi)就已經(jīng)有廖姓民眾居住,不過這一部分人比較少,大部分人是西晉大將軍廖子璋的后代。
廖子璋,蜀漢大將廖化第四代孫,廖叔安第68代孫。西晉時,廖子璋因軍功被授予左衛(wèi)鎮(zhèn)國大將軍。其有子二人,名叫廖源憲、廖從憲,這二人之后代先后遷于浙江、江西、湖南。
其次,衡陽境內(nèi)的廖姓大部分人,都是明朝初年從江西遷過來的。其中來自吉安的最多,主要居住于耒陽、常寧、衡陽、衡南等地。
三、2022年衡陽市各區(qū)縣廖姓人口的具體分布
從明朝初年遷徙過來以后,經(jīng)過六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廖姓由外來的小姓,已經(jīng)發(fā)展成衡陽境內(nèi)人口較多的大姓。
其具體人口分布如下:單位(人)
雁峰區(qū)1983
石鼓區(qū):2148
珠暉區(qū): 2265
蒸湘區(qū):2946
南岳區(qū):879
衡陽縣:18185
衡南縣:25129
衡山縣:10185
衡東縣:6307
祁東縣:981
耒陽市:15900
常寧市:33101
高新區(qū):1540
八角塘:242
合計:121786人
從上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常寧市、衡南縣、衡陽縣這三個地方的廖姓人口最多。
根據(jù)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衡陽市境內(nèi)常住人口為664.52人,而廖姓人口為121786人,約占衡陽總?cè)丝诘?.83%。常寧市廖姓人口33101人,全常寧市常住人口為79萬人,約占常寧市人口的4.18%。因此,廖姓在常寧屬于大姓。